From e0e8f5a44d8cadad5f066df2bc6662be3250008b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fengbaoheng <344092466@qq.com> Date: Fri, 3 Apr 2020 09:57:24 +0800 Subject: [PATCH 1/4] =?UTF-8?q?fix=20typo=20=E6=9C=AC=E7=AB=A0=E5=B0=8F?= =?UTF-8?q?=E8=8A=82->=E6=9C=AC=E7=AB=A0=E5=B0=8F=E7=BB=93?=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 docs/book/20-Generics.md | 2 +- 1 file changed, 1 insertion(+), 1 deletion(-) diff --git a/docs/book/20-Generics.md b/docs/book/20-Generics.md index c2175405..4a0a0add 100644 --- a/docs/book/20-Generics.md +++ b/docs/book/20-Generics.md @@ -1090,7 +1090,7 @@ Serializable] */ ``` -在第十二章 [集合的本章小节](book/12-Collections.md#本章小结) 部分将会用到这里的输出结果。 +在第十二章 [集合的本章小结](book/12-Collections.md#本章小结) 部分将会用到这里的输出结果。 From 7d5736536645a8b1ca8f9d56c8fc678b572d3756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fengbaoheng <344092466@qq.com> Date: Sun, 12 Apr 2020 15:31:29 +0800 Subject: [PATCH 2/4] fix typos on 20-Generics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修正20章的打字错误 --- docs/book/20-Generics.md | 12 +++++++----- 1 file changed, 7 insertions(+), 5 deletions(-) diff --git a/docs/book/20-Generics.md b/docs/book/20-Generics.md index 4a0a0add..e207114d 100644 --- a/docs/book/20-Generics.md +++ b/docs/book/20-Generics.md @@ -1292,6 +1292,7 @@ public class LostInformation { [K,V] [Q] [POSITION,MOMENTUM] +*/ ``` 根据 JDK 文档,**Class.getTypeParameters()** “返回一个 **TypeVariable** 对象数组,表示泛型声明中声明的类型参数...” 这暗示你可以发现这些参数类型。但是正如上例中输出所示,你只能看到用作参数占位符的标识符,这并非有用的信息。 @@ -1616,6 +1617,7 @@ public class FilledList extends ArrayList { /* Output: [Hello,Hello,Hello,Hello] [47,47,47,47] +*/ ``` 即使编译器无法得知 `add()` 中的 **T** 的任何信息,但它仍可以在编译期确保你放入 **FilledList** 中的对象是 **T** 类型。因此,即使擦除移除了方法或类中的实际类型的信息,编译器仍可以确保方法或类中使用的类型的内部一致性。 @@ -2636,7 +2638,7 @@ public class NonCovariantGenerics { } ``` -尽管你在首次阅读这段代码时会认为“不能将一个 **Apple** 集合赋值给一个 **Fruit** 集合”。记住,泛型不仅仅是关于集合,它真正要表达的是“不能把一个涉及 **Apple** 的泛型赋值给一个涉及 **Fruit** 的泛型”。如果像在数组中的情况一样,编译器对代码的了解足够多,可以确定所涉及到的集合,那么它可能会留下一些余地。但是它不知道任何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因此它拒绝向上转型。然而实际上这也不是向上转型—— **Apple** 的 **List** 不是 **Fruit** 的 **List**。**Apple** 的 **List** 将持有 **Apple** 和 **Apple** 的子类型,**Fruit** 的 **List** 将持有任何类型的 **Fruit**。是的,这包括 **Apple**,但是它不是一个 **Apple** 的 **List**,它仍然是 **Fruit** 的 **List**。**Apple** 的 **List** 在类型上不等价于 **Fruit** 的 **List**,即使 **Apple** 是一种 **Fruit** 类型。 +尽管你在首次阅读这段代码时会认为“不能将一个 **Apple** 集合赋值给一个 **Fruit** 集合”。记住,泛型不仅仅是关于集合,它真正要表达的是“不能把一个涉及 **Apple** 的泛型赋值给一个涉及 **Fruit** 的泛型”。如果像在数组中的情况一样,编译器对代码的了解足够多,可以确定所涉及到的集合,那么它可能会留下一些余地。但是它不知道任何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因此它拒绝向上转型。然而实际上这也不是向上转型—— **Apple** 的 **List** 不是 **Fruit** 的 **List**。**Apple** 的 **List** 将持有 **Apple** 和 **Apple** 的子类型,**Fruit** 的 **List** 将持有任何类型的 **Fruit**。是的,这包括 **Apple**,但是它不是一个 **Apple** 的 **List**,它仍然是 **Fruit** 的 **List**。**Apple** 的 **List** 在类型上不等价于 **Fruit** 的 **List**,即使 **Apple** 是一种 **Fruit** 类型。 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在讨论的集合类型,而不是集合持有对象的类型。与数组不同,泛型没有内建的协变类型。这是因为数组是完全在语言中定义的,因此可以具有编译期和运行时的内建检查,但是在使用泛型时,编译器和运行时系统不知道你想用类型做什么,以及应该采用什么规则。 @@ -2736,7 +2738,7 @@ public class Holder { Holder apple = new Holder<>(new Apple()); Apple d = apple.get(); apple.set(d); -// Holder fruit = apple; // Cannot upcast + // Holder fruit = apple; // Cannot upcast Holder fruit = apple; // OK Fruit p = fruit.get(); d = (Apple) fruit.get(); @@ -2745,8 +2747,8 @@ public class Holder {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 } -// fruit.set(new Apple()); // Cannot call set() -// fruit.set(new Fruit()); // Cannot call set() + // fruit.set(new Apple()); // Cannot call set() + // fruit.set(new Fruit()); // Cannot call set() System.out.println(fruit.equals(d)); // OK } } @@ -3325,7 +3327,7 @@ Double ``` `f1()` 中的类型参数都是确切的,没有通配符或边界。在 `f2()` 中,**Holder** 参数是一个无界通配符,因此它看起来是未知的。但是,在 `f2()` 中调用了 `f1()`,而 `f1()` 需要一个已知参数。这里所发生的是:在调用 `f2()` 的过程中捕获了参数类型,并在调用 `f1()` 时使用了这种类型。 -你可能想知道这项技术是否可以用于写入,但是这要求在传递 `Holder` 时同时传递一个具体类型。捕获转换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工作:即在方法内部,你需要使用确切的类型。注意,不能从 `f2()` 中返回 **T**,因为 **T ** 对于 `f2()` 来说是未知的。捕获转换十分有趣,但是非常受限。 +你可能想知道这项技术是否可以用于写入,但是这要求在传递 `Holder` 时同时传递一个具体类型。捕获转换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工作:即在方法内部,你需要使用确切的类型。注意,不能从 `f2()` 中返回 **T**,因为 **T** 对于 `f2()` 来说是未知的。捕获转换十分有趣,但是非常受限。 From 07d520a36390eedd9c8d7fa83f0e5af22fe7a07b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fengbaoheng <344092466@qq.com> Date: Mon, 13 Apr 2020 18:49:12 +0800 Subject: [PATCH 3/4] =?UTF-8?q?=E6=B7=BB=E5=8A=A0=E7=A4=BA=E4=BE=8B?= =?UTF-8?q?=E4=BB=A3=E7=A0=81=E9=93=BE=E6=8E=A5?=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 README.md | 7 +++++++ 1 file changed, 7 insertions(+) diff --git a/README.md b/README.md index 7d5c6774..187c1a55 100644 --- a/README.md +++ b/README.md @@ -88,6 +88,13 @@ * 页数:2038 * 发行:仅电子版 + +## 示例代码 + +* [gradle: OnJava8-Examples](https://github.com/BruceEckel/OnJava8-Examples) +* [maven: OnJava8-Examples-Maven](https://github.com/sjsdfg/OnJava8-Examples-Maven) + + ## 贡献者 * 主译:[LingCoder](https://github.com/LingCoder),[sjsdfg](https://github.com/sjsdfg),[xiangflight](https://github.com/xiangflight) From 68e913ab0aac335b7ee652db533610e33975df42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fengbaoheng Date: Mon, 14 Sep 2020 16:07:50 +0800 Subject: [PATCH 4/4] =?UTF-8?q?=E4=BF=AE=E6=94=B9=E4=BA=86=E9=83=A8?= =?UTF-8?q?=E5=88=86=E9=94=99=E5=88=AB=E5=AD=97=EF=BC=8C=E8=B0=83=E6=95=B4?= =?UTF-8?q?=E8=AF=AD=E5=BA=8F?=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 docs/book/23-Annotations.md | 20 ++++++++++---------- 1 file changed, 10 insertions(+), 10 deletions(-) diff --git a/docs/book/23-Annotations.md b/docs/book/23-Annotations.md index 95b79088..1b585691 100644 --- a/docs/book/23-Annotations.md +++ b/docs/book/23-Annotations.md @@ -16,7 +16,7 @@ - **@Deprecated**:如果使用该注解的元素被调用,编译器就会发出警告信息。 - **@SuppressWarnings**:关闭不当的编译器警告信息。 - **@SafeVarargs**:在 Java 7 中加入用于禁止对具有泛型varargs参数的方法或构造函数的调用方发出警告。 -- **@FunctionalInterface**:Java 8 中加入用于表示类型声明为函数式接口 +- **@FunctionalInterface**:Java 8 中加入用于表示类型声明为函数式接口。 还有 5 种额外的注解类型用于创造新的注解。你将会在这一章学习它们。 @@ -45,7 +45,7 @@ public class Testable { } ``` -被注解标注的方法和其他的方法没有任何区别。在这个例子中,注解 `@Test` 可以和任何修饰符共同用于方法,诸如 **public**、**static** 或 **void**。从语法的角度上看,注解的使用方式和修饰符的使用方式一致。 +被注解标注的方法和其他方法没有任何区别。在这个例子中,注解 `@Test` 可以和任何修饰符共同用于方法,诸如 **public**、**static** 或 **void**。从语法的角度上看,注解和修饰符的使用方式是一致的。 ### 定义注解 @@ -61,7 +61,7 @@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 public @interface Test {} ``` -除了 @ 符号之外, `@Test` 的定义看起来更像一个空接口。注解的定义也需要一些元注解(meta-annoation),比如 `@Target` 和 `@Retention`。`@Target` 定义你的注解可以应用在哪里(例如是方法还是字段)。`@Retention` 定义了注解在哪里可用,在源代码中(SOURCE),class文件(CLASS)中或者是在运行时(RUNTIME)。 +除了 @ 符号之外, `@Test` 的定义看起来更像一个空接口。注解的定义也需要一些元注解(meta-annotation),比如 `@Target` 和 `@Retention`。`@Target` 定义你的注解可以应用在哪里(例如是方法还是字段)。`@Retention` 定义了注解在哪里可用,在源代码中(SOURCE),class文件(CLASS)中或者是在运行时(RUNTIME)。 注解通常会包含一些表示特定值的元素。当分析处理注解的时候,程序或工具可以利用这些值。注解的元素看起来就像接口的方法,但是可以为其指定默认值。 @@ -206,7 +206,7 @@ public @interface SimulatingNull { ### 生成外部文件 -当有些框架需要一些额外的信息才能与你的源代码协同工作,这种情况下注解就会变得十分有用。像 Enterprise JavaBeans (EJB3 之前)这样的技术,每一个 Bean 都需要需要大量的接口和部署描述文件,而这些就是“样板”文件。Web Service,自定义标签库以及对象/关系映射工具(例如 Toplink 和 Hibernate)通常都需要 XML 描述文件,而这些文件脱离于代码之外。除了定义 Java 类,程序员还必须忍受沉闷,重复的提供某些信息,例如类名和包名等已经在原始类中已经提供的信息。每当你使用外部描述文件时,他就拥有了一个类的两个独立信息源,这经常导致代码的同步问题。同时这也要求了为项目工作的程序员在知道如何编写 Java 程序的同时,也必须知道如何编辑描述文件。 +当有些框架需要一些额外的信息才能与你的源代码协同工作,这种情况下注解就会变得十分有用。像 Enterprise JavaBeans (EJB3 之前)这样的技术,每一个 Bean 都需要大量的接口和部署描述文件,而这些就是“样板”文件。Web Service,自定义标签库以及对象/关系映射工具(例如 Toplink 和 Hibernate)通常都需要 XML 描述文件,而这些文件脱离于代码之外。除了定义 Java 类,程序员还必须忍受沉闷,重复的提供某些信息,例如类名和包名等已经在原始类中提供过的信息。每当你使用外部描述文件时,他就拥有了一个类的两个独立信息源,这经常导致代码的同步问题。同时这也要求了为项目工作的程序员在知道如何编写 Java 程序的同时,也必须知道如何编辑描述文件。 假设你想提供一些基本的对象/关系映射功能,能够自动生成数据库表。你可以使用 XML 描述文件来指明类的名字、每个成员以及数据库映射的相关信息。但是,通过使用注解,你可以把所有信息都保存在 **JavaBean** 源文件中。为此你需要一些用于定义数据库表名称、数据库列以及将 SQL 类型映射到属性的注解。 @@ -306,7 +306,7 @@ public class Member { } ``` -类注解 **@DBTable** 注解给定了元素值 MEMBER,它将会作为标的名字。类的属性 **firstName** 和 **lastName** 都被注解为 **@SQLString** 类型并且给了默认元素值分别为 30 和 50。这些注解都有两个有趣的地方:首先,他们都使用了嵌入的 **@Constraints** 注解的默认值;其次,它们都是用了快捷方式特性。如果你在注解中定义了名为 **value** 的元素,并且在使用该注解时,**value** 为唯一一个需要赋值的元素,你就不需要使用名—值对的语法,你只需要在括号中给出 **value** 元素的值即可。这可以应用于任何合法类型的元素。这也限制了你必须将元素命名为 **value**,不过在上面的例子中,这样的注解语句也更易于理解: +类注解 **@DBTable** 注解给定了元素值 MEMBER,它将会作为表的名字。类的属性 **firstName** 和 **lastName** 都被注解为 **@SQLString** 类型并且给了默认元素值分别为 30 和 50。这些注解都有两个有趣的地方:首先,他们都使用了嵌入的 **@Constraints** 注解的默认值;其次,它们都是用了快捷方式特性。如果你在注解中定义了名为 **value** 的元素,并且在使用该注解时,**value** 为唯一一个需要赋值的元素,你就不需要使用名—值对的语法,你只需要在括号中给出 **value** 元素的值即可。这可以应用于任何合法类型的元素。这也限制了你必须将元素命名为 **value**,不过在上面的例子中,这样的注解语句也更易于理解: ```java @SQLString(30) @@ -320,7 +320,7 @@ public class Member { 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定义自己的注解用于上述任务。例如,你可以使用一个单一的注解类 **@TableColumn**,它拥有一个 **enum** 元素,元素值定义了 **STRING**,**INTEGER**,**FLOAT** 等类型。这消除了每个 SQL 类型都需要定义一个 **@interface** 的负担,不过也使得用额外信息修饰 SQL 类型变的不可能,这些额外的信息例如长度或精度等,都可能是非常有用的。 -你也可以使用一个 **String** 类型的元素来描述实际的 SQL 类型,比如 “VARCHAR(30)” 或者 “INTEGER”。这使得你可以修饰 SQL 类型,但是这也将 Java 类型到 SQL 类型的映射绑在了一起,这不是一个好的设计。你并不想在数据库更改之后重新编译你的代码;如果我们只需要告诉注解处理器,我们正在使用的是什么“口味(favor)”的 SQL,然后注解助力器来为我们处理 SQL 类型的细节,那将是一个优雅的设计。 +你也可以使用一个 **String** 类型的元素来描述实际的 SQL 类型,比如 “VARCHAR(30)” 或者 “INTEGER”。这使得你可以修饰 SQL 类型,但是这也将 Java 类型到 SQL 类型的映射绑在了一起,这不是一个好的设计。你并不想在数据库更改之后重新编译你的代码;如果我们只需要告诉注解处理器,我们正在使用的是什么“口味(favor)”的 SQL,然后注解处理器来为我们处理 SQL 类型的细节,那将是一个优雅的设计。 第三种可行的方案是一起使用两个注解,**@Constraints** 和相应的 SQL 类型(例如,**@SQLInteger**)去注解同一个字段。这可能会让代码有些混乱,但是编译器允许你对同一个目标使用多个注解。在 Java 8,在使用多个注解的时候,你可以重复使用同一个注解。 @@ -459,7 +459,7 @@ CREATE TABLE MEMBER( 每一个你编写的注解都需要处理器,但是 **javac** 可以非常容易的将多个注解处理器合并在一起。你可以指定多个需要处理的类,并且你可以添加监听器用于监听注解处理完成后接到通知。 -本节中的示例将帮助你开始学习,但如果你必须深入学习,请做好反复学习,大量访问 Google 和StackOverflow 的准备。 +本节中的示例将帮助你开始学习,但如果你必须深入学习,请做好反复学习,大量访问 Google 和 StackOverflow 的准备。 ### 最简单的处理器 @@ -576,11 +576,11 @@ public class SimpleProcessor } ``` -(旧的,失效的)**apt** 版本的处理器需要额外的方法来确定支持哪些注解以及支持的 Java 版本。不过,你现在可以简单的使用 **@SupportedAnnotationTypes** 和 **@SupportedSourceVersion** 注解(这是一个很好的示例关于注解如何简化你的代码)。 +(旧的,失效的)**apt** 版本的处理器需要额外的方法来确定支持哪些注解以及支持的 Java 版本。不过,你现在可以简单的使用 **@SupportedAnnotationTypes** 和 **@SupportedSourceVersion** 注解(这是一个很好的用注解简化代码的示例)。 -你唯一需要实现的方法就是 `process()`,这里是所有行为发生的地方。第一个参数告诉你哪个注解是存在的,第二个参数保留了剩余信息。我们所做的事情只是打印了注解(这里只存在一个),可以看 **TypeElement** 文档中的其他行为。通过使用 `process()` 的第二个操作,我们循环所有被 **@Simple** 注解的元素,并且针对每一个元素调用我们的 `display()` 方法。所有 **Element** 展示了本身的基本信息;例如,`getModifiers()` 告诉你它是否为 **public** 和 **static** 的。 +你唯一需要实现的方法就是 `process()`,这里是所有行为发生的地方。第一个参数告诉你哪个注解是存在的,第二个参数保留了剩余信息。我们所做的事情只是打印了注解(这里只存在一个),可以看 **TypeElement** 文档中的其他行为。通过使用 `process()` 的第二个操作,我们循环所有被 **@Simple** 注解的元素,并且针对每一个元素调用我们的 `display()` 方法。所有 **Element** 展示了自身的基本信息;例如,`getModifiers()` 告诉你它是否为 **public** 和 **static** 。 -**Element** 只能执行那些编译器解析的所有基本对象共有的操作,而类和方法之类的东西有额外的信息需要提取。所以(如果你阅读了正确的文档,但是我没有在任何文档中找到——我不得不通过 StackOverflow 寻找线索)你检查它是哪种 **ElementKind**,然后将其向下转换为更具体的元素类型,注入针对 CLASS 的 TypeElement 和 针对 METHOD 的ExecutableElement。此时,可以为这些元素调用其他方法。 +**Element** 只能执行那些编译器解析的所有基本对象共有的操作,而类和方法之类的东西有额外的信息需要提取。所以(如果你阅读了正确的文档,但是我没有在任何文档中找到——我不得不通过 StackOverflow 寻找线索)你检查它是哪种 **ElementKind**,然后将其向下转换为更具体的元素类型,注入针对 CLASS 的 TypeElement 和针对 METHOD 的ExecutableElement。此时,可以为这些元素调用其他方法。 动态向下转型(在编译期不进行检查)并不像是 Java 的做事方式,这非常不直观这也是为什么我从未想过要这样做事。相反,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试图发现你应该如何访问这些信息,而这些信息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用不起作用的恰当方法简单明了的。我还没有遇到任何东西说上面是规范的形式,但在我看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