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2 lines (18 loc) · 2.58 KB

updating.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2 lines (18 loc) · 2.58 KB

4. 升级HTTP(校对1)

改善HTTP协议显然是极好的事情。我们可以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降低协议对延迟的敏感
  2. 修复pipelining和head of line blocking的问题
  3. 防止主机需求更高的连接数上限
  4. 保留所有现有的接口,内容,URI格式和结构
  5. 由IETF的HTTPbis工作组来制定

4.1. IETF和HTTPbis工作组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是一个开发和推广互联网标准的组织,主要是协议层面。他们最出名的工作是从最佳实践的角度制定TCP、DNS、FTP的RFC规范,而HTTP和许多其他协议却进展缓慢。

IETF成立专门的工作组以便完成某一特定领域内的目标,他们建立一个章程用以说明达到目标的指导方针和少量规范。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讨论和开发,并且每个人有同等的话语权,没人关心你来自哪个公司或组织。

HTTPbis工作组(我们待会儿再解释这个名字)在2007年夏天成立之后就着手于HTTP1.1标准的更新。在组内,关于下一版本HTTP协议的讨论实际上在2012年后期才开始,而HTTP1.1的更新工作在2014年早期完成,并被整理成RFC7320系列。

2014年6月初,HTTPbis工作组名义上的最终版文档大会在纽约召开。剩下的讨论以及IETF形成最终官方RFC的流程预计在来年完成。

一些HTTP领域的权威缺席了工作组的讨论和会议。我并不想在此提及任何公司和产品,很明显,当今互联网上很多声音仿佛非常肯定,不需要这些公司参与IETF也能做得很好。

4.1.1. 工作组名字中的“bis”

工作组名字中的“bis”来自拉丁语中表示“二”的副词,这个词通常被IETF用作名字的后缀,用以表示标准的升级或者一些二次工作,比如这里是针对HTTP1.1。

4.2. 起源于SPDY的http2

SPDY是由Google牵头开发的协议。他们将其开源,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开发。但很明显,他们通过控制浏览器实现和享用着优质服务的大量用户来获益。

当HTTPbis小组决定开始制定http2的时候,SPDY已经充分证实了它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案。当时已经有人在互联网上成功部署SPDY,并且也有一些文章讨论他的性能。因此,http2便采用了SPDY/3草案,进行一些修改之后发布了http2的draft-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