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his repository has been archived by the owner on Sep 11, 2023. It is now read-only.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3 lines (26 loc) · 6.32 KB

德国模式与日本模式不可调和;及最理想的经济模式.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3 lines (26 loc) · 6.32 KB

德国模式与日本模式不可调和;及最理想的经济模式

标签: 日本模式 凯恩斯主义 经济模式 出口导向 高房价 德国马克 市场经济 汇率

目录: 自由自治市场经济去特权化

时间: 2012-04-16 21:01:37

中国追随不成功的日本模式已经20年;

日本模式的特点和中国的缺陷;

德国货币模式与日本企业模式相冲突;

最理想的西方经济模式是(德国财政货币+美国自由竞争)

无论中国日后是否继续追随日本的路线,无可否认的事实,就是中国至少自1990年开始,就已经开始追随日本模式。日本在道奇方案后,由美国占领当局一锺敲定对美元的360:1的汇率。而中国就一举制定对美元8:1的汇率。理由是拍脑袋的,传说是张五常等人出的主意。当时港币汇率大致是8:1,为了与港币好换算,人民币跟港币走。汇率定死了,代价就是货币币值就不再稳定,如通货膨胀。

由于这是出口导向的目的,本身就是大刀阔斧地只会偏低不会偏高,偏低的汇率就会被通货膨胀冲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通过统计数据的“选择性采样”,结合“存款准备金+货款额度”等,把增发的流动性锁定在银行内。这就是张五常分子称的“自动平衡”。实际效果相当于向银行发了一笔国债(相当于税),用这个债购买外汇,就自以为没有增加流通中流动性。所以周其仁现在出的主意也是走不通的

日本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低估汇率的出口导向,得到了本币的流动性过剩(即凯恩斯主义);由政策控制的货币流动性,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时,与大型企业讨价还价的工具;就象行贿受贿一样,把大企业名为自由的管理,纳入到政府的控制之中。在日本就是(大藏省+企画厅+通产省)的职能,在中国就是发改委。凯恩斯主义带来了GDP和物价的飞涨,日本式的统计又把物价的数字降得好看一点。

由于中国的庞大,不象日本一样可以依靠对外进出口贸易,通过大量进口石油等原材料,平衡出口过多的缺点。同时日本作为日美同盟条约的受益者,引进美国的技术没有中国的障碍。战后的日本的社会发展水平,实际比今天的中国的资本主义的成熟程度还要高。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中国大致相当于1910/1920年的日本。中国追随日本模式,所能得到的收益远远小于日本。而日本自已也已经陷入困境

德国的战后发展模式是另一条路,马克的坚挺,也是幻想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所梦想的。德国模式确实更小水分。尽管日本的GDP比德国高,但德国的综合国力可能是日本的两倍,反应在德国人的收入和物价的相比,生活水平大约比日本好一倍。但现实是,德国模式与日本模式是冲突的。从日本模式转向德国模式,就要付出滞胀的转型代价。所谓滞胀,就是要挤出日本模式积累的水分

最根本的冲突就是,德国模式禁止日本模式的“国债依赖”,即禁止“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即强调了李嘉图等效,国债的本质就是税收。对李嘉图等效的警惕,令德国模式所强调的是财政的平衡的谨慎的货币政策。这样就失去了日本模式要挟于大企业“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手段。如果中国还热衷于政府“宏观调控”,要么重新搞斯大林主义,要么把国企全部私有化,否则日本模式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最理想的经济模式,当是美国的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加上德国谨慎的财政平衡,和保守的货币政策在这种体制中,房价是很低的

今天的盘面平稳。我国的股市机构全部是建筑在日本模式的思维里的高手,政府不给他们当裁判员兼主力前锋,这些投资高手就寸步难行。总理衙门决心不继续凯恩斯主义的高房价政策。这些日本模式的高手,就只剩下拼“换界”行情了。说到底,这些国有的股神,还是离不开凯恩斯主义提供的廉价资金,更离不开证监会对散户的拼命打压。当然,投机是专门给散户扣的帽子,机构永远不能称为投机。

目前是敏感的心理点位,在这个谁也没有赚钱的低点位,尝试做多的资金,只有散户中的投机者。如果证监会一打压,马上玩完。

今天清仓苏交科和和晶科技两只品种。仓位下降到88%,收了一条小阴线。

中小板 35%

创业板 29%

伊利股份 15%

一致药业 9%

资金12%

由于目前不是抵抗性下跌的阶段,因此久盘而跌的股谚用不到现在。久盘而没有利空,行情就会继续上涨。所谓“久”大约有两天时间。

前一篇:日本株式会社,终身雇佣和中小企业的真相

后一篇:谣言有危害,防范谣言也有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