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954 lines (481 loc) · 78.6 KB

西方经济学:应用型本科金融与贸易系列丛书.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954 lines (481 loc) · 78.6 KB

西方经济学:应用型本科金融与贸易系列丛书

本书共12章,第1章导论是对西方经济学的概括与介绍,第2-7章为微观经济学部分,第8-12章为宏观经济学部分。

推荐书籍

书摘

第五章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欲望分为五个层次。 (1)基本的生理需要,指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的需要。这是人最低层次的需求。 (2)安全的需要,人们希望生活有保障,如医疗保障、免于失业等。 (3)社会的需要,人们需要有归属感和人与人间的信任依赖。 (4)尊重的需要,需要保持自尊心和得到他人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欲望。这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

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给经济学下的定义即“经济学是研究在既定资源稀缺程度下,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的学问”。

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劳务。

第六章 1.2 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重商主义主要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观点,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主要观点是: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重视流通、轻视生产;财富的存在形态只是金银货币,除了金银的开采,只有发展贸易才能增进财富,对外贸易的顺差是增加一国财富的主要方法。要保证外贸顺差必须实行国家干预。

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国民财富如何增长。他们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资本积累和分工来发展生产。

新古典经济学主张主观价值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出发,认为边际效用决定价值。明确地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的研究中心,论述了价格机制的作用。

第七章 1.3 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的消费者、企业和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经济人”的假设。

(2)市场出清假设。

(3)完全信息假设。

宏观经济学以国家经济运行中的宏观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如国民收入、就业、总产量、经济增长、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等问题,探讨如何实现全社会总体资源的充分利用。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基于以下假设。

(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2)实现经济平稳发展需要政府的调控。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如何解决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是在假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解决充分利用问题。

第八章 1.4 经济学的研究工具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排除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用实证方法分析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被称为实证经济学。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指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并研究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用规范方法分析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被称为规范经济学。

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规范分析是实证分析的延伸。

均衡被引入经济学后,是指各种有关变量在相互作用下,经济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对这种经济变量均衡的形成和波动条件的分析。

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两种。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所研究的市场与其他市场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一般均衡分析是对整个经济体系均衡状态的分析,是研究所有的市场、所有商品的供求达到均衡的条件及均衡的变化。

静态分析是抽象掉时间因素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只分析某一时点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及其形成条件。

动态分析是指在经济研究中纳入时间因素和运动过程因素,分析从一个均衡状态进入另一个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

边际分析研究当自变量发生变化时,因变量如何随之变化。边际量就是一单位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第九章 第2章 需求、供给和商品价格

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个人需求是指单个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指某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市场需求可以通过个人需求的加总获得 。

商品之间存在着两种相关关系:一种是替代品(Substitute Goods)关系;另一种是互补品(Complementary Goods)关系。

替代品关系是指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分别满足消费者的相同需求。

互补品关系是指两种商品可以互相补充,共同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

需求定理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替代效应强调的是商品相对价格比的变化,降价的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增加。收入效应强调的是某价格变化导致的实际收入的变化,实际收入增加后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需求量是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第一十章 2.2 供给

供给(Supply)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要构成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生产者具有提供商品的愿望。这是构成供给的主观条件。### 第二,生产者具备提供商品的能力。这是构成供给的客观条件。

某种商品的生产性替代品(Substitute in production)是指企业可以代替该种商品而生产出来的商品。

某种商品的生产性互补品(Complement in production)是指和该商品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另一种商品。

供给表是一个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供给曲线就是将供给表中各个不同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绘制到平面坐标图上所形成的一条曲线。

供给量是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

第一十一章 2.3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弹性的概念引入到经济学中后,指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当自变量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后,因变量对于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经济因素发生变化时,需求量对这种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商品的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点弹性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弧弹性是需求曲线两点之间的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当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时,商品的需求量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交叉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供给价格弹性指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商品的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当政府对某种商品增加税赋时,税赋一般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但究竟谁承担的更多,这与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恩格尔定律:食物支出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家庭收入成反比。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消费品质、生活水平变化的重要指标。它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恩格尔系数的数值越大,表明食物开支占总开支比重越大,居民生活越贫困。

第一十二章 2.4 均衡价格

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此时供给者会竞相降价并不断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而需求者会不断压低价格并增加购买量。最终随着价格不断下降,供给量和需求量逐步趋于一致。如果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此时需求者会竞相购买使价格上升并不断减少购买量,供给者会因为价格上升不断增加供给量,最终随着价格不断上升,供给量和需求量逐步趋于一致 。

最低限价也叫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这一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在农产品的收购上政府采用最低限价政策可以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但收购农产品也使政府的财政负担加重。同时,政府还必须为收购的农产品寻找国外市场,这往往会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商品价格的上涨而规定的该商品的法定最高价格。最高限价一般低于均衡价格。

在一些特殊时期,如战争、自然灾害时期,政府出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的目的,会采取最高限价的政策。

为了解决最高限价下的短缺问题,政府往往实行配给制,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钱权交易、黑市买卖等。

“是啊,倒掉很可惜!可是倒掉它们,我们还可以赚140万美元,不倒掉它们,我们就只能赚40万美元;毕竟赚钱才是我们的目的。而且你也只能倒掉,否则没人相信你真的会卖2 000美元一吨。”

西方有句谚语说:教会一个人成为博学的经济学者并不难,只要像训练鹤鹅那样让它学会说需求和供给这两个名词就可以了。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发现了一只看不见的手——价格,在对经济进行调节。也正是由于价格的调节作用,市场经济才能有序运行。价格是由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因此,抓住需求和供给这两个因素,就能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作出科学的解释。

第一十三章 第3章 消费者行为

“在对手关注我之时,我在关注消费者。我们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是消费者。”这是宝洁在市场上长胜不衰的秘诀。

第一十四章 3.1 效用理论

消费者(Consumer)又称居民户,是指具有独立经济收入来源,能作出统一的消费决策的单位。消费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由若干人组成的家庭。消费者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从物品和劳务的购买和消费中获得一定的满足,而且要在既定收入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满足。

再进一步分析,个人在社会生产中的贡献主要取决于其生产能力的高低,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贝克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学习是提高个人生产能力的最关键因素。

这两个可以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的方法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前者是积极地追求幸福,后者是消极地追求幸福。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应该以### 第一种方法为主,以### 第二种方法为辅。

支配消费者行为的潜在力量是商品和劳务所提供的效用。

效用(Utility)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觉,它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因此效用会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对效用概念的理解要注意以下两点。

(1)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所以,效用与欲望一样都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感觉。

(2)效用与使用价值不同。

第一十五章 3.2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理论是边际效用学派所倡导的基本理论。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派。这种理论的奠基者和先驱者是德国经济学家戈森(Gossen)。

他提出了两条关于效用的基本定律:### 第一,效用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效用相等规律。这就是著名的“戈森定律”。边际效用学派后来的发展形成两大支流:一个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主观心理学派,以奥地利的门格尔(Menger)为代表;另一个是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的数理学派,以英国的杰文斯(Jevons)和法国瓦尔拉(Walras)等为代表。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

总效用是指某个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的总和,微观经济学通常假定总效用在某个范围内是商品数量的增函数,意思是总效用随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从表3-1中的### 第一栏和### 第二栏可以发现,小李的总效用随着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从表3-1中还会观察到另外一个重要而有趣的现象:尽管随着面包的增加,小李获取的总效用在增加,但是当他消费更多的面包时,每个额外的面包依次给他的效用却逐渐减少;这个新增加的单位商品所产生的总效用的变化额就是所谓的边际效用。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消费的数量的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一特征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消费者均衡状态就是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一组商品时达到效用最大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在这一定量的一组商品中,增加或减少某一种商品时,都会使消费者总效用减少。

消费者均衡的假设条件如下。 第一,消费者的偏好既定。 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第三,物品的价格既定。

从基数效用理论考察,如果消费者收入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是已知的,则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你应该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你的总成绩呢?你应该在每一门功课上花费相同的学习时间吗?当然不是

200多年以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价值悖论: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

200年以前,这一悖论困扰着亚当·斯密,今天,经济学家已经可以对此作出解释:水的价格取决于它的边际效用,取决于最后一杯水的有用性。

为什么大量的水具有低微的价格,为什么必不可少的物品,如空气,成为免费物品,其答案就清楚了——巨额的数量使其边际效用大大减少,因而降低了这些重要物品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消费某商品所愿意付出的价格与他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出的差额,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交换中得到的利益。它反映了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

为什么会产生消费者剩余呢?因为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这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价格是逐步下降的。但是,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不等于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事实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是按照实际的市场价格支付的。于是,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的市场价格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差额,这个差额便构成了消费者剩余。

对消费者来说,他愿意付出的价格取决于他对该物品效用的评价。而由于边际效用是递减的,那么,他愿付出的价格随物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但市场价格则是由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决定商品价格的是全体消费者和供给者,而不会因某一消费者愿望而发生转移,即对某一消费者来说市场价格是相对固定的,由此,随着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数量的增加,他愿付出的价格在不断下降,而市场价格不变,那么,他从每单位商品购买中所获得的消费剩余逐渐在减少。

通俗地说,“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价格减去其实际支付后的节余部分。

“消费者剩余”可能是正数,也可能为负数,并且与“生产者剩余”(商品的生产者出售一种商品得到的收入减去其成本而所赚到的利润)成反比例关系,这种此消彼涨的内在联系,明白无误地揭示了“消费者剩余”减少部分的真实去向。所以运用消费者剩余理论砍价杀价,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

第一十六章 3.3 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序数效用是按照### 第一、### 第二和### 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等级,这是一种按照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不可以加总求和,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即用序数来表示。这种序数效用的分析方法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现代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序数效用分析方法。

  1. 消费者偏好假定 第一,完全性。 第二,可传递性。 第三,非饱和性。

无差异曲线是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第一,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三,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是指消费者为了保持相同的满足水平时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如果对于消费者来说,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品,那么,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为一常数。

无差异曲线显示了商品提供的满足水平,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何种满足水平能够成为现实,则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预算线就是消费者选择一定效用水平上的商品与劳务组合的限定条件。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与劳务数量的最大组合。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的主观愿望,而预算线则是表示消费者实际消费的最大可能。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

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

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

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如图3-16所示),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向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吉芬商品”是一种需求弹性为负数的特殊商品,专指那些价格上涨而消费者对其需求量不减反增的商品。

“吉芬商品”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两个:其一,这种商品是必需品;其二,不存在更廉价的替代选择。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主权是指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

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

第一十七章 第4章 生产者行为

“大跃进”是发生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一种“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激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人们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口号,这种舆论导向把人定胜天的思想拔高到了让人头脑发昏的地步,超限度地强行“密植”必然导致粮食的大量减产,结果“人祸”加“天灾”,在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上千万人饿死的灾难性后果。

第一十八章 4.1 生产理论

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

生产函数就是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之间依存关系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不仅表示投入与产出之间数量关系的对应,更是一种生产技术的制约。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提条件,一旦生产技术水平发生变化,原有的生产函数也就会发生变化。

生产函数反映的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某一特定要素投入组合能且只能得到的最大产出。

按照生产要素投入的可变情况,生产函数分为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和多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是指对既定产品,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可变的,描述这种可变动投入(通常是劳动)与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间关系的函数称为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通常又称作短期生产函数。

多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是指对既定产品,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考察时间足够长时,可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都可以变动,这种描述多种可变动投入与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间关系的函数称为多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通常称为长期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被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Leontief Production Function),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投入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经济学中,根据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动情况,把生产分为短期(Short Run)和长期(Long Run)。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其中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时期。例如,短期内原材料或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可以发生变化,称为可变要素,机器设备等投入数量固定不变,称为固定要素;长期是指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内,生产者能够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即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都是可变的。

平均产量就是每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表现为总产量和相应的劳动投入量的比值;边际产量是最后一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出的增加量,表现为相应的总产量的数值和上一总产量数值的差。

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际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后下降的特征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有时也被称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以表述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也叫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需要注意的是,考察厂商的规模报酬,是以生产技术不变为前提考察由于生产规模的变动引起的产量或报酬的变动。

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好处。 第二,几何尺度的因素。 第三,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第四,管理方面的因素。

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厂商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有效的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和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相同。

规模报酬不变的原因是由于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后期,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性已得到充分发挥,厂商逐渐用完了种种规划优势,同时,厂商采取各种措施与努力减少规模不经济,以推迟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的到来。

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就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时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

具体来说,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现象。

第一十九章 4.2 成本理论

成本(Cost)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厂商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而购买的生产要素的总费用,是以货币支出来衡量的厂商所付出的代价。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隐性成本是指厂商为使用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而支付的费用。

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不能随意调整的固定生产要素的费用,即使产量为零,这部分成本也保持不变。

变动成本是指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可以随意调整的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

在短期,厂商的总成本包括总固定成本和总变动成本,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变动成本分别用STC、TFC和TVC表示。

总固定成本TF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它是一个常数,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即使产量为零,总固定成本也仍然存在。

总变动成本TV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产量为0时,总变动成本TVC也为0,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平均成本是指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

在短期内,平均成本又分为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分别用SAC、AFC 和 AVC表示。

平均固定成本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平均变动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S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它等于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之和。

在短期内,边际成本是厂商在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成本,用SMC表示短期内的边际成本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际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后下降的特征。

第二十章 4.3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厂商销售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就是收益(Revenue)。

总收益(Total Revenue)是指厂商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之间的乘积

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是指厂商出售每单位产品或劳务平均获得的收入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或劳务销售所增加的收入

利润指的是厂商的收益和成本的差额,这里的成本是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

厂商的利润又可以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正常利润(Normal Profits)是指厂商继续从事某种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最低限度利润水平

超额利润(Super-normal Profits)是指其他条件保持社会平均水平而获得的超过市场平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

在短期,我们必须尊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确定合理的投入限度;但在长期,通过积极地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打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限制,可为人民谋取更大的福利。

第二十一章 第5章 市场理论

厂商在各种市场结构中如何决定产品价格和产量的理论称为厂商理论或市场理论。

第二十二章 5.1 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有形)或接触点(利用现代化通信工具进行商品交易,无形)。

行业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产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同一种商品的市场和行业的类型是一致的

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干扰和控制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既多又小,就像物质结构中的原子一样,所以,完全竞争市场又称为“原子式市场”。

在现实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保龄球场门庭冷落,但仍然在营业。这时打保龄球的价格相当低,甚至低于成本,它们为什么这样做呢?

固定成本已经支出无法收回,也称为沉没成本。

第二十三章 5.2 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Perfect Monopoly),又称垄断或独占市场,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即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也就是所谓的“独家出售”。

垄断企业还可以根据获取利润的需要在不同销售条件下实行不同的价格,即实行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

价格歧视又称差别价格,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对成本基本相同的同种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以不同的价格出售。

在经济学上,根据价格差别的程度不同而把价格歧视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三种类型。

所谓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在销售其产品时,每个产品均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得最大可能性收入。

所谓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某个特定消费者,按其购买数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较大收益的一种方法。

所谓三级价格歧视,又称市场分割的差别价格,是指垄断者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索取不同的价格,而所售出的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同。

第二十四章 5.3 垄断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理论包括垄断竞争理论和寡头理论。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是市场结构的两种极端情况。

在众多的化妆品品牌中,虽然很难在功能上把它们严格区别开来,但当某一品牌的化妆品厂商反复强调其特有的功能时,不能不对爱美的消费者的选择产生影响,培养消费者对它的“忠诚度”,使厂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垄断市场的能力。但在面临其他品牌竞争的压力下,厂商又不可能任意提高其品牌的价格,否则就会失去市场,因此,化妆品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垄断竞争行业。

根据前面的分析,不论什么类型的市场结构,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都是 MR =MC。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可以选择的变量有三个:一是其产品的销售价格(和相应的产量):二是改变其产品的质量:三是调整其广告支出或其他销售活动的支出。

第二十五章 5.4 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Oligopoly)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这里,几家大企业生产和销售了整个行业的极大部分产品,它们每家都在该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与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不同。完全垄断市场只有一家厂商,这家厂商的供给和需求就是一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垄断竞争市场则有较多的厂商,每家厂商只是行业中的一小份子。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如下。

(1)企业极少。

(2)相互依存。

(3)进出不易。

寡头行业可以按照不同方式分类:按产品特征,分为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按厂商行动方式,分为存在勾结寡头和独立行动寡头。

寡头垄断市场理论非常复杂。由于寡头间的相互依存性和寡头行为的不确定性,使得寡头所面临的市场条件也是不确定的。迄今为止,经济学家们尚未建立起被普遍接受的寡头价格-产量决定模型。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通常表现为由各寡头相互协调的行为方式所决定。

价格领先制是指一个行业的产品价格,通常由某一寡头率先制定,其余寡头追随其后确定各自产品的售价。

价格领先制通常有三种形式:一是支配型价格领先,二是成本最低型价格领先,三是晴雨表型价格领先。

支配型价格领先,是指由寡头垄断行业中占支配地位的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立产品的售价,其余规模小一些的厂商根据已确立的价格确定各自的产销量。

成本最低型价格领先,是指由成本最低的寡头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其产销量和销售价格,而其他寡头也将按同一价格销售各自的产品。

晴雨表型价格领先,是指寡头垄断行业中,某个厂商在获取信息、判断市场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公认的特殊能力,该厂商产品价格的变动,起到了传递某种信息的作用,因此其他厂商会根据该厂商产品价格的变动而相应变动自己产品的价格。

成本加成法是寡头垄断市场上一种最常用的定价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首先以厂商生产能力的某个百分比确定一个正常或标准的产量数字,然后根据这一产量计算出相应的平均成本,由此可以减少由于实际产量的变动而使厂商制定的价格频繁变动。然后在所估计的平均成本基础上加上固定百分比的加成,从而制定出产品的售价。

卡特尔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垄断厂商就产品的市场价格、产量分配和市场份额而达成的一种公开协议,其目的是限制产量、提高价格、控制市场。

卡特尔协议达成后,由卡特尔成员授权的中央机构确定统一的价格,进行产量的分配,划定市场份额。

第二十七章 6.1 生产要素定价原理

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是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投入。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是四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产品价格是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同样,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是由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居民户对消费品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是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厂商购买生产要素是为了用来生产产品以供应市场。所以,同居民户对产品的需求是取决于产品的效用不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所具有的生产产品的能力。所以,经济学中把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称为派生的需求,也就是指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人们对要素所产出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

派生需求在经济学上也称为中间需求。

其次,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

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 第一,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第二,生产技术状况。 第三,生产要素的价格。

边际生产力(Marginal Productivity)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第二十九章 6.3 利息理论

资本作为与劳动和土地并列的一种生产要素,是指由人们的生产活动生产出来并被用于生产中的制成品,如厂房、机器设备等。

资本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资本的数量是可以改变的,即它可以通过人们的经济活动生产出来。 第二,资本之所以被生产出来,其目的是为了以此获得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第三,资本是作为生产资料被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的,这与作为进一步加工对象的中间产品如原材料、燃料等是不同的。 第四,资本是一种制成品,这与开办企业或维持生产经营所需的货币是不同的,货币就是货币,就是交易媒介,它只有转化为生产要素时才是资本。

利息是资本的价格,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或使用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

迂回生产是指先生产生产资料(或称资本品),然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

利用资本进行迂回生产,可以提高资本的生产效率,这种因使用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叫做资本的净生产力。

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

利率取决于对资本的需求与供给。

资本的供给,就是资本的所有者在各个不同的利率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资本的数量。

第三十章 6.4 地租理论

地租是土地的价格,地租的高低由土地的供求决定。

租地人对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

但由于土地这种自然资源并非人类劳动的产物,也不能通过人类劳动增加其供应量,它具有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以及不能再生产的特点。

租金指供给同样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固定不变的,土地所有者可以得到的收入叫做地租。

准租金指对任何供给量暂时固定(短期内相对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

第三十一章 6.5 利润理论

在完全竞争中,利润最大化就是获得正常利润。超过正常利润以后的超额利润在完全竞争之下并不存在。

超额利润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这样的利润在完全竞争下并不存在。

由垄断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称为垄断利润。

垄断可以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

卖方垄断指对某种产品出售权的垄断,垄断者可以抬高商品卖价以损害消费者利益而获得超额利润。它能够为厂商提供超过正常利润的纯利润。

买方垄断指对某种产品或生产要素购买权的垄断,垄断者可以压低收购价格,以损害生产者或生产要素供给者的利益而获得超额利润。

垄断所引起的超额利润是不合理的,是市场竞争不完全的结果,应该积极限制和实行社会调节。

创新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第一,提供新产品;### 第二,发明新技术和新工艺;### 第三,开辟新市场;### 第四,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 第五,建立新的组织形式。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由创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是合理的,是对创新者给予的鼓励和补偿。

超额利润也被看作是企业进行冒险所承担风险的一种报酬。

风险是指厂商决策所面临的亏损可能性。任何决策总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是不确定的,因而,企业决策总存在风险。

第三十二章 6.6 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洛伦茨曲线离绝对平均线越近,表明收入或财产分配越平等;洛伦茨曲线离绝对不平均线越近,表明收入或财产分配越不平等。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从定量角度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称为基尼系数。

实际收入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为零时,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基尼系数为零。实际收入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为零时,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基尼系数为1。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大于0而小于1。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

公平(justice)是指待人处事中合乎人的正当情感和正义之理,是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是分配社会权利和义务时必须遵循的价值尺度。

公平从横向看,它包括经济利益公平、政治利益公平、社会公共产品享有的公平;从纵向看,它包括机会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

效率是指劳动、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

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有三种标准:### 第一是贡献标准,即按社会成员的贡献分配国民收入,这种分配标准能够保证经济效率,但由于各成员能力、机遇的差别,又会引起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第二个是需要标准,即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来分配国民收入。### 第三个是平等标准,即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后两个标准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但并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效率则会有损于平等,有利于平等则会不利于经济效率,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平等与效率的矛盾。

收入分配是否平等可以用三种标准来衡量。一是劳动分配率,即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二是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三是工资的差异率。

平等与效率哪一个应该优先是经济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的。市场经济本身没有自发实现平等的机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加以解决。

税收政策是指微观经济政策中的税收政策,是指通过税收手段来缩小收入差距。其中个人所得税是税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通过累进所得税制度来调节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状况。

将个人的收入分成两块: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二者征收税率的高低是有分别的。通常对劳动收入按低税率征收,而对非劳动收入如股息、利息等资本化的收入按高税率征收。

当前西方国家一些主要的社会福利政策如下。

(1)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2)向穷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培训。

(3)医疗保险与医疗援助。

(4)对教育事业的资助。

(5)立法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6)改善住房条件。

明星的收入高低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首先,从需求方面看,社会对明星的需求是巨大的,这种需求来自多方面,比如,公众和企业等对明星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是无限大的,从而导致明星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不断向右移动的。其次,从供给方面看,出现明星的高收入现象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明星是一种稀缺资源,其供给稀少。能够成为明星的人一定是那种极富天才、极努力,又极幸运的极少数人。明星是一种垄断性极高的稀缺资源。而且,其供给也是缺乏弹性的,换句话讲,也就是明星的供给曲线是接近垂直的。结合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明星的供给稀少,另一方面明星的需求是无限扩大的,这就决定了明星的价格(收入)是极高的。 明星这种要素的高价格和高收入是由其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从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角度考虑,明星的高收入是合理的。 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当贫富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时,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会造成负面影响。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对过高的收入进行调节。就明星的收入而言,一方面,明星的高收入具有合理性,另一方面,对明星的高收入通过税收等形式进行适当的调节也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萨伊认为,资本、土地、劳动都是生产必需的要素,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照各自的动机把要素投向企业进行生产,实际上是以损失该要素的其他用途作为代价的,如资本所有者推迟自己的消费,而将资本交与企业处置,其所得到的偿付便是利息;地主放弃土地的直接经营,因而他应得到补偿即租金;劳动者为工作割舍了休闲,所以他有权利获取工资,等等。

第三十三章 第7章 微观经济政策

在一些领域市场机制就不能起到有效调节的作用。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运行就可能达不到资源最优配置的状况。这时必须引入政府的力量干预市场运作。

第三十四章 7.1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一个人消费这种物品并不减少其他人对它的消费。

公共物品具备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是指,某种物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可以由多个人共同使用,而且增加使用者所带来的成本等于零。

非排他性是指,某种物品一旦生产出来,就无法排除在一定区域中的个人使用它。

私人物品是指这样一种物品,一个人消费这种物品将会减少其他人对它的消费。

消费上具备两个基本特征:竞争性和排他性。

竞争性是指,如果某人已消费了某种商品,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这种商品了。

排他性是指,只有支付了商品价格的人才能消费该商品,其他人则不能。

搭便车是指某人从一种产品或服务中受益却没有为此支付一定的费用。

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必须通过政府的行为才能解决。

共有资源是那些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得到的资源,它的使用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产权是拥有某种资源或利益并可以交易的权利。共有资源的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成本很高,最终不可避免地被过度使用。

第三十五章 7.2 外部影响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一项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往往是不一致的,这种情况被称为外部影响。

个人(企业)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这种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

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经济可以分类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

个人(企业)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

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不经济可以分类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私人解决办法之一是将两个发生冲突的利益主体合并成一个利益主体,从而把原来的外部影响内部化。

私人解决办法之二是规定财产权,通过产权交易来保证资源配置有效。

政府应该对外部不经济和外部经济分别采取税收和补贴的政策。

政府以法律或规定的形式要求废物排放达到规定的标准,或者限制排放废物的数量。

第三十六章 7.3 垄断

垄断的存在给社会带来损失,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存在垄断的情况下,产品成本高、价格高。由于行业内厂商数目较少,垄断厂商不需要努力降低成本,就能够生存下去。而消费者不得不以较高价格购买商品。###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垄断的存在阻碍了技术进步。垄断企业为了避免更换机器设备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常常阻碍技术更新换代。### 第三,在垄断的情况下,生产能力闲置。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垄断厂商一般会让机器设备的部分生产能力闲置。

第三十七章 7.4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根据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交易契约签订之前还是之后,可分为信息事前不对称和信息事后不对称。信息事前不对称容易引发“逆向选择”,信息事后不对称带来的后果主要是“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问题”。

逆向选择问题属于事前信息不对称范畴。

在经济活动中,买者与卖者之间实际上是委托-代理关系。一般在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之前,代理人事先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如商品质量的好坏。代理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合同,而委托人由于信息劣势在签订合同时处于不利的选择位置。为了避免风险,委托人倾向于选择一份相对安全的合同,而高质量的代理人不会接受这份合同。最终,“高质量”的代理人被“低质量”的代理人排挤出局,与委托人签订合同的往往是“低质量”的代理人。这就是逆向选择。

在美国俚语中“柠檬”这个词常用来表示劣质品、二手货或不中用的东西,于是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中,常把处于信息不对称环境中的劣质品市场称为柠檬市场。

道德风险问题属于事后信息不对称范畴。它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合约后,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采取的一些行为影响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一个人购买了保险后,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但保险公司不知道投保者会采取什么行为,也不知道这种行为将引发的对自身利益的损害。最终,保险公司的赔偿概率将提高,便出现了道德风险问题。

第三十九章 8.1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运用总量分析方法,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以促进社会福利为目标,研究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包括消费者的整体、生产者的整体、政府和对外经济部门四类主体的经济行为。与此相应,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为资源的高效利用或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总量分析法,采用一系列的总量指标来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所涉及的宏观经济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性波动等。

整个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对政府调节经济能力的信任的基础之上。应该说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保证公平与提供服务,当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时,政府应在尊重基本经济规律的前提下,相机抉择,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予以调控,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决定理论,贯穿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贯穿了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一是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二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三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四是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五是开放经济问题研究;

六是宏观经济政策。

第四十章 8.2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运用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核算的基础。

最终产品(Final goods)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或说是本期产品中不在同期内由其他企业进一步加工的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目前尚不能用作消费、投资或出口的产品,或指本期产品中已被其他企业作为中间投入的产品。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

在经济封闭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开放的国家或地区,GNP等于GDP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Net Fact0r Inc0me fr0m Abr0ad,NFI)。

名义GDP(Nominal GDP)是指用物品和劳务的当年或当期价格计算的GDP。它既反映生产的变动又反映价格的变动。

实际GDP(real GDP)是指用基期价格作为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即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核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紧缩指数,又称GDP平减指数,是指未扣除物价变动的GDP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之比,即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

国内生产总值,一般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相应时期的生产能力和市场规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称作人均GDP,是指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常住人口的比值,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或富裕程度的标准。

国民收入的核算一般都通过GDP来衡量国民经济总体产出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的生活水平。但这一指标存在着以下缺陷。 第一,GDP指标难以衡量一国经济的全部。 第二,GDP指标不能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高低。 第三,不能反映社会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第四,GDP不能反映产品结构与市场价格的差异。

所谓绿色GDP,就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

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

第四十一章 8.3 核算GDP的方法

产出GDP(各部门增值之和)=总收入=总支出

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或产品流动法,即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

收入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生产法,亦称部门法或增加值法,是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增加值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种方法。

第四十二章 8.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指标

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NDP),是指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最终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即净增加值。

此处国民收入指狭义的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报酬(收入)的总和。

NI与国内生产净值的区别:从理论上讲,国民收入是从分配的角度考察的,国内生产净值是从生产的角度考察的;从数量上讲,国民收入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减去企业间接税和企业的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津贴。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PI),是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的总和。它包括劳动收入、企业主收入、租金收入、利息和股息收入、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等。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PDI),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得到的收入总和减去个人或家庭纳税部分,即实际得到的由个人自由使用的收入。

第四十三章 8.5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如果不存在误差,三种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所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应该是恒等的,即有:支出≡产出(GDP)≡收入。

第四十五章 9.1 均衡国民收入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出总量。

量总需求规模的统计指标又称为总支出(Aggregate Expense,AE)。

统计上看,总需求等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总和,总需求AD=AE=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即: AD=C+I+G+NX

均衡国民收入也叫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时的产出,即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非意愿存货投资指的是实际存货投资与计划存货投资的差额,其数额等于实际产出y与计划的总需求间的差额,即IU=y-(c+i)。

消费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经济活动,在宏观经济学中,消费(Consumption)是指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花费在最终消费品和劳务上的总支出,是决定一国总需求水平的重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对最终消费的定义是:常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

消费分为家庭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

家庭消费是指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对消费品和劳务的最终消费支出总额。

政府消费是政府部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以及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支出。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 一是收入水平

二是物价水平

三是收入分配状况

四是家庭财产

五是利率水平

六是消费信贷

七是消费者年龄构成

八是消费模式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这就是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储蓄(Saving),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或个人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最终消费后的余额。

投资与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资是一个流量概念,资本是一个存量概念,投资是资本这个“蓄水池”的注入性力量。

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住宅投资和存货投资三类。

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1)实际利率。

(2)预期利润率。

(3)投资风险。

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MEC),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的购买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

所谓现值,就是未来收益的现在价值;所谓贴现,就是把未来的价值折算为现在的价值的做法。那么,这个折算的比率就是贴现率。

第四十六章 9.2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凯恩斯指出,社会的有效需求是决定国民收入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增长乏力和失业现象严重的根源,所以他的分析主要侧重于总需求分析,有效需求理论也就成为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

均衡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即计划支出总额。

鉴于宏观经济运行中,消费是一种注入、储蓄是一种漏出的思想,凯恩斯提出了“节俭的悖论”。这一悖论描述的是:节俭本是传统的美德,节俭虽说对个人是好的,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是恶的,因为崇尚节俭、增加储蓄会使总需求萎缩,进而引致国民收入减少,经济陷入衰退;而崇尚消费、减少储蓄则会刺激需求,促使经济繁荣。

乘数(Multiplier),是指由于自发支出(自发性投资、自发性消费、政府购买支出、政府的转移支付及净出口)或税收每变动一单位所引起的均衡产出的变动量。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指的是自发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减少所引起的经济中总产出的放大效应。

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投资变化量之间的比率。

自发性消费支出乘数,指的是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自发性消费支出变动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指的是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指的是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同时以一个相同的数额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额与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额(或税收变动额)的比率。

第四十七章 9.3 IS-LM模型

IS 曲线也被称为投资储蓄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i=s)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化关系的曲线。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货币定义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但金本位制解体后,货币的商品性就没了依托。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把货币定义为:“货币是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购买其他人的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显然其定义的角度是货币的功能。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通过实证研究,界定了货币的范围: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此外,法律上关于货币的定义是:“法律规定的、由国家发行的、具有无限法定偿付能力的事物”,这一定义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未能涵盖经济中的货币。

货币需求也称“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指的是人们宁肯牺牲利息收入而将不能生息的、流动性最强的货币保存在手中的心理倾向。

凯恩斯在《就业、信息和通论》中提出的影响有效需求的 第三大心理规律——流动偏好规律。 第一,交易动机(Transaction motive)。  第二,预防动机(Preventive motive)。第三,投机动机(Speculative motive)。

交易动机是指企业和个人出于正常交易的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为应付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愿望。

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总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持有货币的愿望。

在利率极低的这种情况下,无论手头有多少货币,人们都不愿去购买有价证券,而是作为储藏手段保持在手边,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liquidity trap)

LM曲线又称为货币市场均衡曲线,是货币市场均衡时(L=m)所有国民收入y和利率r的组合点的连线,描述的是货币市场实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同方向变化关系。

货币供应量是一国货币当局可以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的外生变量。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进而调节利率和投资水平,引致总需求的变动,使宏观经济运行趋于理想状态,这正是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IS-LM 模型研究了在价格水平不变情况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决定。该模型是对简单国民收入模型的一种发展,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是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理论以其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其核心思想是需求管理,因此,凯恩斯理论又称为需求管理理论。

第四十八章 9.4 AS-AD模型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出总量,即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外经济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

名义货币供给量M给定的前提下,价格水平的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量m(m=M/P)的增加,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水平会下降,进而引致投资支出的上升,进一步带来总需求水平的提高。

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化,进而引起投资、产出的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因为此效应是凯恩斯首先提出的,故又称为凯恩斯效应。

价格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财富实际价值的改变,进而导致人们消费行为的改变,这种反映财富变化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效应被称为财富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是指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即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

实际产出或实际GDP,指的是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所提供的总产出(以基期的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了物价水平的波动)。

潜在产出又称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指的是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实现充分就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一般用y*或yf 来表示。

第五十章 10.1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波动是周期性的或循环性的,并且各周期的时间长短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无论时间长短,根据其波动的状况可以将一个周期划分为几个阶段。通常一个经济周期以图10-1中经济周期波动线与长期增长趋势线的交点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准,一般可划分为萧条、复苏、繁荣和衰退四个阶段。

衰退阶段的特征如下。 (1)消费者购买急剧下降,同时,汽车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存货会出人意料地增加。

(2)由于减少生产,对劳动的需求下降。

(3)产出下降,导致物价上涨速度即通货膨胀步伐放慢。

(4)企业利润在衰退中会急剧减少,甚至会有企业破产倒闭。

在研究经济周期时,西方经济学家根据一个经济周期时间的长短将经济周期划分为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熊彼特周期和库兹涅茨周期等。

第五十一章 10.2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经济活动或生产能力的扩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加的过程,即实际产量的增加。

潜在国民产出是指生产资源在其正常使用强度下得到充分利用时一国经济能够生产的总产值。大小取决于由经济中的资本、劳动力、资源和技术状况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又称为充分就业的GDP。即在这一产出水平上实现了充分就业,经济中仅存在自然失业率。也是在生产资源(包括技术和人口)既定时,能够维持下去,而又不致使通货膨胀加速的最高产出水平。

经济增长速度是指国民产出或人均国民产出水平的变化幅度,或者说,是指经济增长的快慢程度。

经济增长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

劳动力质量又称为劳动力素质,其提高将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经济增长。

自然资本也可以称为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水利、生物、海洋、自然环境等。

资本-产出比是指一个社会的资本存量与实际国民产出(实际GDP)的比率,即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使用的资本量。

从长期来看,实现经济增长所要采取的措施与短期中为实现充分就业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是有些差异的。

实际上长期的经济增长的目的是要实现潜在国民产出的增长,在对经济增长进行定义时,也可以看出这一点,经济增长是潜在产出的增长,只是在度量中,由于潜在产出难以确定,而采用了实际GDP作为衡量指标。而短期中的经济政策主要目标是调节实际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即潜在产出)之间的不一致而采取的措施。

经济周期是指一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中,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等经济活动水平有规律地经历扩张和收缩的周期性波动。

第五十三章 11.1 失业

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努力寻找工作的状态。

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力就是失业者。

失业的本质是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浪费。

劳动力是指在法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正在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下列人员不包括在失业人员中:正在就读的学生和转学人员;在调查期内各种经济类型单位中从事临时性工作并获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已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而无业的人员;个体劳动者及帮工;家务劳动者;尚有劳动能力但需要特殊安置的残疾人;自愿失业人员及其他不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员。

自然失业(Natural Unemployment),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它是在排除了经济周期的影响以后,经济正常时期存在的失业,又称长期均衡失业。自然失业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自然失业的存在,失业者能作为劳动后备军随时满足经济对劳动的需求,这种威胁能迫使就业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失业保障的存在使自然失业不会影响社会安定,是社会能够接受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完善及劳动力在异地之间流动的成本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是在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供给和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一般用自然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人数的比例来表示。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各国的制度和人口因素。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改善、政府对职业培训的提供、失业保险制度的改进、最低工资立法的取消及工会垄断的破除等,都能够减少自然失业人数,但永远不可能消灭自然失业。

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是指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过程中,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

第五十四章 11.2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是指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率。

消费价格指数亦称零售物价指数,是指选取一组有代表性的产品和劳务,然后比较它们按当期价格和基期价格购买的花费。

消费价格指数能直接反映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物价变动情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原始数据比较容易采集,一般每月公布一次。

生产者价格指数又称批发价格指数,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而成的指数,即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出的指数。

GDP折算指数或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是衡量不同时期内一切商品与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它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总需求表现为用于支出或购买的货币,总供给表现为总产出或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意味着“用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过度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经济实践中,通货膨胀一旦形成,便会持续一段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惯性或通货膨胀的螺旋,西方经济学者认为,通货膨胀产生惯性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作出相应的预期。

采取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即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人为制造衰退,以达到降低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收入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影响实际因素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目的的政策安排。收入政策是政府从控制总供给方面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其中的实际因素包括工资与物价的控制、道德的劝说和改变预期。

政府不直接控制物价和工资,而是借助于道德劝说或施加压力的办法,劝说企业和工人不要涨价或涨工资。

第五十八章 12.2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作出的决策。

政府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

公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另一组成部分。公债分为内债和外债。内债是政府向本国公众借的债务。外债是政府向国外借的债务。

自动稳定器又叫内在稳定器,是现代西方财政制度自身具有的能够调节政府收支、减缓经济周期波动的功能。

政府发现经济波动,然后针对波动制定政策,最终政策对经济发生影响。这整个过程要经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叫政策时滞。政策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从认识波动发生到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认识时滞是确认经济波动所花费的时间。决策时滞是指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行动时滞是从决策完毕到政策付诸实施的时间间隔。外部时滞是从政策开始实施到对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的作用机制被称为挤出效应。

第五十九章 12.3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根据经济形势通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控制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以调节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总需求,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措施的总称。

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具有三个职能。 第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第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第三,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商业银行是一国银行体系的主体。

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存款。

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中必须保留的准备金的比例。

金融市场也被称做公开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进行金融交易活动的场所。

次贷危机是指收回抵押住房的赎回权的“依法拍卖”活动急剧上升所引起的信用危机。

次级贷款是指对信用不好的借款者贷款的活动。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