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 lines (1 loc) · 40.4 KB

第73期丨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 lines (1 loc) · 40.4 KB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首播于2014年5月23日

有人曾问,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答曰:“跨一切边界整合资源。”

  • 什么是大英帝国
  • 大英帝国的内在逻辑
  • 《国富论》说服了英国人
  • 最会算账的英国人
  • 不控制反而是最好的控制
  • 暴力镇压真的就好吗
  • 是败亡还是转型
  • 跟老祖宗学管理智慧

李源

《帝国》尼尔-佛格森
《大国的兴衰》保罗-肯尼迪
《帝国的时代》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欢迎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前不久大家可能知道,罗胖追随我们罗辑思维会员的十七名小伙伴,去了一趟南太平洋的岛国斐济去玩耍,而且还录了一期节目回来。

在刚下飞机的时候,我们就得知一个情况,原来斐济前两年刚刚脱离英联邦独立,刚刚把代表英国的那个米字旗的图案从自己的国旗上给抠掉,刚刚把伊丽莎白二世老太太的头像从自己的钞票上给请下去。那发生了什么呢?我们就请教当地的导游,导游说我们这儿政变了呗,我们这儿三军总司令把总理给赶跑了呗,然后英联邦就谴责我们呗,然后我们就不跟他们玩了呗,所以就独立了。

哎呀,当时我们心里有点小紧张,刚刚政变还没两年,这个地方旅游安全吗?导游说放心,我们这儿没那事,什么叫政变?就是三军总司令给总理打一个电话,说哥们儿你起开,限你三天搬家。总理一看干不下去,好吧,搬家,然后总司令住进去了,就这么简单。

老百姓听说这事,就是龇着大牙在村口乐,你听说了吗,政变了;听说了,听说了,然后接着过自己安详平静的生活。

这个我们又倒吸一口凉气,虽然没觉得不安全,但是这个国家也很奇葩,有很多词在我们中国人听来,那至少你是要板起面孔说的吧,比如说主权转换、独立、政变这些词。但是好像在那个国家,这些词听起来稀松平常,跟老百姓、普通人的生活好像没有什么瓜葛。

所以在斐济旅游期间,我们就萌生了一个念头,想为大家聊一期节目,就是讲一讲英联邦的前身,一百多年前如日中天的那个大英帝国,以及大英帝国背后的历史逻辑。这个帝国,你听这词——大英帝国,好大,好雄壮,好暴力,但它真正的逻辑是这样吗?我们就得回到历史当中,重新看这个词,什么是大英帝国。

如果严格地从历史的概念上讲,大英帝国的成立之日,应该是1877年。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年英国女王才自封为印度皇帝,她的王位的称号当中才出现了皇帝这个词,所以大英帝国这一年才算名至实归。

给大家介绍一本书,这是中信出版社前两年出的,叫《帝国》,它的作者是英国的著名历史学家弗格森。按弗格森的说法,其实大英帝国的历史就是丘吉尔这个人一生的历史,因为丘吉尔出生在1874年,他老人家当年三岁的时候,大英帝国刚刚创生。

丘吉尔是死在1965年的1月,他老人家也是亲眼看着这个帝国,叫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他是目送这个帝国进入坟墓的,所以1965年基本上也是大英帝国分崩离析的时代,丘吉尔的一生就是大英帝国的一生。

但是这个是严格的历史界定,我们今天讲背后的逻辑就不能这样讲。1877年,这仅仅是严格历史定义上的大英帝国的起点,但是如果我们要追寻这个帝国的内在逻辑,找寻它的历史逻辑起点的话,那还要早整整一百年。

大家自己算,1877年,倒转一百年,1777年,什么时候?正是美国独立战争打得最凶的时候,1776年莱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打响。

所以说到这儿你可能已经明白了,所有后来我们看到的那个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其实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打完之后,英国挫败之后的那个废墟当中浴火重生出来的一个帝国。

你想想,确实悲催,干了几百年架,跟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国人,好不容易搞出这么一块殖民地,但是你想,就像一个40多岁的男人,就像罗胖这个岁数,突然一下离婚了,净身出户,房子、地、老婆、孩子全归人家了,自己面对茫茫的世界,没有出路。

当年的大英帝国就沦入了这样的状态,当时的欧洲列强都笑话它,那个奥匈帝国的约瑟夫二世就嘲笑它,说从此英国人完了,完了,二流国家,从此不带它玩了。包括英国当时的乔治国王,恨不得就得脱袍让位,以谢国民,这是重大的挫败。

可是从这样的挫败,表面上的挫败的背后,我不知道你感受到一点什么奇怪的东西没有,至少我在读历史的过程当中,你就觉得美国独立战争赢得好蹊跷,因为甭管是美国人写的书还是英国人写的书,他们描述的都是,哎呀,华盛顿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将军,将军很有道德感召力,士兵们就算饿肚子,就算没有粮饷,都愿意跟着他干,甚至连整齐的军服都没有,惨哪,那个时候。

咱得会讲革命故事好不好?革命故事你得分两段讲啊,爬雪山过草地得有吧,可是三大战役打得蒋介石满地找牙那个英雄故事你也得有吧?但是美国独立战争没有,你很少能够看到什么英国人怎样从优势地位,通过多么惨烈的战役逐渐地削弱,华盛顿将军拥有什么样伟大的战略,把英国人打败的故事,好像很少。

那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我们不能按照我们中国人理解的那种仇敌的逻辑,来理解这场战争,因为人家毕竟是亲父子、亲兄弟。所以当英国人撤出美国,就是认怂的时候,1781年在约克镇大捷,整个英军投降;包括两年后,1783年在巴黎签的那个合约,其实英国人就一个心态,说既然不划算,老子不玩了。

其实逻辑就是这样,说你这个儿子也不听话,打呢,我现在又有一点打不动;我打动了,打赢了,我有什么好处呢?英国人算算账,儿大不由娘,去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去吧。这个才是我读历史到最后得出来的,英国人止息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真正的原因。

我们其实可以给英国人算笔账,英国人在英美独立战争之前,其实还打过一个和法国人的七年战争,七年战争耗费多少军费呢?12亿英镑。你今天看12亿英镑没多少钱,造一个体育馆大概就是那个钱,当年那是不得了的巨款。

因为打完,我给你算另外一笔账,打完七年战争之后,英国人留了一万士兵在美国,驻守嘛,毕竟还有一些防卫的任务,还要跟印第安人作战,所以就留了一万人。这一万人一年的军费是35万英镑。所以你看,12亿英镑是一个多大的财政负担?但英国人咬牙扛下来了。

那么英国人从美国殖民地能够拿回多少税收呢?一年是11万英镑。英国人说,我傻呀?我为了维护你的独立,为了维护我对这块殖民地的独占权,每年是35万英镑,收回11万英镑,时不时再来一个像七年战争这样的军费支出,12亿英镑,我有病吧?我再跟你这么玩?

所以从简单的账面资产上算,英国人不玩这局游戏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们中国人熟悉一套逻辑啊,说但凡领土这个问题,哪怕是一块小岛,一块石头,我们没有一块多余的,这是一个政治家,尤其是当政的政治家要对千秋万代子孙负责的事情。

但是英国人好像没这么想,那英国人为什么不这么想呢?这就得说到一个人,在我们的节目当中已经反复提到了,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作者,其实就是《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

好巧啊,历史上又碰头了,碰头在哪一年?就碰头在1776年,就是美国独立战争打响这一年。刚才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帝国》这本书的作者弗格森,前两年在参加美国的TED演讲的时候,就曾经讲过一段俏皮话。他说1776年的时候,一个著名的英国绅士写了一本书,这是那一年的大事。那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小事,就是我们的一块殖民地要闹独立,听得现场哈哈大笑,美国人听了都明白他在说什么。

你看,这个俏皮话背后的逻辑其实特别有意思。美国独立战争和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这两个事情到底哪个重要呢?弗格森认为《国富论》重要,为什么?因为正是《国富论》以及它包含的那些思想说服了整个英国人,我们应该按这种方式去走我们的道路。

什么方式?在《国富论》这本书里,下册的第七章里面,亚当斯密帮英国人算这账非常简单,说你不要跟殖民地搞,你们让它独立,它要独立你让它独立好不好?你首先,军费负担下来了吧?你不用付那么多钱。第二,你自由贸易的秩序就又开始了,你何必要独占呢?独占只对那些拿到英王特许的商人有利,对老百姓的自由贸易没有利。

而这个时候你一旦撤出,这笔账很好算,毕竟我们是同文同种,有那么多政治上的、法律上的、经济上的、血缘上的联系,大家的情感马上就会恢复。以后万一我们英国出什么事,那人家小兄弟还会来帮我们的。这就是亚当斯密当时四处跟别人讲的话。

当然好巧不巧,这也不是一个大学教授他讲话,当时就能说服英国人,英国人确实也有一批政治家听得懂这个逻辑。其实英国历史上最有趣的一个政治家,就是1776年上台的,这个人叫小皮特。不,我说错了,他是1783年上台的,小皮特。

小皮特是英国历史上一个特别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首先他的年龄就很传奇,他当首相这一年,他刚刚24岁,英王是力排众议,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当了国家的掌舵人,而且一当就是20年。更重要的是,正是在小皮特这20年当中,大英帝国完成了从英美独立战争的废墟当中浴火重生的历史重任。

而这个小皮特就是亚当斯密的粉丝,有这么一个历史记载,说有一天,他跟很多政治家在一个屋里开会,这个时候一推门,亚当斯密进来了,全体起立。亚当斯密说,先生们,你们坐,不要客气。小皮特说,不行,先生您得先坐。

这听着有点像中国的那个范,是刘备对诸葛亮的那个色彩,您得先坐,为什么?因为这个屋里所有的人都是你的门生弟子。

从这个细节当中,其实我们可以判断出两点。第一,确实亚当斯密用他的理论的强大的说服力,说服了当时英国的主流政治家们。第二,这个说服是带有一种恍然大悟的色彩,是一种拨云见日的色彩,要不然大家为什么会这么尊敬他呢?说明这个此前它不是常识。

那亚当斯密带来了什么思想呢?此前的节目我们也都介绍过,说白了很简单,就是虽然每个人对自己各自的利益负责,但是只要参与分工,只要参与交易,最后大家都得益。所以这么一算账,殖民地的问题就很好解释了,不要占有它,就用大家的兄弟感情、血缘联系做生意就好。只要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整体的交易当中,获得新增的利益,而不是去把已经产生出来的财富去争夺、去分享。你看,这是亚当斯密算明白的账。

所以一百多年过去了,到了19世纪末期,当整个欧洲列强都起来抖搂膀子,都开始要冲出欧洲,走向世界,去强占殖民地的时候,你发现整个殖民地的心态是不一样的。英国人这套逻辑在亚当斯密那个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而其他国家,因为它是后起的,是后来者,所以往往是带有一种军备竞赛的心态去冲到殖民地去强占的。

所以按照后来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说法说,这个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他说其实我给他们算算账,这些其他国家在殖民地上用的钱是不划算的,是连本都没收回来的。但这笔账我们没看他细算,但是确实有这个问题。

大家想想,现在比方说让你穿越回一百多年前,就是给你一块殖民地,你去当总督,好吧,你管。都穷啊,什么亚洲人,什么非洲人,榨不出几个银两。但是你为了控制当地人,你得养支军队吧,这军队是要粮饷的,你从当地榨取出来的财富,跟你花进去的成本是不是一定划算?不一定的。你以为你狠,你拳头大的你就一定是哥哥,你就一定赚钱?不一定的,这笔生意。

所以当时,我们看到1904年的时候,德国一个杂志上画的一幅漫画,就是列强们对待殖民地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德国人就是咱得讲规矩,所以他们把什么鸵鸟,不是鸵鸟,什么鳄鱼、长颈鹿都弄来,正步走,学我德国这一套。

法国人比较自由浪漫,所以很多法国殖民地当地的部族就达成一团。像比利时的殖民地,比如说非常的刚果,他们的国王就二话不说,我来就是榨取你们的,把所有土著人放在烤架上烤,然后一块一块肉切下来,国王给吃了。

而英国殖民地的场景就不一样,比较好玩。英国人是把当地人培植成商人,然后跟商人做交易。当然德国人为了讽刺英国人,画了一个大滚子,是英国士兵把当地的商人弄到滚子下碾、压,榨出最后一个便士。等榨穷了之后怎么办呢?不是破产了吗?好,我英国人再派一个传教士,你到传教士那儿去信上帝吧,从此你的心灵就安顿了。

你看,即使在德国人的嘲笑当中,英国人的做法可能也是最聪明的一种做法吧。

所以果然,你看整个,这就说到我们今天要点题的,什么是大英帝国?你不要以为大英帝国和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上,比如说蒙元帝国,那是成吉思汗用刀、用马、用血战,一寸一寸土地征服下来的那个帝国。

英国人虽然他也用枪,也用刀,也用暴力,但是你去真的去看大英帝国这一百多年,说白了就是维多利亚时代,整个这个时代大英帝国,它其实每一块都不一样,它是一种自然生长的一个生态系统,它反而是暴力色彩最淡的一种状态。

所以到今天为止,如果不是很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你根本就分不清什么是英格兰,什么是大不列颠,什么是大英帝国;英国女王或者国王,他头上的那么多头衔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它的殖民地也是摊成一地,每一块殖民地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是自治理,有的是半自治理,有的是托管殖民地。比如说光在印度的内部它无数的邦,这些邦有的是英王直属,有的是当地土邦,你是自治的,里面情况也是不一样。

我们就拿美国来说,大家都知道,美国独立的时候是13个殖民地,可是这13个殖民地它其实来源都不一样。比如说马赛诸塞,这就是当年的五月花号他们,朴茨茅斯港,他们落脚的第一块,是清教徒们自己开拓的殖民地。

比如说弗吉尼亚,弗吉尼亚是当时英王特许的一个殖民者在这儿开拓的,后来是一个公司经营的。公司经营后来又破产,然后国家又接管。

比如说北卡罗来纳,是英国国王派人去,英王特许的一块殖民地。

而你比如说罗德岛,罗德岛又是马赛诸塞的一帮人,因为不服当地管,然后自己跑过去组建的一个殖民地。

所以它情况是千差万别,包括现在我们看世界地图,我不知道你小时候看世界地图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奇怪,整个南非它就是那一块国家,中间有一个国家,圆圆的,叫莱索托,莱索托这个国家周边只有一个邻国,被南非包围。所以小时候我就觉得这特别奇怪,这个国家怎么来的?

其实你从我刚才讲的大英帝国的这个历史你就能理解,它其实就是拼起来的,就是杂凑出来的。等独立的时候,其他几个殖民地一说,我们成立一个联邦吧,叫南非。莱索托说,我不跟你们玩,我就要一个人。那好,大家说你不玩就不玩,我们都成立,然后就把莱索托包在中间,包在中间就包在中间,没事,大家继续做生意,继续往来,继续平静的生活,没有战争,没有冲突,挺好的呀。

但是你要在亚洲的版图上,你就很难理解出现这么一个包在一个国家中间的国家。包括今天我们理解的加拿大,包括澳大利亚,包括印度,它其实都是每一块、每一块的情况,是不断生长,不断拼凑出来的一个国家。

那你说,这个国家有战斗力吗?确实,当时欧洲,包括德国人,就是这么嘲笑英国人的。破破烂烂,浑身是补丁,你这个国家有战斗力吗?我只要打你一下,你就分崩离析。结果真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谁分崩离析了呢?德国完蛋了,而英国的那种好像破破烂烂、不成系统,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情况,它倒老人家硬硬朗朗的,一直挺到了丘吉尔他老人家死。

那为啥呢?因为当年像亚当斯密,包括埃德蒙·伯克,这些人他讲得很清楚,说统治不成,情意还在;情意不在,生意还在,我们的整个的基础就在。

所以你看,当大英帝国崩溃了之后,我们即使是一个英联邦,英联邦其实就是国旗上搁一个米字符号,就是我们假说还承认你们,其实大家是各过各的日子。但是有情感纽带,大家经常每隔几年开个英联邦运动会,赛一赛鸵鸟,女王出来给大家招招手,挺好啊,还有这么一个情感纽带。

而且这个情感纽带你可千万不要以为是弱纽带,它很强。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什么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都派出了自己最强的部队去帮助英国人作战。你说对于新西兰人来说,他干吗要帮英国人,对吧?我跟德国人又没仇,而且德国人又打不到我,对我的安全毫无威胁,我为什么要帮你?这就是历史上的情感纽带,它就在起作用。

我们前面几期讲阿根廷的时候,阿根廷不老以为我们跟美国关系好,好啊,美国人刚开始在英国和阿根廷闹矛盾的时候,也是来调停的,不要啦,不要啦,听我一句,都省一句吧。但是真打起来,你看美国人什么态度?立即把兵舰借给你,军事情报给英国人,我们俩是亲兄弟,两百年前是一家,你阿根廷是谁啊?谁认得你姓谁啊,对吧?所以这个情感纽带还在。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英国,似乎它的真正统治下的领土,已经回缩到英伦三岛,当然还有一些殖民地,比如说太平洋上的、印度洋上的、大西洋上的还有一些岛国,但是那个没有财产的意义,也没有领土的太大的意义。

但是你不能说大英帝国最后,它安乐死之后留下的这个英联邦,它已经毫无力量。它仍然有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它之所以能够存续至今,是因为在两百年前,英国人算了一笔精明的账。

刚才我们算是把大英帝国给夸了一下,这孩子吃一堑长一智,明白事理,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吃了点亏,但是它明白了,再也不能用暴力,用那种控制欲去管理自己的殖民地,而应该让他们像生物一样自由生长,千姿百态,最后形成一种以英国为核心的贸易秩序,和自由的经济生态,这对大英帝国是最有利的一种制度安排。

好了,正是因为理解了这一点,所以在美国独立之后,在美国独立的废墟上,大英帝国重新起航,一百多年,构建出了一个日不落帝国,极盛一时。

可是这个国家跟人是一样一样的,他总是明白一会儿,得糊涂一会儿。那为啥糊涂呢?利益关切实在是太大的时候,他就会糊涂。你真要是从自己身上割肉,他也疼,他也有正常人的思维。所以大英帝国的真正的劫难是20世纪到来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印度问题。

我们看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和当年的美国,那可不能等价同观。美国,刚才我们讲的那个数字,一年不过给英国本土贡献11万英镑的税收,蝇头小利而已,随时可以放弃,只要想通,脑袋里把那个算盘拨通就可以。

印度这算盘是拨拉不通过的,因为印度的利益太大了。据历史学家记载,当时的印度的产出占到整个大英帝国GDP的40%,你说这个肉多大一块?所以让印度独立,英国人死活都想不通这个道理。

你现在可以去看,给大家看一张图,这是大英帝国全盛时期,它的全球的殖民地分布,多吧?可是你发现规律没有?都是拱卫在印度周围。你看,东非这一块,还有亚洲,还有包括它试图染指,窥伺我国的西藏地区等等,其实都是在为保护英国到印度的通商航道。

当时他们曾经提出一个两C计划,就是开罗和南边的开普敦。开罗就是从大英帝国经地中海,经红海、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的通道;开普敦就是经大西洋,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通道。这两个通道就是帝国的商业生命线,所以它怎么能不重视呢?

所以如果把印度独立了,大英帝国其他殖民地理论上都可以不要,无所谓了,因为最重要的一个所谓大英女王皇冠上的珍珠没有了。

但是这一天真的就这么到来了。刚开始它的到来的方式,其实英国人也没有警惕。准确地讲,一个特别重要的历史里程碑,是1919年。这个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实际上,觉得很稳固。但是就在这一年,在印度发生了阿姆利则惨案。

这个阿姆利则惨案说白了,你要是说阴帝国主义它就这样,也就罢了,它还真不是。它就是当地的总督和总司令临时做了一个非常残暴的决定,向集会的、抗议的民众开枪,当场打死几百人。

你要说这种惨案的规模,那跟日本人在中国干的事那是没法比,但是在英国的那种伦理道德体系下,这件事情已经不可原谅。而且在印度那么和平的民族面前,突然一下在一个广场上面打死几百人,它有强烈的舆论的传播意义。就这个阿姆利则惨案,从此点燃了印度的民族主义的火光。

而且这个时候,等于所有的准备大英帝国都替它做好了,比如说像甘地这些人,这都是大英帝国给送到南非,送到英国本土学习,接受英国文化,全部都准备好的人才,然后因为民族认同问题,因为你开枪,因为你杀死这几百个人,好了,民族主义在甘地这些人的手里,开始在印度传播。

关于甘地的故事,以后有机会我们专门给大家开一期讲,这个地方大家只需要记住,甘地所领导的无论是暴力的,还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等,就是让印度本土出现了和英国殖民者相对抗的民族主义情绪。

那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英国人的反应和当年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的那个反应是一样的,镇压,因为这个利益太重了,前面我们讲的,我不能放你独立,所以就镇压。镇压的方式有的时候就显得特别残忍,比如说当时的英国在印度的总督叫戴尔,曾经大量地鞭打印度当地的老百姓,包括制定一些法案,剥夺一些基本的人权。

其中最让大家恼火的,搓火有一个事件,有一条街,有一个英国的传教士骑自行车蹬过去,结果被当地的民族主义分子给打了。你打了就打了,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不,人家来羞辱当地人,总督下令,所有的印度人只要从这条街上过,对不起,爬着过去,为你们曾经对我们的不礼貌,你要做出这种谦卑的态度,向我们谢罪和道歉。

你想,这个民族主义正在旺盛的时候,这种事那就是火上浇油。所以双方搞来搞去,你镇压我反抗,你有你的方式,我村有我村的地道,加上有甘地这样的领导者,所以渐渐地就不可收拾了。

好了,这个大英帝国命中还有灾星,还有一劫,这个灾星就是希特勒。希特勒跟它挑明了要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那印度就要独立。他俩一会合,这大英帝国根本受不了,所以最后不得不答应了一个条件。说这样,你们现在帮我打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完,只要胜利,让你们独立。印度人很讲道理,那行,我们就打。

这一转眼就到了1945年,德国也投降了,日本8月15日天皇宣布投降,这叫胜利日。就在胜利日这一天,所有印度全境的人都在等这一天,行啊,兑现了,给银子,给我们的独立,给我们的赎身权。

但是这个时候,整个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已经酝酿、生化,而且长出了全新的东西。什么东西呢?就是民族主义内部的民族主义。因为当时的国大党实际上都是反抗英国的,可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矛盾被掩盖,它就酝酿出一个别的东西,就是两种宗教之间的分歧,准确地讲就是甘地尼赫鲁这一支,和珍娜代表的穆斯林那一支。

咱们隔了这么多年,我们也不说谁对谁错,但是总而言之,这两个矛盾,因为很多东西一旦牵扯到民族、宗教,这个有时候就没理可讲,大家就没法坐下来谈判。尤其是真纳,真纳作为穆斯林的领导者,而且他那个时候已经得了绝症。真纳知道,可是其他人并不知道,所以真纳特别希望在临死前看到巴基斯坦的独立。所以他的谈判实际上是弹性最差的,只不过他的谈判对手并不知道。

好了,那这个时候再坐下来谈判的时候,其实就是三方,一方面是英国人派出来的印度总督,叫蒙巴顿,在小说里面,高晓松说他是个妄人,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说。蒙巴顿作为最后一任印度总督,他到印度的时候,衔负的使命是什么?当时首相已经告诉他,你身负从来没有过的权力,就是英国政府不加干涉,你去做决定,什么事你做决定,直接就OK。

从这个命令当中你分析出什么?就是英国人当时已经觉得,能让我们踏踏实实走,别走得腥风血雨就OK。所以蒙巴顿实际上到印度来调解,包括后来抛出的蒙巴顿方案,其实背后的宗旨就是这个,不惹事,和平地英国撤退。

但是就是进行你英国人憋着不让别人独立,一直想占有、想占有,到这个时候,你想和平地撤出,事实上已无可能。我们看一下当时谈判桌上的局面,尼赫鲁这边说,说我们独立,做联邦,然后大家也适当地自治,但是我们还是一个印度,好不好?真纳说门儿都没有,我们必须独立,跟你印度分家。

尼赫鲁最后说分家就分家,那怎么分呢?按宗教信仰来分,因为都是当地印度人,按宗教信仰。那就牵扯到有一些邦,它里面的人口,讲老实话,就是隔壁邻居,他可能宗教信仰都不一样。那这个地方到底是分给你呢,还是分给我们呢?所以这里面的很多细节我们就不讲了,比如说今天的克什米尔问题,为什么这两个国家一直打到现在,领土纷争到现在,其实就是这个问题实质。

那我们现在看到的最大的惨剧,发生在1947年的8月15日之前。因为当时英国人急着撤,就像在8月15日之前把这个东西搞定。那么核心矛盾就发生在旁遮普邦,旁遮普邦这两个民族之间,就是两种宗教信仰之间的那个仇恨,已经到了一个小火星就可以点燃一个火药桶的程度了。

那最后怎么办?最后还剩两个月,蒙巴顿没办法,派了一个老律师,也根本就不了解当地情况,就随意地,当然你也不能说他胡划,但是时间实在太紧,根本没有时间调查这个村信这个,那个村信那个,咱们怎么划一条合适的线,没有了,就是随便地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这边归印度,那边归巴基斯坦。

那你想,等这种民族冲突、宗教冲突的摩擦已经变成一触即发的时候,8月15日这边变成这个国家,那边变成那个国家,所以就在这两个月,造成了一个1000万人的大逃亡,以及伴随着大逃亡的大屠杀。

那个惨剧有一些纪录片的情景,我们可以不妨让大家看一个小小的片断。

所以蒙巴顿最后走的时候,在5月份,1947年的5月份的时候,他给首相写了一封信,他说我反正是要走了,让印度人后悔去吧,肯定血流成河。

确实,隔着这么多年的历史光阴,现在你去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你去琢磨印度和巴基斯坦,仍然是那么深重的伤痛,仍然是那么大的无法弥合的裂痕,为什么?就是因为当时,所以很多人讲这是蒙巴顿坏,英国人当时坏。其实我觉得都没有理解大英帝国的核心逻辑,大英帝国就是又重蹈在一百多年前,在美国重犯的错误,它老想去占有,老想去控制,老不让你去独立,老不用一个聪明的、明智的,其实英国人自己已经悟出来的方法,并且创立的整套理论在亚当斯密时代就已经搞出来那套方法,来重新处理印度问题。结果,结果就是酿成这样的惨剧。

所以我觉得历史上有一个定评,就是印巴矛盾以及造成的惨剧,英国人应该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得肯定这个结论。

包括后来,你看,六、七十年代,非洲这些国家渐次独立的时候,英国人就真的是学乖了,真的是只要发现一点苗头,所以英国人后来算账也很简单,说与其等我们按,让民族主义分子,那些民族的精英,也是我们英国人培养出去的,回去领导那些暴力的革命,还不如趁你们稍有情绪,行,我撤,谁是亲英分子啊?亲英分子往往是精英分子,对吧?交给你们,我们接着做生意,还不如这样好,来得划算,对吧?

所以在六七十年代,非洲英国的殖民地独立的时候,大英帝国就这样非常和平地,也理性地给了自己一次安乐死。

所以回顾几百年大英帝国的这个历史,我们其实在今天的节目就想提出一个关键词,就是控制真的是好的吗?

刚才我们用简短的篇幅为大家勾勒的一下大英帝国的崛起和败亡,对,请主意这个词——败亡。我们在看待上个世纪中叶,大英帝国的解体的时候,我们通常都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的,你败了,你不行了,你搞笑,你下场很惨烈。

但是今天我们不妨切换回来,我们切到英国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没准儿答案是不一样的,英国人没准儿觉得,什么叫败亡?我这叫转型成功好不好?毕竟这两三百年,我哪一次也不是做困兽犹斗,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只剩最后一口气,然后带着沮丧的心态躲到历史的角落里去舔伤口,我哪一次也不是这样。我每次都是放下历史的包袱全身而退,做了当时历史时点当中的最优解,那是我当时最好的答案。我全身而退,就算你刚才讲的印巴分治导致血流成河,它流的也不是我英国人的血,我英国人还是见机得快,我们及时地撤走了,对吧?所以你能说这叫败亡吗?

而且今天全世界英联邦,我们还搞运动员呢,我们还赛鸵鸟呢,我们女王还出来挥手呢,对吧?我们王子结个婚,你全世界人不还看吗?为什么?我们还是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嘛,对吧?你们中国人不还动不动华尔街、这那,学英语去,为啥?我们的影响力还在,怎么能说我们就败亡了呢?我们是转型。

说到这儿,我们把这期节目的底牌就摊给大家了,我们表面上说的是大英帝国,其实我们想说的是从工业社会结束,一直到互联网社会到来,这个时代最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商业主题,就是传统的大组织如何适应这个新的浪潮,完成大英帝国式的转型呢?

我还跟您交一个底牌,很多企业家都在那儿喊转型,但是你不要听他的,因为主动的转型从来不存在。比如说现在很多的工业企业,他也很羡慕啊,你看马化腾多鲜光啊,马云多牛啊,小米多风光啊,他是羡慕,但是这远远构不成转型的力量,转型的动机一定是来自于他搞不定了。

比如说前不久我就认识一个开连锁发廊的一个企业家,他就告诉我,真的是搞不定了,为什么?那些发型师,尤其是优秀的发型师,他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在我这儿干了,他有固定的客户,人家有手艺。在CBD地区随便租一个一居室,雇一个助手,他就可以把这个生意继续做下去。他为什么不要那份自由,不要那份尊严,跑到我这儿打卡上班,领绩效工资呢?他凭什么呢?

所以你看,互联网社会把传统的工业社会那种板结的结构全部打碎,变成点和点、点和线,每个点都可以和整个社会发生连接的一个全新的结构,你过去的那种追求确定性,追求控制的所有的管理方法全部失效。过去的所谓的管理,无非就是追求确定性,对吧?你不是人不靠谱吗?OK;时间不靠谱,我让你打卡,追求时间上的确定性;绩效不靠谱,我搞KPI考核,追求绩效上的确定性;人心不是不确定吗?我搞企业文化,搞团队建设,说白了就是给你洗脑,让你人心变得更靠谱。

这一套管理工具在互联网时代完全束手无策,面对90后的新员工,那苍白得、无力得一塌糊涂,怎么办?说白了,罗胖子也没开过企业,我也没有这个招,那我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比方,我不能给大家提供解决的思路。这个比方其实就是中国老祖宗的智慧。

我们知道四大名著,这四大名著里面有两本,讲得就是传统工业社会,这两本就是《红楼梦》加《三国演义》。你看,在传统工业组织里面,上下结构其实就是《红楼梦》里面的权力结构。上面坐着一个贾老太太,贾老太太有几个爪牙,甭管是王夫人还是邢夫人,反正核心还有一个王熙凤,王熙凤狠着呢,所有的饭食,每一个丫鬟,每一个小主的月例银子,都从她指头缝里给抠出来,所以你能不乖乖地听她的吗?

那下对上怎么办?想在贾府里混好,假设咱是一个丫鬟,对吧?那我们就得勾搭宝玉啊,哪怕勾搭个琏二爷上床呢,对吧?变成通房丫头。变成通房丫头之后呢,最好把我收当成个妾,成赵姨娘。成赵姨娘之后呢,我给你生一个娃,虽然不招人待见,是贾环,但毕竟我是半个主子;最好再把大太太盼死,我这扶正。这就是一个晋升台阶,整整上上下下一片扭曲,而且这种组织结构一直在风雨飘摇当中,前天还是元妃省亲呢,你是烈火烹油一般;然后等着树倒猢狲散的那一天,覆巢之下无有完卵,这是上下结构。

平行结构其实就是《三国演义》,不用多说了,一个词,零和博弈。甭管原来多亲多近的弟兄,最后为了荆州这屁大点的地方,最后拔剑相向,原来的联盟什么都不算了,部门和部门之间推卸责任、互相坑害,然后互相之间的争斗,无时或止。你看,这就是传统工业社会的一个基本的样貌,上下关系、平行关系,就是《红楼梦》加《三国演义》。

可是不要忘了,我们老祖宗毕竟还给我们留下了另外两本著作,那就是《西游记》加《水浒传》。这《西游记》其实典型的就是互联网的现在的小型创业团队,可能我们几个脾气也不对,也没有什么严格的管理的方法,连什么《杰克韦尔奇传》都没看过,我们都不知道他老人家是谁,我们就知道做一个产品,挺好,没准儿这样的公司反而做出来了。

所以你看,很多很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到现在还是几个老哥们儿,虽然有掉队的,它典型的就是《西游记》式的团队长大的,为什么?他们有清晰的愿景,有互相之间的谅解。你看人唐僧什么姿势?啥都不会,哥们儿就一条,去天竺,你们猪和猴不去,我去。所以你看,有这么一个核心,它就容易形成一个非常有战斗力的小组织。

更牛的就是《水浒传》,你看梁山上,那是没有KPI考核的,也没有打卡上班的,它只有一个核心,但这个核心不是以权力和暴力为基础的,而是以魅力人格为基础的,那就是宋江宋大哥,江湖人称及时雨宋公明,对吧?所有的英雄好汉见到他是翻身便拜,就这么一个人。

那剩下来呢,都是江湖临时凑出来的,有的是兄弟上山,有的是隔壁的二龙山上山,有的原来就认识,逐渐地牵扯上山。不管怎么样,大家上了山之后都是平等的兄弟,同样是大秤分金、大块吃肉,都是在聚义堂会齐的,只不过有个排名而已。

那么干事怎么干呢?那就临时组织团队呗,比如说宋江说,打祝家庄,哪位兄弟与我出战?这时候自由报名。所以你看,它一切都是基于自由意志,是这样的一个拼盘。

如果看着水泊梁山,你再回头看一下今天我们给大家讲的大英帝国,那种不需要占有,不需要控制,只需要在一个共生的生态当中,大家达成基本的信任和情感的连接,然后大家用交易的方式来完成协作,来完成共同财富和未来的创造,这岂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安排吗?

当然,如何从《红楼梦》式的组织变成《水浒传》式的组织,我也不知道,这个需要每一个企业去具体地去做落实。

在这儿其实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个人,我在我们的微信文章里经常推荐,就是脱不花妹妹,我们罗辑思维团队现在非常诚恳地恭请她来帮我们打理整个团队的运营。为什么有这个念头?就是因为她写过一篇文章,那篇文章的核心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讲这期节目的一个发心。

她讲,传统工业社会是用追逐确定性的方式,来消灭不确定性。而现在在互联网时代追逐一个组织的建设,我们是应该用主动接受并挑战,并迎合不确定性的方式,来应对不确定性。

所以近期我们在罗辑思维这个团队内部,包括我们的会员体系内部,我们将做一些非常有趣的改革。其实也不是什么改革了,不是大刀阔斧,不是信心坚定,而是用一种保守主义的心态,我们一点一点地去试。

但是我们坚信,在我们的前方是一个《水浒传》式的,是一个《西游记》式的全新的团队。具体怎么改,我相信很快我们会给大家一个有趣的答案,请观察我们的实验,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