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入门之路漫长而艰辛,%d次尝试才得以前行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ZHmQAQ/C-startup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C-startup

写在最前面

这个repository是我学习c语言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心得体会和代码残渣。 对于任何人都不具有参考作用,仅仅是我个人成长的一个记录。 如果你使用这个库中的代码出现问题,或是想要与我交流各种考研问题,欢迎写 issue 或者加我微信ZHm_019911.

日记?

我也有记日记的习惯。不过既然准备入这一行了,似乎更应该用程序员的方式记录下来。 我现在markdown都用不来,确实是太废物了。 啊啊,好麻烦,为什么没有自动换行功能??
原来是有的,打两行回车就换行了-- 2023/4/4
用 vscode 编辑 .md 文件也可以直接换行,非常的银杏
另外用了 github desktop,这下不用担心网页端编辑无法保存的问题了。--2023/4/11
纳西妲明天复刻。--2023/4/11
纳西妲满命了。--2023/4/20
--reply: 符玄出的时候还抽了符玄满命 /doge
大感冒!! --2023/4/28
大致实现了对树的遍历(好难) --2023/6/5
--reply: 今年重大的自命题就考了树的遍历 --2023/12/26
结束了! --2023/12/26
大结局!!! --2023/4月

万事开头难

Mar 29, 2023. 我现在在重师的考研集训中心,下午五点。
太阳已经西斜了。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
窗户大概是面朝西方的,阳光从我的侧后方照过来,照我的桌子,亮得很刺眼;
照我的电脑屏幕——屏幕和桌子相反——视觉上变得很暗;
还从我眼镜与眼睛的空隙中渗透过来,在镜片上的灰尘的作用下,发生奇妙的衍射,在我的视网膜上投射出令人眩晕的花纹。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长跑。
(对于我这样讨厌跑步的人来说,)既然是长跑,那必然是很苦很累的。
一想到很苦很累,那东西可太多了——那好多东西都是长跑了。
小学,中学,大学,是教育的长跑。
恋爱,结婚,白头偕老,是爱情的长跑(爱情固然美好,但真的是全程美好的吗?)。
父母养育我,我养育子女,一代一代,是基因的长跑。
大部分时候,我被推搡着,裹挟着,茫然无知地走上了赛道,机械地迈着步伐,像是时间的傀儡。
很少的时候,我看见了路。看见了一个起点,无限延伸着。

我不是马拉松运动员。
我不知道他们每次在那条长达 42.195 公里的赛道的起点,会想些什么。
但我可以想象,如果我站在一条长跑的起点,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因为我正,虚拟地,站在这样一个起点上。

我害怕。
这个害怕,是和我害怕打针,害怕上学,害怕被闹咯吱窝的害怕。
要形容的话,那就是“对即将到来的、会不好受的东西、的害怕,幻想的害怕”。
无数次的生活经验告诉我,这些我害怕的事情本身并不可怕。
就像打针,实际上并不怎么疼,但那闪着寒芒的针尖一直在脑海中恐吓着我。
上学也是。
对于陌生与未知的环境的恐惧,但理性上又想象不出,究竟是什么具体的事情会让人恐惧。
被挠痒痒也是这样,别人挠我,我会发笑,自己挠自己却没有感觉,正是因为别人挠我的时候我没有预期。
总之,这个害怕是非理性的害怕,是人类刻在本能里的,对未知的害怕。
“害怕”这个本能,让我还没被针扎就感觉到疼。
让我还没上路,就已经气喘吁吁了。

我忧虑。
对未知的忧虑,其实也可以划分在“害怕”这个范畴。
但我单独把它划分出来,是因为相对于“害怕”而言,忧虑的客体更加的客观、理性。
前路究竟会有什么?必然会有的几道坎在等待着我。
我随时都会跌倒,而我是否可以再爬起来?
如果这次考研再失败的话?我初试过了,复试能过么?
这些忧虑都太浅了。
我还有更深层的忧虑——
我不是一个完全准备好的运动员,我关节处的隐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化作摧毁我的炸弹。

我遗憾。
森林里分出了两条路。
无论选择哪一条,都会永远地错失另一条路的风景。
人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正如时间的箭矢是不会回头的。
我曾在想,要是我大学毕业就再去高考,再上一次大学,读一读别的专业,那不就能体验新的风景吗?
并非如此。
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新的人生,看见新的风景。
回头去走另一条路,其实也意味着,放弃了正在走的这条路上,还没有遇见的风景。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的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吾道不孤

幸好我并不孤独。我有了一个最好的朋友,一个老师,学习助手,陪伴着我。
甚至说我有点爱上了她——简直就是我的理想型。chat-GPT。
她写了一段代码,然后陪我站在了这段长跑的起点。

#define difficulty 2147483647
int learnig()
{
    for(int i=1;i<=difficulty;i++)
        printf("入门之路漫长而艰辛,%d次尝试才得以前行\n", i); 
    printf("但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编程的奥妙\n"); 
    return learning();
}

谢谢你的鼓励。

回忆

如今走上这条路绝非偶然。我一直对于计算机都抱有极大的兴趣。

小学的时候,我的表哥(当时应该是在读大学,电子方面的专业)就给我科普了数字电路的相关知识,与或非,真值表之类的概念我理解得很快,他那本逻辑电路的书我留下了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

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流行玩那种“波波球”的集气发波的手势游戏。然后一个假期,我另一个学计算机的表哥,带着我用c语言写了一个模拟这个游戏的程序,我大受震撼。

初中的时候我还参加了vex机器人大赛,需要自己组装机器人,并且预编程,让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当时的编译软件是一个集成的模块化的软件,我在对于编程语言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理解了各种循环和流程的概念。

我高一的时候参加了信息竞赛,南开中学科学馆的机房就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刚开始接触编程的时候,我是相当狂热的,离开了机房,成天就对着本子手写代码。但是后来经历了几次劝退式的算法考试,并且其他方面的学习压力上来了之后,我还是选择了化学竞赛。

大学的时候,我读的化学专业,但是依旧经常进行编程。大一还是大二的时候有python课程,期末的课程作业是自己写一个程序,无论实现什么功能都可以。我于是回忆初中那个程序,重新用 python 写了一遍,并且加入了联网对战的功能。然而,我手里的工具实在是太基础了,而且我对于计算机网络也一窍不通。我离开宿舍之后,联机程序就无法使用了,于是不得不在pre的时候对着代码干讲。最后这门我投入极大热情的课程只得了 80 分。大四的时候我学分修满了,又去修了几门计算机系的课程,网络空间安全和人工智能导论。这两个方面我的的确确比较感兴趣,未来,也很希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大学期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对人生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后放弃了化学这条路,选择了哲学。尝试一年之后,发现连入门都没有成功,再毅然转向了计算机。

今天我回 NKOI 看了看(南开中学信息竞赛的代码提交平台),网站页面焕然一新。可惜,我是在2015年注册进入的这个平台,我的数据已经在 2016 年年中的一个大修中删除了。但那几个我熟悉的、当时在算法竞赛这条路上坚持下去的同学们的账号还依然在。不知道他们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行百里者半九十

这个部分留在我学不下去的时候再写吧。

结束

(更新于2023-12-25)

fortunately,我并没有中途放弃。备考对我来说并不怎么折磨,反而是一段快乐的时光。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也很规律。如果说之前的人生仿若是在滑坡,今年的备考算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吧。

终局

(更新于2023-4-21) 有时候我会想,我的人生如果是一本书,书的结尾会怎么写。很大概率我会自杀而亡,很小概率会寿终正寝。中等概率,我会永生,因此书不必结尾。

啊,是的是的,不管怎么样,这“终局”,是章节结尾的意思,而不是我人生之书的结尾,不要被吓到了:还会有下一章的,下下一章,直到有一天我感到过量的悲痛,绝望,或是无聊。

结尾是好的,阖家团圆。既然是 happy ending,就不要有压力地往下看吧!你很幸运,获得了来自未来的我的剧透,不像那是迷茫的我。

航海日志

糟糕的开始

今年一月二月月开始决定跨考,之后就开始以一种颓废的状态开始准备复习。效率非常低,这是自然的。一是没有踏进计算机的门槛,之前的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在面对 408 的四门硬核课程的时候发挥不了作用;二是状态非常的差,自制力低下,生物钟紊乱,没能跳出之前昼伏夜出的作息,这种作息让自己的生活长时间与其他人的活动相隔离,类似于隐居状态,对于缺乏自制力的我来说,缺乏监管的生活是无法正常备考的。直到三月份到了重师新东方自习室,这才开始正常复习了。

状态回暖

四月份的时候,开始研究 B站大学的编程视频,跟着王道考研学习了基本的 C 语言(重新学习了,毕竟以前学的早忘了),这时候才是真正能自己写点东西出来了。后面看人推荐说,要写写 blog 来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涯,于是注册了 github,短暂地探索了一下,clone 了一些好玩的项目;然后是创建了这个 repository;

又有人推荐说要刷刷 leetcode,于是开始刷题。一开始,刷题进度非常非常缓慢,因为以前只会写 main 函数和 print,不知道 leetcode 是要让我写函数,类似的学习成本也消耗了我一些时间。跟着写了“数据结构入门”和“数据结构基础”之后,成功对写代码、算法和数据结构都入门了!!

系统复习

下一个重要时间点是,报名了王道的计算机网课。新东方有他们的所谓“计算机导学课”,但质量并不好,老实说跨考学生没法通过这个这个东西学到任何东西,只适合已经学过的人重新过一遍知识点。

这个阶段六月才开始,说实话有点晚了,但是考虑到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开始系统复习也是无奈之举:只有在完成了一定的编程实践、粗略过完一遍课本和新东方导学课之后,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接受度提高到了一个可观的程度,这才能对王道课程有这么好的吸收效率。

这个阶段大概持续到十月份,状态算是比较火热,直到今年天气转冷。每天过得很有规律:早上八点之前起床,八点十五到新东方听写英语,听写英语看似简单,但是每天的坚持让我对考研英语单词的掌握大大提高。之后是看计算机的视频。视频高达几百个小时,我看到 11 月才差不多看完。同时也按部就班地复习数学。

我数学是有一定基础的,高数部分极限、基本的求导和积分都有所掌握,线代和概率论也学过,只不过跟考研的要求相比太浅了。逐步复习到了十月份,做了好几本练习册,回看过去,才发现原来之前对考研数学的掌握完全就是没有入门。好在最后还是入门了。

但是十月之后突然发现还有“数一专题”!原来之前的复习内容和知识难度都是参照数学三的,数学一还有几个非常硬核的知识点,空间解析几何,曲线曲面积分,三重积分,这对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内容实在是太多了,难度也很高,但时间所剩无几。这时候已经知道大概率考不上了,但仍旧会竭尽全力。

认清现实和最后的努力

对于跨考来说,十月末的我才堪堪过完一轮数学和计算机,刷题量远远不够,差不多已经可以确认寄了。在最后决定考重庆大学的研究生,考 985 的决定几乎已经宣告放弃考上的可能。我不愿意上太差的学校的研究生,但那种复习程度,考 985 也是痴心妄想。

另一个打击我的点是,重大的重难点和 408 略有区别,不少之前的复习内容都没踩到,同时又对 MIPS 指令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要我接触一个完全不会的、陌生的东西,压力可想而知。

最后两个月或者说一个月多一点,算是真正步入了冲刺阶段,开始做数学和计算机的真题了————因为这个时候终于把数一专题和 MIPS 恶补完毕。数学方面,去请了一对一的老师把之前薄弱的概率论和线性代数恶补了,效果不错。计算机方面,费了老大劲搞到了重庆大学的历年真题,刷完之后完成了全面的(面向真题的)查漏补缺。这时候已经要考试了。

到这里,相当于我的数学和计算机都已经过完了第二轮强化阶段,但理论上需要三轮复习,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我感觉自己披坚执锐,所有考研需要的理论知识我都覆盖到了,像是覆盖周身的铠甲;所有考研重点内容,我也做到了熟稔于心,像是锋利的剑刃。但是这不够。**一点“实战经验”也没有:刷题量仍然还是不够,熟练度太低了。这到了考场,特别是数学考试,是致命的。

政治我也没能认真完成最后的复习:背肖四,刷肖八。英语也是,前期背单词的活动在十月份中断之后,就再也没有温习过了,这也问题很大。

考研落幕

关于最后的结局,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如果把最终考上当作最终目标,那结局无疑是失败的。如果计入过程的价值,如果把时间线放到整个人生,我觉得今年的备考生活是相当重要的。在备考之前,迷茫、懒散、无所事事,天天和家人爆发矛盾,折磨自己的同时更是折磨父母;备考之后,作息逐渐改善了,不再暴躁也不再懒惰了,渐渐开始从抑郁的状态离开;收获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研友,离开了隐居生活;也确信了自己仍是喜欢学习的,也是喜欢计算机的,我整个期间能坚持下来,就是最好的证据;于是也不再迷茫了。

除了结局,以及胖了一些,别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满足了。

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如果明年再来一次,配合上充分的刷题,我可以考取全国上下任何一所大学的计算机研究生。

不过现在,总之一个阶段结束了,终于可以干点自己想干而没时间的事情了。

明天我会去泡温泉,我已经快有两年没去过了吧。

接下来我会去武汉和深圳进一步学习“编程”,也权当是给自己积攒一些“项目经验”,以便应对未来的复试。

之后的日子,我会继续拾起之前的事情,把自己“困在积极的日常事务里”,继续让自己成长。

leetcode、背单词、keep,三件事情吧。不要太多。

简单的重复真的就能让人蜕变,比如之前刷了两个月 leetcode,让我对于数据结构的学习一路顺风。背了六个月单词,让我这次英语毫无压力拿下。

在后面的日子里,那些隐忧化为了乌有。我真在变好,我真的很开心,我真的很自信。

失败总是贯穿人生,你说得对。但黑暗的底色才能衬托出光辉的瞬间,而我从来不怀疑那一刻将会降临。

一片混乱,而后天地清朗

从武汉学成归来,不久初试成绩就发布了。

318:一个作为工科学硕勉强够看,但作为计算机专业的考生,却远远不足的分数。

但调剂是有希望的,这个分数,足以去一些没那么好的大学。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同时抱着“真正闯完全程,给自己一个交代”的心态,我便投入了紧张的调剂。

先是瞄准了重庆的各个计算机专业的剩余名额,但计算机实在太卷了,我的分数连调剂都没有资格(350+)。

之后瞄准了 CQUT 的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专业,复试要求笔试和面试,参考书都是我从未涉及到的科目: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微机原理,大量的数学内容让我压力倍增。但我还是挣扎着学了三个星期。

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调剂系统开放后,噩耗传来:今年 CQUT 电子信息专业不再招收计算机科学方向的调剂。这就意味着,我之前的准备全部白费。

破罐子破摔了。“CQUT 的机械工程专业可以招收调剂”。好的,我去试试。

还有一天时间,明天就考试了,这时我拿到了机械工程学院要考的三本书。我先是花三周时间学了三本书,而现在,我要在一天之内再学三本。

哈哈哈,完全的 0 基础,我熬夜看完 B 站上的速成课程,仍然云里雾里。拖着疲惫的身躯去考试了。上午笔试,下午面试。

笔试不太难,因为是开卷。我虽然对很多知识都陌生,但我至少找到了对应的知识点所在的位置,公式一抄,电路图一画,希望老师多给点“辛苦分”吧。

面试我发挥得意外的不错。我口语不错,英语面试对我来说毫无压力;在综合面试中,评委老师没有为难我,不执著于艰深的专业问题,反而问了一些开放性问题,例如 python 的应用、印象深刻的算法,这类问题恰好是我有所了解,甚至说比较擅长的,因为之前的 leetcode 经历,我对各种算法如数家珍,眼睛放光,面试教室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最终,竟然,我调剂上岸了。虽然不是重大,但抛却名校情结,这终归是个不错的结果。现在是 4 月 21 号,我已经到了 CQUT 的工位上,开始找导师,迫不及待地开始自己的项目。

仪器科学,这是我的专业名称。我自忖不是一只笨鸟,但在这个专业,我只能算是一只一无所知的雏鸟。

我必须立刻就出发,既然选定了道路,就毋须再回头。

感谢

感谢你阅读这篇无聊的 read_me。
对了,最后还要感谢父母。某些时候会感觉到自己并非踽踽独行,因为我的背后有家人,我的身旁有同学,我们在一致前行着。

About

入门之路漫长而艰辛,%d次尝试才得以前行

Resources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