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75 lines (54 loc) · 10.1 KB

裁员初步应对指南-来自网友众筹.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75 lines (54 loc) · 10.1 KB

参考自脉脉用户“激动的狐狸在写文档”

不要签字!不要签字!不要签字!最近违法裁员猖獗,这里单独给大家一些应对参考。

  1. 按照劳动法你可以选择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让他们硬裁后仲裁,2N。每天正常打卡上班,不合理的需求可以拒绝,从现在开始,每天谈话录音,保留所有工作相关证据。一旦你签字,你的所有权益都没了。这个所谓的“协商”就是披着合法方式的违法裁员,只要不签字,保留好证据,你就没事。记住,既然协商,说出你的权益,比如2N,股票,不合理的条款全部删掉,公司的很多格式条款都是坑人和限制你维权的。所以不要签字,即便要协商,每一条都要确认是否应该出现在协议上,主动行使你的权力,不要在他们逼迫的的套路上被“协商”的外衣给坑了!切记。
  2. 其他面临同样问题的打工人都可以参照这条,他们想谈,直接给他们回复,“跟我的律师谈”。不贵,一千块左右就可以找到律师处理这种事。HR就不要来反串了。这个是合理合法且正大光明的解决方案,对付他们那些下三滥的手段绰绰有余了,唯一的一点就是,不要被他们的阴招给吓到。
  3. 再补充一点后续方案的选择,1.你顺着他们“协商”,你拿到最小的补偿权益,且要损失掉最大的维权和发声权益,公司获得最大红利全身而退。2. 仲裁,你依然可以合法的拿到应该属手你的补偿权益且不受任何条款的制约,公司也要因此承担一条仲裁败诉的风险。3. 公司按照合法的经济性裁员,工会,裁员报备正式的政府文件拿来给你,让他们合法裁员。4.最后一种,大家好商好量,真正的“协商”给够该有的补偿,权益,股票等等,好聚好散,给公司个面子不仲裁,减少一条公司的违法记录。以上除第4条以外,所有的都是保证公司利益最大化,员工损失最大化的解决方案,公司在以掩盖违法行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侵害员工权益。所以,你们看清楚具体的关系要害,你们自己选择。总的来说两点,不要怕,不卑不亢就可以,可以合理合法维权;二就是不要签字。
  4. 提醒一下,劳动法相关法条不懂不清楚的找律师,不要一知半解的去自我解读,很多就是利用你不懂具体实践的细节来坑你。

参考自脉脉某实名hr,不写实名保护,respect

  1. 只要不主动提离职,公司只能通过谈条件来让员工提主动离职。大家可以理解公司主动提的条件是为了让企业免责风控的方式。

  2. 一般只要不是暴力裁员,企业都会用协商离职的方式处理裁员。企业痛快给钱,员工自己提企业免责。

  3. 一般企业不会主动给2N的,除非个人在仲裁环节可以主动出示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据。

  4. 基于以上原因,一般让员工自己提离职的协商条件都是>=N+1。除非企业在劳动局有备份过经济型裁员

  5. 最后再多说一句,不建议盲目追求2N,同时不要什么都不看就签字,如果条件不满意可以熬着,只要心态稳住。毕竟在公司熬着实际比去仲裁难度还是低一些,多给自己心里建设。另外,如果企业出昏招一不小心触发了“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和“被迫解除劳动关系”的剧情,可以提前恭喜了,只要你准备好证据去仲裁是大概率。

参考自脉脉匿名用户“阿波罗组合数学”

  1. 我仲裁过,说下经历,我已经经历过好几次背调了,还从来没有听过仲裁还影响找工作的。可以一边上班一边仲裁,最多需要请几次假。
  2. 如果是在原公司上班,只要公司敢降薪或者拖欠工资,保留好证据,申请仲裁,稳赢,可以拿到工资和赔偿。
  3. 另外仲裁可以不调解,这样可以加快进度。还有就是没拿到钱,千万不要撤诉。
  4. 补充一点,降薪或者拖欠工资的,可以立马离职,边找新工作,边仲裁。
  5. 只要原公司不破产,工作和赔偿都可以拿到 特别提示一点,一定要留意仲裁有效期。要什么证据可以去当地的劳动仲裁大队拿那个证据表格,上面详细写了需要什么证据,尽量都拿到上面的证据。希望这些对大家有用

参考自脉脉匿名用户“快乐的参天大树”

总结被裁经验

  1. 遇到hr沟通被裁事项,无论如何请先进行以下两个步骤
    • 无视他们的威胁,说:我需要再想一想。
    • 赶紧拨打12348,国家免费的法律咨询,可以咨询劳动仲裁等事项。
  2. 绝对不要做的事情:主动提交离职申请
    • 无论如何不能主动提交离职申请!!!
    • 提完就没有回头路了!!!!!!!!
    • 法律认可的胁迫,指的是拿刀威胁!所以你的所有后续证明都没用了!
    • 加班什么的,也没用了!
  3. 辟谣一些hr常见威胁套路:
    • XX行为造成了严重损失:只要没有给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失,经济损失等,都不属于严重过失,法律完全不会认可他们的说法。
    • 没有互联网征信平台,没有互联网征信平台,没有互联网征信平台!
    • 开除赔偿和年终绩效是两回事!!!
    • 总结,只要你没有给公司带来实际重大损失,公司没有理由不给你年终奖及裁你。

参考自脉脉用户,用户名未知,欢迎补充

本人之前在内部进行劳动者相关法律普及工作,鉴于目前各大公司裁员的环境,现将搜集到的普遍性法律问题整理出来,有需要的人可以参考对抗无良资本家。

  1. 裁员赔多少,标准是什么,三期妇女如何赔偿?
    • 如果是向劳动部门报备,上市公司披露的经济性裁员,是n+1个月代通知金。如果是非劳动者过错,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除了第一次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是n+1外,其余时间双方协商一致可以n+1,否则赔偿2n或者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三期妇女不允许裁员。
  2. 2.赔偿是否有上限?数额如何计算?是否交税?
    • 根据劳动合同法47条规定,补偿金按劳动关系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包括前12个月工资+奖金+补贴+津贴,总之能够计算在工资中的所有税前收入。如果高于所在设区的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最高按平均工资三倍计算,且最大补偿年限不超过12年即n<=12。低于平均工资的无限制。根据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赔偿金是补偿金的两倍,即当用人单位出现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时, 2n<=24。同样低工资无限制。至于+1有没有,看是不是提前一个月通知。细节方面看各地的地方性法规是如何规定的。北京是提前几天通知就少付几天代通知金。
  3. 工伤期,非工商法定医疗期内如何赔偿?
    • 工伤期间,非工伤法定医疗期内,公司是不能够单方面裁员的(双方协商一致除外)。康复或医疗期满后按正常劳动合同法规定走,但必需提前30日通知。具体关于医疗期的内容参见<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三个月到两年不等。
  4. 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年终奖能否索取?
    • 能否索取年终要看劳动合同里具体内容,例如,合同里写明每年2个月年终奖,可以根据年度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索取。如果合同里写的0-2个月,并且包含一些条款的话,就要看具体条款的内容和公司相关公开制度的,这就属于公司自由裁量行为,仲裁诉讼很难获得支持。但是如果公司已经明确告之你有今年的年终奖,或者明确告诉你按照相关制度,可以获得对应年终奖的等级,那么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是能够获得支持的。
  5. 竞业限制能否解除?要限制多久?补偿金怎么算?
    • 签了合同,什么时候解除由公司决定,竞业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两年。如果公司超过三个月没有支付补偿金,可以请求解除。补偿金最低为工资30%,有约定从约定,计算方法同裁员补偿。
  6. 竞业限制范围多大?不在名单上的公司是否会限制。
    • 根据公报案例来看,是否限制要看公司之间是否有实质竞争关系,不能仅凭营业执照范围来认定。简单来讲,名单外的公司可能会在限制范围内,名单内的公司也可能不在限制范围内。7.年假如何处理?离职前能否休完? 答:解除劳动关系前可以休完,公司不允休可以额外索要200%工资。
  7. 公司以各种理由要求签协议,不签不给离职证明怎么办?
    • 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开具离职证明,也不能在离职证明上进行任何负面评价。直接找劳动监察就好。
  8. 期权成熟部分能否索要,未成熟部分能否索要?
    • 股权激励这块目前在我国属于立法空白,目前司法实践认定属于劳动纠纷。未成熟的部分需要根据合同具体内容来判定。(比如剩余几天成熟,公司将人辞退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是可以得到支持的)。已成熟部分属于劳动所得,有权力索取。但是如果某些公司是搭建的VIE架构,比如劳动合同签订的主体是国内公司,而授予的期权的公司主体注册地却在开曼。这种情况,劳动仲裁肯定搞不定,势必会进入到诉讼阶段。由于期权授予主体注册地在开曼,又涉及到裁判文书域外送达问题。如果你的期权价值非常多,我建议一定要收集好证据刚到底,如果没有多少钱,又不想折腾的话,放弃也没问题。毕竟一旦涉及到域外问题,二审下来没个几年都搞不定。参照美团的案子五年多了都没有终审判决。
  9. 仲裁证据如何取得?
    • 平时注意保存,相关证据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链,电子数据尽量保存完整,取证过程中录像,重要的关键性证据的取证过程可以找公证处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