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14 lines (60 loc) · 2.68 KB

CHANGELOG.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14 lines (60 loc) · 2.68 KB

更新日志

2024.05.13

  • 较新的Ubuntu/Debian系统可能自带密码禁用验证策略,修复开放密码验证策略

2024.04.16

  • 一键开设安卓容器使用原始的 ws-scrcpy 项目代码进行映射,不再使用第三方维护的docker镜像

2024.03.12

  • 迁移仓库至于组织仓库,方便协同维护

2024.02.04

  • 修复docker的IPV6子网掩码的识别更精确

2024.02.02

  • 修复Chrome的容器设置问题,更新配置文件

2024.01.10

  • 修复SLAAC的配置问题

2023.12.21

  • 修复部分宿主机本身不存在定时任务机制的问题

2023.12.20

  • 增加IPV6网络保活的定时任务,避免长期不使用导致V6的ndp广播缓存失效

2023.11.27

  • 完善IPV6检测机制,尽量保证识别出准确的IPV6子网掩码和子网前缀,且尽量保证ndp可用

2023.11.22

  • 修复可能检测私网IPV6失灵的情况,完善检测逻辑
  • 修复可能宿主机内可能绑定不止一个IPV6地址的情况,只测试地址最长的公网IPV6地址

2023.11.06

  • Linux容器现增加对 ubuntu、almalinux 的支持

2023.10.28

  • IPV6地址分配过程中可能遇到非networking的service管理网络的情况,此时需要给fe80地址加白,现已适配

2023.10.26

  • 将IPV6分配不仅限于分配出/80子网,将自动计算并分配原子网下的最大子网但不包含宿主机的IPV6地址本身的子网

2023.10.23

  • 将ssh.sh脚本分化为bash版本和sh版本
  • 兼容绑定he的IPV6子网自动分配IPV6地址

2023.10.22

  • 在docker中修复成可使用systemctl的环境
  • 增加开设过程中的CDN加速部分内容

2023.10.09

  • 给linux的容器增加lxcfs视图,使得容器内查询资源显示的是配置的资源而非宿主机的资源
  • 修复国内服务器安装docker和docker-compose可能存在的问题
  • 修复在国内服务器的宿主机上开设的容器更新包管理器源缓慢的问题,默认使用清华源

2023.09.19

  • 增加对systemd-networkd 和 networking 的处理,修复IPV6的网络环境修改的漏洞

2023.09.17

  • 增加sysctl的设置修改代码,避免可能存在的问题

2023.09.15

  • 增加一键安装chrome浏览器的脚本

2023.09.10

  • 更新 ws-scrapy 的 docker 镜像,使用最新镜像

2023.08.28

  • 增加docker安装的中国镜像

2023.08.27

  • 增加自动分配独立的IPV6地址的功能,已在两个商家上测试无误,需要至少/64大小的IPV6子网

2023.08.19

  • 增加一键安装对应宿主机系统的desktop容器的脚本

2023.08.15

  • 增加一键安装firefox浏览器的脚本

2023.08.14

  • 增加一键安装Windows容器的脚本

2023.08.13

  • 增加一键安装guacamole的脚本

2023.08.11

  • 增加一键安装Android容器的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