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广州暨南一院 高绿芬 现在提供HRT指导和青春期阻断治疗 #882

Closed
krishukr opened this issue Aug 30, 2023 · 3 comments · Fixed by #892
Closed

广州暨南一院 高绿芬 现在提供HRT指导和青春期阻断治疗 #882

krishukr opened this issue Aug 30, 2023 · 3 comments · Fixed by #892
Labels

Comments

@krishukr
Copy link
Contributor

2023-08-30

  • 高医生现在提供 HRT 指导。
  • 14 周岁以下可以进行青春期阻断治疗。
  • 14 周岁到 16 周岁,已经进行青春期阻断治疗六个月以上的,可以进行 HRT。需要监护人同意。
  • 16 周岁到 18 周岁,可以进行 HRT,但是会推荐进行青春期阻断治疗。需要监护人同意。
  • 会推荐且可以开出 爱斯妥 和 GnRHa 作为 HRT 药物。
  • 会向家长推荐前往广东省生殖医院进行生育力保存。
@XiangYyang
Copy link
Contributor

咱的情况可以作为补充(20230830)

概况

  • 有被要求填一个「跨性别激素治疗 病历报告表」的东东,在今日抓到的同类里面还有1个被叫填了这个

  • 门诊病历在填完该报告表会多个「处理记录」,大致内容是已告知相关风险以及生育不可逆影响,并签字知情同意书

  • 目前对于18岁以上似乎并没有给父母打电话征询意见什么的情况

检查

医生有开具骨密度检查(包括初诊也有开具,咱以前一直以为是复诊才有),凝血四项,常规生化,肝功能三项,血脂五项,血常规五分类,尿液分析以及尿沉淀定量,这些检查费用加起来超过1000元,且缴费不能分开(即不能只交一部分)。

目前几次去的话,基本的内容都包括蛋蛋彩超和乳腺彩超,加上骨密度,这两个加起来大约是870元。今天有遇到同类因为个人经济原因不是很能负担检查的情况,建议手头紧的同类注意下。

最后b超室建议提前问一下林芳芳或者张煜医生在不在,高医生会强烈建议b超让这两位医生做,可能出现不在的情况,导致一天做不完。另推荐自己在别的医院挂全科或者便民门诊找个理由把激素六项(可以只做雌二醇,睾酮,泌乳素)做了把纸质版报告带过去。

@krishukr
Copy link
Contributor Author

krishukr commented Aug 30, 2023

补充一些。

  • 染色体报告似乎非必须。不过我是之前做了还没出结果。
  • 会看 MMPI 的 Mf。
  • 建档时要求填写一系列心理量表。
  • 高医生会亲自给你量三围并记入档案。

@krishukr krishukr changed the title 广州暨南一院 高绿芬 情况更新 广州暨南一院 高绿芬 现在提供HRT指导和青春期阻断治疗 Aug 31, 2023
@septs septs added the HRT label Sep 7, 2023
@Cryolitia Cryolitia linked a pull request Sep 13, 2023 that will close this issue
@krishukr
Copy link
Contributor Author

1 月后复诊

  • 未开出任何检查,高医生认为 凝胶 + GnRHa 总体上安全有效,三月复查一次即可。
  • 要求填写与初诊时相同的量表。
  • 可以添加助手微信或在「好大夫在线」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小程序上与高医生取得联系,但似乎无法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出 HRT 药物。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Successfully merging a pull request may close this issue.

3 particip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