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47 lines (105 loc) · 7.25 KB

2017-02-25.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47 lines (105 loc) · 7.25 KB

「软技能」读书笔记

这本书断断续续地拿起来又放下,放下又拿起,终于在一个阳光暖暖的午后把它看完了。倒不是内容有多深奥或乏味,纯粹是自己没有建立阅读的习惯。

这是一本希望自己在初入职场时就看的书。作者是一名程序员,但里面跟程序相关的并不多,更像是一些「元技能」。哪怕是做销售、司机也能从这本书获得到不少启发。

以下列出的只是框架级别的,对哪块感兴趣的,直接看那一章的内容即可。还有后面几章没有列出来(个人感觉启发意义不是特别大)。

Career

  1. 把职业当做商业
    1. 你有什么可以卖的,产品?服务?
    2. 考虑提升服务质量的方式。
    3. 跟其他同类人员相比有什么核心优势?
  2. 多想想将来,要有目标
    1. 每一步都要有明确的目的。
    2. 现在做的事情会不会带自己到不想去的地方?
    3. 合理分解目标,落实到每天的行动中。
  3. People Skill
    1. 学会并享受与人相处(但远离 "poisonous" people)。
    2. 多从对方角度去考虑(尤其是涉及到跨部门协作时)。
  4. 面试的技巧
    1. 认清大中小公司的利弊,选择最合适自己的。
    2. 反过来想,最想去哪些公司,分解目标,做有针对性的准备。
  5. 可预期的品质
    1. 这件事情交给我,我就能够把它搞定,并且质量有保障。
    2. 尽量给他人提供帮助(建立信誉)。
    3. 主动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机会,提供可行的方案并跟进。
    4. 提升专业技能。

Marketing

  1. 给他人带来价值
    1. 给他们需要的(可能需要的),并免费提供。
    2. 尽可能地帮助他人。
  2. 想清楚自己想要达到怎样的结果,希望呈现给外界怎样的形象。
  3. 找到一个可以传递信息的媒介
    1. 博客/微信/博客/视频等(关键:持续和质量)
    2. 演讲/分享/培训

学习

10 步学习法

  1. 有一个大的方向。
  2. 细分为更细致的目标。
  3. 定义这些目标的衡量指标。
  4. 寻找合适的资源。
  5. 构建学习计划。
  6. 过滤资源。
  7. 学到刚刚够开始。
  8. 做一些练手的小玩意儿。
  9. 学到刚刚够以便做一些有实际用处的东西。
  10. 教别人。

效率

  1. 专注是高效的前提
    1. 有没有马上可以做的,只需花 15 - 30 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
    2. 熬过了最开始的痛苦期,接下来就好了。
    3. 开始一项任务之前,确保已经关闭了所有的干扰项(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
  2. 高效的实施方案
    1. 使用工具(比如看板类的工具)。
    2. 安排好季度/月度/每周/每日的计划,并且执行。
    3. 发挥定额(quota)任务的威力。
  3. 你是如何浪费时间的
    1. 尽量少看电视。
    2. 控制刷社交网络的时间和频度。
    3. 少看些新闻。
  4. 形成规律的作息
    1. 高效的秘诀:每天完成一些小事情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固定哪些时间段做哪些事情,每天起来先安排好今天要做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先搞定)。
    2. what you do every day makes who you are.
  5. Breaking down things
    1. 一项任务越大,越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对未知的恐惧)和拖延。
    2. 这本书也是被划分成了好多个小章节,方便快速翻看。对于「我」来说也比较容易。
    3. 这项技能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

Write Code Every Day

http://ejohn.org/blog/write-code-every-day/

这是 JS 大神 John Resig 多年前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他当时的一个困境:在 Side Project 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只能在周末搞一发,而周末往往会有其他事情,一旦其中隔了一两个礼拜,再要捡起来就不容易了。然后受到了一个 180 天做 180 个网站的启发,决心每天都花些时间在 Side Project 上,而且给自己定了几个规矩:

  1. 每天都写,可以写文档、博客或其他类型的文字,但前提必须是有代码产出。
  2. 必须是有用的代码,而不是改改锁进,加个空格之类的。
  3. 所有的代码必须在 0 点之前完成。
  4. 代码都在 Github 公开。

一段时间下来之后,结果还不错:

  1. 每天至少花 30 分钟产出有用的代码。
  2. 养成了编程的习惯。
  3. 更少的焦虑(每天都有进度)。
  4. 周末有了更多可支配的时间(本来都要挤到周末做的事情,分散到了工作日)。
  5. 有一个后台线程在跑,总能收获新的想法。

专门去看了下作者的 github 主页,果然那些格子都是满满的。然后想到 Github 的格子其实是很不错的激励方式(seinfeld 曾经使用过一个方法,每天做完一件事情后打个勾,等这些勾连起来后,就不想出现缺口了)。

之前也在 Medium 上看到过有人每天写一点文字,然后出了一本书,反响还挺不错。这个跟「软技能」里提到的 Routine 非常像: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做跟目标相关的事情。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Dropbox did to scale Product Management

https://medium.com/startup-grind/fed90e30697e

文章描述了 Dropbox 从少项目到多项目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给出的解决方案。CTO 对产品管的比较多,会给出一些 Review 的意见,在项目少的时候还行,项目一多就有点忙不过来了,PM 也不知掉什么时候该找他 Review。

这个解决方案很简单,把整个过程划分成了三个阶段:

Phase 0 — What is the problem we’re solving? Why is it worth solving? Phase 1 — How are we going to solve that problem? Phase 2 — What does our solution look like?

针对不同的阶段给出不同的 Review。其中 Phase 0 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决定了这个项目是否有做的必要。

有了阶段的划分后,讨论也更容易聚焦,比如在 Phase 0 时,不应该讨论 Phase 2 的事情。

同时这个方案也足够简单,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


The magic of Fibonacci numbe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jSHVDfXHQ4

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数学是很有意思的,不要被一些公式、计算吓跑了,要学会如何思考(这个貌似跟分享主题靠得有点牵强···)。

最开始接触斐波那契数列应该还是在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规律是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面那个数,并没有觉得多神奇。等到接触编程后,也经常发现斐波那契的身影,觉得可能只是比较简单,便于理解。看了这个视频后发现,还真是不简单呢。

把这些数平方一下事情就有意思了。

  1. 平方后相邻的数字相加,一定会是原斐波那契数列中的一个数。
  2. 平方后的数字依次连续相加,也会发现斐波那契藏在其中。
  3. 越靠近后面的两个数相除,越接近黄金分割比例(当然这个跟方没有关系)。

看来有空该翻一翻数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