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3 lines (48 loc) · 4.23 KB

log.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3 lines (48 loc) · 4.23 KB

2022/09

  1. 决定在之前的k-frame基础上增加iou这一参数,增加了对模型效果的评估。避免因为预测图中有白杖但没检测出,却把栏杆当成白杖, 这种预测图不能算严格的P样本。 Q:
  2. 针对不能移动的容易被检测的物体,比如栏杆水管,希望增加一种过滤手段。避免系统在实际没有白杖的情况下误识别出白杖。

2022/11/15

  1. 最终决定用预测图片和实际图片之间每组中最大的iou进行计算k-frame,而不是平均iou。换句话说,模型可以误检测,但是只要检测 出真实的白杖,就无所谓误检测。
  2. 使用人为设定的黑名单来过滤不能移动的物体。 Q:
  3. 人为设定黑名单过于麻烦。首先需要针对场景进行调试,其次如果场景中容易被误检测的物体被移动了,比如研究室里的可移动白板, 其支柱容易被误检测,但白板容易被碰撞产生位移。

2022/11/23

  1. 更新黑名单机制,使用一个暂时的(比如5秒)黑名单来记忆检测出的所有box,然后在下一个5秒时屏蔽上一个5秒所检测出的所有box, 每5秒更新一次黑名单(黑名单=暂时的黑名单)。以place3为场景的实验结果通过肉眼观察,间隔为5帧的时候效果最好。 Q:
  2. 实验发现,如果栏杆被人所遮挡一段时间,则该区域只会部分或者不会完全进入黑名单,导致误检测再次出现。尤其当栏杆逐渐显露 出来的时候。由于必须实时对黑名单进行更新,这个问题显得尤为复杂。 似乎回到了最初的问题,白杖被遮挡无法被检测,那么栏杆被遮挡如何被检测出来呢。

2022/11/25

  1. 加入了计数器,现在更新黑名单的时候,该box的出现次数必须满足一定数量,才能进入黑名单。 Q:
  2. 还是栏杆被遮挡,逐渐出现时还是会检测到。
  3. 黑名单显示有3个,但其实应该有2个,确实因此出现了漏检,而且有3个的话,为什么拉杆没有被屏蔽呢?需要进一步debug。

2022/11/29

  1. 针对11/25的问题1优化了更新黑名单的算法,现在更新黑名单的时候,计数用的黑名单(tmpbl)不再从[]开始,而是将更新后的黑名单 中的每一个box都以计数1的情况加入计数用黑名单。这样即使栏杆被遮挡,误检测出部分栏杆的时候,也将划分到整个栏杆属于的box中去。 顺便一提也可以用增加更新黑名单时的时间间隔来解决。
  2. 针对11/25的问题2,发现是时间间隔太短,白杖还没有从原来的地方离开。所以多更新了一个黑名单。只能通过增加更新黑名单时的时 间间隔(后称“更新间隔”)来解决。 Q:
  3. 实验发现,更新间隔太短的话,使用黑名单机制会导致k-frame评价变差(原因见11/25的问题2),增加更新间隔后也只能恢复至不使用 黑名单机制的效果。令人沮丧,有跟没有这机制,并没有区别。 到此为止,一个iou机制,一个黑名单机制,都不能在现有数据集上显示出有效提升,针对iou机制,需要拍摄:在误检测出背景(栏杆)的 时候,人拿着拐杖过去,但是拐杖没检测出来的情况。听上去有点离谱,但这种情况普遍出现在使用黑名单机制后的检测结果,可以增加实 验结果的可信度。 针对黑名单机制,需要拍摄:在误检测出背景(栏杆)的时候,人没有拿着拐杖过去。使用黑名单机制后把fp变成tn,应该可以提升k- frame评价。
  4. 检测图片的时候,yolo的顺序是1->10->100->101,不符合期望的1->2->3,需要把文件名中的1改成001,10改成010。为此创建了 change_txt_1_001.py,批量完成。 R:(recommend)
  5. 所以模型不行你跟我说毛系统呢,天天跟我说模型效果不能达到100%所以要用系统微调,我信你个鬼,模型连大范围的时间内都检测不 出来的话,K-frame就是搞笑。想搞模型就跟我说,nonono这样别人就研究过了,不是独创,我tm泥头车创si你,资料少又不主流,我掉 头发给你想是吧。 老子就是要搞模型,搞训练策略,你捶死我。

2022/12/23

  1. 现在可以自动化计算多个place的kframe。
  2. 现在a从1/k开始,b从1/16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