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7 lines (35 loc) · 2.64 KB

第九章——工作中的唠嗑及常用操作.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7 lines (35 loc) · 2.64 KB

第九章——工作中的唠嗑及常用操作

唠嗑章节,本章节会增加一些在工作中常用的操作,以及开发交付的一些贴近场景的组件及工具代替原本教程中的内容

唠嗑

关于监控

第七章节中,我们用到Promtheus来做监控,随着不断更新换代,为了更轻便、快速和简洁,以及更好的兼容其他不同程序,我们会采用Jaeger、ELK、Telegraf、Grafana的组合,再加上时序数据库InfluxDB。去掉Dashboard、Promtheus,因为客户只需要开发平台,而不需要频繁的修改k8s。

  • Jaeger:分布式追踪系统(go语言),微服务系统更需要全链路跟踪,传统中,页面bug我们会开始排查前端问题,前端确认没问题说调用接口有错误日志,我们在去看后端,看完后端说底层就报错我们再去排查集群问题实在太耗费时间了,而全链路跟踪可以直接明了的看到是哪一环节的问题。
  • ELK:ES、Logstash、Kibana
  • Telegraf:数据采集工具(go语言),代替Prometheus
  • InfluxDB:时序数据库(go语言),代替TSDB,各个指标都高于TSDB,随着推出时间越来越久,对市面上的产品也已经很兼容了。
  • Grafana:监控指标展示工具(go语言)
关于InfluxDB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情况

在生产中由于机器数过多,使用默认配置的InfluxDB直接撑爆内存,重启内存会逐渐增大然后挂掉,也没办法进入,会报refused并提示确认是否在running,解决办法是直接把influx对应的路径下大的数据目录_retention结尾下的数字文件夹全部删掉,这样就有足够的空间,进入influx修改数据保存日期alter retention policy "db_name__retention" on "db_name" duration 7d default

命令

k8s查找相关内容

kubectl get $DEPLOY -n$NAMESPACE -o yaml |grep $SEARCH_SOMETHINE

查看哪个名称空间中那个类型配置里有这个内容,-o yaml 输出yaml格式内容

全部重启/删除指定空间下的pod

kubectl delete pods --all -n$NAMESPACE
kubectl delete --all pods --namespace=$NAMESPACE

删除deploy之前可以先批量下载到一个文件,kubectl get deploy -n$NAMESPACE -o yaml > backup.yaml,然后再批量创建 kubectl create -f backup.yaml -n$NAMESPACE

批量重启/删除指定空间下的pod

kubectl get pods -n$NAMESPACE| grep -v Running | awk '{print $1}' | xargs kubectl delete pod -n$NAMESPACE

grep -v:反取没有running状态的pod

awk '{print $1}' :stdin出来pod名字,传递给xargs使用

查某个服务ip

kubectl get svc $DEPLOYNAME -n$NAM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