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极简欧洲史读后 #4

Open
Bowen7 opened this issue Feb 3, 2019 · 1 comment
Open

极简欧洲史读后 #4

Bowen7 opened this issue Feb 3, 2019 · 1 comment

Comments

@Bowen7
Copy link
Owner

Bowen7 commented Feb 3, 2019

访问 https://bowencodes.com 以获得最佳体验

这本书是之前在kindle上买的,最近才把它重新读了一遍,书很短,却以不同的角度把欧洲历史说了六遍。我并非专研历史,更非长于历史,只是想重拾读书这个兴趣,所以,从这一本不算深奥晦涩的书里也只得到了一层浅浅的认识和理解,还望见谅

接下来,我将按时间的顺序从古希腊讲到近代欧洲,讲讲我从这本书看到的:

古希腊

希腊——这片靠着爱琴海的地方就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由许多城邦组成,雅典是其中的典范,它更是孕育出了现代民主的雏形

由于当时生产力的落后,雅典并没有专职的士兵。通常,成年男性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但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在劳作,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组成军队御敌,他们是国家抵御外敌的主力,所以,他们有资本要求更多的权利。就这样,现代民主的雏形就在雅典出现了——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齐聚一堂,共商国是

但要注意,雅典的民主只属于成年男性公民,并且不同于现代的代议式民主,雅典的所有成年男性都有决议的投票权

同时,希腊在哲学、艺术、数学、文学等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并留下了令后人惊叹的智慧成果

古罗马

我们一般将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合并为古典时期。罗马吞并了希腊之后,希腊文化并没有就此泯灭,而是伴随着罗马疆域传播得更广。罗马在战争和治国方面比希腊更加高明,但在其他方面,罗马人也不得不甘拜下风,情愿地去学习效仿希腊

古罗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执行的是君王统治;第二阶段是共和政体,共和的主体是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后来逐渐加上了更多有钱人,平民大会对元老院有限制,但也仅仅止于此;第三阶段是共和形式的帝制,虽然是帝制,但帝位的传承并不是世袭,而是由皇帝挑选,再由元老院通过

在宗教方面,基督教最开始不过是罗马众多宗教的一支,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君士坦丁大帝成为一名基督徒,公开支持基督教,最后来,基督教成了罗马的国教,并禁止异教,开始大肆摧残破坏异教。教会有自己的法律和税收,教皇和罗马皇帝甚至平起平坐

古罗马(西罗马帝国)最终由日耳曼蛮族覆灭,蛮族是天生的战士,他们善于战斗,却对统治一窍不通。蛮族保留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智识,也保留了教会,承认他们的地位,让教会协助蛮族统治

中世纪

中世纪起于西罗马帝国的坍塌,终于文艺复兴之前。

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许多结构原始的国家,国王将土地当作奖赏分配出去,成为了领主的私有财产。

早期,君主们并没有绝对的权力。骑兵是早期作战的主力,领主们有自己的骑士,国王可以在征召他们,但来不来就要看国王的强势与否,他们也可选择躲在坚固的城堡里不听从号令。在国王需要钱,得征税的时候议会也可以蹦出来说几句

到了公元1400年左右,君主在争斗中处于上风,专制开始了。国王有了自己的军队,并随着英国长弓、瑞士长矛的出现,骑兵被克制,步兵重新成为战场的主力,领主的军事优势荡然无存。国王们也找到了赚钱的方法,不再受制于议会,比如,法国开始贩卖官职,西班牙等国家则是发现了新世界,占有了取之不尽的金矿

教会没有伴随古罗马帝国着一起粉碎,而是继续成长,成了中世纪最庞大的国际组织。教会有自己的领土,当然,现在教会也有自己的国家,不过是辉煌时刻的无限缩小版了——梵蒂冈。教会可以号召自己的信徒为自己战争——十字军就是这么来的,狂热的信徒前赴后继。教皇有些时候甚至凌驾于皇帝之上:亨利四世只求教皇见他一面,脱光了身上的王权标志,在城堡外的风雪中等了两三天

近代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是最早把古希腊和古罗马年代称为古典时代的,古典,意为经典、无法超越的。经过长时间中世界的黑暗时期,学者们向往古典文化,期望能重新恢复这种文化,他们开始不停追寻古典文化的遗迹,并模仿古典文化

宗教改革运动

这是对基督教的一次严重冲击,人们希望基督教会回到统治罗马之前的模样。马丁·路德对《圣经》的重新解读,让基督教分为两派,一是新教,他们相信:只要相信基督,你就会得到救赎;一是传统的天主教,天主教认为:行善积德是得救的一个过程。新教将人们从以前教会的种种约束中解脱出来,期望重塑最早的教会

回顾过去到展望未来

从上面两条我们可以看出:欧洲兜兜转转,竟又想回到了最初的文化,绕了一圈又回来了,他们不相信自己能生产进步,只能寄希望于古人。但很快,欧洲人将这种回顾过去变为了展望未来。正是这种不断反思的力量,让欧洲产生了进步的动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科学革命

希腊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球都围着地球转动,这个观点在17世纪被推翻了:太阳才是中心(当然这也是错的)。还有更多类似于地心说的案例,人们开始意识到希腊人错了,他们的观点被打破了,人们对古典文化的盲信也被打破了:古典文化并非是最优的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源于法国,当时的学者们认为,无知和迷信笼罩着社会,社会有两大非理性势力,一是教会,二是国王。教会不停传播圣经里的故事,让人们听话,不然要下地狱;国王自称受了上帝的命令治国,人们只需要服从。当时的学者相信,只要理性和教育普及,无知和迷信自然会消失无踪,当务之急是开启民智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源自德意志,与启蒙运动的理性相反,浪漫主义讲的是感性,德国人说,你不能拿抽象的词汇空谈人类和社会。现代社会对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开端于此,浪漫主义说:文明是人为的,它束缚了我们、局限了我们,唯有活在传统文化中,你才算是活得完整

科学与浪漫

启蒙运动催生的科学与浪漫主义产生的情感这两种力量直到现在仍在互相博弈,在我看来,这二者应当共存,缺一不可。我们需要科学带来对周围世界的客观认识和进步的力量,也需要情感带来生活的慰藉和对传统的追忆;我们需要人类的进化历程出现在生物书上,同样需要耶和华造人抑或女娲造人的故事出现在语文课本上

欧洲历史于我有何增益呢?

作者在引言曾经说过:澳大利亚人对欧洲文明所知太少,而他们,也是欧洲的一份子。我虽既非澳大利亚人,也非欧洲人,但我是世界的一份子,并受到欧洲文明带来的种种惠及,理应对欧洲历史有所了解

@Bowen7 Bowen7 changed the title 极简欧洲史 读后 极简欧洲史读后 Feb 6, 2019
@Bowen7 Bowen7 changed the title 极简欧洲史读后 4. 极简欧洲史读后 Aug 4, 2020
@github-actions github-actions bot changed the title 4. 极简欧洲史读后 极简欧洲史读后 Aug 6, 2020
@Bowen7
Copy link
Owner Author

Bowen7 commented Aug 27, 2020

<script>alert(123)</script>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