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Letters about affirmations #1 #16

Open
1 task
bGZo opened this issue Mar 4, 2023 · 0 comments
Open
1 task

Letters about affirmations #1 #16

bGZo opened this issue Mar 4, 2023 · 0 comments
Labels
#Chinese 中文 letters 來信 (Categories for journal monthly)

Comments

@bGZo
Copy link
Owner

bGZo commented Mar 4, 2023

这里是夸夸月报第一期,截至目前,我的人生趟过了 7878 天,第 1125 周也接近尾声,二月的最后一周又陷入了一种自我怀疑的状态,开始不断地苛责自己,面对著很多人生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发怵,颤抖,迷茫,如履薄冰;抱著签约的态度去面 BYD,最后还是失败了,就算我再怎么安慰是环境的问题,就像面试官最后陶侃我的,问题我都知道,只是装作视而不见,不愿去面对罢了。

叙事

这期的话题是「叙事」(Storytelling),白话就是讲故事,人类的文明根植于叙事结构,弥合文化,语言和年龄之间的鸿沟。叙事作为社会生活中传递知识的一种工具,往往有三大组成部分,「Setup」,「Confrontation」,「Resolution」。我们生活,思考,表达,永远都离不开一种旋律,仿佛在每个一垂直领域,也各有一套独特的叙事。

「叙事」常出现在童话,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等中,这样的叙事方式一脉相承,已经延展到了现在历史、个人叙述、政治评论和其他的文化形式中去。我乐观的认为,未来还会有更加新颖的叙事出现,我们能做的,就是有意识地识别,剥离,然后批判性地选择拒绝,或是接受。

我有一位喜欢讲大道理的老师,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乍一听是不是又是陈词滥调?但我因折服于那位先生的阅历,所以课后无意识地践行了这句建议,比如每次走进教室之前都会鼓励自己说,世界上没有无用的知识,自己一定能从干瘪的课堂中挖掘出什么东西来,以此来摆正心态。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为数不多,充满元气和希望的日子,快乐吗?我忘记了,我只知道这样的行为习惯让我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来不及思考其他的东西。

后来,这种状态松懈了,我忘记是遇到了什么,开始随波逐流,思想开始迟钝,整个人变得愤世嫉俗,每日对整个世界抱有敌意,不再相信理想和虚无缥缈的画饼,整个人被那时中文互联网 “丧” 文化所浸染,比如《马男波杰克》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这样的自怨自艾,不愿意和别人建立链接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今年 2 月中旬,我决心改变这种状态,意图挖掘自己每周的闪光点,然后 Post 出来,来避免频繁的自责。

<iframe src="https://o3o.ca/@bgzo/109881079714311302/embed" class="mastodon-embed" style="max-width: 100%; border: 0" width="400" allowfullscreen="allowfullscreen"></iframe> <script src="https://o3o.ca/embed.js" async="async"></script>

某种角度上,我要改变的其实是自己的叙事结构,以此来规避掉自我过高的预期,关注自我内心健康(Self-care - Wikipedia),引导自己往积极的方面去想,去实践,更多的去自我肯定 (Affirmations),比如下面这段话就是我日常自己对自己说的一段话:

挑战能帮助我学习和成长。
我不需要和别人比,我只需要和自己比。
我相信我自己能行。
向别人寻求帮助是可以的。
我可以从失误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在这方面,除了 推特翻译 外,我首推 没关系Bot 这个账号,有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这些有的没的鼓励,放过自己,睡个好觉,好开始下一天;

<iframe src="https://toot.mantyke.icu/@dontworry/109415853665818992/embed" class="mastodon-embed" style="max-width: 100%; border: 0" width="400" allowfullscreen="allowfullscreen"></iframe>

人生苦短,记得多夸夸自己,现实已经如此不幸,至少我们的内心要幸福;

没关系,已经很厉害了

  • 二月第三星期大概抽了两天晚上的时间看了 50 多家企业,有效比大概 50%,提到一些知名度高的企业也就直接放弃,就算投出去反应也是寥寥。羸弱的简历上,学校竟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亮点,初筛大多能过,但因为项目经历大多只是课设,甚至只是些不值一提的玩具(demo),很少能走到面试这关。我当然有听过来人的劝说,多多参与项目,可是自己在这方面的手段和规划的能力实在欠缺,走了很多弯路,半路走火入魔,前功尽弃的项目倒是不少,有时间真应该回头补补,就算是这样一无是处的求职废物,也一天天坚持下来了,看招聘信息,然后一遍一遍的注册,新建简历,投递后还要冲破内心无限的自我怀疑,硬著脸皮去面试,已经很厉害了👍;
  • 二月最后一周刚开始给自己打鸡血,硬著头皮网申了十多家,因为感觉大部分都会打水漂,我能做的,就是逼自己往前走,相比于以前的原地踏步,已经很厉害了👍;而且这周星期三整整一天两面 BYD,只有 JAVA 入门的程度的我,和二面面试官侃了半个多小时,虽然面试官也是没有条理地问来问去,反反复复,但我能做的,能提前准备的,都用上了,已经够可以的了,已经很厉害了👍;反正技术面试就只是背诵八股的乐色流程就是了,背得不好下来抽空多做几个项目就是了😆;
  • 这条蜿蜒曲折的路也教会了我更多:我坚定了换城市的信念,呆在这所城市的自己最后只会得到温水煮青蛙的下场;我巩固了自己的鄙视链,毕竟是这个大环境教我的 😅,比如你可以理解顶级211以下均大专,需要准备一次三年的专升本(大三研究生考试),方能得到一张体面的入场券;语言方面,除了留学交换经历,英语雅思7+,英语托福100+,英语六级550+,其他均属于无外语能力(小语种如日语N1,N2,韩语topik5,topik6;QS100);被气回来之后,我越发坚定故乡就是垃圾的想法,我一定要出去,我才不要和我父母在这个地方养老,这样的志气和难度,说实话,对一名平平无奇的卒来说,已经很厉害了👍;
  • 回学校就意味著要赶毕业设计,前两天因为同门施加的压力,利用 LS 的任务管理,倒是有好好地从早学到晚,相比之前漫无目的的自己,已经非常厉害了👍。第三天考研分数出炉后,身边的同学陆陆续续上岸,开始想法设法地联系导师,提前联系上一届的学长,抑或是私下里去老师家嘘寒问暖一番,借此来打通关系,那些看似遥远的东西,原来只是我刻意回避的假象。我不知道听闻这些消息后,自己杵在原地多久,那一刻碎了一地的我,直到深夜才好好地把自己拼凑起来,挤出一段文字;
  • 除了又在刷 B 站的视频,摸鱼的时间里,也在帮同学调试 Bug,就算摸鱼的时候也不忘记解决问题,已经非常厉害了👍,虽然有点工作狂的味道。同时我也发现,因为过去没有好好记录自己的流程,致使自己对很多东西一知半解,才注意到那些隐含在深处,值得深挖的部分,但其实超过一半都不是那么紧急,其实拖拖也没事;
  • 专门挑了一段时间把疫情放了三年过期的化妆品都扔掉了,非常爽,同时我也践行了这个假期学到的,饮食健康的理念,凡是添加多种甜味剂,或是苯甲酸钠,超过几行的工业品(所谓的“科技与狠货”)都扔掉了,虽然我比较厌世,但我不希望以这种方式死去,而且截至目前已经有一年有余没有再碰碳酸饮料了,每天都有在坚持吃钙片,补充维生素E,已经很厉害了👍,希望接下来几周可以抽时间去运动,锻炼,做一个更加健康的人。
  • 抽空修整并优化了下博客的两个小功能(夜间模式和评论功能),当然一开始没想到加这些功能只需要几行代码😂,我果然还是很厉害的👍(欠下的技术债 +1);
  • 除此之外,我也保持著极度节俭的状态,非常厉害 👍;
  • 虽然做的不太好,但是也有断断续续地学习英文,已经很棒了 👍;

最近发生了点啥

窥探联邦宇宙

  • 每年两会,北京快递业都要接受洗礼,这期间不要买充气娃娃、飞机杯、跳蛋按摩棒,因为你“所谓的隐私”是不存在的。因为各家快递公司都会贴上一个「已安检」的标签。今天我甚至还看到一个报道,对进京邮件快件实行投递前“二次安检”。一直以来,我都想做T恤,特别想设计一件已安检的T恤,可惜我不会设计
    —— 这夜派对就要散场(@vangogh26@o3o.ca) 20230227

  • 最近比较重要的发现是,意识跟大脑是两种不同的存在,能感觉到大 - 即刻App
    • 疲劳的时候就不要读书看书,不要为了完成所谓的每天读十分钟这种形式手段而去做,而是洗个澡,放松好再去阅读,知道学习才是最终目的,这样才是有效的积累;
  • 人生低谷期的时候真的可以读一读史铁生 - 即刻App
    • 对史铁生而言,是去被苦难压倒而放弃生命,还是在生命的苦难里找到更高层次的意义,一切都在于内在的一个视角。而他花了十五年在地坛里没日没夜沉思的时光,才能找到这个视角。而今我们可以仅在一篇散文里,就体会到这种智慧的力量,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 【40岁的人给20岁的人的职场发展建议】 之前看了姜Dor - 即刻App
    • 小马宋谈及主动创造信息差的来源:“抄国外成熟的商业产品、特别是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这些发达国家的成熟有规模的商业产品和商业模式。比如知乎抄quora、比如微博抄Facebook、比如现在的视频网站抄国外的Netflix付费会员、比如小米锤子抄苹果。” 这一点也有一定参考价值,从客观角度来说,欧美日韩确实是领先于我们的,不管是科技水平还是社会发展都是走在我们前面,这就和在校的时候导师让我们读sci,不许看中文期刊是一个道理,不是说国产的就落后,而是我们需要看看全世界的“领先水平”到底领先到何种水平了,再来做本土化结合,有个词不是叫“xx特色”吗哈哈,另外,日常可以看看欧美日韩的社会发展图书,对我们把握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这几年流行的“极简”、“韩流”其实都是日韩早些年间文化的产物,那么当我们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会不会也出现类似趋势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一点已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得到验证了,比如大城市的结婚率、生育率降低、人们的消费欲望降低、房地产泡沫等等。
    • “当有一定资金的时候可以应付很多风险,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更乐观、可以做自己更想做的事情,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这里我其实也一直在和自己的物欲挣扎,先不说我们要不要去积累这个原始资本,但是,人确实是应该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能力和人际关系上,而不是外在形象的。这里让我想到了之前在豆瓣读到的一篇关于“极简”的帖子,也非常的受用,有时间我再梳理出来。
    • 不要抱怨、工作努力是为了用工作来磨练自己的技能和成为下一份事业的跳板。选择你感兴趣并且热爱的事业、然后付出10倍的努力。所有的借口都不能成为不努力的借口,总有一个行业或者一些行业是靠熟练度训练就能做得更好、就像银行里的点钞员。
  • 低龄老人再就业指南
    3708177261_4875199479286361_0_1

阅读

  • “Seven times I have despised my soul:
    The first time when I saw her being meek that she might attain height.
    The second time when I saw her limping before the crippled.
    The third time when she was given to choose between the hard and the easy, and she chose the easy.
    The fourth time when she committed a wrong, and comforted herself that others also commit wrong.
    The fifth time when she forbode for weakness, and attributed her patience to strength.
    The sixth time when she despised the ugliness of a face, and knew not that it was one of her own masks.
    And the seventh time when she sang a song of praise, and deemed it a virtue.”
    —— Quote by Kahlil Gibran

  • 爱人同志 [♫] - 「ONE · 一个」

    在岌岌可危的日子里,我是不愿意爱上一个人的。我们爱一个人,就是交给这个与我们对峙的世界一个人质,世界便从此得知了我的痛处,若它要以此对付我,我毫无办法。我抗拒这种无力感。可是,仔细想想,我对这世界实在太多戾气,如今,因为有人和我比肩而立,我感到没那么孤单,戾气被消磨了一些,倒也真真是美事一桩。世界没那么好,我也没那么好,但是因为爱他,我看到了变好的可能,甚至对这个世界多了些许宽容跟期待

  • 潮汐图 (豆瓣)

    我想,笼子是无处不在的。有人就有笼。笼子可以是笼子、屋子船、广场、一座城、一句话。人执著地把东西关进笼子,像是一种癖好,一种强迫症。

  • 沉默的病人-亚历克斯·麦克利兹-微信读书

    有时候很难理解,面对现在的问题,为什么要回到过去寻找答案。

  • 草枕-夏目漱石-微信读书

    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坚持己见,则多方掣肘。总之,人世难居。

  • 罗马日记-裘帕·拉希莉-微信读书

    倘若我没有体验过自由,倘若我心中不曾生出灼热的渴求,想要见识到墙外的快乐,我会以为大地的一角、一小片天空、一瓶鲜花就足以让我享受到世间全部的欢乐。

  • 顽主 王朔

    草地上开满鲜花,可牛群来到这里发现的只是饲料。

  • 为了不自律的自律 - 此生未命名/Untitled Life

    独自在外多年,如果说真的在自制力方面有某种长进的话,大概是发现了「舒适」对我而言几乎只有坏处。
    现在我也就随便了,饿著效率更高,那就饿著;饿了一天了,想吃点不健康的,那就去吃。随便搞。舒服嘛那当然是很不舒服的,但是管用啊,这就是我能做到的最大限度的自律了。
    我讨厌“自律”这个词,背后充满了优越而不自知的傲慢和对特殊群体的扁平、无视与污名

  • 读博第一年总结 - 此生未命名/Untitled Life

    在中国之外有那么多的世界,对那里的人们而言,我们所渴望的「幸运」,只是一种普通的人生选项而已,甚至不能理解我们的痛苦从何而来;意识到,有一些人,同样身为中国人,却也享受著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经济与移动自由
    之前碰到同学的室友,隔壁专业的,聊如果挂科了,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回到国内,被卷进新文革,该怎么办。我说,大不了我还能跳楼,他说,大不了我就趴在泥里,吃草吃土地活下去。屋子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直到真的好起来 [♫] - 「ONE · 一个」
  • 相亲三问|也适用于初次约会 - 「ONE · 一个」
  • Newsletter 的平台化之路 -#20 - GeekPlux
  •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244 期):大数据已死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 [转载]黄油月报————二月刊6

工具迷思

  • 不知道为什么,iOS Mastodon Web 分享到 TG 就会丧失掉文本内容,反而 Android 会好一些,导致我现在平日用 iOS 刷的时候无法快速分享,只能点击复制再转到 TG 上发出来;
@bGZo bGZo added thoughts 想法 (Categories for thought in daily life) letters 來信 (Categories for journal monthly) labels Mar 4, 2023
@bGZo bGZo changed the title 誇誇週報 #1 Affirmations weekly #1 Mar 4, 2023
@bGZo bGZo changed the title Affirmations weekly #1 Affirmations weekly 1 Mar 4, 2023
@bGZo bGZo changed the title Affirmations weekly 1 Affirmations week #1 Mar 4, 2023
@bGZo bGZo changed the title Affirmations week #1 Affirmations weekly #1 Mar 5, 2023
@bGZo bGZo removed the thoughts 想法 (Categories for thought in daily life) label Apr 8, 2023
@bGZo bGZo changed the title Affirmations weekly #1 Letters about affirmations #1 Apr 8, 2023
@bGZo bGZo added the #Chinese 中文 label Apr 8, 2023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Chinese 中文 letters 來信 (Categories for journal monthly)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