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fix typos #302

Merged
merged 1 commit into from Feb 22, 2019
Merged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Changes from all commits
Commits
File filter

Filter by extension

Filter by extension

Conversations
Failed to load comments.
Jump to
Jump to file
Failed to load files.
Diff view
Diff view
2 changes: 1 addition & 1 deletion docs/zh-cn/source_code_guide/export-service.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1215,7 +1215,7 @@ protected void doOpen() throws Throwable {

以上就是 NettyServer 创建的过程,dubbo 默认使用的 NettyServer 是基于 netty 3.x 版本实现的,比较老了。因此 Dubbo 另外提供了 netty 4.x 版本的 NettyServer,大家可在使用 Dubbo 的过程中按需进行配置。

到此,关于服务导出的过程就分析完了。整个过程比较复杂,大家在分析的过程中耐心一些。并且多写 Demo 进行进行调试,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代码逻辑。
到此,关于服务导出的过程就分析完了。整个过程比较复杂,大家在分析的过程中耐心一些。并且多写 Demo 进行调试,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代码逻辑。

本节内容先到这里,接下来分析服务导出的另一块逻辑 — 服务注册。

Expand Down
8 changes: 4 additions & 4 deletions docs/zh-cn/source_code_guide/refer-service.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6,11 +6,11 @@ description: 本文介绍了 Dubbo 服务引用的过程和实现细节

## 1. 简介

上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服务导出的过程,本篇文章我们趁热打铁,继续分析服务引用过程。在 Dubbo 中,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引用远程服务。第一种是使用服务直联的方式引用服务,第二种方式是基于注册中心进行引用。服务直联的方式仅适合在调试或测试服务的场景下使用,不适合在线上环境使用。因此,本文我将重点分析通过注册中心引用服务的过程。从注册中心中获取服务配置只是服务引用过程中的一环,除此之外,服务消费者还需要经历 Invoker 创建、代理类创建等步骤。这些步骤,将在后续章节中一一进行分析。
上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服务导出的过程,本篇文章我们趁热打铁,继续分析服务引用过程。在 Dubbo 中,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引用远程服务。第一种是使用服务直连的方式引用服务,第二种方式是基于注册中心进行引用。服务直连的方式仅适合在调试或测试服务的场景下使用,不适合在线上环境使用。因此,本文我将重点分析通过注册中心引用服务的过程。从注册中心中获取服务配置只是服务引用过程中的一环,除此之外,服务消费者还需要经历 Invoker 创建、代理类创建等步骤。这些步骤,将在后续章节中一一进行分析。

## 2.服务引用原理

Dubbo 服务引用的时机有两个,第一个是在 Spring 容器调用 ReferenceBean 的 afterPropertiesSet 方法时引用服务,第二个是在 ReferenceBean 对应的服务被注入到其他类中时引用。这两个引用服务的时机区别在于,第一个是饿汉式的,第二个是懒汉式的。默认情况下,Dubbo 使用懒汉式引用服务。如果需要使用饿汉式,可通过配置 \<dubbo:reference\> 的 init 属性开启。下面我们按照 Dubbo 默认配置进行分析,整个分析过程从 ReferenceBean 的 getObject 方法开始。当我们的服务被注入到其他类中时,Spring 会第一时间调用 getObject 方法,并由该方法执行服务引用逻辑。按照惯例,在进行具体工作之前,需先进行配置检查与收集工作。接着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决定服务用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引用本地 (JVM) 服务,第二是通过直联方式引用远程服务,第三是通过注册中心引用远程服务。不管是哪种引用方式,最后都会得到一个 Invoker 实例。如果有多个注册中心,多个服务提供者,这个时候会得到一组 Invoker 实例,此时需要通过集群管理类 Cluster 将多个 Invoker 合并成一个实例。合并后的 Invoker 实例已经具备调用本地或远程服务的能力了,但并不能将此实例暴露给用户使用,这会对用户业务代码造成侵入。此时框架还需要通过代理工厂类 (ProxyFactory) 为服务接口生成代理类,并让代理类去调用 Invoker 逻辑。避免了 Dubbo 框架代码对业务代码的侵入,同时也让框架更容易使用。
Dubbo 服务引用的时机有两个,第一个是在 Spring 容器调用 ReferenceBean 的 afterPropertiesSet 方法时引用服务,第二个是在 ReferenceBean 对应的服务被注入到其他类中时引用。这两个引用服务的时机区别在于,第一个是饿汉式的,第二个是懒汉式的。默认情况下,Dubbo 使用懒汉式引用服务。如果需要使用饿汉式,可通过配置 \<dubbo:reference\> 的 init 属性开启。下面我们按照 Dubbo 默认配置进行分析,整个分析过程从 ReferenceBean 的 getObject 方法开始。当我们的服务被注入到其他类中时,Spring 会第一时间调用 getObject 方法,并由该方法执行服务引用逻辑。按照惯例,在进行具体工作之前,需先进行配置检查与收集工作。接着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决定服务用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引用本地 (JVM) 服务,第二是通过直连方式引用远程服务,第三是通过注册中心引用远程服务。不管是哪种引用方式,最后都会得到一个 Invoker 实例。如果有多个注册中心,多个服务提供者,这个时候会得到一组 Invoker 实例,此时需要通过集群管理类 Cluster 将多个 Invoker 合并成一个实例。合并后的 Invoker 实例已经具备调用本地或远程服务的能力了,但并不能将此实例暴露给用户使用,这会对用户业务代码造成侵入。此时框架还需要通过代理工厂类 (ProxyFactory) 为服务接口生成代理类,并让代理类去调用 Invoker 逻辑。避免了 Dubbo 框架代码对业务代码的侵入,同时也让框架更容易使用。
Copy link
Member

Choose a reason for hiding this comment

The reason will be displayed to describe this comment to others. Learn more.

What's changed here?

Copy link
Author

Choose a reason for hiding this comment

The reason will be displayed to describe this comment to others. Learn more.

直联 --> 直连


以上就是服务引用的大致原理,下面我们深入到代码中,详细分析服务引用细节。

Expand Down Expand Up @@ -322,7 +322,7 @@ private T createProxy(Map<String, String> map) {
}
}

// 单个注册中心或服务提供者(服务直联,下同)
// 单个注册中心或服务提供者(服务直连,下同)
if (urls.size() == 1) {
// 调用 RegistryProtocol 的 refer 构建 Invoker 实例
invoker = refprotocol.refer(interfaceClass, urls.get(0));
Expand Down Expand Up @@ -370,7 +370,7 @@ private T createProxy(Map<String, String> map) {
}
```

上面代码很多,不过逻辑比较清晰。首先根据配置检查是否为本地调用,若是,则调用 InjvmProtocol 的 refer 方法生成 InjvmInvoker 实例。若不是,则读取直联配置项,或注册中心 url,并将读取到的 url 存储到 urls 中。然后根据 urls 元素数量进行后续操作。若 urls 元素数量为1,则直接通过 Protocol 自适应拓展类构建 Invoker 实例接口。若 urls 元素数量大于1,即存在多个注册中心或服务直联 url,此时先根据 url 构建 Invoker。然后再通过 Cluster 合并多个 Invoker,最后调用 ProxyFactory 生成代理类。Invoker 的构建过程以及代理类的过程比较重要,因此接下来将分两小节对这两个过程进行分析。
上面代码很多,不过逻辑比较清晰。首先根据配置检查是否为本地调用,若是,则调用 InjvmProtocol 的 refer 方法生成 InjvmInvoker 实例。若不是,则读取直连配置项,或注册中心 url,并将读取到的 url 存储到 urls 中。然后根据 urls 元素数量进行后续操作。若 urls 元素数量为1,则直接通过 Protocol 自适应拓展类构建 Invoker 实例接口。若 urls 元素数量大于1,即存在多个注册中心或服务直连 url,此时先根据 url 构建 Invoker。然后再通过 Cluster 合并多个 Invoker,最后调用 ProxyFactory 生成代理类。Invoker 的构建过程以及代理类的过程比较重要,因此接下来将分两小节对这两个过程进行分析。

#### 3.2.1 创建 Invoker

Expand 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