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读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32

Open
guevara opened this issue Sep 25, 2018 · 0 comments
Open

读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32

guevara opened this issue Sep 25, 2018 · 0 comments

Comments

@guevara
Copy link
Owner

guevara commented Sep 25, 2018

读《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https://ift.tt/2Q4bv7Q



forecho



简单介绍

本书有三个作者,但是最主要作者还是克里斯坦森,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买过他写的《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虽然那本书我还没看(捂脸.gif)。

本书起源于2010年春,哈佛大学邀请克里斯坦森为毕业班的学生做演讲的内容。书中最主要讲述的三个主题,分别是:

  • 如何获取事业上的成功?
  • 如何让亲情和友情给我们带来永久的幸福?
  • 如何维持正直的一身?

下面我会分别来讲讲自己的收获与理解。但是在这之前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内容有可能是带有偏见的,有可能是不够全面的,想要了解全部内容,还是推荐大家亲自去看书。

如何获取事业上的成功?

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想知道『如何获取事业上的成功?』之前,你要先思考一下『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作者给出了评判标准,将所有因素分两种,分别是:动力因素和基础因素,具体情况是:

  • 动力因素包括: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
  • 基础因素包括: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

克里斯坦森在序章明确指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点。所以本书并不会直接回答你以上几个问题,而是告诉你怎么去思考。

基础因素只是幸福的副产品,让你不讨厌工作,但是一般不会让你爱上工作。而真正让你非常满意并且能爱上工作的是动力因素。那么现在你就要问问自己一下几个问题了:

  • 这份工作对我有意义吗?
  • 这份工作将会给我带来发展机会吗?
  • 我还能继续学到东西吗?
  • 我有机会获得认可和成就吗?
  • 我将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吗?

如何找到自己事业呢?

你需要周密计划和偶然计划。你的人生是需要有规划的,但是我们也要抓住偶然获得的机会(这个机会是计划之外的)。

很多时候成功往往在你意料之外的地方。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一个你热爱的事业,周密计划就代表着你现在的工作,但是我们也要时常去关注偶然的机会。

这里克里斯坦森提出了一个『发现 - 驱动计划』来帮你做出最佳的选择,你可以把这计划理解为『哪些假设条件需要得到验证,才能说明这个战略有效』。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 在决策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先把这件事情成功的假设都列出去来。
  • 然后再来一一验证这些假设在什么情况下会按照你所设想的发生(就是验证假设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最后总结,再做决策。

资源分配

我们拥有的资源包括:

因为资源的分配和回报永远成正比,那么如何来分配这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我想学英语我想健身。但是我从来不花时间和精力在学英语和健身上,我怎么可能会学到英语和拥有强壮的身体?

生活中你的每一次资源的分配,都表明了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你可以尝试在笔记本里面记录下你每天分配这些资源的情况。不用记录多久,一个星期就足够了。然后你会发现你花在看电视或者游戏上的时间远比你花上看书或者学习的时间要多得多。

不要只做立即获取回报的事情,事业可能算是一个立即获取资源的事情,但是你不能因为整天忙着工作,却不花时间来陪伴伴侣、教育孩子,最后下来,你的事业成功了,但是你的家庭却不幸福,你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如何让亲情和友情给我们带来永久的幸福?

投资资源

建立牢固的朋友和家庭关系,最重要的是投资时间。多留点时间给朋友和家庭,这部分会给我们带来永久的幸福。

不要因为孩子还小,就想着现在去忙事业,不花时间来陪孩子,时光不会倒流。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头几个月的情况下对其智力发展非常重要,孩子听人说话最重要的时候就是刚出生的第一年,接触大量谈话的孩子拥有不可估量的认知优势。

如果你总是延后投资时间和精力,直到你感觉需要进行投资的时候就表示已经没机会了。

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这点对于改善你的人际关系非常有效。我们不能总是考虑自己需要什么,而不考虑对他人而言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

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她(也可以是他,以下都适用)的角度为她着想。不要只做正确的事情,而是做对方最需要我们做的事情。通往幸福婚姻的道路是找到你想让她幸福的那个人,她的幸福值得你付出。

孩子教育的问题

在讲这个之前克里斯坦森先讲了企业发展的问题,还拿戴尔做了案例。戴尔曾经是令人看好的电脑企业公司之一,却逐渐因为外包而使自己走上平庸的道路。文中有介绍华硕是怎么通过一步一步去『诱惑』戴尔外包给他,然后成长,最后独立的故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知道什么能力不重要,什么能力是自己未来的核心。从而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外包出去。

然后回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来,同样我们也不要把教育孩子的机会外包出去。搞清楚你带孩子去参加各种活动真正的意图,是你想让他参加这个活动还是他想参加这些活动。也不要随便的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班,最好亲自去教导他们,而不是把他们丢给别人来教,孩子是在自己准备好时才能学到东西,而不是在我们准备好教导他们的时候。

克里斯坦森提到有三大能力决定一家企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 资源:通常是人和物,可以给销售和购买的,大多数是可见的,容易被评估的。它们包括:人力设备技术产品设计品牌信息资金与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的关系
  • 应用流程:企业通过员工将资源转换为具体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员工进行互动、协调、交流以及做决定的方式,简单来讲就是,企业做事的方式。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生成方式市场调查的方法预算的方法员工的发展赔偿制度资源分配
  • 组织优先顺序:指的是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帮助企业如何做决策。一家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必须符合公司的盈利模式。

然后我们再回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同样使用『资源、应用流程和行为价值取向』模型来评估:

  • 资源:孩子得到和获取到的经济和物质资源,它们包括:时间经历知识天分人际关系过去学到的经验
  • 应用流程:值孩子的思考方式以及做事情的方式。它们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提出有洞察力的问题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解决各种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利用资源实现了什么
  • 价值取向:是指做事的动机。在想法和生活中,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是没兴趣的

在『资源、应用流程和行为价值取向』模型中,三个能力才是决定一个孩子能变成什么样人,资源不是最重要的。

父母需要注意

  • 多给机会让孩子为自己或者他人解决复杂的问题
  • 不要过度的保护孩子,不要让他们远离生活出现的各种问题
  • 小时候可以让他独自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操作能力和自信问题

如何维持正直的一身?

写这一章节是因为克里斯坦森发现自己身边的同学或者朋友,以前是个好男人 - 聪明,事业成功,有责任心,但是最后却变成婚姻不幸福,甚至犯罪的道路。

克里斯坦森提到一下注意点:

  • 首先是你需要确定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坚持什么以及你应该在所有的时候都在坚持,而不是有时候,或者是大多数时候。『仅此一次,下不为例』的想法非常诱人,但是一旦踏出一小步时,你就已经无法停下来了。所以不要跨出第一步。
  • 传统的思维方式聚焦于过去,而真正的思维方式应该聚焦于未来。

总结

由于篇幅和我的组织能力有限,我没有把书中所有的内容都整理出来,我推荐大家亲自去读这本书,书中克里斯坦森用到了很多公司的案例来我们讲解,而且会把公司的管理方式套用在家庭上,非常的有趣。

看完书之后,我要好好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 我把自己的资源分配到我最看重的事情上了吗?
  • 我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吗?
  • 我有明确的目标吗?
  • 我如何评价自己的一身?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对本书感兴趣,可以点击这里去中国亚马逊购买,不到23块钱,两顿饭的钱,非常值。

PS: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写这么长的读书分享,欢迎大家多给点反馈。我打算以后每个月至少写一篇这样的读书分享,欢迎大家支持我和我一起读书。

本文写于 2017年04月11日,首发于我的个人博客:https://blog.forecho.com/how-will-you-measure-your-life.html








via 少数派 - 高品质数字消费指南

September 25, 2018 at 11:59PM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