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executable file
·
62 lines (42 loc) · 3.95 KB

about_tipping_point.rst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executable file
·
62 lines (42 loc) · 3.95 KB

《引爆点》阅读笔记

计划是在上周阅读完成的 《引爆点》 在昨天读完了,整体感觉这本书阐述的观点也不算特别 新颖,而且文字显得有些冗长,也是那种直接阅读目录即可的书籍。

image

《引爆点》 作者本本书是在回答一个问题,即:如何引爆流行,当然这里的流行不单指正面的, 也包括反面的,作者也在文中有所体现。作者将引爆流行的方法分为几个: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及环境威力法则,并且 分章节介绍各个因素是如何影响流行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引起正面的流行或者抑制 负面的流行,要将最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核心的几个点(作者论述的几个关键点),如此才能 更有效地引爆流行。

作者论述的三个因素也并不出我的意外,因为实际生活中的流行也并非可预判的,如去年流行的 hold住姐等。当然作者将其归纳并且系统化,并且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在实际中如何影响流行 本身也是很有意义的。

个别人物法则中提到的联系员、内行、推销员,也都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些人和事,他们 通常充当着影响你去接触某个事物的媒介,他们是你扩大圈子的借力,所以对于某个事物是否流行, 从人的角度来讲,这些角色的人确比普通人具有更高效的影响因子。

附着力因素,作者谈的是有怎样传递消息的问题,事物的传递需要借助于特定的其它事物或者方法,从而 才能达到真正流行的目标。将信息提炼为更高效的、高质量的信息,易于传播的信息,使信息变得不可抗拒, 这样便于信息的传递,进而达到流行。

至于环境威力法则说的是信息的传递者的期待接收者感知的信息与接收者实际感知的信息的一致性问题, 例如年前刚施行的火车票实名制,政府可能期待的目标是让接收者感受到用户治理黄牛的决心,但是 接收者可能感受到的是火车票更加难买(如不会上网的朋友)。所以,广告的设计者设计出的广告所 期待的受众反应可能往往与预期不符,实际中应该关注各种反馈,进行调整,以契合设计者的初衷。

再说说作者在文中所列举的不少实例,当然与我们离得比较远,可能感受不到这些例子本身是否贴切,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类似的经管类畅销书的通病(这里指国外的书),而在本书中我的一个感受是,作者 有些牵强地挑选着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当然是否符合更多的、是否是普适的,我是存疑的。

末了,在书中没有谈到的几个问题,我倒是想列举在此:

  1. 某些流行的例子,涉及到多种因素时,作者刻意地与当前要证明的论点关联,是否合适?
  2. 既然有确凿的引爆流行的理论,为何不实证地去在实际中完成一例,而只是分析过去的流行?
  3. 既然作者有意回避了2,那么是否说明此理论只是“马后炮”般地分析,而不能进行事前的操作指导?

其实,有了这本书,我们并不能就此成为引爆流行的牛人,或者成为广告王,因为作者并没有给出 实际的可操作的方式,或者实证性的例子,当然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了本书的价值,读了此书,你大致可以 更加有效地利用有效资源来进行一定的流行引导,你可以对既往的例子进行一定的分析,但具体到 某个事件如何操作,如何量化地对这三个因素进行施行,则需要当事人的智慧了。

下载原文

可从 此处 查看或者下载。

参考资料

  1. 《引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