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24 lines (240 loc) · 10.5 KB

README_CN.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24 lines (240 loc) · 10.5 KB

license Build Status Coverage Status Go Report Card Go Reference

DelayQueue 是使用 Go 语言基于 Redis 实现的支持延时/定时投递的消息队列。

DelayQueue 的主要优势:

  • 保证至少消费一次(At-Least-Once)
  • 自动重试处理失败的消息
  • 开箱即用, 无需部署或安装中间件, 只需要一个 Redis 即可工作
  • 原生适配分布式环境, 可在多台机器上并发的处理消息. 可以随时增加、减少或迁移 Worker
  • 支持各类 Redis 集群, 详见集群
  • 简单易用的监控数据导出,详见监控

安装

在启用了 go mod 的项目中运行下列命令即可完成安装:

go get github.com/hdt3213/delayqueue

如果您仍在使用 github.com/go-redis/redis/v8 请安装 go get github.com/hdt3213/delayqueue@v8

开始使用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redis/go-redis/v9"
	"github.com/hdt3213/delayqueue"
	"strconv"
	"time"
)

func main() {
	redisCli := redis.NewClient(&redis.Options{
		Addr: "127.0.0.1:6379",
	})
	queue := delayqueue.NewQueue("example", redisCli, func(payload string) bool {
		// return true 表示成功消费
		// 如果返回了 false 或者在 maxConsumeDuration 时限内没有返回则视为消费失败,DelayQueue 会重新投递消息
		return true
	}).WithConcurrent(4) // 设置消费者并发数
	// 发送延时投递消息
	for i := 0; i < 10; i++ {
		err := queue.SendDelayMsg(strconv.Itoa(i), time.Hour, delayqueue.WithRetryCount(3))
		if err != nil {
			panic(err)
		}
	}
	// 发送定时投递消息
	for i := 0; i < 10; i++ {
		err := queue.SendScheduleMsg(strconv.Itoa(i), time.Now().Add(time.Hour))
		if err != nil {
			panic(err)
		}
	}
	// 开始消费
	done := queue.StartConsume()
	<-done // 如需等待消费者关闭,监听 done 即可 
}

如果您仍在使用 redis/v8 请使用 v8 分支: go get github.com/hdt3213/delayqueue@v8

如果您在使用其他的 redis 客户端, 可以将其包装到 RedisCli 接口中

如果您不想在初始化时设置callback, 您可以使用 WithCallback 函数

分开部署生产者和消费者

默认情况下 delayqueue 实例既可以做生产者也可以做消费者。如果某些程序只需要发送消息,消费者部署在其它程序中,那么可以使用 delayqueue.NewPublisher.

func consumer() {
	queue := NewQueue("test", redisCli, cb)
	queue.StartConsume()
}

func producer() {
	publisher := NewPublisher("test", redisCli)
	publisher.SendDelayMsg(strconv.Itoa(i), 0)
}

选项

func (q *DelayQueue)WithCallback(callback CallbackFunc) *DelayQueue

callback 函数负责接收并消费消息。callback 返回 true 确认已成功消费,返回 false 表示处理失败,需要重试。

如果没有设置 callback, 调用 StartConsume 时会 panic。

queue := NewQueue("test", redisCli)
queue.WithCallback(func(payload string) bool {
	return true
})
func (q *DelayQueue)WithLogger(logger *log.Logger) *DelayQueue

为 DelayQueue 设置 logger

func (q *DelayQueue)WithConcurrent(c uint) *DelayQueue 

设置消费者并发数

func (q *DelayQueue)WithFetchInterval(d time.Duration) *DelayQueue

设置消费者从 Redis 拉取消息的时间间隔

func (q *DelayQueue)WithMaxConsumeDuration(d time.Duration) *DelayQueue

设置最长消费时间。若拉取消息后超出 MaxConsumeDuration 时限仍未返回 ACK 则认为消费失败,DelayQueue 会重新投递此消息。

func (q *DelayQueue)WithFetchLimit(limit uint) *DelayQueue

FetchLimit 限制消费者从 Redis 中拉取的消息数目,即单个消费者正在处理中的消息数不会超过 FetchLimit

UseHashTagKey()

UseHashTagKey() 会在 Redis Key 上添加 hash tag 确保同一个队列的所有 Key 分布在同一个哈希槽中。

如果您正在使用 Codis/阿里云/腾讯云等 Redis 集群,请在 NewQueue 时添加这个选项:NewQueue("test", redisCli, cb, UseHashTagKey())。UseHashTagKey 选项在队列创建后禁止修改。

注意: 修改(添加或移除)此选项会导致无法访问 Redis 中已有的数据。

see more: https://redis.io/docs/reference/cluster-spec/#hash-tags

WithDefaultRetryCount(count uint)

设置队列中消息的默认重试次数。

在调用 DelayQueue.SendScheduleMsg or DelayQueue.SendDelayMsg 发送消息时,可以调用 WithRetryCount 为这条消息单独指定重试次数。

监控

我们提供了 Monitor 来监控运行数据:

monitor := delayqueue.NewMonitor("example", redisCli)

我们可以使用 Monitor.ListenEvent 注册一个可以收到队列中所有事件的监听器, 从而实现自定义的事件上报和指标监控。

Monitor 可以受到所有 Worker 的事件, 包括运行在其它服务器上的 Worker.

type EventListener interface {
	OnEvent(*Event)
}

// returns: close function, error
func (m *Monitor) ListenEvent(listener EventListener) (func(), error) 

Event 的定义在 events.go.

此外,我们提供了一个 Demo,它会每分钟显示一次队列中产生和处理的消息数量。

Demo 完整代码在 example/monitor.

type MyProfiler struct {
	List  []*Metrics
	Start int64
}

func (p *MyProfiler) OnEvent(event *delayqueue.Event) {
	sinceUptime := event.Timestamp - p.Start
	upMinutes := sinceUptime / 60
	if len(p.List) <= int(upMinutes) {
		p.List = append(p.List, &Metrics{})
	}
	current := p.List[upMinutes]
	switch event.Code {
	case delayqueue.NewMessageEvent:
		current.ProduceCount += event.MsgCount
	case delayqueue.DeliveredEvent:
		current.DeliverCount += event.MsgCount
	case delayqueue.AckEvent:
		current.ConsumeCount += event.MsgCount
	case delayqueue.RetryEvent:
		current.RetryCount += event.MsgCount
	case delayqueue.FinalFailedEvent:
		current.FailCount += event.MsgCount
	}
}

func main() {
	queue := delayqueue.NewQueue("example", redisCli, func(payload string) bool {
		return true
	})
	start := time.Now()
	// 注意: 使用 Monitor 前必须调用 EnableReport 
	queue.EnableReport() 

	// setup monitor
	monitor := delayqueue.NewMonitor("example", redisCli)
	listener := &MyProfiler{
		Start: start.Unix(),
	}
	monitor.ListenEvent(listener)

	// 每分钟打印一次报告
	tick := time.Tick(time.Minute)
	go func() {
		for range tick {
			minutes := len(listener.List)-1
			fmt.Printf("%d: %#v", minutes, listener.List[minutes])
		}
	}()
}

Monitor 使用 redis 的发布订阅功能来收集数据,使用 Monitor 前必须在所有 Worker 处调用 EnableReport 来启用上报。

如果你不想使用 redis pub/sub, 可以调用 DelayQueue.ListenEvent 来直接收集数据。请注意,DelayQueue.ListenEvent 只能收到当前 Worker 的事件, 而 Monitor 可以收到所有 Worker 的事件。

另外,DelayQueue.ListenEvent 会覆盖掉 Monitor 的监听器,再次调用 EnableReport 后 Monitor 才能恢复工作。

获得状态信息

Monitor 也可以直接获得一些队列的状态信息。

func (m *Monitor) GetPendingCount() (int64, error) 

返回未到投递时间的消息数。

func (m *Monitor) GetReadyCount() (int64, error)

返回已到投递时间但尚未发给 Worker 的消息数。

func (m *Monitor) GetProcessingCount() (int64, error)

返回 Worker 正在处理中的消息数。

集群

如果需要在 Redis Cluster 上工作, 请使用 NewQueueOnCluster:

redisCli := redis.NewClusterClient(&redis.ClusterOptions{
    Addrs: []string{
        "127.0.0.1:7000",
        "127.0.0.1:7001",
        "127.0.0.1:7002",
    },
})
callback := func(s string) bool {
    return true
}
queue := NewQueueOnCluster("test", redisCli, callback)

如果是阿里云,腾讯云的 Redis 集群版或 codis, twemproxy 这类透明式的集群, 使用 NewQueue 并启用 UseHashTagKey() 即可:

redisCli := redis.NewClient(&redis.Options{
    Addr: "127.0.0.1:6379",
})
callback := func(s string) bool {
    return true
}
queue := delayqueue.NewQueue("example", redisCli, callback, UseHashTagKey())

更多细节

完整流程如图所示:

整个消息队列中一共有 7 个 Redis 数据结构:

  • pending: 有序集合类型,存储未到投递时间的消息。 member 为消息 ID、score 为投递时间。
  • ready: 列表类型,存储已到投递时间的消息。element 为消息 ID。
  • unack: 有序集合类型, 存储已投递但未确认成功消费的消息 ID。 member 为消息 ID、score 为处理超时时间, 超出这个时间还未 ack 的消息会被重试。
  • retry: 列表类型,存储处理超时后等待重试的消息 ID。element 为消息 ID。
  • garbage: 集合类型,用于暂存已达重试上限的消息 ID。后面介绍 unack2retry 时会介绍为什么需要 garbage 结构。
  • msgKey: 为了避免两条内容完全相同的消息造成意外的影响,我们将每条消息放到一个字符串类型的键中,并分配一个 UUID 作为它的唯一标识。其它数据结构中只存储 UUID 而不存储完整的消息内容。每个 msg 拥有一个独立的 key 而不是将所有消息放到一个哈希表中是为了利用 TTL 机制避免泄漏。
  • retryCountKey: 哈希表类型,键为消息 ID, 值为剩余的重试次数。

如上图所示整个消息队列中一共涉及 6 个操作:

  • send: 发送一条新消息。首先存储消息内容和重试次数,并将消息 ID 放入 pending 中。
  • pending2ready: 将已到投递时间的消息从 pending 移动到 ready 中
  • ready2unack: 将一条等待投递的消息从 ready (或 retry) 移动到 unack 中,并把消息发送给消费者。
  • unack2retry: 将 unack 中未到重试次数上限的消息转移到 retry 中,已到重试次数上限的转移到 garbage 中等待后续清理。
  • ack: 从 unack 中删除处理成功的消息并清理它的 msgKey 和 retryCount 数据。
  • garbageCollect: 清理已到最大重试次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