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Killing external links sucks #13

Open
bGZo opened this issue Jan 21, 2023 · 0 comments
Open

Killing external links sucks #13

bGZo opened this issue Jan 21, 2023 · 0 comments
Labels
#Chinese 中文 #Internet 互聯網 thoughts 想法 (Categories for thought in daily life)

Comments

@bGZo
Copy link
Owner

bGZo commented Jan 21, 2023

External links been killed

这周用 https://steampy.com 低价购入了 Dead Cells 的 CDKey, 虽然 Google Play 也买了, 但论搓起来的手感那是不能比的, 加上原本就早年就接触的, 主打手机市场的元气骑士, Rogue 算是给我创造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藉此机缘, 搜到了这篇文章 —— 触乐夜话:到底是“类Rogue”还是“轻度Rogue”. 文章比较权衡了RoguelikeRoguelite 的适用范围, 写得很棒, 是很少能在国内媒体看到的长文, 但高兴之余, 也有 2 点担忧:

  1. 网站采用的是动态链接 (category & id required), 而不是纯静态内容, 并且在 HTML Head 中并没有 SEO 相关的内容 (我不明白它是怎么被 Google 拿到首页的, 不知道是不是做了伪静态), 这类网站往往在国内市场很难吃得开, 传统内容平台如新浪, 搜狐这些巨头用相同标题, 甚至是相同内容, 挤兑那些少的可怜的市场 1; 这类内容如果没有平台曝光加持, 即使质量再高, 也只能束之高阁;
  2. 文章称述了诸多 Rogue 的史料, 也提及了 Steam Going Rogue 主题特卖, 引用了一些 steam 官网的图片, 可是, 居然连一个链接都没有? 上下纯文本(Plain Text)一气呵成, 这样的阅读体验, 倒不如说是在看报纸,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浏览万维网2;

第一点我不太想讨论, 在如今画地为牢的国内市场来说, 无可厚非, 我不希望世界上任何一个挨饿的人, 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第二点是近些年才萌生的情绪, 我想, 大致是从学完 《计算机网络》 后开始的吧, 我们稍微回望一下, 作为用 hyperlink 和 hypertext 发家的互联网, 放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却要连根拔起, 我不明白, 这类基础的互联网服务应该是全体产品的标配才是. 慢慢地, 我像是个白痴, 逢人就抱怨这样糟糕的设计, 但是我也只能是白痴, 就比如几年前微信公众号全文也只能有一个 阅读原文 的外联一样3, Uncreditable.

流传在网上, 一种阴谋论的腔调是, "尽量不让平台流量外流, 并且趁早打消掉读者溯源求真的愿望", 毕竟谁也不会打假一篇本来就没几个人看的文章, 但是我对这种阴谋论持保留意见, 它打消掉的不仅是读者们检索的可能, 它更多的是在驯化读者, 让读者停止于自己得到的那一份 Garbage; 再者就是国外也有这样的现象, 如同一天世界中说的那样4, 虽然没有像中国这样大范围强力的推广, 但还是会有这样的现象:

简单来说,某些媒体似乎有一种「不能白白把流量和注意力带到别人家」的心态。不仅中国如此,Engadget 就是一个丧心病狂的例子。我很多年没看这个网站,但当年她们家文章里的几乎每一个链接都是链到 engadget.com 上的另一篇文章。

Development of external links

颇耐人寻味的是, 这项规定仍旧是非公开的, 即我们说的 —— "潜规则". 因为它很难找到一个与之对应, 公开的红头文件 (gov.cn), 从头到尾对具体的规定摸不着头脑, 对每一个可能性都有发出叩问, 但你不能总想着这种事情, 你还得回到内容创作来, 回到你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 这很难. 在国外, 这种限制叫 Political Correctness (政治正确). 我曾花了好几个小时检索, 可能是我愚笨, 只搜到如下只言片语: 5

近一年以来,国家工信部、省通信管理局对已ICP备案网站的外链(第三方的网站网址链接)查检非常严格,请各单位企业网站编辑、管理人员予以高度重视。在发布网站内容时,非必要不外链!如非带外链不可,请务必确保该外链安全、可靠、稳定,已发布的内容,也请尽快全部排查清理。

我相信有人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这些年国内玩 VPS 的朋友应该最能感觉一二, 备案流程越来越繁琐, 红线越来越多, 腾讯云, 阿里云在背后往往帮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流程依旧繁琐;

个人备案啥都不能干,我之前备案好好的,突然打电话说我的网站有外链有评论区,让我删掉整改。后来我就挂一个纯 HTML ,上面就放了一个句子,也不行,说网站内容 和备案时的用途不符。搞得我直接不搞了,主动把备案注销转海外去了。6

认真看了一下腾讯的整改邮件,关于网站内容不符的问题,腾讯参照的是这个文件:《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信息产业部令第33号)7

贴一条之前因新增网站导致原站整改时腾讯云客服的要求:
1.关闭评论功能
2.隐藏之前的评论
3.关闭在线音乐播放
4.全站不得出现博客字样
5.不得引用其他网站链接
6.不得有赞赏
7.不得有友情链接
8.不得放置视频
9.不得出现新闻内容
10.底部不得出现外部链接
11.全站不得出现评论字样7

脱离平台内容管控的政策风险是一方面,这甚至不是最重要的。
外链=引流=广告费,很多平台搞引流是要交买路钱的,或者引流对自家商业业务构成竞争,通过限制外链打击竞争。这是最重要的动力。
如果有一个平台没有严格管控这个,那通常是因为平台还在培养用户的阶段,或者平台自身没有替代的业务产品。
例如 WX 就没有限制在公众号带 tb 店的货,因为它没有成熟度类似的 C2C 电商平台,只有自家有份的京东才能享受到跳转优化。8

最简单, 烂大街的个人博客都是如此, 不必说企业的压力了, 若再把外联消除掉, 落实实名制度, 还要时刻提防自己博客中出现的不合规内容, 那这个人博客耗费的精力是在太过高昂了. 起步即劝退.

最近十年, 一个更加含蓄的方向就是跳转链接和短链, 如知乎. 简书, CSDN 的跳转链接(https://link.zhihu.com/?target=), 和 t.cn / b23.tv / dou.bz / dwz.cn / bit.ly / adf.ly 等短链服务;

firefox_80_1674237082414_0

可是纵使像 Twitter 这类隐晦的跳转, 但是我依旧觉得是互联网的牛皮藓, 因为:

  1. 如克拉克定律所说9, "在任何一项足够先进的技术和魔法之间,我们无法做出区分", 虽然链接跳转算不是什么先进技术, 但是跳转过程可能存在无数无感知的暗箱操作, 而这一过程用户永不可能知悉. 可是, 如果我看到 youtube 的二级域名, 我会知道这是一个视频, 如果链接有 twitter/xxx/status 的字样, 我会知道只是一条推文, 但如果我给你一个 https://t.co/jw9a4ZOxFB, 你真的能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吗?10 🐶
  2. 非隐私友好, 作为一个开发人员, 我乐于看到数据统计, 尤其是 Google Analytics 一类的东西, 因为能看到读者每一个操作的统计记录11, 甚至浏览时长, 滑动, 点击, 但是我相信, 任何一个人都不希望被别人 Track, 如同我们不希望坐在我们对面的那些人, 知道我们中午吃了什么, 上周日在哪里, 又做了什么一样;
    joined-screenshot
  3. 自带软墙属性, 如郝海龙软墙一文中讲的12, 很多人会因为设计者有意的设计, 而放弃访问这个站点, 达到把你留在本网站这一目的. 他不会考虑所他抹杀掉的, 你那可贵的好奇心, 至于原因什么的, 能编的要多少有多少, 无所顾忌, 反正用户也不 care, 也从不会证伪;

The future with white list

有时我会想象一种如 1984 极端的未来, 因为接连不断的社会新闻总是给予我对公共生活, 深恶痛绝的失望, 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愤世嫉俗, 我像, 大概是近些年间连不断的噩耗, 麻木掉了我判断, 不知不觉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 只要没变得更糟, 那就是好消息.

白名单的未来能有多遭呢? 拿微博的白名单为例:13

  1. 政府机构网站
    1.1 自动进入白名单域名:*.gov.cn*.gov.com / *.gov.hk*.gov.mo / *.gov.tw*.org / *.org.com*.org.cn
    1.2 不符合1.1中所述域名规则的政府机构网站,如地方政府、境外政府,请自主向微博平台申报。
  2. 新闻媒体网站
    2.1 境内,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网站,自动进入白名单;
    2.2 境内地方性媒体、境外媒体,请自主向微博平台申报。
  3. 各大商业网站
    3.1 境内,如新浪(*.sina.com.cn / *.sina.cn)、网易(*.163.com)、搜狐(*.sohu.com)、腾讯(*.qq.com)、百度(*.baidu.com)、淘宝(*.taobao.com)、京东(*.jd.com)、美团(*.meituan.com)、抖音(*.douyin.com),自动进入白名单;
    3.2 境外商业网站请自主申报。
  4. 其他企业、组织机构
    4.1 请自主向微博平台申报。

任何名单外的链接都将遭到拦截和阻断, 你当然会反驳我说, "那些平台锁了也没差, 除了这之外的平台我也不看, 甚至我可以看搬运."

确实我也承认, 在上大学之前, 我 $99 %$ 的流量也都是流向他们的, 也没别的时间构建其他东西, 能接触到的国外作品, 也都属于搬运, 转载, 但我可以诚实地讲, 我那至少 $1 %$ 的流量是流向色情网站的14. 遗憾的是, 他们从未有幸出现在上述的白名单😁.

抱歉打了这样糟糕的比喻, 除此之外, 我想不到还有什么理由能让你明白. 如果你也会追求既定生活之外的一点自由, 也希望能打开任何万维网上的链接, 我想你会懂我的意思. 那些内容真实存在, 并且可能一直存在, 那些你从别人口中道听途说的东西, 就一动不动地摆在那里, 你确定, 你不想去瞅几眼吗?

天哪, 无论是谁, 我都发自内心地希望, 我们能永葆这份好奇心, 而不是被消磨在无尽的等待和 404 NOT FOUND 上. 这从来不是什么奇怪的东西, 倘若当年亚当和夏娃摒弃这份好奇心, 也许就不会有你我存于世了.

安全的互联网固然美好, 但要知道, 它从来不是因安全而被设计出来的.

150123505035597824015

Footnotes

  1. 这部分参考少数派文章 关于 RSS, 少数派自此关闭了全文 RSS 输出, 需要个人使用阅读器进行全文抓取;

  2. 这里指代的万维网参考 Wikipedia 中文的定义: "一个透过互联网访问的,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資訊系統", via: 万维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阅读更多超链接相关的历史, 可以参考2021年书库出品的书籍: 超文本和超链接 (豆瓣), 就像电子迷宫网站(The Electronic Labyrinth)说的那样:“任何为出版图书面写超文本的人都面临一个直接矛盾一一一本赞美电子文本优点的纸质书。”(via: https://t.me/weekly_books/1295);

  3. 段落出自一天世界 博客 离线是一种权利, 作者主张: "无论如何,这些问题的选择权属于作者。商业公司(微信背后的腾讯)封禁外链是绝对的大恶". 作者曾强烈地反对过微信, 读者可以参考这些文章: 微信——事实上的局域网, Uber 在微信公众平台被封杀, 告别微信, 告别微信之后, 微信并不是在「管理」外部链接,因为微信公众号在事实上(de facto)不允许任何外部链接, 万维网才是最好的平台

  4. Via: 2022 年了 ,备案还是这么繁琐 - V2EX;

  5. Via: 今天腾讯云电话告知网站不能有跳转链接,有这样的规定吗?? - V2EX 2

  6. Via: 为什么国内很多网站会限制外链 - V2EX

  7. Via: Clarke's three laws - Wikipedia

  8. 答案是本博客, 我打赌, 你第一眼绝对看不出来 (笑

  9. 尽管功能非常诱惑, 但我考虑再三, 还是没有往博客里添加, 希望没有破坏你的阅读体验 : )

  10. Via: 软墙 by 郝海龙

  11. via: https://weibo.com/1934183965/Jbt7Nydr3

  12. 当然 more than 1%. 也不好统计过去十几年的流量, 保守地讲为 1%;

  13. 图出自 乱铁 on Twitter,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bGZo bGZo added thoughts 想法 (Categories for thought in daily life) #Internet 互聯網 labels Jan 21, 2023
@bGZo bGZo added the #Chinese 中文 label Apr 8, 2023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Chinese 中文 #Internet 互聯網 thoughts 想法 (Categories for thought in daily life)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