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5 lines (18 loc) · 4.61 KB

guangzhou-7.25.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5 lines (18 loc) · 4.61 KB

广州 7.25:独立书店随感——世界,别太精明

伍哲薇

陈定方讲座开始时,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七个问题,所幸之后都得到了解答。

其中「何为独立书店」的问题,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采访博尔赫斯书店的开始,陈侗老师犀利地反问:「什么是独立书店?」

我们当即赧然,用百度上的答案拼凑:「当地人拥有、经营的书店,与当地社区禁魔合作,经常和非盈利社群活动接触……」

陈侗老师说:「这样,博尔赫斯不是独立书店,是私营书店。」

后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自己也琢磨着独立书店的定义,或许在我看来,独立书店应该是有独立本色、人文关怀、独特气质与艺术品味的私营书店。它可以商业化,可以大众化,可以采取兼营模式……但在本质上,它被它的经营者和消费群体赋予的特质一定是具有格调的。

譬如方所、联合,都是规模甚大而商业化的经营模式,面向大众,受众广泛——这种大众却不翻烂,带着一定的品味与精致的情调——无论是装潢还是书目的品质。在学而优一楼也能看到畅销书一星半点的影子,但这一点儿影子很快便淹没在精挑细选的社科人文书目之下,吸引着素质不低的中青年群体的光顾。

21 世纪初过后实体书店的寒潮来临,面临着昂贵店面租金、下降的消费需求、不规范的出版行业、网络书店的巨大冲击,实体书店存亡只在一息之间。不少书店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挫败,最终走向消亡,其中不乏自80、90年代起便为行业标杆代表的知名书店。这些书店的消亡一开始似乎悄无声息,然而其近年来群体性的爆发倒闭最终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媒体轮番报道,倒闭事件的层出不穷……「独立书店」这一名词开始作为标签甚至标识,进入大众的视野。

一些时候我在想,是不是正因近年来媒体和文化行业对于「独立书店」的过度消费,使得这一标签在大众和经营者间产生了认知的断层?——大众对「独立书店」始终怀有怜爱的好感,并与之相称着自己的一点儿文艺气质;而与此同时,如陈侗老师、冯先生、陈定方女士及其反映的其他书店经营者,实际上对「独立书店」的标签是隐隐抗拒着的。有人认为:「独立是一种标签。」有人认为:「独立书店从来便不存在,书店从来便是合作的、开放的。」有人认为:「真正的独立书店是存在的,但是这个概念被泛滥化、模糊化,使得界限不明,而囊括了一些名不副实的书店,从而使得我们对它有所排斥。」

于我而言,独立书店是存在的。

或许独立是一种标签,但是独立也是一种宣言,一种抗拒。这种抗拒并非针对行业或社会而言,而是种精神上的,对人文情怀、阅读素养的关怀与回归。脱离纯商业化、低俗化的书店经营,提供格调相当的精神食粮,本身就是一种独立。书店固然是与人、社会有所互动交流的,但它的迎合,必定不是谄媚。

独立书店的存在也有其意义。无论是在书店经营者、书店员工还是书店顾客上,这种影响都是可以看到的。或许「这种影响从不存在」,但它毕竟也能算一种「唤醒」,唤醒你内心深处某种与其相合的气质与情怀。这种意义是感性的。

当然陈定方女士的发言中,我们能看到她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经营学而优数十年的决策者清醒的理性,她从不标榜所谓的「理想主义」。谈到市场、谈到经营的龃龉、谈到坚持的理念、谈到与政府的拉锯,这里没有过多的感性存在,都是赤裸裸的现实。推进出版业的改革、为行业发声、草拟社区书店合作方案、书店对市场的迎合……可即便是这些现实,也因她、或者说整个行业的他们的坚持,而变得生动可爱。

犀利如陈侗老师,那一份坚持更为动人。博尔赫斯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一个非盈利的展示当代文化的窗口存在,是他维持博尔赫斯十几年如一日生存下来的单纯动力。回报和意义在哪里?这无法度量,也无需衡量。实在要用经济学分析,它的货币收益在其所带来的人文效用前,怕是不值一提吧?可是这样一份坚持也要用「为什么?」「值得吗?」去质问,未免也太辜负了它原本的意义了吧?

本身,情怀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这个世界,也别太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