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的信息源整理、资料整理。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qianguyihao/Anti-2019-nCoV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History

4 Commit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Anti-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的信息源整理、资料整理。本文由「优质内容分享」群的群友共同贡献。

常用链接

实时数据

网络资料汇总

收录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2019-nCoV)的各种媒体报道。

整理得还挺全。排版也不错。

文件&附件

试剂盒

没有试剂盒就无法确诊,无法确诊就无法去定点医院接受治疗。

多位武汉患者告诉《人物》,他们在医院都被确诊为「病毒性肺炎」。

5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做客《新闻1+1》栏目,就方舱医院兴建、疫情“拐点”等热点问题接受白岩松的专访,回应了舆论关切。

检测方式还主要是对病毒核酸的检测,虽然不同企业不同检测试剂的精准度参差不齐,但总体上检测能力在提升。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患病的人都能够检测出核酸呈阳性,而且核酸对于真实病例的检测率不过30%至50%。我建议,在武汉这样疫情较重的地区,有流行病学史、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应该可以列为临床诊断病例。

一般而言,对临床检测的评价有2个重要的指标:特异性和灵敏度

  • 特异性:反映了检测时的假阳性率(将非此病患者误诊为患此病的概率),特异性越高则误诊率越低。

  • 灵敏度:则反应了检测的假阴性率(将此病患者漏诊为未患此病的概率),灵敏度越高则漏诊率越低。

一般而言,检测试剂盒作为三类医疗器械,需要经过临床试验,在特异性、灵敏度等多项指标达到要求后,才可由国家食药监局批准上市进入临床,这通常需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此次疫情暴发突然,在试剂盒的开发中拿不到也来不及用足够的临床样本进行验证,而临床应用的需求迫在眉睫,因此此次仓促上阵的核酸检测试剂盒质量可能参差不齐,核酸检测稳定可靠性尚存疑,造成假阴性率的可能性升高。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教授疾呼将CT影像学检查结果纳入确认诊断标准

毋庸置疑的是,核酸检测最终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创诊断的金标准,但鉴于目前武汉及其周边地区的急迫形势,需要优先考虑集中收治所有可能造成疫情传播的疑似患者,因此应将核酸检测与CT影像相结合,将CT检测作为排查疑似患者的主要标准,及时对所有疑似患者进行收治。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进行重复的核酸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 《聊天记录:病毒核酸检测是病因检测,CT检测是病果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是病因检测,CT检测是病果检测,不可能病因检测有滞后性。假阴性可能是:1、不是新冠,是其他肺炎;2、病毒载量低了但病果(肺炎)还在;3、核酸检测引物区突变,有病毒但检测结果是阴性。

很多病人排不上核酸检测,还有检查多次才阳性确诊的。

还因为RNA的不稳定,非常容易降解,操作过程对检测人员要求高,而且采样本身就容易造成医务人员的感染。目前的检测方案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问:这个病毒对肺部的伤害是可逆的吗?

答:细胞因子风暴的产生对肺部影响很大。轻症还没发展到细胞因子风暴。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是指机体感染微生物后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1、IL-6、IL-12、IFN-α、IFN-β、IFN-γ、MCP-1和IL-8等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

问:症状是呼吸衰竭么?

答:是的,一旦产生必须上呼吸机了。细胞因子风暴前是机体免疫系统和病原体持续对抗的过程,注意症状就是 普通的炎症反应。临床判断指标就是血氧饱和度。激素的后遗症太重,一般不用激素了,现在用人工肺、呼吸机了。

这是病毒演化的最终方向:毒性低、潜伏期长、感染性强。

到目前为止,治愈是绝大多数,自愈是个案。

远程办公

2020-01-26

试试看。

2020-02-07

常见的办公协作软件,都列出来了。

李文亮医生被训责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个声音。

事件描述

微博@经济观察报:

【新冠肺炎最早示警者之一#李文亮医生去世# 】2月7日凌晨零点4分左右,经济观察网记者武汉市中心医院ICU外得知,李文亮医生去世。

李文亮的同事介绍,李文亮的病情从2月5日开始恶化,2月6晚7点多进的抢救室。

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早的示警者之一。

2019年12月30日下午5点多,在微信同学群里发了条消息:华南市场确诊了7例SARS!一个小时后,他补充说,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

2020年1月1日,其成为武汉警方通报传唤、处理的8名造谣者之一。1月3日,其被警方训诫。

2020年1月7日,李文亮开始收治肺炎病人,1月10日中午开始咳嗽、11号发烧、12号住院。他1月14日转往呼吸科隔离病房,2月1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微敖)

2020-01-31

2020-02-06

2020-02-07

李文亮同志工伤保险待遇如下:一次性工亡补助金78.502万元、丧葬补助金3.6834万元。

  • 《李文亮医生被训诫,该如何问责?》

img1img2

口罩相关

文章整理

2017-01-12

2018-07-12

2018-02-01

上面是文字稿。视频在这里:鹊鸣:袁钟《中国医疗行业的信任资本到哪儿去了》

“利他的行业不应该被市场化”。

2020-01-30

媒体找人和实名制寻人是同步进行的,但实名制寻人需要很多手续——卫生部门并不掌握乘客信息,需将要求报送给省疾控中心,后者联系省联控联防机制单位,由他们负责寻找,最后再把相关信息反馈回地方。

对于“密切接触者”,内部规范文件只要求寻找患者同排以及前后两排的乘客,但为将传染风险降至最低,有地区将范围扩大至整节车厢,甚至整个车次或航班。

各地对确诊患者的信息公开程度也不一样。“总体来说,个人信息及工作单位不宜太具体,更不能列出人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

十七年前,我做科普还有很多人听,我几乎听不到也没有什么人会来骂我。当时已经有互联网了,但也没有什么人像现在这样一批一批地翻墙过来骂我。我那时候写了一系列的科普文章,还能在中国的报纸上发表。那个时候我跟《环球时报》关系还不错,写过好几篇文章都是在《环球时报》上面登的,《环球时报》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个报纸。但是现在就不行了,现在在报纸上很难听到这种比较理性的、呼吁不要恐慌的声音了。不同的声音是很难听到了。在网上虽然有,但还是少数,大部分的人还是在那里攻击,在那里谩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做科普,告诉大家要冷静、要理性,就更需要有一种勇气。我一直在说,在中国做科普是需要勇气的。在平时需要勇气,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在公众的恐慌当中,那就更需要有勇气。

像这种冠状病毒的感染,目前是没有特效药的。如果是重症病人,去医院只能起到支持治疗的作用,比如呼吸困难的时候,上呼吸机帮助呼吸。最终是要靠自己自愈的,自愈以后身上就有了抗体了。这个抗体的确是可以用来给别人治病的,但这是很低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因为不可能弄到很多病人的血清给人治病,如果病人多的话。

当中国卫健委的指南跟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或美国疾控中心的指南不同的时候,应该听谁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听世界卫生组织的,听美国疾控中心的。因为这两个组织机构的权威性高于中国卫健委的权威性。所以我觉得很奇怪,平时大家都认为中国的卫健委没有什么威信,公信力不强,为什么这个时候反而却宁愿相信国家卫健委的,不相信世界卫生组织、不相信美国疾控中心的?

口罩使用以后,最好拿塑料袋或者纸袋包起来,再扔到垃圾桶里。

听听不一样的声音。还有这篇:http://xysblogs.org/fangshimin/archives/12606

2020-02-01

一位定点医院的科室主任告诉《财经》记者,这两天医院门诊一天有120名左右发热病人,其中大约80名有肺部感染,但只有5名可能最终被收住院。

在这一理想的前提下,模型估算出截至1月25日,武汉实际新型肺炎感染者人数为75815,R0为2.68(即一名患者可感染2.68人),流行翻倍时间(epidemic doubling time)为6.4天,预估中国主要城市将比武汉晚1-2周出现疫情高峰。

估算表明,以R0维持2.68计算,城市间的流动如果不减少或仅减少50%,对疾病的流行动态影响微乎其微。如果病毒传播能力无下降,武汉疫情的峰值将会出现在2020年4月,其他城市将比武汉延迟1-2周。

什么叫「抑制」?「抑制」是: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你要是身体里没有病毒,就没有东西可以被「抑制」;

如果身体里有病毒可以被「抑制」,那就证明:你已经被感染了。

都感染了,你还「预防」什么?总不能去「抑制」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吧。

2020-02-02

2020-02-03

这篇长文文章把「免疫系统消灭(感冒)病毒的过程」讲得明明白白。

我们采访了回形针制作人吴松磊,他透露这个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1亿,微博播放量8000万,微信阅读量 3000万,在看46万。

视频发布后,回形针微信公众号涨粉120万,微博涨粉160万,B站涨粉40万。

一个视频,两天内,给“回形针PaperClip”这个账号涨粉320万。

2020-02-04

“前几天有人联系到我为患者送药,那一批药物是在卫健委第四批与第五批治疗方案里提到的克力芝,原本是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这是我第一次与患者或患者的家人接触,大家知道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无论如何,我希望这些药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希望,祝他们早日康复!”

PS:根据最新权威机构显示,克力芝等药品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尚在临床试验的信息数据收集中,可能伴有毒副作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李兰娟院士说,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

(1)阿比朵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60倍,并且显着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

(2)达芦那韦在300微摩尔浓度下,能显着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280倍。

李兰娟院士说,抗艾滋病药物克力芝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她建议将以上两种药物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2020-02-05

现在武汉的方案是重症定点医院收治,轻症方舱收治,这两类全是确诊的。

而疑似病例是要单人单间进行隔离的,征用了一些酒店、学校做这个事。

方舱医院 img1

方舱医院 img2

方舱医院 img3

2020-02-06

一篇脉络清晰、信息有来源、细节丰富、行文干净利落的文章,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在 2019 年 11 月初直到 12.31 期间的关键线索和事件。

这个期间的事件容易被忽略,难得有这样的一篇文章,可见作者心思缜密。

IT培训机构兄弟连关门。

常州的这个病例详细。

在第二天的日记里,我说了对轻症患者在家自行隔离的宣传方向所存在的质疑,尚有不少人在评论里争辩,说在医院挤不下的特殊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决策。

直到一个多星期后钟南山放话,说居家隔离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因为它会让政府丧失对于传染源的监控和管理,你又没有办法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关在家里不接触任何人,万一没有严格遵守,出现的新增风险又会处于公共卫生的盲区。

于是武汉又开始大张旗鼓的强制隔离,征用各大学校、会展中心和民营宾馆,力求把所有患者无论如何都先收治进去,切断每一个潜在的传染源。

我现在旧事重提,不是为了争个对错,而是想表达不满:连我这样一个根本意义上的外行都知道——凭借最基本的逻辑——如果缺少核查机制,让人自行隔离其实就是对疫情的放任自流,为什么当时的武汉没有意识到这是有问题的?

是的,医疗资源不够,我们不能要求「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但是更加不容许的,应该是本末倒置吧?目的究竟是不惜一切的把疫情遏制住,还是减轻医院的就诊负担?

政府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当人民对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时,政府的回答永远不应包括「我太南了」、「你行你上」、「那咋办嘛」、「闭上臭嘴」这些选项。

曾有媒体采访已从国家疾控中心退休的前副主任杨功焕,问她作为一个亲历了Sars的一线官员,是如何看待这次新冠肺炎疫情。

杨功焕是这么说的:

Sars期间我们学到的最大的教训,就是要让疫情透明,要让大家知道。说真话,是应对这种大型公共卫生事件里非常关键的一条,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我希望能自始至终让大家记住这一条,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2020-02-08

2020-02-12

万家宴是百步亭每年的年度大戏,也是它最响亮的品牌,并且逐步升格成了武汉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每年春节都是要大书特书的。

毕竟,万家宴上的菜主要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看的。

2020-02-13

2020-02-17

相关资料

2018-07-26

2019-10-17

2019-10-30

2020-01-26-PS教程

宅在家里应该做什么?转自微博@大头博士宝宝

这或许是,最能弯道超车的一个寒假了,你不学,你的对手也一定在学!

花了一天的时间,整理了我之前学习PS、视频剪辑的一些方法和用到的一些资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相信我,只要肯学,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

【视频剪辑】

入坑指南 http://t.cn/Air6EXoi

相关资源

先来一个何同学的 http://t.cn/A6PcWULz

Premiere Pro CC 2019全套入门教程 http://t.cn/A6PcWU2F

Pr教程全57集 http://t.cn/AiCln3E9

【PS】

入坑指南 http://t.cn/A6PcMg0j

相关资源:

【摄影】

入坑指南 http://t.cn/RF6tsYQ

相关资源:

单反摄影教程 http://t.cn/A6PcWULv

手机拍照小教程 http://t.cn/A6PcWULP

手机摄影入门 http://t.cn/A6PcWU2k

【豆瓣纪录片排名前五】

自学,是我到目前为止,收获最多的一项技能,我坚信自学的力量。

语录整理

2020-02-07

鲁迅:如果你遇见社会上有不平事,万不可挺身而出,讲公道话,否则,事情倒会移到你头上来,甚至于会被指作反动分子的。如果你遇见有人被冤枉,被诬陷的,即使明知道他是好人,也万不可挺身而出,去给他解释或分辩,否则,你就会被人说是他的亲戚,或得了他的贿路;倘使那是女人,就要被疑为她的情人的;如果他较有名,那便是党羽。

2020-02-07-某同学

充分讨论当然是有必要的,毕竟我们传媒在学校时都学过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都渴望去营造理性讨论的空间。但媒体在选题时,往往是有衡量的。为什么吹哨人不是张继先医生呢,因为她身上只有正面的新闻价值。而李文亮医生不是,他因谣言被问询过,而他感染了新冠病毒。他的戏剧性,以及他背后折射出来的政府管理问题,这是他的新闻价值。李文亮医生因为病毒去世,我们悲痛,沉湎他,这是我们人的道义。但于媒体而言,他们要做的不是在唱祷歌,一遍一遍地收割人的情绪,他们要做的是问责,是像刚刚团长发的权益墙里的作者,怀揣悲痛之心,但以理性的笔做事。只有集体的合力,才会让李文亮医生的悲剧不再上演。然而现在,太多的悼文,反而掩盖掉了这背后藏着的锋芒。哀悼,我们来就好。但媒体,握着渠道的力量,是有它的责任,去调查真相,去做匕首和投枪的。

2020-02-07-某同学

弱弱地说一句,李文亮是被动成为英雄的。因为主观上,他并没有想通知大众,只是在小群里告知,并且禁止传播。只是后面的传播事态以及疫情事态发展超出了想象,然后大家都认为是李文亮通知了他们注意防范。虽然效果上是一样的,但是我觉得这个在逻辑上好像有点不太对。

About

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的信息源整理、资料整理。

Resources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