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8 lines (42 loc) · 3.07 KB

37-key-value-cache.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8 lines (42 loc) · 3.07 KB
layout title date comments categories language abstract references
post
键值缓存有哪些用法?
2018-09-06 21:32
true
system design
zh-cn
Key Value Cache的本质是为了减少访问数据的延迟。Cache设计的常见策略有read-through/write-through和cache aside.具体的策略要根据你的业务需求具体选择。

KV Cache的本质是为了减少访问数据的延迟。比如,把存在又贵又慢的媒体上的数据库的O(logN)的读写和复杂的查询,变成存在又快又贵的媒体上的 O(1)的读写。cache 的设计有很多策略,常见的有 read-through/write-through(or write-back) 和 cache aside.

常见的互联网服务读写比是 100:1 到 1000:1,我们常常对读做优化。

在分布式系统中,这些 pattern 的组合都是 consistency, availability, partition tolerance 之间的 trade-off,要根据你的业务需求具体 选择。

一般的策略

    • Read-through: clients 和 databases 之间加一层 cache layer,clients 不直接访问数据库,clients 通过 cache 间接访问数据库。 读的时候 cache 里面没有东西则从database更新再返回,有则直接返回。
    • Write-through: clients 先写数据到 cache,cache 更新 database,只有 database 最终更新了,操作才算完成。
    • write-behind/Write-back: clients 先写数据到 cache,先返回。回头将 cache 异步更新到 database. 一般来讲 write-back 是最快的
    • Write-around: client 写的时候绕过 cache 直接写数据库。

cache aside pattern

Cache 不支持 read-through 和 write-through/write-behind 的时候用 Cache aside pattern

读数据? 命中 cache 读 cache,没命中 cache 读 database 存 cache 改数据? 先改 database,后删除 cache entry

为什么不是写完数据库后更新缓存?主要是怕两个并发的 database 写操作导致两个并发的 cache 更新导致脏数据。

是不是Cache Aside这个就不会有并发问题了?还是有很低的概率有可能发生脏数据,就是一边读 database 并更新 cache 的时候,一边更新 database 并删除 cache entry

缓存放在哪?

  • client side,
  • distinct layer
  • server side

缓存大小不够用的话怎么办?缓存回收策略(cache replacement policies)

  • LRU - least-recently used 看时间,只保留最近时间使用的,回收最近时间没使用的
  • LFU - least-frequently used 看次数,只保留使用次数最多的,回收使用次数最少的
  • ARC 性能比LRU好,大致做法是既保持 RU,又保持 FU,还记录了最近回收的历史。

缓存用起来谁家强?

Facebook 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