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3 lines (37 loc) · 5.24 KB

classic_attention.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3 lines (37 loc) · 5.24 KB

经典注意力机制

1. 用机器翻译任务带你看Attention机制的计算

单独地去讲Attention机制会有些抽象,也有些枯燥,所以我们不妨以机器翻译任务为例,通过讲解Attention机制在机器翻译任务中的应用方式,来了解Attention机制的使用。

什么是机器翻译任务?以中译英为例,机器翻译是将一串中文语句翻译为对应的英文语句,如图1所示。

image (1)

图1 机器翻译示例图

图1展示了一种经典的机器翻译结构Seq-to-Seq,并且向其中添加了Attention计算Seq-to-Seq结构包含两个部分:Encoder和Decoder。其中Encoder用于将中文语句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后续将提供给Decoder进行使用;Decoder将根据Encoder的数据进行解码。我们还是以图1为例详细解释一下Decoder的解码过程。

更明确的讲,图1展示的是生成单词"machine"时的计算方式。首先将前一个时刻的输出状态 $q_2$ 和Encoder的输出 $h=[h_1,h_2,h_3,h_4]$ 进行Attention计算,得到一个当前时刻的 $context$ ,用公式可以这样组织:

$$ \begin{align} [a_1,a_2,a_3,a_4] &= softmax([s(q_2, h_1), s(q_2,h_2),s(q_2, h_3),s(q_2, h_4)]) \ context&=\sum_{i=1}^4 a_i \cdot h_i \end{align} $$

我们来解释一下,这里的 $s(q_i,h_j)$ 表示注意力打分函数,它是个标量,其大小描述了当前时刻在这些Encoder的结果上的关注程度,这个函数在后边会展开讨论。然后用softmax对这个结果进行归一化,最后使用加权评价获得当前时刻的上下文向量 $context$。这个$context$可以解释为:截止到当前已经有了"I love",在此基础上下一个时刻应该更加关注源中文语句的那些内容。这就是关于Attention机制的一个完整计算。

最后,将这个$context$和上个时刻的输出"love"进行融合作为当前时刻RNN单元的输入。

图1中采用了继续融合上一步的输出结果,例如上述描述中融合了"love",在有些实现中,并没有融入这个上一步的输出,默认 $q_2$ 中已经携带了"love"的信息,这也是合理的。‌

2. 注意力机制的正式引入

前边我们通过机器翻译任务介绍了Attention机制的整体计算。但是还有点小尾巴没有展开,就是那个注意力打分函数的计算,现在我们将来讨论这个事情。但在讲这个函数之前,我们先来对上边的Attention机制的计算做个总结,图2详细地描述了Attention机制的计算原理。

image (2)

图2 Attention机制图

假设现在我们要对一组输入 $H=[h_1,h_2,h_3,...,h_n]$使用Attention机制计算重要的内容,这里往往需要一个查询向量 $q$(这个向量往往和你做的任务有关,比如机器翻译中用到的那个 $q_2$ ) ,然后通过一个打分函数计算查询向量 $q$ 和每个输入 $h_i$ 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一个分数。接下来使用softmax对这些分数进行归一化,归一化后的结果便是查询向量 $q$在各个输入 $h_i$上的注意力分布 $a=[a_1,a_2,a_3,...,a_n]$,其中每一项数值和原始的输入$H=[h_1,h_2,h_3,...,h_n]$一一对应。以 $a_i$ 为例,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 \begin{align}a_i = softmax(s(h_i, q))= \frac {exp(s(h_i,q))} {\sum_{j=1}^n exp(s(h_j, q))} \end{align} $$

最后根据这些注意力分布可以去有选择性的从输入信息 $H$ 中提取信息,这里比较常用的信息提取方式,是一种"软性"的信息提取(图2展示的就是一种"软性"注意力),即根据注意力分布对输入信息进行加权求和,最终的这个结果 $context$ 体现了模型当前应该关注的内容:

$$ context = \sum_{i=1}^n a_i \cdot h_i $$

现在我们来解决之前一直没有展开的小尾巴-打分函数,它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计算:

  • 加性模型: $s(h, q) = v^Ttanh(Wh+Uq)$
  • 点积模型: $s(h, q) = h^Tq$
  • 缩放点积模型: $s(h, q) =\frac{ h^Tq}{\sqrt D}$
  • 双线性模型: $s(h, q) = h^TWq$

以上公式中的参数 $W$、$U$和$v$均是可学习的参数矩阵或向量,$D$为输入向量的维度。下边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分数计算方式的差别。

加性模型引入了可学习的参数,将查询向量 $q$ 和原始输入向量 $h$ 映射到不同的向量空间后进行计算打分,显然相较于加性模型,点积模型具有更好的计算效率。

另外,当输入向量的维度比较高的时候,点积模型通常有比较大的方差,从而导致Softmax函数的梯度会比较小。因此缩放点积模型通过除以一个平方根项来平滑分数数值,也相当于平滑最终的注意力分布,缓解这个问题。

最后,双线性模型可以重塑为$s(h_i, q) = h^TWq=h^T(U^TV)q=(Uh)^T(Vq)$,即分别对查询向量 $q$ 和原始输入向量 $h$进行线性变换之后,再计算点积。相比点积模型,双线性模型在计算相似度时引入了非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