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保姆级科学上网教程+翻墙教程,持续更新,多种方式从0到1由浅入深教您突破网络封锁,畅游全球互联网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OpenNetCN/freego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History

54 Commit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科学上网翻墙教程:为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

引言:什么是“科学上网”?

“科学上网”是中文互联网社区对通过技术手段访问被限制或屏蔽的国外互联网内容的通俗称谓,也被称为“翻墙”。这一术语并不意味着从事违法活动,而是强调以技术方式突破网络封锁,实现对信息的自由访问。

在全球信息高度互联的时代,科学上网不仅关乎网络自由,也关乎学术、工作与生活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以科普角度,详细介绍中国用户为什么需要科学上网、突破网络封锁之后能做什么,以及三种主流方式(自建 VPS、Clash 机场、VPN)的区别与选择建议。

觉得有帮助?点个 Star⭐ 鼓励我继续更新!

最近更新: 2025年7月8日


为什么在中国需要科学上网?

1. 互联网信息访问限制现状

在中国,互联网实行严格的网络审查制度,许多国际主流网站和服务在境内无法直接访问。这种限制不仅影响用户获取全球信息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学习、跨境交流和商业拓展。

以下是常见受限平台的分类列表:

  • 搜索引擎
    Google、Bing、DuckDuckGo、Yahoo、Startpage

  • 视频平台
    YouTube、Twitch、Vimeo、Dailymotion

  • 社交媒体
    Twitter、Facebook、Instagram、Reddit、LinkedIn

  • 学术资源
    Wikipedia、Google Scholar、Archive.org、JSTOR、ResearchGate

  • AI 工具
    ChatGPT、Gemini(原 Bard)、Copilot、Claude、Perplexity AI

  • 流媒体服务
    Netflix、Disney+、HBO Max、Amazon Prime Video、Hulu

⚠️ 这些平台涵盖了学习、工作、研究、娱乐等多个领域,对于现代数字生活极为重要。

因此,越来越多用户会选择使用科学上网工具(如 VPN、代理或机场服务)来突破限制,恢复自由、开放的互联网访问环境。


2. 获取多维度的信息来源

在信息碎片化与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获取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不同信息来源有助于用户对事物有更客观的判断。科学上网可以帮助用户:

  • 了解不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观点
  • 验证事件真相,打破信息孤岛
  • 查阅国际研究、科学论文与数据库
  • 提高外语阅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特别是对于学术研究者、媒体从业者和科技开发人员,多维信息的输入几乎是必需的。


3. 社交与工作需求

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国外的亲友、客户或合作方保持联系已成为常态。科学上网可以帮助用户:

  • 使用 WhatsApp、Telegram、Signal 等通讯工具
  • 登录 Gmail、Zoom、Slack 等远程办公平台
  • 访问 GitHub、Notion、Trello 等团队协作服务
  • 管理海外业务后台,如 Amazon、Shopify、PayPal 等

对于从事跨境电商、远程编程、内容创作、自媒体和数字游民群体而言,稳定可控的“出海”通道至关重要。


科学上网之后可以做什么?

4. 访问全球互联网服务

一旦成功突破网络封锁,用户便可无障碍访问全球互联网中的各种服务与平台,包括但不限于:

  • 通信与办公:Gmail、Outlook、Slack、Zoom、Google Docs、Dropbox
  • AI 工具:ChatGPT、Bard、Claude、Midjourney、Notion AI
  • 云服务与开发平台:GitHub、AWS、Google Cloud、Heroku
  • 学术研究:Google Scholar、arXiv、JSTOR、SpringerLink
  • 媒体与资讯:BBC、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The Verge、NPR
  • 支付平台:PayPal、Stripe、Wise(TransferWise)

这些平台构建了全球知识流动和科技发展的主干线,对从业者与学习者而言意义重大。


5. 自主选择信息渠道

科学上网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所接收的信息源,而不是被动接受过滤后的内容。通过科学上网,用户可以:

  • 跟踪全球多个视角下的新闻与时政分析
  • 订阅自己信赖的海外播客、YouTube 频道或博客
  • 参与 Reddit、Quora 等全球社区的讨论
  • 使用 RSS 服务自主聚合资讯

这种信息“自由组合”的能力,是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一。


6. 技术学习与成长

对于程序员、设计师、研究者、创作者学生、来说,科学上网能极大拓宽学习资源:

  • 开发平台:访问 Stack Overflow、GitHub、CodePen、Hacker News
  • 在线课程:Coursera、edX、Udemy、Khan Academy、freeCodeCamp
  • 开源工具与文档:Node.js、Python、React、TensorFlow 等
  • AI 与前沿技术动态:订阅 MIT Technology Review、TechCrunch、IEEE Spectrum

这些资源的获取,为技术成长提供了重要土壤。

7. 娱乐

对于游戏玩家和视频爱好者,科学上网可以帮助他们:

  • 访问海外原版高清电影、游戏、音乐等
  • 观看海外电影、电视节目、播客
  • 参与全球在线社区,分享想法和经验

科学上网的主要方式对比

方式一:自建 VPS 科学上网

VPS(Virtual Private Server) 即虚拟专用服务器。通过部署代理程序(如 V2Ray、Xray、Shadowsocks 等)并结合 TLS、WebSocket 等方式,可实现自主科学上网方案。

  • 推荐配置:Linux + Nginx + TLS + V2Ray/Xray
  • 适用平台:DigitalOcean、Vultr、Oracle Cloud、HostHatch、Linode 等

✅ 优点

  • 完全可控:节点配置、加密方式、协议选择自由度高
  • 安全性强:结合 TLS+WebSocket 可高度伪装流量,减少被识别概率
  • 长期成本低:按月计费,一台服务器可多人使用或自搭多节点
  • 适合技术型用户:具备一定动手能力者可持续优化性能和稳定性

❌ 缺点与风险(2025 年更新)

  • 封锁力度显著增强:GFW 对自建 VPS 流量识别越来越智能,封 IP 的速度从“几天”缩短至“几小时”甚至“实时识别”
  • IP 污染普遍:许多 VPS 平台(如 Vultr、DO)分配的公网 IP 已被预封或列入黑名单,新建实例后即无法连接外网
  • 多地区部署成本高:每个地区 VPS 单独计费,想要全球节点就需额外付费
  • 配置门槛高:需掌握 Linux、SSL、域名、端口与防火墙配置等基础运维知识
  • 维护负担重:需定期更换 IP、更新配置、监控端口,处理封锁、掉线、失联等问题

💸 IP 被封后如何处理?是否要花钱?

是的,IP 被封后更换 IP 或实例通常会产生额外费用,以下是常见平台的对比:

平台 更换 IP 成本 说明
DigitalOcean ✅ 需删除实例重建 不支持单独换 IP,重建浪费配额
Vultr ✅ 工单更换或重建 新建实例分配新 IP 但可能仍被封
Oracle Cloud ❌ 免费但不支持换 IP 免费额度资源易被回收,风控强
HostHatch / RackNerd ✅/❌ 有时不给换 多为年付套餐,被封 IP 无法恢复

🔁 更换 IP = 额外支出 + 运维复杂 + 时间浪费
尤其是做多地区部署时,每换一个节点,成本都要叠加。


✅ 2025年建议策略

  • 选浮动 IP / 工单可换 IP 的 VPS 平台
  • 部署前查封锁率(如 TG 群/Reddit),避开常封地区(如 Tokyo、新加坡等)
  • ✅ 使用小时计费或月付平台,被封即丢,避免浪费
  • ✅ 多平台组合,分散风险:DigitalOcean + Oracle + 小众便宜商家
  • ✅ 熟练使用一键部署脚本(如 misakanex-proxy)+ TLS伪装,提升抗封能力
  • ✅ 若技术能力不足,可改用机场或中转/专线方案,避免过多折腾

8. 方式二:使用 Clash + 机场服务

Clash 是基于规则引擎的跨平台代理客户端,结合订阅型“机场”节点服务,是目前国内用户较为流行的方式。

  • 操作流程:注册机场 → 获取订阅链接 → 导入 Clash → 启动代理
  • 客户端:Clash Verge、Clash for Windows、Clash Meta

优点:

  • 使用便捷,适合小白用户
  • 自动更新节点,支持规则分流
  • 支持多端(Windows、Mac、iOS、Android、Apple TV)

缺点:

  • 依赖第三方机场服务,存在跑路或审查风险
  • 节点速度和稳定性受限于机场质量
  • 部分机场存在隐私隐患
  • 挑选困难,鱼龙混杂





9. 方式三:使用商业 VPN

商业 VPN 是合法注册的国际服务商提供的加密连接服务,常用于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并突破地域限制。

  • 主流品牌:ExpressVPN、NordVPN、Surfshark、ProtonVPN、IVPN
  • 支持平台:Windows、macOS、Android、iOS、Linux、浏览器插件

优点:

  • 界面友好,开箱即用
  • 覆盖全球多个服务器节点
  • 适合流媒体、浏览、隐私保护
  • 主流国际顶尖VPN提供30天使用期

缺点:

  • 在中国部分地区可能连接不稳定,很多VPN服务必须要手动连接,操作稍微麻烦
  • 优质服务一般需订阅付费
  • 无法定制底层配置,灵活度低于 VPS
  • 墙内可用节点少,被封控得太严重了

三种方式的对比与选择建议

10. 使用门槛对比

方式 技术门槛 推荐人群
自建 VPS 较高 稍具技术基础的用户
Clash + 机场 普通互联网用户
商业 VPN 初学者/企业用户
  • 自建 VPS 适合对网络安全要求较高、注重稳定与隐私的用户;
  • Clash + 机场平衡了便捷性与配置灵活性,是目前最多用户采用的方式;
  • 商业 VPN 则更适合追求“即插即用”的小白用户或国际出差人群,但是在国内的话很多要手动配置才行,也稍微有点麻烦;

11. 稳定性与速度差异

  • VPS 稳定性:如果配置得当,自建 VPS 的连接稳定性优于其他方式,但受制于服务器地区与带宽限制,想要更多服务器节点和更大带宽成本就高了,且很多厂家的ip已经是被封了,毕竟麻烦和浪费时间;
  • Clash + 机场:节点多样,部分优质机场提供 IPEL 专线,可实现高速访问,但低价机场容易出现拥堵;
  • VPN 服务商:优秀服务商如 Surfshark 在国际线路优化方面较强,但在中国大陆时常遭遇封锁,需频繁更新客户端。

速度因素: 节点地区选择(日本、香港、新加坡)对速度影响较大,协议类型(如 VMess、Hysteria)也会影响延迟与流畅度。


12.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 VPS:数据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可部署无日志系统,安全性最高;
  • 机场服务:安全性依赖服务提供者的运营规范与技术能力,若使用明文协议或不加密通道,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 商业 VPN:部分大厂承诺不保留用户日志,并使用 AES-256 加密,但务必选择口碑佳、无丑闻记录的品牌。

🔐 隐私建议

  • 不使用来路不明的免费节点;
  • 关注服务商是否发布“透明报告”;
  • 尽可能使用支持多协议的客户端并开启 DNS 加密。

法律与合规风险提示(重要)

13. 中国境内科学上网的法律风险说明

在中国大陆,未经许可擅自建立或使用 VPN、代理服务连接国际互联网,可能违反相关法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第十四条的规定,以下行为存在法律风险:

  • 提供未经许可的 VPN 服务;
  • 建立代理节点用于商业化用途;
  • 散布非法信息、参与政治活动、攻击国内网站等违法行为。

⚠️ 请特别注意:个人使用代理工具访问国外学术资源或服务,若不涉及违法传播与政治行为,通常不会被重点执法,但也应提高警惕并合规操作。


14. 如何降低使用风险

为最大限度保障安全与合规,建议用户:

  • 不传播或存储违法、政治敏感内容;
  • 不将代理工具商业化或大量转售节点;
  • 尽量使用加密协议(如 VLESS + TLS、Shadowsocks + OBFS);
  • 仅将科学上网作为获取教育、学术、技术资源的手段;
  • 留意使用协议、服务商所在地法律及其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信息参考与技术科普之用,不构成法律建议,使用者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总结与建议

15. 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科学上网”并非目的,而是一种工具,服务于学习、研究、工作与信息获取的需求。无论是使用 VPS、机场节点还是商业 VPN,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场景:

  • 如果你是开发者、技术爱好者:建议选择自建 VPS,可高度定制且安全可控;
  • 如果你是普通用户或学生:Clash + 机场服务兼顾稳定与便利;
  • 如果你希望快速使用、无需配置:商业 VPN 是最友好入门选择。

🚀 关键建议:

  • 明确使用目的,不涉及违法内容;
  • 重视节点安全,避免使用来路不明的服务;
  • 关注协议加密方式与数据隐私政策;
  • 保持良好的数字素养与信息判断力。

翻墙并不是“翻越一道墙”,而是打破信息孤岛的一种手段。合理使用,是实现知识自由流通、个体认知成长的重要方式。


常见问答(FAQ)

1. 中国科学上网违法吗?会被抓吗?

在中国大陆,未经许可使用 VPN、代理等工具连接国际互联网存在政策风险,尤其是用于商业用途或发布敏感信息。但如果只是为了访问学术资源、工作平台、AI 工具(如 ChatGPT),通常不会被执法机关重点监管。

建议合规使用,,并采用加密协议,避开政治类内容,外面的信息鱼龙混杂,真真假假自己一定要鉴别,不要被人利用,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2. 哪种科学上网方式最适合初学者?

最推荐新手使用 Clash + 机场服务,注册机场后复制订阅链接导入 Clash 客户端即可,适配 Windows、Mac、iOS、安卓系统。

推荐使用带图形界面的 Clash Meta 或 Clash for Windows。


3. 自建 VPS 会被封 IP 吗?

会有风险。常见的 Shadowsocks、V2Ray VPS 节点,如果没有协议伪装(如 TLS + WebSocket 或 Reality、Hysteria)容易被识别和封锁。

选择抗封锁能力强的协议 + 安全地区(如日本、新加坡)服务器。


4. 科学上网可以访问 ChatGPT 吗?

是的,成功科学上网后即可访问 OpenAI 官网和 ChatGPT 服务。但需注意的是:ChatGPT 对部分地区 IP 有使用限制,建议选择美国、新加坡、日本等节点,并确保浏览器未被识别为爬虫或异常流量。


5. 免费科学上网工具能用吗?

网上有一些免费或者超级低价 VPN 或机场节点服务,但大多速度慢、不稳定,甚至带有广告或监控程序,有钓鱼执法的嫌疑,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 不建议长期使用免费代理

✅ 推荐使用付费机场 + 自建 VPS 或购买正规 VPN

⚠️ 没有哪种服务是完全免费的,所谓“免费工具”往往是以牺牲你的隐私、时间和安全为代价

6. 不知道直连、中转、专线机场的差异

7. 机场协议太多?分不清机场各种协议

8. 国内 App Store 搜到的 VPN 软件能用吗?有没有安全隐患?

很多人在国内 iOS 设备上打开 App Store,搜到一些 VPN 应用(如“极速VPN”“永久免费VPN”“安全上网加速器”等),看似正规,其实 存在严重的使用风险和隐私隐患

❌ 常见问题包括:

  • 无法翻墙:多数这类 VPN 无法连接 Google、ChatGPT、YouTube 等国外服务;
  • 数据泄露风险高:部分免费 VPN 会监控流量、注入广告,甚至上传敏感数据;
  • 运营方不明:很多应用背后没有合规备案,或并非技术专业团队运营;
  • 配合审查或被“钓鱼”:上架 App Store 的 VPN 很可能已接入监管,存在封锁、限速或记录行为;
  • 不稳定,易下架:即便一时能用,也可能随时被 App Store 下架或禁用连接服务。

✅ 推荐做法:

  • 不要轻信国内 App Store 中的“永久免费 VPN”类应用;
  • 建议使用正规机场服务 + Clash/V2Ray 客户端;
  • 推荐协议:Trojan / Reality / Hysteria;
  • 选择落地在 非中国 ASN 的节点,提升安全与隐私性。

📌 一句话总结:App Store 能下载 ≠ 可翻墙 ≠ 安全可靠。国内 VPN App 多为伪装,风险极高,不建议使用。


🌐 国外常用网站导航

以下是整理的一些常用国外网站,涵盖搜索引擎、社交平台、流媒体、学术资源等多个领域,适合日常浏览、学习、工作与娱乐使用。

🔍 搜索引擎

  • Google – 全球最强搜索引擎,信息全面
  • Bing – 微软旗下,界面简洁,图像搜索强
  • DuckDuckGo – 主打隐私保护,不追踪用户行为
  • Startpage – 使用 Google 结果但无隐私追踪
  • Yahoo – 集新闻、邮箱、搜索于一体

📺 视频与流媒体

  • YouTube – 全球最大视频平台
  • Twitch – 游戏与直播社区
  • Netflix – 高质量剧集电影流媒体服务
  • Disney+ – 迪士尼旗下流媒体,包含漫威/星战内容
  • Amazon Prime Video – 亚马逊会员专属影视平台

💬 社交与社区

  • Twitter (X) – 全球热点信息首发平台
  • Facebook – 世界最大社交网络
  • Reddit – 海外社区讨论中心,话题广泛
  • Instagram – 图片/短视频分享平台
  • LinkedIn – 海外职业社交首选平台

📚 学术与工具

  • Wikipedia – 开源百科全书
  • Google Scholar – 免费学术论文搜索引擎
  • Archive.org – 互联网档案馆,保存旧网页/书籍/视频
  • ResearchGate – 全球科研人员社交与论文交流平台
  • JSTOR – 权威论文与文献数据库

🤖 AI 与生产力工具

  • ChatGPT – 对话式 AI 智能助手
  • Gemini (原 Bard) – Google 推出的 AI 工具
  • Claude – Anthropic 公司出品的大模型助手
  • Perplexity AI – 问答型 AI 搜索引擎
  • Notion – 效率工具,可做笔记/知识库/项目管理

About

保姆级科学上网教程+翻墙教程,持续更新,多种方式从0到1由浅入深教您突破网络封锁,畅游全球互联网

Topics

Resources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