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面向未来的知识点重构

Bao Hongchang edited this page Apr 22, 2020 · 3 revisions

查看 项目进度列表,了解当前项目进度.

项目缘起

橘子数学题库中现有的知识点结构是橘子老君3年前基于高中版沪教版教材所确立,已无法完全满足来自全国各地的橘子数学用户按教材、年级筛选试题的需要,也有点跟不上新课标的一些变动,结合橘子数学也打算正式开启初中数学、以及竞赛数学的题库建设工作,故打算对现有题库的知识点进行重构.

项目目标

  • 根据 数学学科的分支 确立知识点树状结构(合并知识点树中初中、高中、竞赛分支)
  • 通过建立教材章节与叶知识点关系表适配不同教材
  • 重构后,方便未来向上(大学)、向下(小学)、横向(港澳台及海外)的扩展

项目实施计划

如何参与

有意参与的老师,可以加入橘子数学社区用户QQ群:319701002. 或添加橘子小仙微信: bwer18

FQA

为什么改用"数学学科的分支"确立知识点树状结构?

剥离知识点树中的学段及教材信息,有利于让同一棵知识点树适配不同的教材甚至课程标准. 理论上,这样的知识点树可以适配全球任何数学教材. 而在我们维护试题标签时, 也只需要关心试题对应的知识点即可.

什么是知识点的树状结构?为什么要选择树状结构?什么样的叶知识点是不符合标准的?

所谓树状结构即每个知识点至多只有一个父知识点,而叶知识点是指那些没有子知识点的底层知识点. 选择树状结构的优点是,我们可以用上层知识点(如三角函数)来对试题进行筛选,而无须罗列所有 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点. "三角与数列综合"不是符合标准的叶知识点,因为当它作为"三角函数"的子知识点就不能由"数列"筛选**得到,当它作为"数列"的子知识点则不能由"三角函数" 筛选得到. 特别是如果有道题考察了"数列"、"三角"、"对数"难道还要设置"数列、三角、对数"吗?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分别标记"三角"和"数列"下的叶知识点进行且运算来筛选试题.

教材螺旋结构编排所产生的相同知识点如何做标签?

既然是螺旋结构,那么高年级教授的内容肯定要比低年级教授的要更进一步(绝不可能完全相同). 以"函数的概念"为例,初中学习的是变量说,高中学习的是对应说, 那么我们就可以分别记为"函数的概念(变量说)"和"函数的概念(对应说)".

如何确定叶知识点?

  • 以检索场景实际需求确定

    比如"函数奇偶性"下需不需要设置"函数奇偶性的证明"、"奇(偶)函数的性质"这样的知识点. 当检索试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关键字"证明"来区分两者. 那就不需要再细分了.

  • 以实际教学需求确定

    比如学习"和函数"时研究了"$f(x)=x+\frac{1}{x}$函数",而后教师往往会安排一个课时研究"$f(x)=ax+\frac{b}{x}$函数". 所以我们除了要在"函数运算"下设置"和函数"外,还会单独设置一个"$f(x)=ax+\frac{b}{x}$函数",方便教师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