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228

Closed
JimmyLv opened this issue Jul 14, 2017 · 3 comments
Closed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228

JimmyLv opened this issue Jul 14, 2017 · 3 comments

Comments

@JimmyLv
Copy link
Owner

JimmyLv commented Jul 14, 2017

项目纵向拆分

好好学习 (豆瓣)

⓵ 定义目标和原则

⓶ 展望结果

⓷ 头脑风暴

⓸ 组织整理

⓹ 明确「下一步行动」

@JimmyLv
Copy link
Owner Author

JimmyLv commented Jul 14, 2017

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成甲

image

点评:★★★★★
沉迷学习,日渐消瘦。

◆ 序一 准备好,在临界点爆发

认知的共同体”:认知水平趋同的人,更有可能结成虚拟“社区”,在生活方式、个人成就和社交关系中表现得更为接近。

热衷于研究学习方法,并且长时间持续刻意练习这些方法的人,才会理解“临界”这一概念的宝贵价值。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方法”本身呢?因为这个世界太大,而我们的智慧有限。只有掌握了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的认知水平比别人多往前推进一厘米。

最有价值之处不仅仅在于有一套自己相对完整的学习方法论,而且他本人长期在使用这套方法论进行知识产出。

◆ 自序

“集中精力一次实践一项,待一种习惯养成之后,再实践另一项”

我的日记开始变成了每日的自省,后来又演化成我独特的“晨修”工作,通过反思晨修,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形成战斗力。这是我对知识管理理解的入门,而这个过程也为我打下了重要的基本功。

“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

原来,过去看似复杂的知识和道理,可以通过基本的模型和框架来统一安排,而这些模型和框架,就是芒格说的普世智慧。

基本框架,就目前而言我所得知的〔真理〕:

  • 人的行为甚至情绪与生理息息相关,人类进化到现代化时代却依然原始本能,代表作《自控力》
  • 培养习惯可以减少做选择所带来的精神损耗,用新行为替代旧习惯,代表作《习惯的力量》
  • 反复练习比单纯学习输入更有用,learning by doing,教是最好的学。《刻意练习》
  • 专注、整体,比碎片化来得更有效果,研究,总结,改进基本原理、框架。《栅格理论》
  • 减少浪费,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持续改进。《敏捷、精益》

投入到学习和构建自己框架体系的过程中。

拿React举例,

  • 解释问题:为什么要用,解决了什么问题,背后的设计原理是什么?为啥以及何时引入Redux?
  • 解决问题:工程实践要怎么做,会遇到哪些坑,去哪里快速找到答案,有没有其他的walkround?
  • 预测问题:组件化的趋势,多终端统一界面框架,可拖拽,以及商业时代会如何发展,需要更好的UI构建时会转移到何处?AR/VR 以及语音交互无 UI 时代该怎么玩?

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

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

第一个是数据管理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所谈论的知识管理更多是具体的数据层面技巧。比如,下载的文件怎么保存?学到的知识点怎么归类?如何快速搜索文件?如何给文件贴标签?怎样整理文件夹?在哪里找到合适的书单?等等。

第二个是信息管理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关注的是怎样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获得的各个知识点。有很多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组织起来强化这一过程,比如: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用思维导图增强理解?学习中精读和泛读的区别、行动学习法、刻意练习等等。而能够有效利用这些方法,也是一个学习者进阶的标志——能够有效地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问题。

第三个是底层规律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更关心自己的认知深度:我们必须在大量具体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形成更宏观和抽象的理解,在深层次上掌握普遍规律,从而将之前学到的繁杂的知识用一根线串起来,在具体知识之外找到新的答案,将有形化为无形,又将无形用于有形。

作者所描述的问题解决路径显然也在着力于表现一条基本线,即要从本质寻找下一步行动的思维方式更为重要,只有如此才会真正做到道>术

深刻理解问题的实质,然后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律去解决问题。撰写营销文案,本质上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那么关于建立信任这件事情,心理学上就有很多方法来构建和增进认同。我找到心理学书籍中构建信任和认同的内容,并且以一个做营销多年的朋友写过的文案为参照对象,仔细分析其中用到的心理学原理,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应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来写我的文案。

激励

那次的经历成为一个契机,我越来越多地尝试和应用这样的方法,激励着自己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底层规律。

底层规律。
道正则术强。

芒格提到的普世智慧都属于临界知识,但是有些不那么“普世”,但仍然能够在一个专业或者较为广泛的领域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同样具有临界效应。因此,我将这些规律一并纳入“临界知识”的关注范围中。

学习就变成了一个生长和创造的过程:知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彼此联系、相互接触,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新的启发和认识。知识开始了自己的生长!

闭环理论,PID调节,《自动化控制理论》

外部输入的东西,经过加工形成全新而又熟悉的认知;而反过来,这种认知又进一步增进你对外部输入的理解,甚至可能会超出作者本身的认知来看问题。

享受这种激发别人潜能、帮助别人的成就感。

岂能浪费?

当然,有一些临界知识是通用的。

全书也是一种速成法,一种以慢为快的速成法。

◆ 引言 什么是知识?

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临界知识套用了核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临界质量。临界质量是指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与此相似,有些知识也能够发生裂变,可以对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进行指导。

碎片化阅读+自我体系整理,可能是我犯的最大错误之一。

人们犯下的很多错误,往往源自其漠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

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影响更有决定性作用,这些知识要在怎样的场景里才能发挥作用,我们才算得上掌握了一项临界知识。

◆ 在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我们拼什么?

数量

第一个阶段: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

速度

第二个阶段: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

由此可以发现,学习英文、阅读英文资讯、参与开源社区,依然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互联网初期,英语老师马云得益于此。
比特币时代,英语老师李笑来同样得益于此。

这种依靠知识获取速度构建的优势,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力量。

深度。成为专家。

第三个阶段: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语言障碍被破除,语言优势所带来的壁垒随之消失。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像TED(一家致力于传播创意的非营利机构)、译言网、智能网页翻译技术的发展,国外新的思想理念引入国内的速度大大提升;

明确这一目的(好处)之后,倒是对得到有了不一样的新认识。但是,现在的我需要那么快的信息获取速度吗?

在罗辑思维旗下的音频App“得到”上面,你可以只花199元订阅《前哨·王煜全》,第一时间获得过去只有少数人才了解的全球科技创新风口;或者订阅万维钢的《精英日课》,把西方经济、社会、科技、哲学界思想的新突破第一时间收入囊中。这种以极低成本获取第一时间资讯的现象,使得速度优势被极大瓦解。

在知识数量相似和知识获取速度相似的情况下,我们的产品和策略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越来越取决于知识的深度。

深度足够支撑你看到本质吗?

坚信决定团购事业的关键是: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他把别人用于广告的钱,投入系统开发和效率提升。最后美团的胜出成就了“新美大”这个互联网新巨头,可以说是知识深度的胜利。

思考明明是最难的事情,比起床还难。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答案!答案!答案!

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人的认同感来自全力以赴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参与的仪式感都很重要。

1.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真正的效率。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就像工具背后的理念不搞清楚,你不过是沦为工具的奴隶。

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什么是“技术效率”?什么是“认知效率”?

我们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

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

◆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斜杠”这个词来源于英文“slash”,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马尔齐·阿尔博(Marci Alboher)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One person/Multiple Caress)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正如十个麻雀在一起也比不上一只雄鹰,多元的经历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深度,从长期来看,那也是低效的。

斜杠是结果,不是原因

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

他其实没有认为自己在跨界,他是比别人都能更深刻地看到他做事情背后的规律:用最基础的原理来改变一个行业。因为埃隆·马斯克有了这种认知深度作为前提,我们才能见到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SpaceX和特斯拉均由同一个人创办。事实上,在马斯克眼里,它们都是一回事。

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

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这一点,一定是突破专业限制的。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摄影构图与前端排版

在我看来,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而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

士兵
指挥官
毛泽东

(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这个例子精彩绝伦!

抗日战争初期,多数人还在讨论中日之间的武器差异、国力差距的时候,毛泽东就思考到了底层的规律:中日战争的底层决定因素,是中国战略空间的广阔与日本需要速战速决的压力。所以,影响战争的基本动力结构是空间和时间的博弈。如果能够促进以空间换时间的结构发展,那么战略局势将对中国大大有利,而对日本极为不利。所以,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就成为经典的战略研判著作。

专家的意见更多集中在他们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正所谓:拿着锤头的人,看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因为熟悉一个领域,所以解决方案都来自他熟悉的领域。

[微笑]

我们大多数人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的时间不完全地学习专业能力,而几乎没有投入时间提升结构能力。

◆ 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为什么我们“经典”的读书方法是低效的呢?原因很简单:阅读+画线/摘抄的读书方法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

所谓的刻意记忆也就变成了摆设。

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而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可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

实验对象看到同一个人出现在另一张照片里的时候,相同的神经细胞会受到刺激。

我们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

大脑这种通过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特性,除了能够帮助我们记忆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通过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网,我们便能够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

我的读书成效进入了一种产生复利效应的状态。也就是说,我读过的所有书都将为我未来获取新的知识提供帮助。

学好基本原理,举一反三。

经常阅读我的公众号文章的读者会发现,我常常在不同的文章中讨论不同问题时会运用到复利、概率论、边际收益等概念与模型。这其实就是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意识地和已有的模型进行联系,看看它们背后是不是有关联。

◆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

如果想要有大幅度的提升或质变,一定会涉及对自己底层认知的改变。

维茨金在他的《学习之道》中提出,人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整体理论,一种是渐进理论。整体理论将学习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

渐进理论则不同,它更倾向于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人的本能就是会更多的是在维护自己。

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致的新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

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基本归因偏差”。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认可再决定适不适用于自己。

绿灯思维是,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同理心与倾听

理解和倾听,也是和员工建立信任的过程,能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明确“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我的成长来自“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而别人对“我的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聪明人知道尊严不是在别人驳倒自己时去维护面子。真正的尊严是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借着内容创业的风口,个人成长、读书、创业等学习社群一夜之间风起云涌。

我们想要什么,商人就能卖什么。你想要长生不老,就有人会卖给你人参果。

真正高效的学习,其实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有了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运用起来游刃有余。

我们想要快速学会骑自行车,要把精力放在掌握平衡上,反复寻找平衡的感觉。可是,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却是在追求两分钟学会21种踩脚蹬子的技巧……

读书的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

《成甲说书》存在的意义:借助我此前积累的基础,帮助其他人从更多的角度理解一本书。

以慢为快,其实是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面。

比如,我前一段时间在读塔勒布的《反脆弱》,其中有一个很核心的概念:非线性。对于这个概念,我总觉得理解有一点模模糊糊的,有点说不透。有天晚上有时间,我就把书拿出来,仔细琢磨这个问题。结果我在反复查阅推敲的时候豁然开朗,立刻明白了查理·芒格说的“寻找错误定价的机会”和巴菲特说的“投资的20个孔”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这种突然理解通透的激动、兴奋和成就感真的难以言表,就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我再赶紧拿出芒格的演讲和巴菲特的相关章节看,果然前后理顺了,而且立刻对《反脆弱》整本书的理论体系和推演逻辑有了新的认识。

学习一门外语,就应该花不成比例多的时间研究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什么在影响你的沟通?然后在这个环节下硬功夫死磕。

赶着快的人,选择的是同一条路;有勇气慢下来的人,很少,反而在快速成长的路上不拥挤。

掌握临界知识,首先要在学习新知识时有绿灯思维,而在具体学习时,又要有以慢为快的心态,把慢功夫用在真问题上,比如学习掌握临界知识。

◆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如同敏捷。

思考肤浅,也是在某个错误假设指导下行动的结果。而学习,就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8点半醒来
阅读半小时
洗漱,早餐1小时
清理电脑&闲逛 1.5小时
阅读开始……

学习临界知识其实也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会发现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其实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就是一直拿过去的假设来过今天的日子,却在期待未来全新的不同。这可能吗?

具体应该怎么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呢?我最常用的方法有三个: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我们经常会推测现象背后的假设,但我们总把我们的假设当作事实。没有能力区分假设与事实,我们也就无从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改进。

人口迁徙的规律——中小城市的人口在快速向大城市流动。由于人们在小城市聚集的需求度这一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相对下降,高铁新城的失败就几乎是定局。

(1)反思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跳跃性假设

惯常行为。

每当遇到比自己能力更优秀、职级更高或影响力更大的人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往回退,而不愿意靠近和接触这样的人。虽然事情过后,内心有些自责,希望下次自己能够和这样的人多接触学习,但是下一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又会不由自主地后退逃避。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是台录音机——出现相似的场景,就好似按下录音机按钮:我会自动采取相似的行动。

这种未经理性思考、面对某种场景就立刻得出的结论,我称之为“跳跃性假设”——跳开理性思考的环节做出的假设。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我放慢速度。每当我要做一个重要决定,无论好坏,他都会要求我解释自己思考的整个过程。要达到这个目标有没有别的办法?我是否意识到了对手的威胁?有没有考虑过不同的布局顺序呢?

我知道凭我现在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但是我可以学啊,每天都可以更进一步

稻盛和夫说的:未来的能力——“如果凡事都以目前的能力来评断能与不能,那么任何新的、困难的事物无论再过多久,也不会有完成的一天。”

在某一阶段,对自己工作生活影响重大的跳跃性假设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它们重复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而一旦我们发现并改进了这一跳跃性假设后,便能极大地改善生活中很多问题的处理方法。

(2)反思可以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就像买股票,投资数字货币的时候。面临涨和跌的心态完全不同。

“损失规避效应”是指我们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时的快感。

(3)反思可以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

我开始每天把高效能人士的习惯要求和我自己的行为进行对比时,我才发现自己要改进的地方太多!

(1)每日反思对标,其实是一个“打卡”的过程。记录每天对标的结果,让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更加积极地坚持反思、提升自我,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因此,坚持对标记录,能够通过正反馈,加速习惯的养成。
(2)每天反思对标同样的内容,是一个自我催眠的过程。就像心理学中讲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说自话来与潜意识对话,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认知。
(3)参考现代企业管理中“对标管理”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对标的过程标准化为“对标——对表——对照”三个步骤,让反思日记在对表环节,更加精细和易于比较。

一方面,反思是一种方法,你可以拿来执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反思也是一种能力,是需要不断培养的。

提升反思能力大概有三个方法:(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3)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检查承诺。我要求自己每天回忆昨天答应过别人什么事情,并通过检查自己的短信、电话、邮件、日记来帮助回忆。

我们把生活的点滴细节管理好,就是在管理我们自己的人生!

记录反思日志,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要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记录事情的结果。

Retro

对一件沟通不太顺畅的事情,他能够从表面的冲突看到背后的原因,以及探寻这个过程中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表现的,自己的假设是什么,最后落脚到如何改进和完善。

教育,不是简简单单告诉你多少新知识,而是让你学会如何重新解读旧经历,产生新行为。

“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

贴一个名誉标签

如果你给某个公司或某个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声誉,这本身就是激励机制。换句话说,你激励一个人(公司),不一定需要给钱,你也可以给他一个名誉,这便能成为激励他的动力。

反思自己写日记的方式。如果我现在写的日记看起来没有用,那我怎样写才能让我的日记有用处,而不是干巴巴的、难以给自己带来实质性的提升呢?

如果我把当时的感受、情绪和思考写下来,而不是单纯地记录事情的结果,或许会好得多。

其中的趣味——原来反思还能有这样的效果。

原来日记中不仅仅要写感受,我还应当把一天遇到的事情进行分类,然后依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思考。

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代替九宫格内容来训练自己习惯的养成。再后来,我引入思考问题的临界知识作为日记的分类领域,提升自己从底层的系统维度思考每天生活的能力。

如果我不能从小事入手开始反思。那自然会觉得自己的经历都不够宝贵,那还有什么意义去记录呢?

没有反思总结,昨天宝贵的经历就都浪费掉了。

首先是绿灯思维,以相信记日记这件事情是对的,是好的。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实施,以及如何改进。

第一,就是最初的假设。假设,记日记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问题,那就一定在自己身上,是自己的方法不对。

第二,写日记能持续,是因为获得了正反馈。人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定是从中受益的。如果一件事情只是煎熬,只有痛苦的反馈,那很难坚持下去。

所以说我虽然年纪小,但依然可以有相同的经历,甚至由于反思所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当我和其他人花了同样的时间、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时,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却和他人完全不一样。我慢慢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读书的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你在阅读的同时能够认识自身,影射到自身而进行反思。这样虽然没有每天都写日记进行反思,但也借由此机会进行偶尔的自我剖析。

如果能力增长是一条曲线的话,偶尔反思一下的人,其增长曲线斜率低、坡度缓;每天坚持反思、从生活经历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人,增长曲线就陡得多。

写文章,讲Session,做Workshop

以教为学,也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

教别人不是在输出知识吗?学习是一个输入知识的过程,为什么教别人能够促进学习呢?

第一,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第二,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复述知识其实是强化记忆神经链的过程。

第三,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大家互相交流,能够让自己看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和可能忽略的环节,从而让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

“如果我的职级比现在高两级,我会怎么做?”

a.备课不能知道多少讲多少

下次要讲区块链相关的东西时,就果断答应下来吧,哪怕自己现在还这么弱。

既然我想要在知识管理这个领域深入研究,那么这次教学的机会就是我学习的好机会。

b.在备课中,一定要主动查询不同的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结论的反面案例。

心理学的知识不是“硬知识”,很多时候会有很多反例。我就必须很谨慎地关注对这些心理学工具的质疑,了解我用的工具什么时候会失灵。

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这本书中最核心的观点是:如何与我们的负面情绪相处,以及如何积极地调动我们的正面情绪,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这两方面,作者用到的实验和论据均未被推翻,而且经过了大量重复验证。

这在我讲 PWA 技术雷达的时候就犯了这个错误。只讲了很多好处,却没有提太多的适用场景。
从而我可以衍生出另外一个学习点,就是以后在每次讲课的时候都可以将优缺点作为内容的一部分,既丰富了内容,又更加逼迫自己去学习、思考事物的两面性。

只有真正知道我们拥有的知识的局限性所在,我们才配真正拥有这个知识。

然而,通过这个实验就提出“只要训练够1万小时,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这个理论,能站得住脚吗?埃里克森经过大量的研究后认为这个理论站不住脚。
那天才型的专家还能不能训练出来?埃里克森说:可以。

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尽管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元认知。

所谓心理表征,是指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

元认知是对我们的思考过程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但是很少有人能自觉地意识到还可以去思考我们“思考的过程”。

正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决定了我们思考的结果。

元认知与临界知识,一个是思考的过程,一个是思考的工具。

刻意练习最关键的还不是掌握具体的临界知识,而是要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有意识地应用更高级的心理表征解决问题,提升元认知能力。

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来掌握临界知识和提升元认知能力?

•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
“划小圈”这个概念是从乔希·维茨金的《学习之道》这本书中借鉴过来的,意思是持续、刻意地进行大量专注训练。

•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能力单元
我们把掌握的核心知识彻底吃透,就能够和其他相关知识组成一个新的知识能力单元,整体使用。

学习一门框架,先把编程语言的每一个特性都打扎实,然后你就可以自由组合去解决问题,而具体解决问题时也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并且知道去哪儿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先把市场分析、用户画像、投资政策等基本核心模块吃透,然后再把已有的知识进行组合从而形成更高层面的判断力。学习水平,某种程度上就是拥有正确的底层关键知识的数量及调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这种认知框架是需要自己去构建。

我们对核心概念都吃透并组合成知识能力单元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认知框架将它们联系和整合起来。比如,在商业分析中,可以将复利、边际效益、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组合成一个认知框架,来判断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

查理·芒格的一个观点: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这里说的“模型”就是临界知识,“框架”就是把临界知识整合起来的认知方式。

认知效率:绑定到临界知识模型,并且使用(React&Redux)框架的认知结构方式。
认知深度:改变自己的行为,真正展现行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与认知框架相关的临界知识和其他能力,极大地提升认知效率,进而表现出让人惊讶的认知深度。

◆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原来微信阅读里面可以评注,直接写自己的任何想法。

如果看不到事情背后的长期规律,那么我们就只能对发生的事情本身做出反应,而无法顾及更长远的利益。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生活在这种矛盾中。如果你留心记录和总结,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言行不一,再思考背后的原因,就更容易看到自己思维的陷阱了。
所以,如实记录的时间够长,就能够让不那么清晰的规律线索逐渐清晰;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的生活变成精彩的案例集。
这是如实记录过程的第二个价值。
主动思考,挖掘看不见的关系
记录帮助学习的第二个方面是:记录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挖掘看得见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的过程。

福尔摩斯说的:你只是在看,并没有观察。同样的道理,你只是在写,并没有记录。

自以为是。
不如实记录,就会继续自以为是。

如实地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尝试训练自己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而不仅仅是事后自以为是地去解释“为什么”

为什么要如实地记录过程呢?因为在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发生的事情是靠大脑记忆的,并不会记录下来。我们以为我们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时过境迁后,我们会根据现在的情况,扭曲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对行为的解读!

认知失调”。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扭曲我们的想法,使之符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减少“失调”所带来的不舒服。

在过去6年时间里,坚持把每一天我认为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样我的日记里面就可以有一个大多数人没有的项目:回顾去年今日。

如实记录,让我和别人同样在过去了6年的时间后,我却有丰富的材料拿来吸取教训,加速成长。

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的规律。
我们常常没有办法从生活中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超出了我们学习的视界。“视界”是指我们能够通过经验进行学习的视野界限。如果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呈现结果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我们就很难从中学习。

你现在能回想大学的时候一些事情如何影响到现在的自己吗?根本不可能,因为我没有这样如实的记录,只能凭不靠谱的记忆。

如果我们想要从生活经验中学习到更底层的规律,我们的记录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这种时间跨度能让我们超越简单的应激直觉反应,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底层真相。

如实记录的时间够长,就能够让不那么清晰的规律线索逐渐清晰;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的生活变成精彩的案例集。

如实记录过程,主要是侧重对事情的经过、结果进行记录。但是,更有价值的记录,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记录自己当时的情绪、思考过程、外部环境条件等等。

所谓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一般而言会记下面几个问题:
1.当时思考时,我考虑这件事情的目标了吗?如果考虑了,当初的目标是什么?
2.在这个目标下,我当时考虑了哪些因素?现在看,这些因素合理吗?有遗漏吗?
3.我当时为什么会这么考虑?各种因素中,哪个条件发生变化,结果可能不一样?
4.最后的结果和我的预期之间有什么差距?为什么?

记录的过程,其实是联想、启发、归纳、演绎的大集合,是调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重新理解过去一天发生的事情。

回顾,让我们能够在平淡生活中创造惊喜。

回顾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过往看似平淡的日子,因为时间的力量,因为空间的变化,因为心境的改变,因为自己的成长,回头看的时候,就产生了新的意义

我们的经验往往是对事件本身的得失层面做出“正确反应”,而这个决定很可能在更大的层面上是“错误的决定”。

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用基本、简单的原则思考,比如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人添乱。遵循这些简单原则做决定,虽然看起来会让当时的自己更加窘困,但是这些答案的影响却是在与时间做朋友。

从日常的记录和分析中,林彪总结出了战斗中的规律,从而能够通过战报统计来指导作战。

年度回顾,能够帮助我们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下,更容易看清错误的根源,从而更好地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所谓价值投资,就必然要克服短期资产匮乏与单纯价格波动所带来的痛苦。

(1)我们在收入匮乏的时候,由于缺乏安全感,没有勇气投资到虽然认为正确,但是可能结果不确定的领域。
我过去错失的机会和抓住的机会,均印证了投资在基本规律正确的事情上,长期看必然会带来回报。这一思考方式对我影响重大,让我在收入匮乏时有信心投资到确定的不确定性上;也让我们在收入有一定安全空间时,愿意更多地投资到这样的事情上,更有耐心等待时间的积累。

发现别人的热忱所在,是对他人最大的认可。

(2)生命中给我极大帮助的贵人,都不是因为我帮助了他们什么,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如何帮助别人。而我之所以投入那么大的热情去帮助别人,只是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事情,不去计较有没有回报。

回顾,其实是发现很多“短期正确、长期错误”方法的工具

使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的5个小技巧。

1.把短信备份在印象笔记中

2.为每一次对话录音

录音,更重要的意义是帮助我们记录沟通的过程,从而让我们未来回顾的时候能够更准确地还原当时的情景。

3.提醒定期回顾

4.建立核查清单

5.回顾重要人脉

科学研究证明,唯一可以从外部获得持续幸福感的因素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努力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增进认知深度。而影响我们提升认知效率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二是用于学习的时间。

有助于提升认知效率的努力方向也有两个:一是想办法提升自己学习内容的质量并增加数量;二是增加有效学习的时间。

我们为什么买书?
是为了看完书吗?至少我不是。我买书不是为了看完书,而是为了更快速地寻找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探索如何消除知识阻塞。

以后可以结合两个工具:1、在豆瓣把目录存储下来;2、在拿铁阅读里面把大概的内容看一遍。

只花几分钟时间阅读目录、前言和结论,目的是了解作者这本书究竟解决什么问题,思路是什么,我关心的话题他是怎么解决的。这样,我不用读完这本书就知道以后遇到何种问题可以向它咨询。这时候,书就好比我的一个私人顾问一样。如果我们身边随时都有合适的顾问,对于我们提高认知效率就是极大的帮助。

在深入思考问题的状态下,能够在多本书籍之间快速穿梭、寻求解决思路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才上网买书,等书到了,状态已经没有了。耽误的时间所造成的损失,可远比书贵。

同理,好书可以买电子版,也可以买几本实体书。

《穷查理宝典》我就有好几本,家里一本,公司一本,车上一本,想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就能随时翻出来看。

虽然一天24小时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能想办法增加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比例。如果能够花钱买时间让自己学习的话,也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在车上最好的学习方式应该就是听播客,听书。

为了增加反思晨修的时间,我出门就不自己开车,而是找代驾或者打车。我没有喝酒也要找代驾,目的是省出时间来处理适合在车上完成的工作,从而节约出学习的时间。

挤地铁表面上看很便宜,但加上机会成本就很贵了。本来我工作一天已经很累了,再挤地铁回去,到家就更累,那么我晚上就什么也不能做,需要早早休息。而打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贵,但是这段时间我可以恢复精力;如果睡醒了车还没到目的地,我还可以在车上处理其他事情,节约了时间仍然很划算。

要了解对自己有价值的人和观点,现场感以及获取信息的速度都很重要。

◆ 为什么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

我对学习临界知识能够实现“少即是多”效果的判断,建立在两个重要假设的基础之上。
第一个假设:很多时候,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动物复杂的群体行为,并不是借助特殊的气味或声波在传递信息,统一指挥;而是只要所有的动物都遵守同样的简单规则,自然而然就会做出各种复杂的群体行为。

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认为:面对复杂的问题,要从简单的、基本的原则入手。而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则明确提出: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就必须理解并掌握重要学科的基本规律,并把它们当作基本的思维模型来处理问题。

第二个假设: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在环状结构里,所有节点的变化,都会通过影响其他节点最终影响到自身。

大多数人日常认识和解决问题是依靠直觉、个人经验、简单线性思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偏好。而这种思维方式将导致:(1)我们无法发现事物之间深层次的联系——大部分事物似乎是孤立的;(2)在面对超出自己日常工作生活经验范围的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更无法准确地把握关键环节并合理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

事物之间有更广泛而深刻的联系,简单的规律在影响着几乎所有事物的发展。

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

◆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哪些地方比较容易产生临界知识呢?那便是可信度比较高、适用面比较广的重要硬学科里,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等等。

临界知识的思路是不用这些“现象原因”解释问题,或者说不用这些非常具象、未经严谨验证的推测解释问题,而是借助可靠度更高的原理解释,比如供需关系、不均衡分布以及规模效应等基础知识。

查理·芒格很推崇的规模效应以及与之相关的边际效应,就是非常重要的临界知识,也是经济学原理。

所以就一定要搞清楚它的适用范围,不要全部信以为真将其视为信仰。

社会学对结论的要求标准就比较低:只要结论大多数下情况成立就可以,甚至只要在特定情况下成立就可以。

作为一个概率判断的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决策帮助,比如从众效应、权威效应等等。总体而言,只要了解其限制条件,是可以当作重要的工具使用的。

1.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如果只是一个演讲打动人心,那可能是个人能力原因,如果很多演讲都能打动人,那背后很可能有规律。而对这个习以为常的事情探寻原因的好奇心,就是发现事物背后规律的第一步。事实上,有人就专门研究和总结了这个规律,写出《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这样的畅销书。

2.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当你知道这个结论的原始出处,你对这个结论的可能适用范围和可能的局限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3.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刻意练习为什么重要,可以从几个更基本的原理解释。比如,生理学上的结论:学习知识和行为之间的密切性与对应的神经链强弱有关,神经链越强,学习掌握得越牢靠。

心理表征 -> 元认知-> 思考的过程-> 如实记录-> 反思-> 定期回顾->临界知识

只有构建提升心理表征,才能把练习从低水平重复提升到更高层次。

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发现这一点的背后也是有思维框架的,并且被科学试验所支撑。

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解释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就建立一个假设。一旦这个假设被大量的检验验证为真,那么新的规律就被发现了。

这个世界不会自动标注出哪个客户或产品未来一定会成功,你可以勇敢地投入,但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而与此同时,我们眼前的高收入、大房子、出国度假和美食,却是明确的、可感知的。你能放弃这些确定的幸福享受,而去做一个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也不确定到底会不会是“新希望”的新项目吗?

心理学研究早就证明了,人有“及时享乐”“厌恶风险”和“只能根据感知到的认识做判断”的心理特点。人的这些特征,使得我们对存量敝帚自珍,而难以拥抱充满风险的增量,这是人性使然。

普世智慧。

临界知识的威力——可以普适地解释问题。

这几乎等同于程序设计当中的抽象,首先发现不变与变化,再将变化点中的相同变化抽象为不变(函数即数据)。

表面上看,我们企业的产品和战略需要一直变化,所以对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一直变革和改进呢?我们之所以变化,恰恰是因为“变化的原因”不变,即企业存在的理由不变——为用户创造价值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其实“用户需求是第一位”的要求一直没有变,只不过我们的企业必须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改变自己,挑战自己,才能满足这个用户需求不变的底层要求。

我们提出的这个临界知识新假设,一定是正确的吗?确实,答案是:不一定正确。我们提出每个临界知识假设,都是一个假设而已,是需要被验证和可能被推翻的。但是,这不重要。重点是,当你具备了这种不断质询、反思探索的学习能力时,在持续的发现和自我否定中,你的临界知识假设会进化得越来越可靠,越来越有解释力!

把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引入日常的生活思考决策中。

◆ 天赋与学习临界知识的关系

软件开发与敏捷,其中(越发意识到)所涉及的沟通与辅导又形成了领导力。

在做你喜欢的事情的过程中,寻找事物背后的规律。

如果我和别人聊天之后,能够给他人以帮助,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获得别人的感谢与赞许,会让自己特别有成就感,我会觉得自己很强大,虚荣心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哈哈哈哈,道破人性真理。

谦虚使人自大,虚荣使人进步。

真正让我感到兴奋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激发别人的潜能。这些时刻,会让我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

夜幕降临时,别人长叹一口气:“今天的活儿终于做完了。”而你却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我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这件事情一定要做起来,在输出的同时,甚至是输入的过程当中也可以更进一步地实时分享。

因为我热爱分享和传播有价值的观点,所以逐步成为人脉网络中的节点,朋友们有一些好的机会或者资源,也会主动分享给我。这进一步让我有机会接触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更高级的学习平台,一步步提升我的认知水平。

逐步地做到掌握一个领域的重要方法和规律之后,快速迁移到其他领域,从而实现自己跨界的能力提升。

你的优势就是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

我们在书中聊到的各种知识和方法,都是我们如何应对外部世界的策略。但更重要的是:你是谁?你喜欢什么?对于这个世界,你最深层的热爱是什么?

◆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总结规律往往是用归纳法,可以从众多现象中寻找背后的规律。而应用规律来设计实现过程则要复杂得多。

怎样把临界知识真正应用起来,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
答案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刻意练习。

空间和时间。

刻意练习至少有两方面的重复:第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1)怎样在短时间内,想到不同场景来练习?(2)还要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练习。

强行联系,🤣

遇到问题时,先找这个场景下的专业技术解释,然后再对专业技术解释进一步深入分析,联系到临界知识。

一系列这样的场景问题:你的孩子不听你管教怎么办?学生不听老师的话怎么办?下级违抗上级怎么办?换句话说:原本你应该有权威的场合,却丧失了权威,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界定问题,然后分析背后的影响结构。

1.确保所有人的声音你都能听见。这么做其实是“互惠”的一种形式。你通过给予别人你的注意力和关心,从而利用互惠效应,让别人更重视你的意见。
2.规则稳定,有可预见性。这么做是“承诺一致”的一种应用。如果你朝令夕改,就会打破别人承诺一致的理由,你的权威自然受损。
3.公平,执法一视同仁。在我看来,公平是融合了互惠、喜爱和承诺一致的要求。

4.让管理者的形象和被管理者喜欢的形象结合起来。

5.让大家看到现在采取的策略在过去或者其他类似的场景中取得的成绩。

6.在给被管理者建议或意见时,展示这一建议的稀缺性。

作为一门硬科学,物理学要求物理学家们进行理性的、严谨的思维分析,能够在众多繁杂的表象背后找到真正的底层原因。

刻意练习必须关注两点: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2.大量地持续练习。

品牌命名的关键是降低传播成本。如果你按照这个认识深度再进行训练和尝试,你是不是也能基于此,自己推导出“品牌命名的20种方法”呢?

把这20000个创意反复看了三遍以上。

在从事广告的6年间每天保持着阅读10个以上广告案例的习惯。

我们的决策是基于我们获得的信息质量。
相较乔伊丝的父亲而言,在是否更果敢地送女儿上学这件事上,母亲似乎比父亲更具有预见性。尽管这个预见性可能来自直觉或爱,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如果一个人具备“预见性认知”的能力,那他的优势就要大得多。

两个认知习惯阻碍着我们获得预见性认知,那就是:应激性反应和单因果思考方式。

这种对单个事件本身做出反应的方式,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生活中的其他决策,逐步促使我们形成了单因果的思考方式。换句话说,我们在考虑得失时,很容易陷入细节的问题或表象的问题里。

乔伊丝的父亲考虑女儿升学的问题,就很容易被表象问题——“存款是否够学费”这个问题限制,从而思考不到上学本身带来的潜在收益。

穷人的思维带宽被眼前的危机占满了,他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考虑长远。

与应激性反应相对应的是结构性反应。所谓结构性反应,是指我们在做选择时,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做出反应,还要思考导致这个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

“投资就是投未来。人们都是根据现在的股市情况来决定现在的买入卖出,这样你就会被现象牵着走。”

今天的我们是由过去我们的选择铸就的。那么,明天的我们,也是由今天的选择决定的。我们的不同选择,造就了不同的力量结构,就会推动未来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找到今天的结构,就能找到投资明天的机会。

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而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多个元素组成,这些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

单因果思考,是对问题本身做出反应;而系统化思考,是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基础规律所推导的基础模式,即结构化思维。

所谓“基模”,就是各种事物发展中常见的基础模式,比如增长极限、舍本逐末、公地悲剧等。这些模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生态系统,到公司管理,再到个人成长。
这些模式本身就是一个结构,而每个结构都受特定的基模规律影响。比如,增长极限背后有复利增长规律和临界值规律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理解复利和临界值的概念,便能推测出增长极限的模式。而我们掌握这些规律,并能够应用到生活中时,便具备了预见性认知的能力——了解整个系统的发展态势。

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好的答案来自好的问题。

人们对问题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现象解释、技术规律解释和通用规律解释。

现象解释主要是应激性反应,直接对表面的现象做解释;技术规律则要更深刻,能够找到这个专业领域的重要规律;而底层规律则跨越了专业限制,用更加基本的知识来解释现象——用户价值第一、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从众效应、边际成本等知识,是受过普通大学教育的人都知道的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其实就是我们提到的临界知识。

自由支配时间即机会成本。
当然,这也是在ThoughtWorks的好处之一。

一、内容更新频率差别的背后,是巨大的机会成本差别。
一周更新1篇主文和一周更新7篇主文,后者的工作量是前者的7倍。假设李笑来和万维钢写作速度相同,完成一篇主文都需要1天时间。那就意味着,李笑来在完成每周的订阅文章任务后,还有6天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二、内容生产方式差别的背后,是用户价值挖掘的差别。

运营是未来预见型认知

李笑来和万维钢两人节目真正的差异不在于内容质量,而在运营和赢利点的设计上。

未来的竞争是“预见性认知”的竞争。我们的认知方式,大致就分为归纳和演绎两种。

对产品设计的功能分析,就侧重于总结性的认知;而对运营和赢利模式这样的设计,更需要预见性认知。

“有根据地进行推测”本身就比归纳法难以应用。

用户访谈调研,收集不同用户的意见,然后总结归纳出用户需求。这就是通过归纳法了解用户需求。

乔布斯说:我从来不做市场调研,我不问用户需要什么。乔布斯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是从更基本的人性出发的,比如简洁和美,以此为基础设计产品,反而更加直指人心。

教育的思维定势。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都是给定我们一个问题,去找出正确答案。而要培养预见性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多问“为什么”,掌握背后的规律,才能形成预见性。

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十年大致从资源驱动型,到后来的技术驱动型,向现在正在发生的创新驱动型演进。

随着中国创业热潮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具备专业技能的个人甚至可以“U盘化生存”,我们获取各种专业服务的成本便不断降低。

具备预见性认知能力的人,因为提前在战略要地进行了布局,在后来的竞争中就将占据极大的优势。

非科班程序员的自卑与机会。

过去我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更多的是在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提升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行动的效率这些层面,却几乎没有关注将知识的底层结构打通。而对临界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帮助我们构建底层认知,进而提升实现预见性认知的能力。

◆ 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L的网络营销能力未必是前10%,执行能力差不多是前10%,但是网络营销+执行能力,那真的就是前10%。

我们的重大决策都应该在我们的能力圈中进行。可我们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

我们总可以在生活中的一部分领域培养自己的优势;一旦做得比90%的人要好,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狙击手策略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我们80%的成功,是由20%的决定引发的。而我们能够做出高质量的预见性决定,是因为我们比90%的人更了解这个领域。

你的本事是不是真的好,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有没有人愿意为此埋单。

我们只有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才算真正拥有能力。

所谓能力边界。

对于和我年龄相仿的人而言,我应该是有较大优势。但是对于比我年长很多又在类似领域深耕过的人而言,我的优势可能要弱得多,甚至没有。

道正则术强。

我所拥有的最大优势是我的坦诚和真诚。我当然学过很多演讲和沟通技巧,但到头来我发现自己真正喜欢和相信的是真实的力量。

那我就是想成为高级学习者的受众。

根据我的能力圈边界,我画出了我的知识服务群体边界:第一,有一定学习方法和工具积累,想要进一步突破成为高级学习者的朋友;第二,工作3~8年,仍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希望从底层打通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中层管理者。

这也是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准确扣动扳机的重要性,前提还是得先寄期望于超越90%人群的专业能力(或跨界能力)。

世界是如此复杂,我们用临界知识做基本趋势的预测是没问题的。但是仅凭此,要做实战级的应用是不够的。

◆ 复利效应

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数学的本质是表达的艺术。数学是在我们并不完美的生活基础上,一种抽象的完美的表达方式。

这种“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现象,导致站在整个网站世界的角度看,20%的网站吸引了80%的访问量,而80%的网站只能共享20%的关注。这种不均衡的分布状态,在数学上叫作“幂律分布”。

所谓的长尾,就是幂律分布中那后面的80%。

定期年复一年太难,提高利率也不靠谱。🤣

了解了复利的本质后,就会发现有两个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复利的效果——利率和执行次数。

“利率”,就是做A导致B后,B对A能有多大的强化作用。

只有执行的次数足够多时,复利的效应才能发挥出来。

模型的利率就是有多少人受到高质量文章的影响愿意去分享传播这个公众号,执行次数便是公众号文章的推送次数。

只要坚持提高利率(写高质量文章)和执行次数(发布数量),那么一定会有达到临界点(大V推荐)的时候。

六度分隔理论。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想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肯定可以通过6个人认识到他。

其实到四度人脉的时候,你已经完全不知道这个层级的人是什么样的,有什么能量了。很可能你的一篇文章被某个明星推荐了,然后你的信息就得到了大规模的传播。这个时候,恭喜你,触发了临界点。

运气只能左右黑天鹅事件的迟早,却不能左右它是否发生。

人脉也是一个复利模型。一个人认识的朋友多,就会有人愿意将你推荐给更多朋友,那么你就能认识更多的人;而因为你认识了很多的人,会吸引来更多的人想要认识你。

拓展人脉的关键利率不是发更多名片,而是让自己变得有价值,让人们愿意把你推荐给别人。

那我到底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呢?还有不要忽略时间成本,有限时间内的执行次数有限的。

什么时候你才应该把钱投资到理财产品上呢?当你的收入扣除生活成本和自我成长之外,还有闲置资金的时候。这些钱,才是应该拿去理财投资的。

◆ 概率论

过去的每一件事情的结果,是众多可能的结果之一。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也将有无数种可能的结果。如何描述和应对这么多不确定的可能性呢?

怎样提高主观概率的准确性呢?答案是,信息质量。我们掌握的事实与细节越多,主观概率的推测就越准确。

一个重要的工具便是“决策树理论”。决策树可以画成树枝状的结构图,所以叫决策树。一棵典型的决策树是这样的:


那怎么做决策呢?计算每个方案的可能收益,比较高低。方法是:把一个方案下每个结果的收入和它的发生概率相乘,然后求和。这就是这个选择的收入期望。

为大概率坚持,为小概率备份
我们得出相对准确的概率,并以此为基础做出判断,只能说明我们取得预期结果的概率比较大,并不代表预期的结果就必然发生。

第一,如果我们在大概率事件上持续投入,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极大增加。更确切地说,我们在高期望的事件上持续投入(结果发生的概率虽然小,但是回报足够大),坚持下去会获得高期望收入。

第二,我们要有冗余备份、安全备份,防止小概率事件给我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期货投资中,有一个赚钱的秘诀:“看错时不死,看对时大赚”。

在自己的随身包里放一把备用钥匙。这就是一种冗余备份系统,而它背后是一个概率思想:小概率事件必然发生。

第一,你要比的是和你相似的群体的成功概率。

你的极致努力可以改变你获胜的概率。换句话说,概率不是固定值,而是动态值。

贝叶斯定理是说,对于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先估计一个概率,然后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根据新的信息和反馈来调整原先的估计,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概率判断。

这才是创新型企业的出路,结合DPS的理念,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打好基础设施,包装既有能力资产,构建能力生态,快速试验实践,全方位收集有效反馈。

快速迭代、不断试错,来增加对未来的掌控和把握。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选择不断地投入成功概率最大的事情当中,并且避免小概率事件给我们带来的致命打击。
从长期来看,一直投入最大赔率的事情,终究会有回报。

◆ 黄金思维圈

黄金思维圈的最基本应用便是:你遇到每一件事情,首先问“为什么”,也就是,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当我们能够从why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我们显然能够和别人更好地建立信任和共识。

就像(初代)锤子手机的存在就是在向世界证明精英群体的完美主义诉求是存在的。

营销的最高境界——营销你的价值观,也就是营销你的why——你为什么存在。

奢侈品品牌能够获得高额情感溢价的关键之一,是他们通过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用今天的流行语说——他们卖的是情怀。

毕竟从what入手是最简单、最符合大脑直觉反应的思考模式。

需求看到的是需求的what层面,而真实的需求是要在what的表象之后挖掘到真正的why。从why入手,这一简单的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拨开迷雾,直指重点。

在与人聊天的过程中,你可以通过对方是在哪个层面讨论问题,从而判断他对这一问题理解的深刻程度。

任泽松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说:
那取决于我处在哪个时代。

任何一个领域中的顶尖人才思考问题都不会被问题展示出的what所迷惑,而会思考问题背后的本质。这也是黄金思维圈最大的价值:透过问题的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

封闭式问题有时候是套路,有时候也可以体现出提问者的不确定性与平庸。

在和客户的沟通过程中,如何回答重要的封闭型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会决定此后谈话讨论的基调。我没有直接回答客户的问题,而是向客户提出了一个问题:您为什么要开发二期项目?

客户实际上是想要提升景区的赢利能力,这是why,而建设二期项目是表现出来的what。

下次别人找我问工具的时候,我也可以多问一句why。

当我提出这一思路的时候,客户很受启发,很快决定和我们合作:先将一期项目收益提高,再根据一期投资收益情况考虑二期项目。

当你停留在what的层面找答案的时候,答案永远不会有创新。而当你从why的层面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在how的层面就会产生很多创新想法。

如果你培养一些习惯后,能够从发海报这件事情中学到东西,那你就能从任何事情中获得成长和收获——这种能力所产生的效果是最可怕、最惊人的。

◆ 进化论

一个物种在适应过去的环境时,会形成一种行为A;当环境发生变化不需要行为A了,可物种仍然会延续过去的做法,就像与鬼魂共舞一样。

如果你在那些规则已经不适用的地方遵守规则的话,你就死定了。

想要在变化的世界里生存得更好,你得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快速响应。

这跟最初的大学生凭借某一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量就能生存的很好,到后来所需的知识广度、追求跨界能力能够活得很好,以及现在更进一步从而需要知识深度快速改变行为才能生存下来是一样一样的。
似乎有悖人性生理特性与动物进化论的缓慢程度,所以更需要刻意练习,以更快速地改变心理表征。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下海经商、冒险成为“资本家”的人们成了第一批万元户;90年代,敢于在村集体开设乡镇企业的人成了一批暴发的“农民企业家”;2000年之后,投身住房改革、搞房地产的人成了《福布斯》中国排行榜上的主力;2010年后,在移动互联网和金融快速发展的时候,想方设法留在银行做柜员的……显然是对环境变化反应不过来的。

只有在资源重组的巨大变革中抓住机遇,才能让形势的浪潮将你推送到成就之巅。

失去比得到所带来的情感落差更巨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是生病了才明白身体的重要性,再来增强身体。

如果你对刮来的风无动于衷,没有成为下一个乔布斯,那也没什么。可是,如果你看到龙卷风来了,却没能像索罗斯的父亲那样撒腿就跑的话,结果就不好玩了。

如果我们可以应用自己的心智提前发现变化,就有可能更主动地应对变化。

高考填报志愿,选专业重要还是选学校重要?在我看来,选城市更重要。报考志愿,首先考虑北上广,哪怕学校次一点,专业差一点。

了解另一个圈子的人在做什么,尝试一下自己未曾有过的人生体验,听一场自己从来没接触过的领域的讲座……这些都是你在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

幂律定律。信息密度的分布不是平均的,而是20%的人拥有着80%的信息链接。

人脉中心,就是那些处于信息中心的点。如果你想让自己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要么自己成为人脉中心,要么结识更多的人脉中心。

真心与个人发展与生存是一模一样的,毕竟企业由人群组成,个体出入于职场。

问题不在于公司没有意识到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是他们没有及时地、充分地改变行为。

看到了风口,可是真的愿意放弃目前安稳的生活,投入不一定靠谱的风口,并不是人人都做得到。很多机会,不是死在你不知道,而是死在你知道得太多,却没有行动。

第二,精益创业,最小成本试错。在我看来,精益创业的思想让人类应对环境变化的方法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什么是精益创业呢?简单地说,就是最小成本,快速试错,快速改进。

动态确认实际真实概率。

最小成本试错的方法更可能是:拎一袋水果和一个榨汁机,站在地铁门口卖榨汁,看有没有人买。如果没有人愿意等着你榨汁,你也不用浪费钱去开发模具了。如果有不少人愿意买,你就做一个售卖机的外壳,自己藏在里面。有人投币之后,你打开榨汁开关,模拟一个投币自动榨汁机运行的全过程。如果投币自动榨汁机也很受欢迎,你再开发模具,显然成功概率要大得多。

在我最开始不明确方向的时候,我就到处听Session,参加Workshop,这也是一种快速试错。大学的时候亦然,认真学习,跑销售,做比赛,搞学术,混社团,玩摄影,泡实验室,创业,哪个没试过呢?最后发现自己会更适合安安静静坐着写代码,分享文章,帮助别人也是内心愉悦的一件事情。

精益创业的思想告诉我们:面对环境变化的时候,如果不敢确定,你可以先小成本测试,找到相对靠谱的方案后,再加大投入,直至全力以赴。

第三,模仿领先者的行动。

事实上,多数情况下,抓住一个趋势并不需要你是第一个看见的;你只要是第一批跟进的,就能够享受到变革的红利。

模仿也是管理学上说的对标。当然模仿也是有层次的,真正的模仿是理解“为什么”,看到模仿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表象,这才是后期超越的关键。

真心的,我已经知道的够多了,然而行动与认知是相辅相成的。增加执行频率与反思频率,可以进一步达到复利的效果。

重要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能采取行动,改变多少。

写文章如何精益创业,减少浪费?先构建一个MVP(GitHub Issue),然后根据读者反馈来进行进一步展开。

正确的方法论(精益创业)和模仿同级别最优秀人的做法,能够让你在没有冒险基因的情况下,更好地把知道变为行动。

◆ 系统思考

这跟我日常刷文章,看新闻是一样的。

了解这些事情再多,也很难让我们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这种理解世界的方式,既不能增强预见性,也看不到其内在的原因。唯一能起到的作用,是帮我们打发碎片化的时间,增加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站在道德高地彰显我们的正义感。

黑社会的运作系统——在外面收保护费、打打杀杀的一定只是马仔,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甚至不是黑社会的老大,而是黑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要素的依存关系。

最重要的是它们的组织,它们组合起来的模式和形式,也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石墨与钻石由相同的碳元素构成,只是碳元素的组织方式不同,展现出来的性质就截然不同。

结构化思维: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多个元素组成,这些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

一是系统结构决定“部分”的行为。系统中的事情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二是系统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回路网络关系。

如果要跳出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系统思考,关键突破口是:从事物的互动“关系”入手,而非从“事物”本身入手!

客服/网站优先推荐酒店,其推荐依据是什么?
竞价排名。

就算是没道德的人,也会考虑如何赚更多的钱。对A而言,它应当明白为C提供优质服务,是系统能够持续正向反馈运作的关键。可为什么它会杀鸡取卵,损害C的利益呢?

从系统思考的角度看,百度和京东两个系统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差别:反馈机制。

在京东的系统里,消费者C可以对B的产品/服务质量进行即时、公开的评价,而评价的结果会对潜在用户C产生影响——B的广告效果不仅取决于A的推荐,还有C的评价。因此,B为了利益最大化,是有动力对服务质量进行改进的。

百度的系统里,用户C的反馈有一个极大的延迟,大到出了人命。

就魏则西事件而言,由于用户对医院的评价基本没有渠道反馈,所以,百度无法得知自己推荐的医院有什么问题。百度所能看到的只是关键词的竞价价格。既然在百度看来推荐谁都一样,那么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推荐出价高的人就好了。

就跟我开始记录时间一样,我就会发现我一天当中到底是什么时候浪费的时间以及去折腾工具的时候,那时间更是哗啦啦地溜走。

饮食记录,是这个系统的一个关键解。在一个不起眼的环节采取行动,能够带来整个系统结果的巨大变化。

复杂系统的特征之一便是“违反直觉的”。在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那个真正起作用的关键解可能让我们难以想象。

类似魏则西事件里的中介“善恶”“道德”问题,我们从系统思考方式出发,发现或许建立及时、公开的反馈系统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关键解;而美铝的奥尼尔也是在理解了公司背后的运作系统后才做出了惊人的决定:提高生产安全性→停工减少、次品减少→成本降低、质量增加、产量激增、浪费减少→增强竞争力→更多收入。

能从关系入手思考问题、了解系统背后结构的人知道一个秘密——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里,行动的原因和结果在时空上并非紧密联系。

也是一个问Why的过程,只有更进一步才能发现关系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这个世界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理解事物最重要的方式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

多数人只能看到事件本身,在what层面做出反应;少部分人能够总结出事件的规律、模式(how),从而预见未来;而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探求到系统运作背后的结构——理解了系统运作的why,就有可能设计整个系统。

系统思考是一种与我们直觉思考不同的思考方式。它是整体地、动态地、连续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是在复杂动态系统中以简驭繁的智慧。

1.关注“关系”而非“事物”。

2.分析系统结构,也可以从历史情况入手。

3.独立思考,快速试错,观察系统的结果。

4.系统关键解有时在信息制高点

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进一步了解和理解自动控制原理当中的PID控制理论。

及时反馈,对系统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候你成功,不是因为你努力,只是你幸运地处在正确的位置。

◆ 二八法则

人脉对我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情感,提供情感慰藉;第二,信息,提供信息情报;第三,能力,分享资源能力。

在人脉关系里,如果你不认识A,你的所有朋友也不认识A,A和他的所有朋友也不认识你,你和A之间就存在着一个结构洞。

我是做景区规划设计的,我的圈子可能主要是设计圈和旅游圈。这时候,我朋友中属于媒体圈、律师圈、医生圈的人,就和我的人际关系存在着结构洞。

那么从系统的角度看,你接收到的信息就会存在大量的冗余。因而,你在这个人脉网络中获取信息的效率就会降低。

如果要让你的人脉网络关系形成更大的信息优势,你就要在你的朋友圈中尽可能多地增加“非重复关系人”。换句话说,你需要增加与你现有朋友圈关系背景不同的新朋友。这样做之后,你的人脉网络结构就会得到优化。

人们通过弱关系找到工作的次数,远远大于通过强关系找到工作的次数。

如果你能不断打造和拥有结构洞,就能极大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从而让自己占据信息获取的优势。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信息和财富一样,从来不会均匀地传播。


而同样是这五个人,如果你介绍ABCDE彼此认识,就形成了像蜂窝一样互相联系的网络关系。这个关系结构就是人脉蜂窝结构。

ABCDE之间碰撞出来的新想法和新联系,也会因为你们彼此熟悉,能够很快传到你这里来,增加你的新信息。

蜂窝理论,是把你的非重复关系人、你的重要弱关系,主动地建立成强关系。

其实,朋友就是要相互成就、互相支持。真正的人脉,应该是促成连接、促成信息交流的。

不要把所谓的渠道当作最重要的信息;而是要学会利用这个渠道,提升整个网络的信息质量和新信息敏感度。

你要做的不是去各种圈子毫无头绪地认识各种人,而是从认可你、志趣相投的人里面,发现和整合各自圈子的资源。

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大多数人都会忽略的,那就是和弱关系进行1对1的深入交流。要想把网友转变成生产力,你就必须花专门的时间和他们沟通。

信任,是构建能力交换的基础。

能够成为好朋友,最核心的是价值观的认同。人品好,才是真的好,最后才是沟通的技巧。

•方法一:自我暴露
所谓“自我暴露”,是指和别人分享你的一些小秘密,或者去分享一些不会在公开场合谈论的话题。

•方法二:做一个给予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同别人分享能力,首先我们必须愿意分享自己的能力。

这是我真心没有意识到的。

你对别人真诚地感恩,也能够让对方收获很大的价值。

所谓正太效应。

二八法则只是一个结果的表象,真正推动这个结果的关键是系统正反馈。

我们拥有更多跨领域的重要人脉,就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解决问题;有了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合作,从而形成正反馈。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别都会带来结果的巨大差异。

我们能够通过提前分析系统中哪些因素可能持续累积正反馈,最终影响资源分布的结果,从而未雨绸缪,提前进行准备工作。等到未来的某一天,只注意到结果的人会对你说:当初你真是走了狗屎运了。你一笑就好。

◆ 安全空间

再稳固的系统,如果没有预留足够的安全空间,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为了减少类似这样的小概率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所有的汽车都会设置安全带和安全气囊

即使我们做对了99%的事情,只要1%的事情搞砸,造成的损失就会放大10000倍

那些偶然的、意外的小概率事件的结果,往往造成致命的后果。而安全空间,就是人类在无数次犯错之后总结出来的对小概率事件的应对之道。

你的毕业论文,除了电脑里那一份,U盘、邮箱和网盘里应该各有一份。这些都是完整的冗余备份。

越安全就意味着越浪费。有时候为了安全,进行完整备份的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怎么办?
二、关键节点备份
人们想出了退而求其次的办法:不备份整个系统,而是备份最关键的部分。

一式三份地进行备份,专业术语叫“三重模块冗余”(TMR)

所谓绝对安全,而不是相对安全从而让用户自我判断,这绝对是愚蠢的,就像路边的高压电箱,如果不做到绝对安全,你怎么知道会有哪个傻逼即使看到安全警告还是要过来开下门?

如果你有一辆电动汽车特斯拉,那么当你的仪表盘显示汽车电量为零的时候,实际上电池里面还有10%的电量。这部分电量是用户不能使用的。这是为了保证在极端情况下——你的汽车没电了,又好多天不充电,你的电池不会过度放电,影响安全和性能。

就像除了用TimeMachine和网盘进行备份以外,还可以上传代码到GitHub…

解决方案备份——Plan B

A计划,是你目前能够长期从事,并且值得持续投入的工作,例如你现在的工作。
B计划,是在A计划之外,你应该给自己创造的新职业机会。万一A计划有问题,你可以有应对的方案。
Z计划,是用来应对最糟糕状况的备用计划,即假如有一天,你倒霉透顶,你的A计划和B计划都失败或失效了,你应该有一个可以保证自己生存的计划。比如,存足够的钱,在半年没工作的情况下,生活质量也不会下降。

做了最糟糕的打算,可能最糟糕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了。

我们往往不愿意面对或承认最糟糕的情况会发生;但是,只有为最糟糕的情况提前做打算和准备,才能真正减少和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

如果你不希望路过河边时淹死——你可以通过带救生衣来应对这一情况;也可以通过减少去河边的次数,只选择风和日丽且有救生员在身边的情况去河边。

真正优秀的指挥官,是确保已经可以胜利了,才出手求战。“先胜后战”便是指有了足够的胜算,就有了足够的安全空间,这时候再行动才正确。不懂战争的人,是先出来打仗,期望在打的过程中赢得战争。

“以4毛钱的价格买价值1块钱的东西。”中间相差的6毛钱,就是你的安全空间。

我们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往往是听“所有人”的意见,而不是自己独立思考和分析。而当你思考的结果是导致自己错过巨大机会的时候,你的懊恼、沮丧会让自己更加怀疑先前的决定。

永远不要仅仅通过别人是否赚了大钱,来判断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如果你要能够坚持只在有胜算的时候做决策,就要有能力在受到高风险、高回报的诱惑时保持冷静。

如果我们采取“只在有胜算的情况下出手”的策略,那么由于出手条件非常苛刻,可以出手的机会就很少:你要过滤掉太多虽然可能会成功,但是没有十足把握的机会。不过,你却能极大地避免风险。

少数几个好的决策在长期能带来成功。我不介意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一是要花很多时间思考。查理·芒格和巴菲特的日程非常宽松,把大量时间用来思考。你考虑得越周全,犯错的机会就越小。二是要避免让自己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大多数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认为自己还不够忙,可是越忙越容易出错。而出错会打断投资的复利效应,这样的代价非常不划算。

冗余——是对系统发生极端情况时,有备份来抵御严重影响;精简——是减少有风险的决策,提高成功率,减少甚至消除极端情况的发生。

反脆弱是指,遇到极端情况之后反而能够获得更大的益处。比如一个雪球,摔到雪地里反而会越滚越大。

一个按照商业计划书来创业的团队,一旦遇到未预料的事件,便满盘皆输;而一个快速试错、精益创业的团队,遇到未预料的事件,不仅有能力应对,还可能将其发展为新机会。

花100元买火灾险,一旦发生火灾,赔偿的金额远大于投入。利用这种非对称性,我们便能用很小的成本改变系统性质。

◆ 临界知识的综合应用

你遇到每一件事情,首先问“为什么”:《成甲说书》节目为什么会存在?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一是作为节目内容的生产者,你必须有热情长期投入其中,这样节目才能长期存在。

二是节目能长期存在的另一个关键是用户的认可。市场不埋单,节目不存在。

其实就是从内心说服自己。

做节目的底层动力是:喜欢激励和帮助别人带来的成就感。《成甲说书》不是音频说书节目,而是借助这么一个载体去享受我热爱分享和帮助别人的乐趣。

关注关系,而不是具体事物。

这张图帮助我在众多复杂的事情中,找到了整个系统的瓶颈和推动因素,即关键解:提升内容生产能力。

细分品牌应该是:学习方法。

而且是细分到学习方法这个子品牌和具体方向。

如何在时间很少的情况下,持续、稳定地生产优质内容。

这种资源有限,却要实现高绩效问题的突破口,就是二八定律。20%的核心工作,决定80%的业绩成果。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 工作成果。

任何一个工作,都有高产值环节和低产值环节。提高效率的关键,就是找到高产值环节,并集中精力保证它的质量,而把低产值的环节外包出去!

要找到核心价值环节,无非是两步:第一步,把工作流程进行分解;第二步,找到最影响说书质量的环节。

做最重要的事情,就像打字的这一部分,完全可以交给讯飞语音输入法。

说书准备流程,把它拆分成十多道工序。我严格控制上面的核心价值环节,其他环节就交给更适合的外包人员完成。这样,我真正投入准备说书节目的时间,从原来4天左右减少为5~6个小时。而有趣的是,节目质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因为我有更充足的时间关注最关键的价值生产环节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对应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也是这样,什么样的东西,什么样的文章才是持久弥新不会过时的呢?

制作的节目内容,其主题必须是不随时间流逝而使价值消逝的。比如《影响力》《自控力》,可能过100年人们都会关心,现在的研究结论都会对后人有启发,这就是经典著作的价值。当然,不可能我选择的所有说书内容都能管用100年,但是有一点却是明确的,那就是不追热点,关注经典。

所以说以后要多在平台里面写文章,而不是在自己的博客里边自己玩儿。

抱大腿策略。在最早期的时候,罗胖节目的重要策略是依托优酷视频平台这条大腿,借助网站导流来增加用户数。这个策略比那些建立自己的网站、做自媒体的人聪明得多

用冗余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双外包团队。我有两个团队在帮我准备相关外包内容,这样,如果他们每周能够正常生产,我就会积累下当下用不完的方案。而且,万一一个团队的质量不达标,被我或者罗辑思维毙掉了,也不会有大的影响。

◆ 结语 认知优势的未来

学习之易在于获取高质量的学习环境越来越便捷。

深度的认知和学习,永远要耐得住寂寞,下得去苦功夫。没有刻意学习的痛苦,就没有一针见血的清楚。

成为前20%,可能都不止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可能只是为了生存。

罗辑思维用顶级人才给你极其便宜的服务时,你还会听你们县城里的学者讲座吗?

继学历优势、关系优势之后,认知优势将成为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普及之后的新的机遇红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aixiaoji
Copy link

后文是对书的笔记嘛?

@JimmyLv
Copy link
Owner Author

JimmyLv commented Nov 2, 2018

嗯,是的呀,但是没怎么整理。😂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2 particip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