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裁员后三大最常见心理创伤 #41

Open
lietoumai opened this issue Dec 20, 2018 · 0 comments
Open

裁员后三大最常见心理创伤 #41

lietoumai opened this issue Dec 20, 2018 · 0 comments

Comments

@lietoumai
Copy link
Owner

lietoumai commented Dec 20, 2018

在这个时机,谁都无法保证自己不会被裁员。

专家建议现在的工作人,不仅要注意心态上的调整,更要在平时未雨绸缪,才能安然度过裁员危机。

我们都知道裁员将对工作人生活带来莫大的冲击。所以在最近频频出现的裁员消息里,总不乏一张张悲苦、失意的脸孔。

被裁员的失落感

美国Stybel Peabody Lincolnshire企管顾问公司的创始人史帝柏(Laurence J. Stybel)和皮巴帝(Maryanne Peabody)在《哈佛企管评论》中指出:传统工作人都有一种工作到退休的心态,以至于很难接受被裁员的

事实,结果陷入三种失落感中:

第一种,自我认知的失落
有些人,特别是主管人员,常在优秀的绩效与客户的称赞中,自我强化了他们在公司里的重要性,以至于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

第二种,众叛亲离的失落
许多人都不能接受原来像亲人、朋友般相处的上、下属或同事突然变得疏离。

第三种,自信心的失落
特别是一些原本生性内向,或从事较少与外界接触工作的员工或干部,很容易会因为裁员而丧失自信,更加退缩。

传统工作人“终生任期的心态”(tenure mind-set)引发了这些失落感,结果带来更多的伤痛。反观那些能够安然面对裁员的员工,他们抱持“任务指派的心态”(assignment mind-set),以一种完成阶段任务的心情来接受职务的结束,则让他们更坦然地面对现实。

未雨绸缪,减轻伤痛
为了减轻裁员所带来的伤痛,专家建议现在的工作人,不仅要注意心态上的调整;
在实际的做法上,也该在平时未雨绸缪:

一、在你的聘雇契约中加入终结条款
亦即,不只要重视在职时的福利,还要加入在各种离职状况时,对自身权益的保障。

二、确实维持职场上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特别是和那些本身已经掌握着强大关系网络的人,例如CEO们的重要顾问或是那些法律、顾问公司的合作伙伴等建立良好关系。

三、默默提升自己的能见度
积极参与同业公会或其它的产业协会,开拓自己在核心事业内、外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以及进入其它公司或产业服务的机会。

四、注意裁员的预兆
随时留心公司裁员的文化以及内部职务的异动,才能事先预警到自身的去留和应对方式。

职务异动的警讯

知名作家与企管顾问杜柏森夫妇(Michael S. Dobson and Deborah S. Dobson)特别在《华尔街日报》报导中,提醒所有仍在工作岗位上的人,要留意以下几个职务异动的警讯:
一、公司将一些重要的任务重新指派给其它人做。
二、公司同事,特别是那些“通达内情”的人,对你的态度与行为有明显转变。
三、你开始不用参加那些原本经常参加的重要会议。
四、公司要求你教导新进人员一些平时由你负责的主要任务。
五、你的直属或其它上司给你的口头暗示或书面警告。
六、新的管理团队进驻公司,并启用自己人担任要职,而原来职位上的同事纷遭裁员。

如果你已经发现这些征兆,就该尽快予以回应与改进。因为大多数公司都以员工的绩效表现,作为评定员工是否列入裁员名单上的依据。然而问题是,许多工作人并不了解公司或老板对你的期待,以至于造成绩效认知上的落差。

要弥补这些落差,杜柏森夫妇建议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一、定期回馈
定期注意公司、同仁对你工作表现的正、负面反应,以掌握绩效认知落差的情况,并加以调整。
二、行事风格
有时员工被认为表现不佳的原因,就出在其行事风格。尽管你的业绩杰出,还要采取上司认可的行事风格,才有所谓“好的”绩效。
三、人际关系
如果你的上司或高层不喜欢你,你必须主动化解敌意,采取低姿态可能会是较好的方法。假使已经势无可为,便该积极获取公司内更多他人的支持,平衡那些负面的意见。

如今,任务指派的心态日益普遍;招募新人的成本也日渐增加,企业不再排斥重新雇用离职的员工。如果工作人不幸面临裁员,能够从容地离职,不但是顺利迎向新职务的大前提,也可能是下次再见老东家的新契机。

原文出处不祥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