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79 lines (353 loc) · 43.1 KB

PublicPhilosophy.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79 lines (353 loc) · 43.1 KB

cover

作者:  艾思奇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 2016-7-1
页数: 376
定价: CNY 36.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3910408

豆瓣链接

第一章 绪论

一 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 哲学的踪迹可以在日常生活里找到
  • 千万人的生活和斗争中所发生的思想里包含着哲学思想的根苗
  • 日常生活中的感想常是没有系统和不明确的,它还不能算完整的哲学思想
  • 要研究哲学,才能获得完整的哲学思想

二 果树林里找桃树——哲学是什么?

  • 在同样的环境之下,不同阶级的人会发生不同的感想
    • 有的人会由不满而变为绝望,会感到人生没有意味,会以为世界无可留恋,个别的人甚至于会进行自杀。
    • 有的人相信命运的观念,遇到困难的时候,只埋怨自己的命苦,认为现状无法改变,即使是牛马的生活,也只能默默的忍受,而不敢希望翻身抬头。
    • 又有的人却相反地认为生活困难不是生前命中注定,而是由社会上的许多事实原因所造成。由此相信这令我们不满的社会生活现状一定有方法可以改变,只要能看清楚这些原因,并且努力从事实上打破这些原因。
    • 他们以为自己生来就是社会上的统治者,广大人民应该受他们的压迫剥削,他们命定的应该征服别人,而别人也命定的应该被他们征服。
    • 也有一部分人,完全坐食游荡、无所事事,每天所追逐的只是消遣作乐,这些人的思想又稍不同,他们用游戏作乐的眼光来看一切,说:“人生不过是寻乐而已,不过是美梦而已!”
  • 各种感想中就包含着各种哲学思想
    • 第一种人感到人生无聊,世界值不得留恋,这里面就有“悲观主义”的哲学思想。
    • 第二种人以为生活困难是命中注定,无法改变,主张消极忍受,这里就有“宿命论”的哲学思想。
    • 第三种人认为我们只要能够把生活困难的现实原因研究清楚,就可以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这里面就有着一种“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 第四种人坚持认为少数人是天生的优越人物,反对广大的人民有自由生存权利,这就包含着专制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所宣传的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也是带宿命论的性质,它把少数人看做是天生的或命定的应该来压迫和统治大多数人的。
    • 最后一种人把人生看做游戏,以追逐乐趣为能事,这是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思想。
  • 哲学思想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或根本看法,也就是世界观
    • 悲观主义的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根本都是没有希望的,
    • 宿命主义者认为世界上的事情根本决定于鬼神上帝,
    • 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变化都有它现实的原因和规律,
    • 专制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认为全社会的广大人民需要向少数统治者或独裁领袖屈服,
    • 享乐主义者认为世界是游戏场,人生在世界上就是要来享乐的,值不得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看待。
  • 哲学思想主要解答整个世界的问题,其他思想主要解答某一事物的问题
    • 只要这种思想所涉及到的,主要是关于我们对整个世界如何看法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种思想包括到哲学的范围内;
    • 如果这些思想所涉及到的,主要是关于我们对某一件事或某一类物如何看法的问题,我们就可以说它不是属于哲学的范围。
  • 哲学思想是其他各种思想的世界观基础
  • 哲学是世界观,同时又是思想方法。研究哲学就是要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 正确的思想就是能够正确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
  • 正确的哲学思想,是要能够正确地反映整个世界发展的总规律
  • 研究哲学必须时时刻刻抱着解决实际问题和指导行动的目的

第二章 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

三 两军对战——哲学的两大类别

  • 各种人之所以有不同的世界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 人们的世界观虽然种类复杂,都可以归结为唯物论唯心论两种世界观的斗争
  • 我们在哲学上把世界上一切现象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精神、意识等“主观的东西”,一类是外界物质或“客观的东西”
    • 在我们认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时候,随时随地都有着这样一种普遍的关系,即我们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 这种关系大体上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周围世界的事物。不断地被我们所认识,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又利用自己的这些认识去影响周围世界,改变周围世界。
    •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把自己作为认识的主体,这里包含着我们的思想、感觉、感情、意志等;另一方面,我们又把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都看做被我们所认识的客体。属于我们自己的这个主体,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精神、意识一类的东西,我们叫做主观的东西;属于外界的客体,也即是物质、存在一类的东西,我们叫做客观的东西
  • 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经常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
    • 主观的精神的东西(我们对椅子的感觉和认识),只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即椅子本身)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主观的、精神的东西决不是能离开客观的、物质的东西而凭空存在的。
  • 主观和客观如何发生关系的问题,是哲学上的根本问题
  • 唯心论的根本思想,是把“主观”“精神”的作用过分夸大,把它看做决定一切的最高的力量
    • 完全不承认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把客观、物质都当做主观的幻影,以为世界上除了主观的东西以外,什么也没有了。它过分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东西,把主观、精神看做世界上最高的唯一的东西,以至于不承认有客观、物质,这种认识和看法,在哲学上就叫做唯心论
    • 宿命论的世界观来看,它把世界当做神灵手中的玩意儿,以为世界的一切都受着神的心意支配。这种世界观,虽然并不完全否认客观物质的存在,但把一切客观事物都看做神灵的心意所引起的,也就是说,认为一切都是由一种神化了的主观。精神创造出来,并且服从着这种主观、精神的,这仍是把主观,精神当做最先的存在和最高的存在,把客观、物质当做附属的产品,所以仍然是唯心论的世界观。
    • 专制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主张少数人的统治权威是天生命定的,主张独裁领袖的思想、意志可以决定一切。这一切思想都是把主观,精神的作用过分夸大,把它看做最高的决定一切的力量,在根本上都以一种唯心论的世界观做思想基础的。
  • 唯物论的根本思想,是承认物质有独立的存在和自己的规律,物质是第一位的东西,精神是第二位的、派生的东西。
    • 唯物论,在解决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时,不是把主观、精神摆在第一位,而是把客观,物质摆在第一位,认为客观的世界是不依赖人的主观、精神、意志为转移的。
    • 在外界独立存在着的、实实在在的物质的世界,决不是主观的幻影。
    • 客观、物质的变化,发展,都是依照它自己本身的性质,通过一定的关系和过程,也就是通过它自己本身的规律,决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神灵心意所能任意创造和任意支配,也不是一个“独裁领袖”的“脑壳”就能随便决定一切。
    • 我们不能违背着客观物质本身的规律,任意改变事物,我们要想改变事物,只能利用这些规律,顺着这些规律去推动事物,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不能达到目的。
    • 唯物论的世界观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承认客观世界是独立的物质存在并且有它自己的规律。除此以外,唯物论的另一主要特征也要说一下,这就是认为主观、精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而只是从客观、物质中产生出来的,是第二位的东西。
  • 一切哲学上的争论,都可以归结为唯心论和唯物论的两军对战。找不到真正的第三种的中间的哲学

四 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

  • 主观唯心论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我们主观精神以内的东西。日常生活中也有主观唯心论
    • 如果我和我的感觉、思想、意志等等消灭了,那么世界也就没有了。这一类唯心论,叫做“主观唯心论”。
  • 唯心论是把人引到宗教迷信的泥坑里去
  • 唯心论是通向宗教迷信的桥梁
  • 客观唯心论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神的感觉、思想的活动
    • 客观唯心论和主观唯心论的不同,就在于主观唯心论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我”的感觉、思想等等,世界一切都只是个人的主观精神的表现,而客观唯心论则认为世界一切是神的感觉、思想等等,是一个伟大的充满在宇宙各处的主观精神的表现。
    • 世界上最有名的客观唯心论,是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他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伟大的精神运动,这个精神,他叫做绝对精神。这个精神的特点,就是思想活动。这种思想活动,他认为是具有着一种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辩证法的性质,世界就是由这种精神的活动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的一切变化发展,在黑格尔看来,并不是物质的变化发展,而是这个绝对精神的思想活动。
  • 日常生活中的公式主义,就是一种客观唯心论
    • 凡是有公式主义毛病的人,都不会按照事实的具体情况灵活解决问题,不管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永远只会用一套呆板的办法来办事。
    • 公式主义者当然不会宣布世界万物是受神的支配,或受到一种伟大的精神和思想的支配,但在实际上它是承认了这种支配,因为盲目相信思想公式的力量,在这一点上它根本就是和客观唯心论一致,甚至于和宗教迷信一致的。
  • 黑格尔的客观唯心论也有公式主义的性质
    • 黑格尔写了一本叫做《论理学》的书,把绝对精神写成一套固定了的思想公式,并认为一切事物的变化,都不能超出这些公式。马克思的驳斥,主要的就是指出黑格尔的思想公式(也叫做唯心论体系)常常和事实不符合,并且和他自己的辩证法的方法也有冲突。辩证法承认事物是永远的向前发展,而唯心论体系却又要把这种发展死死地限制在一些思想公式的框子里,因此使得他的辩证法也受到大大的损害,成为不彻底的东西。

五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二元论、机械唯物论

  • 二元论是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混合物,不是第三种哲学
    • 二元论并不是唯心论和唯物论之外的第三种哲学,只是把两种世界观勉强硬凑在一起,成为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思想的混合物。二元论的哲学表现一种动摇的立场,它既不敢彻底地主张唯心论,又不愿完全赞成唯物论,想把一种荒谬的思想和一种合理的思想调和起来。
    • 哲学的二元论就是在唯物论和唯心论两者之间疑似和摇摆的东西,它有时像要偏向唯物论,有时又在实际上和唯心论、宗教迷信等打成一片。
  • 康德的二元论,是把唯物论和主观唯心论硬凑在一起
    • 康德的哲学思想的特点,就是认为物质的本来面目(康德叫做“物自体”)和我们的感觉完全不同,所以他一方面承认物质是存在的,并且承认我们的感觉是由于物质和我们的感官接触才引起的,就这一方面来说,他是赞成了唯物论。
    • 但另一方面,他又坚持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只是一些感觉,我们不知道“物自体”是什么面目,这也就是说,我们是在自己的主观感觉里过日子,这样一来,又成为主观唯心论了。
    • 康德把唯物论和主观唯心论硬凑在一起,就成了他自己的二元论。
  • 唯物论首先要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更重要的是了解什么是物质
  • 唯物论不但要承认物质自己会变化发展,而且要正确了解物质怎样变化发展
  • 机械唯物论认为一切物质变化只有位置和数量两种变化,把物质变化看得太简单了
  • 不承认物质能变化发展的就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
    • 机械唯物论虽然主张物质有位置和数量的变化,实际上不承认物质本身的产生和消灭过程,不承认新旧事物的变化。因此也仍然是形而上学唯物论的一种。
    • 形而上学唯物论相反的,是辩证法唯物论

六 为什么会有不如意的事——辩证唯物论

  • 世界的事物是在我们主观心意之外独立存在着
  • 事物是依照它本身的规律而发展变化并互相发生作用
  • 不如意和碰钉子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事物规律不符合
  •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变化发展规律,对不同的事物不能用同一个简单的看法去对待它们
  • 公式主义者就是不懂得不同事物有不同规律
    • 唯物论承认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依赖人的心意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都是具有自己的变化发展规律的客观实在的东西。
    • 机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论同样承认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和有它自己的变化规律的。我们已经知道,机械唯物论认为物质的变化的根本形式,只限于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而不承认物质本身能发生性质上的真正变化。机械唯物论把机械运动的规律当做一切事物变化的唯一普遍的根本规律,想用简单的机械规律来说明一切现象的变化。
  • 机械唯物论用机械运动作为公式说明一切,不是彻底的唯物论
  • 辩证法唯物论承认事物的性质变化,以及事物的产生和死亡的规律
  • 唯物论认为人的心意不能随意决定事物,但决不是宿命论
  • 认识了事物的规律,人就可以利用这种知识去改变世界
    • 承认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规律,并不见得就会把我们引到宿命论的消极无能的泥坑里去。恰恰相反,认识了事物的规律以后,我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些规律的知识来正确规定我们主观努力的方向,我们就有可能避免碰钉子、走错路,我们就能按照事物自己的规律,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使工作容易成功。
  • 只有唯心论才会碰钉子,才会成为宿命论
  • 要认识事物规律,必须对每一事物的情况有具体了解
    • 怎样才能了解每一事物的具体情况,正确认识它的规律呢?这就不是马马虎虎随便看一看,心血来潮地偶然想一想,就能达到目的。客观事实常常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就必须要下一些苦工夫,对你所要认识的事物,加以仔细的调查、研究,以便详细认清它的具体的特殊情况,然后才可能认识到它的规律。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唯物论者必须凡事仔细调查,认真研究,才能认识事物规律,正确的解决问题
    • 坚持唯物论的一个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在工作中,凡事认真调查,仔细研究。不调查研究,只凭想当然办事,就是唯心论,就是主观主义

第三章 辩证法唯物论的认识论

七 用照相作比喻——反映论

  • 人的认识,是外界事物的反映
  • 精神和意识是第二位的,派生的东西,物质才是第一位的东西
  • 人的认识能否摄取外物的真相?这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 在世界的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前面说过的康德派的哲学。他们的看法,若用照相作比喻,那他就说照相机所摄取的完全不是外物的真实影子。
  • “不可知论”认为人不能认识外物的真相
  • 唯物论主张物质的真相可以认识,“不可知论”是不对的
    • 唯物论不但承认客观世界里有独立地存在着的物质,并且认为物质本身的真相是可以认识到的。
  • 我们的每一次认识,都是可以反映外物的一方面或一部分真相
    • 人们所有的认识都不会只是主观幻觉,都一定有一点一滴的客观物质的真实面影。承认外物能够被我们所认识,这是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
  • 认识是运动发展的过程,逐步地达到事物的全面认识

八 卓别林和希特勒的分别——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矛盾

  • 由感觉器官所得到的认识,叫做“感性的认识”,这是和照相机似的
  • 我们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外表形象;一种是理性认识,能了解事物本身深刻的特性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矛盾,引起了长期间哲学界的争论
  • 偏袒感性认识,认为只有它才能认识事物的真面目的,叫做经验派哲学
  • 偏袒理性认识,认为理性才是正确认识的来源,这叫做理性派的哲学
    • 把书本词句当做宗教信条来看待的坏作风,我们也叫做“教条主义”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密切联系,不能分开,不能偏废
  • 要正确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作用,以及相互的关系

九 原来是一家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矛盾是反映着事物本身的矛盾
  • 理性认识是怎样产生的
    • 它不是直接由外物摄取的,并且也不可能直接摄取,因为它所反映的不是一件件的事物的外表现象,而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 由客观事物反映为理性认识,要以感性认识做桥梁
  • 要先把很多感性认识积累起来,才有可能达到理性认识
    • 为什么把许多感性认识积累起来,就有可能达到正确的理性认识呢?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感性认识,我们就能够反反复复地观察到各种现象的互相关系,就有可能把他们加以比较、分析,就能够看出有些关系是一定不移的,是反复出现的,是真实的关系,有些关系却不是经常的确定的,而只是偶一出现的,表面的,甚至于是不真实的、伪装的关系。
  • 从许许多多感性认识中,可以看出事物间的确定的关系和规律
    • 因为所谓事物的根本性质,不外就是事物的各种关系、各种规律的总称。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性质,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规律,是因为它们与其他事物发生不同的关系。
  • 单单感性认识的积累,并不就是理性认识,而要加上分析比较的思考工夫
  • 分析比较,就是应用理解力,就是思想的概括作用,就是经验的总结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有如父子
  • 理性派和教条主义以为不依靠感性认识就可以有理性认识,这等于说没有父母就能生儿子
  • 只相信感性认识而不注意理性认识,就会陷于眼光短浅,遇事没有先见之明

一○ 由胡桃说起——认识和实践

  • 我们认识事物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旁观的地位上去认识,一种是在实际行动中认识
  • 要在实际行动中,才能不断获得新的感性认识和正确的理性认识
    • 实践是我们一切认识的基础,不论我们的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我们的实际行动中得来的。
      • 首先,实际行动使我们不断地获得很多新的感性认识,并由此形成新的理性认识。
      • 其次,我们的认识之正确与否,又要拿到实际行动中去加以检查才能得到证明。“实践是真理的标准”。
    • 总之,认识是服从于实践的,做什么,才要学什么,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间,才能够确确实实地学到一些东西。
  • 实际行动有两种:一、改变自然;二、改变社会
  • 不同的阶级对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就因为他们在实际行动中的立场不同
  • 正确的理性认识能使我们预见将来,指导行动,不至于走错路

一一 是朋友还是豺狼——真理论

  • 主观真理派不承认认识的真假有客观的标准
    • 主观真理派主张人们的认识没有客观的真假标准,各人的主观就是道理真假的标准;只要主观上认为是真的认识只要自己以为是想得通的道理,那就算是正确的道理,就是真理。
    • “人就是万物的标准。”
  • 唯物论承认认识的真假要以客观事物做标准。这就是承认客观真理
  • 认识只在一定的情形下才是真的,这是真理的相对性
  • “相对主义”是错误的,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 我们不能一下子认识全部的绝对真理,而只能在认识的发展中一步步去接近它
  • 我们的每一次认识都有相对性,同时又更接近完全的绝对真理,这就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二 天晓得——立场、观点和方法

  • “天晓得”的思想就是“不可知论”
  • “不可知论”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并且固定不变的
  • “不可知论”不懂得实践可以使人的认识进步
  •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没有静止不变的认识
  • 人的认识是和实践结合着的发展过程
    • 我们的认识是和实践结合着的一种发展过程:它首先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再用我们的认识指导实践,再在进一步的实践中检验和证明我们的认识之正确与否,同时再获取新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又得到新的认识,又再进一步去指导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不断的循环往复,我们的认识就不断地前进、发展,就愈更高度地接近绝对真理。
  • 正确的方法,是与事物的发展规律一致的方法
  • 正确的方法就是辩证法,不正确的方法就是形而上学的方法

一三 无风不起浪——事物的普遍的有机联系的规律

  • 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周围的某些事物有一定的联系
  • 联系就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
    • 什么叫做互相依赖?这就是说,这一事物的存在和另一事物的存在是分不开的,没有另一事物,也就没有这一事物,反过来说,没有这一事物,也没有另一事物。
    • 什么叫做互相制约?就是说,这一事物的变化,也必然引起另一事物发生变化。
  • 事物不能孤立存在,乃是一种普遍的规律
  • 事物互相依赖、互相制约,这种关系叫做有机的联系
  • 事物的有机联系是辩证法的第一条主要规律。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就首先违反这条规律
    • 按照辩证法的这条规律,整个世界的事物,不是各自孤立,而是有机地互相联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按照形而上学的看法就正相反对,认为世界的事物都没有联系,事物的发生和存在都不必以另外的事物作为原因和条件,整个世界就是无数分散孤立的事物偶然凑合在一起。
  • 按照有机联系的规律,我们研究事物的时候,首先就必须认识与这事物联系着的原因和条件
  • 不能把事物的原因和条件弄清楚,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
  • 不认识原因和条件,就不可能了解一事物存在的意义
  • 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就要有不同的性质和规律,就有不同的意义
  • 一切决定于条件、地点和时间
  • 要注意事物的条件变化,特别要注意新的条件所产生的事物的新的意义
  • 要具体地研究问题,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
  • 不研究具体条件,就是抽象的认识,这种认识都不是真理
  • 教条主义狭隘经验主义,都是不能够研究事物的具体条件,都是违反辩证法规律的错误思想方法

一四 不是变戏法——事物自己运动发展的规律

  • 变戏法的变动,只是位置和数量的变动,而不是事物本身的变化
  • 把一切事物的变动都看做外力引起的数量和位置的变动。这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
    • 这种关于变动的见解,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看法,也叫做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它只承认事物的表面的变动,而不承认事物本身内部的实质上的变化。它要我们相信这样的两点;
      •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上一切变动,只是变戏法样的骗人的事情。水变成冰,大鱼生出小鱼,稻杆上结成谷子,一切的自然变化,生物繁殖,社会变革等等的现象,都是表面的。
      • 就像戏法的变化是由魔术师制造一样,事物的变动也决不是事物本身的自己变化,事物的本身都是死的,要使死的东西变动,必须假定有一种外来的活力,于是,为说明一切变动的来源,就不能不假定世界上有一个大魔术师,掌管着一切的变动,而万物的变动,都是由他推动的。
  • 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最后仍把我们引到宗教迷信的路上
  • 事物本身经常有性质的变化,而不只是位置和数量的变化
  •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发生发展和没落过程
  • 辩证法的又一条规律,就是事物的自己运动发展的规律
  • 辩证法的方法,是要把事物当做自己运动的东西来研究
    • 把一切事物都看做是在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中,把事物的变化发展看做事物的自己运动发展,这就是辩证法的第二条规律
    • 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 不要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把你所要研究的东西看做一成不变的东西,要按照辩证法的方法,把你所要研究的东西看做时时刻刻在变化发展的东西,也就是要研究它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要研究它在发展过程中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是正在发生的新生的东西呢,还是已经发展成熟了的东西呢,或者是已经走向消灭的衰亡的东西呢。
      • 要研究它所有会变化的原因,研究它为什么一定要生长起来,或者为什么一定要消灭、死亡,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变化,而不那样变化。
  • 应用辩证法总结工作,就要注意工作是否在发展,及发展与否的原因和条件
  • 辩证法的方法要研究哪些事物是发展的或消灭的及其发展和消灭的原因
  • 有条件向上生长的事物,即使最初非常弱小,它的生长力量仍是无敌的

一五 追论雷峰塔的倒塌——质和量互相转变的规律

  • 雷峰塔的倒塌是经过两种变化过程:量变;质变
  • 量变和质变,是一切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
  •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质
  • 一事物的质,使它和其他事物有区别
  • 质是事物的一种内部规定性
  •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量
  • 质和量,是任何事物都少不了的两个方面
  • 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不是量变,就是质变
  • 在量变过程中质在表面上没有显著的变化,这叫做质的相对静止
  • 形而上学的错误:把静止看做是绝对的
    • 其实这种“安定性”和“静止”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是彻头彻尾完全的安定和静止,只是在量变的一定程度之内,质的方面大体上不变化,而不是事物本身真的有静止不变的时候。
    • 如果我们把相对的误认为绝对的,以为世界上真的有固定不变的事物,那就错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就是犯了这种错误。
  • 质的相对静止有一定限度,过此限度就要起变化了
  • 质变即“突变”、“飞跃”和“连续性中断”
  • 量变和质变有密切联系,量变就是质变的准备
  • 由量变转为质变,质变后又转为新的量变,这就是质和量互相转变的规律
  • 质量的互相转变,并不是循环,而是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向上发展过程
  • 质量互相转变的规律,在各种不同的具体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
  • 研究事物的质量互变时,也要根据条件、地点、时间作不同的具体分析

一六 岳飞是怎样死的——对立统一的规律

  •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互相反对的许多对立方面,这是对立统一的规律
  • 辩证法的对立统一的规律,要求我们在研究事物时,要看到它的各个对立方面
    • 对立统一的规律是一个普遍的事物发展规律。任何事物都不是简单的,都包含着自己的矛盾,包含着互相对立的各个方面。
    • 如果看不到这些对立的各个方面,而只看到一个方面,而且把这一个方面误认为是事物的全部,以为事物就是单纯地只有这一个方面,而不在自己的内部包含着矛盾,包含着对立的方面,那就是形而上学的看法。
  • 所谓对立的方面,就是正面和反面、过去和将来、生长的方面和没落的方面
  • 没有内部对立或自己矛盾的事物,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 对立方面的互相依赖
  • 发展就是对立的斗争。发展的过程,就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暴露和解决的过程。对立统一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 研究矛盾和解决矛盾,必须注意其具体性,特殊性。不同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 要研究矛盾和解决矛盾,必须注意什么是一定情形下的主要矛盾
  • 解决次要矛盾,必须服从于解决主要矛盾的任务

一七 没有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 平常所说的“没有了”或“消灭了”,都包含着“转变”的意思,没有绝对的消灭
  • 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变,是由于它自己内部的矛盾
  • 事物的反面在一定情形下变为正面,就发生性质的转变,这叫做“向对立方面转化”,也叫做“否定”
  • 把“否定”认作绝对消灭,是形而上学的看法
  • “否定”也要从两方面来了解:一方面是某些事物的消灭,另一方面是某些事物的保存、发展、进步
  • 事物经过再一次的否定,往往恢复原来的某些特点,这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 否定之否定并不是原封原样恢复原来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走向更高级的阶段
  • 把否定之否定律作为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问题时要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的几个范畴

一八 七十二变——现象和本质

  • 事物都有两方面:外表变化不定的形状,这是现象方面;内部的一定的关系,这是本质方面
  • 现象和本质常不一致,而且有时好像相反,这是现象和本质的矛盾
  • 在现象中表现得和本质完全相反的,哲学上叫做假象
  • 现象和本质的矛盾不是绝对的。现象就是本质的表现,与本质有不可分的关系
  • 不单只要认识现象和本质的矛盾,而且要看出它们的同一性
  • 事物的本质,常常不是直接就能认识到的
  • 只从表面现象认识事物,就常常会受到迷惑
  • 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由经验提高到理论,这就能使认识深入到本质
  • 要认识本质,必须以现象的认识做基础,加以分析研究
  • 要认识本质,必须以大量的现象认识作基础
  • 大量现象中起支配作用的关系才是本质的、巩固的关系,才不是暂时的现象

一九 “谈虎色变”——形式和内容

  •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形式
  • 事物在一定形式中变化发展,变化发展的全部过程就是它的内容
  • 形式使各种事物在外表形状上有所区别
  • 形式与内容常不一致。形式不同的事物往往内容相同,反之亦然
  • 认识事物。不可单从形式上着眼,而要从内容上着眼。因为形式往往会造成假象,模糊了内容
  • 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形式就是内容本身的结构状态
  • 不适合内容要求的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会被淘汰、消灭
  • 内容所要求的形式,是依其本身发展情况及周围条件来决定
  • 形式对内容也有它的反作用,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东西
  • 形式如果适合内容的发展要求。它就有促进内容发展的作用
  • 形式如果不适合内容发展的要求,它就有阻碍内容发展的作用
  • 内容是变化不停的,形式则是比较固定的
  • 适合内容的形式,当内容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变为不适合的
  • 一种社会形式只在一定时期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另外的时期就变为不适合,就要发生革命,打破旧社会形式
  • 形式主义、洋八股、党八股的错误都是由于没有内容或不看重内容

二○ 规规矩矩——规律与因果

  • 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变化,都有一定的秩序
  • 事物的发展都按一定秩序,这叫做规律性或合法则性
  • 规律决定于事物的发展情况和条件
  • 规律知识只是标准条件下的一般知识,对现实事物的预测只能指出一般的方向
  • 我们能撇开复杂的影响,了解一般的规律知识,这是思想上的抽象能力
  • 事物发展中如果条件改变,则规律性也要改变
  • 应用规律知识必须注意条件变化及规律变化,不要把一种规律当做死的公式应用
  • 事物的发展是由于许多条件,不会只有“唯一的原因”
  • 要研究事物发生的全部原因,也即是各方面的条件
  • 内因和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发生作用。事物发展最后的决定作用在内因

二一 “在劫者难逃”——偶然、必然与自由

  • 宿命论主张人的命运为神灵操纵,这种命运有一种不可避免的性质
  • 事物按规律变化,也有一种不可避免的性质.这种性质就叫做必然性
  • 事物的必然性,是事物本身的性质,决不是出于什么神灵的意志
  • 机械论者主张世界上没有偶然性,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因此都是必然的
  • 有原因的事物,并不就等于必然性的事物
    • 承认一切事物都有原因,并不等于说应该断定一切事物的出现都有必然性。这是因为:在事变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事件是不可避免地要贯彻和实现;而另外有些事件,却是可有可无,它的出现与否都不能够改变事变的根本过程,它可以多少影响事变的进程,或者给与多少的促进,或者给与多少的阻碍,或者使事变过程发生多少曲折,但它不能使事变根本转移方向。它本身的作用有时还会被其他许多复杂细微的相反的事件和倾向所抵销,而对于发展过程全然表现不出什么影响。
  • 在发展中成为支配倾向的、一定要贯彻实现的事件,就是有必然性的事件
  • 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支配倾向的事件,就是偶然性事件
  • 不但只要认识事物的规律性,而且要把发展中的必然性从偶然性分别开来
  • 认识必然,就不至于为偶然事件所迷惑
  • 认识必然,就有了“自由”,就能够在行动上有自觉性,避免盲目乱撞
    • “自由是对于必然性的认识”。

二二 “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目的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 事物的存在适合一定的目的,就叫做目的性
  • 目的论的世界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为着实现预先安排的目的
    • 以为在世界上,目的性是支配一切的,一切事物,都是为着实现预先安排好了的目的才产生的。这种见解,叫做目的论的世界观。如果我们相信了这种目的论的世界观,相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先有一个目的,那我们就不能不问:这样的目的,是谁来安排的呢?
  • 目的论的世界观否认事物本身的规律性,是一种接近宗教迷信的思想
  • 客观事物的目的性,归根结底都是规律性的产物
    • 我们主张唯物论,认为事物有自己的规律,认为这才是真理;而目的论的世界观,则是违背了事实真理。
  • 生物构造的目的性,是生物进化规律的产物
  • 人类行为的目的性,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
  • 唯物论反对目的论,但决不是宿命论
    • 我们驳倒了目的论的世界观,说明人类生活的目的本身也有一定的原因,它在最后也还是表现着某种因果性和规律性,这样说是不是又变成宿命论,认为人的主观努力没有丝毫作用了呢?
    • 宿命论是说人类本身没有丝毫的自由,一切都是生前决定了,但我们却已经说过,人类对于自己的目的,不是完全没有选择的自由。怎样能够有选择的自由呢?这里就用得着前面说过的“自由是必然性的认识”的道理。
  • 事物的出现,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成为事实,这就是可能性
    • 一种事物的出现,在客观世界里已具备一定的物质因素,但还需要一定条件,它的出现才会实现,才会成为必然的事实,而在另外的情形下就不会成为事实,或被另外的事实所代替,这就是可能性。简单点说,可能性就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出来,能够成为事实的这种性质。
  • 在一定条件下的确可以成为事实的可能性,叫做“实在的可能性”
  • 根本不能成为事实,只在人的主观上以为可能的,叫做“抽象的可能性”
  • 可能性转向事实,并在发展中成为必然的东西时,就叫做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 可能性并不是必然存在的事实,抽象的可能性根本不能成为事实,但实在的可能性,在适当的情况之下就会转变为必然存在的事实。
    • 当一种可能性已转化为事实,并且在发展中成为巩固的、必然的东西时,我们就说这种可能性是实现了,或者说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了。
  • 事物发展中的对立势力之斗争,使它有种种的可能性
  • 一种可能性能否实现,决定于各种条件,而人的主观努力就是一个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