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被讨厌的勇气》—— 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51

Open
thzt opened this issue Nov 27, 2019 · 0 comments
Open

《被讨厌的勇气》—— 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51

thzt opened this issue Nov 27, 2019 · 0 comments

Comments

@thzt
Copy link
Owner

thzt commented Nov 27, 2019

引言

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如何看待”这一主观就是全部,并且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
你眼中的世界呈现出复杂怪异的一片混沌。但是如果你自身发生了变化,世界就会恢复其简单姿态。
因为,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为什么大家都“期待改变”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大家都无法改变。
假若轻易就可以改变,那么人们就不会特意“期待改变”了。

人即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变。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你的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的。
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我认为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你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
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做“目的论”。

症状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制造出来的。

立足原因论的人们,例如一般的生活顾问或者精神科医生,仅仅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的安慰“所以错不在你”。
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愤怒的感情。
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服务员,进而使他认真的听自己的话。
作为相应手段,你便捏造了愤怒这种感情。

愤怒的确是一瞬间的感情。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
正在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
“喂喂?”慌忙拿起话筒的母亲的声音中依然带着一丝怒气。
但是,打电话的人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
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了。
就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交谈了大约5分钟之后挂了电话,接着又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对这件事情的冷暖感知是“现在”的主观感觉。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

否定我们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一样的存在,这是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式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行为之恶的确有很多。
但无论什么样的犯罪者,都没有因为纯粹想要作恶而去干坏事的,所有的犯罪者都有其犯罪的内在“相应理由”。

在希腊语中,“善”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有“有好处”这一层含义。
另一方面,“恶”这一词语也有“无好处”的意义。

这个世界上充斥着违法或犯罪之类的种种恶行。
但是,纯粹意义上想要做“恶=没好处的事”的人根本没有。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
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里,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自己的性格,而在于自己所持有的世界观。
性格一词也许会带有“不可改变”这一感觉,但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性。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
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选择了后者。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像这样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

我有一位年轻朋友,虽然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写不出作品。
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但真的如此吗?
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
既不愿出去被人评论,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
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

假设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
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
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的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吗?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对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
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
因为不去喜欢自己是一种对你而言的“善”。

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
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告白的勇气,或者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
而且,最终也可以抱着“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你是靠着脸红恐惧症,才能让自己接受对自己或者社会的不满,以及不顺利的人生。
你还要用“这都是因为脸红恐惧症”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呢。

考生会像“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公司职员则会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一切都会顺利发展”。
但是,很多情况下即使那些愿望实现了,事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做“鼓励”。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
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人和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
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说“有好处”。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
之哟啊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的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之所以感到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
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
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个人”。

阿德勒甚至断言“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
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优点还是缺点,这全凭你自己的主观决定。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是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人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
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
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

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
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
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例如,越是有远大志向的厨师,也许就越会产生“还很不熟练”或者“必须做出更好料理”之类的自卑感。

我们应该摒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
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
他们什么都不做就短信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
自卑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接口使用的状态。

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一词来进行说明。
意思就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问题在于你如何去面对这种社会现实。
如果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那就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了。

简单的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的努力。
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
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哪些用语言或态度表明自己的自卑情结的人,和声称“因为有A所以不能做到B”的人,
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也就是说,“要不是因为这一点,我也能行”。

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但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

“我因为学历低所有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意思就是“现在只不过是被学历低这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

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
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
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办法进行补偿。

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
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
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
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那些想要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那些沉迷于过于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
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优越情结。

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如果真正的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
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
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
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
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
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
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
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虽然行进的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的走在一个平面上。
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想比较。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我们应该积极的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
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
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
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
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

我有一位年轻的朋友,据说他少年时代总是长时间对着镜子整理头发。
于是,他祖母对他说,“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那之后,他便获得轻松了一些。

就像热衷于照镜子的少年一样,这实际上也是自我意识过剩的反应。
世上的人其实并不关注我。
即使我再大街上倒立也不会有人留意。

如果能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
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
但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

对方只是想要责难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
这个时候你如果发怒的话,那就正中其下怀,关系会急剧转入权力之争。
尽管暂时败下阵来,但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
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不可以上当。

如果当面受到了人格攻击的话,该怎么办呢?要一味的忍耐吗?
不,“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
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
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
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
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
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眼镜模糊了,只能看到眼前的胜负就会走错道路,我们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的眼镜才能够改变完善自己。

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的去祝福,这就是爱。
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
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
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的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现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

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
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
即使对方是生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的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

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
假若你的生活方式是由他人或者环境所决定的,那还可能转嫁责任。
但是,我们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责任之所在就是非常明确了。

即使你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那也不是因为你沾染了“恶”。
这不是一个应该从道德方面来谴责的问题,它只是“勇气”的问题。

“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
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是“拥有心理学”,继而就会转入决定论。
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
从目的论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我们有这种力量。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我们在活着时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

答案很简单。
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
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

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
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收到惩罚。
阿德勒严厉批评这种赏罚式的教育。
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
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
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
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
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
但是,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
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也许你会感到意外,但事实上,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
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阿德勒心理学会首先考虑“这是谁的课题”。
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
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
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
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
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心又或者是支配欲。
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觉察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
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
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在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加以干涉。
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阿德勒心理学的心理咨询辅导认为,被辅导者是否改变并不是辅导顾问的课题。
接受心理咨询辅导之后,被辅导者下什么样的决心、是否改变生活方式,这都是被辅导者本人的课题,辅导顾问不能干涉。
辅导顾问要竭尽全力的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妄加干涉。

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辅导顾问不改变被辅导者的人生吗?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否想要真诚的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从平时开始就建立起那种信赖关系。
那么,假如先生您的孩子闭居在家,您会怎么办呢?请您不要作为哲学家而是作为一个父亲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会断定“这是孩子的课题”。
对孩子的闭居状态不妄加干涉,也不过多关注。
而且,告诉孩子在他困惑的时候我随时准备给予援助。
如此一来,察觉到父母变化的孩子,也就不得不考虑一下今后该如何做这一课题了。
他可能会寻求援助,也可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
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
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
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
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
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
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如何克服这种“不认可”的感情,那并不是你的课题,而是你父母的课题。
你根本不需要在意。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
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

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
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
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
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看到你的脸的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工作并不是用来讨公司同事欢心的事情。
上司讨厌你。而且毫无理由的讨厌你。如果是这样,你就没有必要主动迎合他。

因为被上司疏远所以无法工作,我工作干不好全是因为那个上司。
说这种话的人,其实是搬出上司来做“干不好工作”的接口。

认为“因为有那样一个上司,所以无法好好工作”,这完全是原因论。
“因为不想工作,所以才制造出一个讨厌的上司”,或者认为“因为不愿意接受无能的自己,所以才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这就是目的论式的想法。

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的乱发脾气,都不是“我”的课题。
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
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
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的划清界限。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而要靠自己的剑开拓出来。
我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要靠自己的剑去开创命运。

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

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
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上走着就不会迷路。
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是选择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意别人的视线、看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没有理由不可以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
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棘手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既会有讨厌我的人,也会有讨厌你的人。
这也是事实。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是你被某人讨厌。
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八面玲珑的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事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一定认为自由就是“从组织中解放出来”吧。
认为自由就是从家庭、学校、公司或者国家等团队中跳出来。
但是,即使跳出组织也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自由。

不要害怕被人讨厌。
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分离课题。
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不是你的课题。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如果在我面前“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
也就是想要自由的生活。

虽然不想被人讨厌,但即使被人讨厌也没有关系。
“不想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
作为结果,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
当然,随着我的变化——不是通过我的变化——对方也会发生改变。
也许很多情况下,对方不得不改变,但那不是目的,而且也可能不会发生。
总之,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也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的皆源于人际关系”。
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
反过来说就是,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

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
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有人认为你不好,那证明你活得自由,也许从中能感到以自我为中心的气息。
但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不是这一点。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是生活方式正式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凡是执著于“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所以必须把“对自己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抱着自己位于世界中心这种信念的人很快就会失去“朋友”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
它必须靠积极的参与到共同体中才能够得到。

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
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用“你真了不起”“做的真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我们表扬或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是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
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做“横向关系”。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
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我在想要表扬他人的是时候,心中多少会有些“操纵”意识。
企图通过说一些恭维的话来讨好上司,这也完全是一种操纵吧。
反过来说,我自己也因为被别人表扬而被操纵着。

不可以置之不问。需要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
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
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的命令其学习,
而是努力的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话题的‘勇气’”。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因为人会应为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
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
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自一些更加真诚的表示感谢、尊敬或喜悦的话。

被表扬是得到他人“很好”之类的评价。
而且判定某种行为“好”还是“坏”是以他人的标准。
如果希望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

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
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如果能够认为“自己有价值”的话,那个人就能够接纳自我,并建立起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
这里的问题是“究竟怎样才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这一点。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
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考虑的话,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那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
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
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的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不要这样,而应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比,就把他看做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
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的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
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
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
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以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的相信。
这就是信赖。

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很简单。
你现在认为“无条件的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
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
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就像我反复提到的一样,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那么人生就会简单得令你吃惊。
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做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劳动斌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如果非常焦躁的洗餐具,不仅自己不会觉得有趣,就连家人也不愿靠近。
另一方面,如果是一遍愉快的哼着歌一遍洗餐具,孩子们也许会过来帮忙,或至少营造出一种容易帮忙的氛围。

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做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

甘于平凡的勇气
为什么非要特别呢?
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的转为“特别差劲”。

普通和平凡真的不好吗?有什么不好呢?
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一点。

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
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
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

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
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旅行的目的是什么?
例如你想要去埃及旅行。这时候你会想尽早尽快的到达胡夫金字塔,然后再以最短的距离返回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能称为旅行。
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的图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
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
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将来的人生完全是一张白纸,并未铺好行进的轨道。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
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
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