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Permalink
轉錄:最令人敬仰的四個老實念佛人 and 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的事蹟點滴 and 七天報恩的故事 and 愛乾淨的人,窮不久
Browse files Browse the repository at this point in the his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siongui committed May 10, 2023
1 parent ad467a4 commit f58926d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Showing 4 changed files with 484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175 @@
愛乾淨的人,窮不久
##################

:date: 2022-07-08T19:20+08:00
:author: 洞見·安娜貝蘇
:tags: 轉錄, 洞見, 微信
:category: 轉錄
:summary: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og_image: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SL01kv8vjY3HayKfO95KeldK9icEEFC248ofpAK9V0TupHegJSzxD08I9jowicFOCVqoOcg6CcnJkOTBsUia5dQm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 image::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SL01kv8vjY3HayKfO95KeldK9icEEFC248ofpAK9V0TupHegJSzxD08I9jowicFOCVqoOcg6CcnJkOTBsUia5dQm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align: center
:alt: 愛乾淨的人,窮不久

陳行甲曾在一次演講中,說起自己的一段經歷。

他任巴東縣委書記時,來他辦公室的人絡繹不絕。

有一次,有人送來一件普通品牌的襯衣,打開包裝盒,裡面裝的是1000元面值的港幣,足足有200張。

在這間辦公室裡,他還拒絕過一大摞一大摞的現金、名牌手錶,還有金條……

面對巨大的誘惑,他堅決固守底線,因為他始終記得母親的一句話:

**愛乾淨的人,窮不久。**

這句話,一直被陳行甲刻在腦海,對他的影響深入骨髓。

契訶夫曾說:“人的一切都應該是乾淨的,無論是面孔、衣裳,還是心靈、思想。”

人活於世,不一定要富貴榮華,但求活得清清白白,無愧於心。

一個人的福氣,也並不在遠處,乾淨的人生裡就藏著最上等的風水。


心地乾淨
++++++++

相傳早年間,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在趕路途中,乾渴難耐,便找了一戶人家討水喝。

那家的女主人舀了一瓢水,卻在水中撒了一把秕谷皮。

劉伯溫雖心中不快,可方圓幾里只有這一戶人家,他只好一邊吹一邊慢慢喝。

後來閒談之中,女主人得知他會看風水,想請他幫忙選塊地,劉伯溫為剛才之事不悅,就隨手指了一處。

多年以後,劉伯溫再次經過此地,卻發現當年那戶人家竟然家富子孝。

女主人認出他後,連忙將他迎進門。

劉伯溫提及自己當年討水卻被撒秕谷之事,女主人笑著解釋道:

“那時我看你趕路著急,又滿頭大汗,若是讓你猛灌解渴,怕是會招致病患,因此撒些秕谷讓你緩緩氣,慢慢喝。”

劉伯溫不由得感嘆,主人家連一個陌生人都照顧得如此周全,也難怪家中會有上等風水了。

《道德經》裡說“善行無轍跡”, **心地乾淨的人,積德行善全憑一個單純的心境。**

但行好事,不問前程之人,往往能在漫長的人生中收穫意外的驚喜。

2007年,曹德旺的公司來了一位實習生,五一回家探親時生病,到醫院一查,竟然是白血病。

這位實習生並未納入公司編制,按理說,他生病治療的費用,應該自行承擔。

但曹德旺知道後,二話沒說,讓人將這位實習生送進醫院,高達80萬的治療費用,全部由公司承擔。

一年以後,一個健康爽朗的小伙子,微笑著回到了曹德旺的公司。

此後數年,他一路成長為曹德旺最得力的助手之一,為其創造了不可估量的財富。

作家冷瑩曾說:人與人相處,不如用心去成全彼此,因為你對別人的好,最後成全的都會是你自己。

處世最高的境界,是心地乾淨,以誠待人。

世界是一面巨大的回音壁,你付出什麼,就會收穫什麼。

為他人送清風,他人也會贈你以明月;為他人搭橋,自己的路也會越走越寬。

.. image::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SL01kv8vjY3HayKfO95KeldK9icEEFC24LFctPyz8FKsBxibuibTzruiciczxo3ZHlN6PyYpnxfYXjaLjTdk3gNjQT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align: center
:alt: 愛乾淨的人,窮不久


品性乾淨
++++++++

顧城說:“一個人不能在醒來的時候看見自己,覺得不堪入目。”

喧囂繁雜的世界裡,多少人隨波逐流,在名利場上丟失了做人的尊嚴與底線。

在看過世人的虛偽狡詐,嚐遍了人情冷暖後,還能保持良好的品行,才體現一個人骨子裡的高貴。

蘇軾,才華橫溢,生性灑脫,朋友們喜歡他,世人讚頌他,除卻他的才華與天性,更多的是因為他高潔的品性。

蘇軾任官期間,有個叫張商英的人來投靠,說可以給蘇軾當眼線,幫助他肅清政敵。

他話音未落,就被蘇軾厲聲呵斥了出去。

在那個風雲詭譎的時代,面對複雜的朝堂之爭,拉幫結派、剷除異己,是人本能的選擇。

但蘇軾卻認為,互相攻訐傾陷並非臣子所為,所以他從不參與權謀之爭,在他眼中,是非黑白全憑原則去評判。

正因他剛直不阿,所以一生坦蕩,青史留名。

《孟子》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一個人的品性,是人格的試金石,也是人生賽道上的助跑器。**

陳行甲從不收受賄賂,一心為民辦事,守規矩,講原則,才被網友尊稱為“最有風骨”的書記。

稻盛和夫與人為善,從不投機取巧,事事追求極致,才成為一代“經營之聖。”

行事乾淨,是處世的策略,也是做人的格局。

不用擔心正直的人清貧,內心坦蕩的人,有所為,有所不為,守得住底線,自然能迎來風光無限。

.. image::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SL01kv8vjY3HayKfO95KeldK9icEEFC24Qice5KThRT3ia1DNTRuVticichfpyjnHL4TPDxww1aFBBBKqWI6f1O8o9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align: center
:alt: 愛乾淨的人,窮不久


靈魂乾淨
++++++++

錢鍾書先生曾說:“人生在世,想要活得通透,心上無掛礙,就要活得清白乾淨。”

靈魂乾淨的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身處低穀不自棄,超然物外而內心不受損傷。

木心老先生這一生,飽經憂患起伏。

年輕時遭遇過戰亂,中年相繼失去至親,後來又幾度入獄,受盡折磨屈辱。

然而,他始終是體面、乾淨的。

他被關在陰暗潮濕的防空洞裡,被造反派逼著“歌功頌德”,可是木心寧願每天吃爬滿了蒼蠅的饅頭鹹菜,也不願意“說鬼話說謊言”。

他是樂觀的,困苦難熬之際,在昏暗的囚室裡摸黑寫字,在白紙上畫琴鍵彈奏莫扎特和肖邦。

木心曾在接受採訪時說:在一切崩潰殆盡的時候,我對自己說,在絕望中求永生。

烏雲蔽日的歲月裡,他守著內心的乾淨,體面淡定,功成名就之後,他秉持自己的初心,豁達淡泊。

晚年的木心住在烏鎮,不參加任何文學活動,也拒絕任何以他為名義的炒作。

他在祖宅的廢墟上建了一個小房子,取名“晚晴小築”。

他在房間裡畫畫、寫作、整理書稿,一心避開俗世喧囂,只在內心修籬種菊。

書評人顧文豪曾在有幸拜訪木心後感嘆道:木心才是真正的貴族,他像雕琢時光一樣雕琢自己。

靈魂乾淨的人,內心強大而純淨。

歲月苦海裡,他們不臣服於命運的捉弄;喧囂塵世中,他們不隨波逐流,只願守住內心的清明。

在苦厄中依舊仰望星空,在繁雜的世界始終秉持初心,活出了自己風骨的人,不會一生潦倒。

.. container:: center


《明朝那些事兒》裡,有這麼一句話:

“在這個污濁的世界上,能夠乾乾淨淨度過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欽佩的。”

清白做人,坦蕩做事,自然能在世事繁蕪間,尋到心安。

----

轉錄來源:
`爱干净的人,穷不久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c0NTY2OA==&mid=2651692557&idx=5&sn=f096b607fe67c92c19d9970163f74c45&chksm=bdb92b268acea23066accf50d5a7343d5b1caccbdfc6f7aa9e596e846abe4d47c5aa44ee2e5a&scene=132>`_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89 @@
最令人敬仰的四個老實念佛人
##########################

:date: 2011-08-04
:author: 佛弟子文庫
:tags: 轉錄, 佛弟子文庫
:category: 轉錄
:summary: 最令人敬仰的四個老實念佛人
:og_image: http://m.fodizi.tw/uploadfile/201905/5/200255001.jpg


**一、黃鐵匠:** 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黃鐵匠,以打鐵為生,人皆呼為黃打鐵。那時正是朱洪武興兵作戰的時候,需要很多兵器,黃打鐵奉命趕製兵器,日夜不休息。

有一天,某僧經過他家,從之乞食,黃施飯,僧吃畢,謂曰:「今承布施,無以為報,有一言相贈。」黃請說之。

僧曰:「你何不修行呢?」

黃曰:「修行雖是好事,無奈我終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

僧曰:「有一念佛法門,雖在忙碌中還是一樣修,你能打一錘鐵,念一聲佛,抽一下風箱,也念一聲佛,長期如此,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他日命終,必生西方極樂世界。」

黃打鐵遂依僧教,一面打鐵,一面念佛,終日打鐵,終日念佛,不覺疲勞,反覺輕安自在,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漸有悟入,後將命終,預知時至,遍向親友辭別,自言往生西方去也。到時把家務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鐵爐邊打鐵數下,

即說偈曰:「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

泊然化去。當時異香滿室,天樂鳴空,遠近聞見,無不感化。

-----虛雲老和尚1955年 `雲居山方便開示 <http://m.fodizi.tw/qt/qita/728.html>`_

**二、東瓜和尚:** 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識,別有一天堂

清朝有一位東瓜和尚,名沒有傳下來,不知什麼名字,喜歡吃東瓜,人們就稱他東瓜和尚。

他是杭州人,在華嚴庵出家,出家以後,專修念佛法門,鄰近庵有一位慧照師和他打同參,二人很好的同參道友。很奇怪,東瓜和尚,吃飽就跑出去街上走,在杭州街上走來走去。走到晚上就回來,晚上繼續念佛,每日都一樣,都是在街上走。他的同參感覺到,好像不太肯修行,看他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但是也不敢對他說什麼話,而他的習慣就是這樣。每日吃飽就到街上走,晚上就回來,回來又有在念佛,這樣的生活,經過了十多載。有一年他要往生的前一年底,見到同參慧照師的時候,他就對慧照師說:「老同參啊!我正月初六就要去西方,你正月初六要來送我!」慧照同參把他看做在開玩笑,想他一天到晚都在走街路,說他要往生,實在不太相信。但是口不敢說,心中在冷笑,口就回答說:「好啦!好啦!你若要往生,當然我會來送你!」東瓜和尚說:「我一旦話說出來就標準!不要忘記!」「好啦!好啦!我不會忘記!」

年過了,正月初六,那日早上東瓜和尚就去法慧庵,受人供養吃飯。還沒回來的時候,慧照師就已經來要送他。看他不在,就知道可能是在開玩笑,連他自己都沒有在準備,說他會往生,那有這一回事?就在裡面坐,坐到東爪和尚吃過午飯回來。回來見到老同參慧照師坐在那裡,就問說:「你來做什麼?」他說:「你告訴我說,你正月初六要往生,叫我來送你!你卻問我要來做什麼?很奇怪?」「真的!我有對你說過,你若沒有提起,我也忘記。這樣,好!現在我要去了!」馬上就去沐浴換衣服。海青、披衣已經穿好,就去拜佛。拜好,就去坐著,就向他的同參說:「這樣,我要去了,但是我有一首偈頌,請你寫起來。」開始念:「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識,別有一天堂。」偈頌念好的時候,念一聲「阿彌陀佛」,靜靜的坐在那裡,他的同參見他靜靜坐著,就為他念佛,念了念,就看他,他都沒有動,沒有表示。再過一段時間摸他,他已經沒氣了,果然是走了,非常自在。看他的偈頌就可以知道:「終日走街坊」:說我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來走去,做什麼呢?「心中念佛忙」:我雖然是走街坊,沒有一日閑空,不是在逛街,我是在念佛!「世人都不識」,世人都不知道他在修行,也許還以為他在閑逛呢,可見念佛法門真的不簡單,真是易行道,即使終日逛街,只要心中念佛不捨,必能自在往生。

**三、修無師:** 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這是倓虛法師在《念佛論》中講到的真人真事:倓老是哈爾濱極樂寺的住持,極樂寺建立之後,以開堂傳戒作為慶祝,並請諦閑老法師當得戒和尚,因為他的老師是諦閑老法師。開壇傳戒是佛門最大、最殊勝莊嚴的法會,需要很多人幫忙,修無師也是從外面來的,發心到戒壇修福,幫助大眾。

當時的當家師是定西法師,定西法師就問修無師:‘你能做什麼?’

修無師說:‘我願意在傳戒期間照顧病患。’傳戒當中,戒子傷風感冒,或是身體有不適時,都必須要有人照顧。他發心做這個工作,這非常重要,也是修福的好機會。

修無師不認識字,未出家前是做泥水匠的,雖發心出家,也不懂得經教,所以就老實念佛。他待人謙虛恭敬,如何辛苦的工作都很歡喜、很樂意去做,從未推卸過,尤其別人不願意幹的苦活,他也去做,這是他的德。

定西法師就把這個工作派給他,可是過了沒幾天,他就跟倓老與定西法師告假。倓老是很有修養的人,因為你是外面來的法師,你願意來就來,願意走就走,不以為怪。

定西法師就有點沉不住氣,就責備他:‘你這個人未免太沒有恆心,傳戒才兩個月,你要幫忙就幫到底,來了沒幾天,怎麼就退心想走了?’

修無師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要到極樂世界去。’

這兩位法師一聽愣住了,‘你要往生?’

修無師說:‘是的!’並請求老和尚給他準備一、兩百斤柴火,以便火化之用,老和尚一聽,這是大事情。

定西法師說:‘大概多久?’

他講:‘大概十天。’

到第二天,修無師又來說:‘稟告老法師,我今天就要走了。能否請幾位法師幫我助念,送我一程?’當然,戒期當中聽說有人要往生,又不生病,活著往生,要人助念,哪個不歡喜!

念佛送他的人要求說:‘修無師,從前聽說往生的人,臨走之前,都要作幾首偈子、作幾首詩,留給後人做紀念,你今天要往生了,也不能例外。’

修無師說:‘我是個苦惱的人,不認識字,也不會作詩作偈,但是我有一句老實話可以告訴你們,「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大家助念不到一刻鐘,他告訴大家:‘佛來接引我了。’他就走了,瑞相希有,火化後還有舍利子。諦閑老法師對他非常讚歎。

**四、鍋漏匠**

近代倓虛法師的《影塵回憶錄》裡記錄的一個真實故事:民國初年,諦閑法師有一個徒弟,不知叫什麼名,姑且按他出家前的職業「鍋漏匠」叫他吧。這個徒弟是中年出家的,四十多歲才出家,他的年齡跟老法師年齡差不多。他們從小是生在農村裡面,在一起玩的小朋友,童年都在一起。諦閑法師家庭環境比較好一點,念過書,以後舅父做生意,帶他出來,所以算是我們俗話講「見過世面」的,出去旅行過,見過世面。他那一個同學,家境清寒,沒有念書,長大之後,生活非常困苦,學一個手藝,這個手藝在大陸上叫鍋漏匠。「鍋漏匠」,恐怕你們年輕人都不懂,年歲老的人曉得。什麼叫鍋漏匠?就是碗、碟子打破了,他能把它補起來再用,那個時候很節省。不像現在打破了就丟掉,破個邊都丟掉,那時候還得補起來再用。就做這麼個手藝,天天挑個擔子在外面喊,吆喝著,非常的辛苦。這是他這幾十年當中,真正體會到人生太苦了。所以就找他小時候在一起玩的這個朋友,出了家,做了和尚,於是就把他找到了。

找到諦閑法師這裡,在廟裡住了幾天,就跟老法師說:我要出家。他說:為什麼?生活太苦了,我一定要出家。老和尚說:你不要開玩笑了,住幾天還是去做生意去吧。為什麼不讓你出家?年歲太大了。在大陸那個時候,四、五十歲就是老人了,體力就衰了。他說:你學五堂功課都學不會,念經都念不會,你在這寺廟裡,大家瞧不起,冷眼看你,你的心多難過。學講經,你還不認識字,還要從念書做起,到哪一年才能成就?這就是拒絕了他。結果他就硬賴著:我非出家不可,我不做生意了。老和尚給他搞得一點辦法都沒有,主要就是小時候在一起,這份感情在。老和尚就說:這樣好了,你要是真的想出家,你得要答應我幾個條件。他說:沒有問題,我認你做師父了,你說什麼,我統統聽、統統接受。老和尚說:這很好,我給你剃頭。剃了頭之後,他說:你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廟裡。受戒,五十三天這個戒壇,你也受不了。也不要住廟裡,我到鄉下(住在寧波),寧波鄉下有很多小廟,沒人住的,破廟、廢廟沒人住,找一個小廟給他住。老法師在附近認識的護法很多、信徒很多,找幾個護法每一個月給他送一點錢、送一點米,他的生活可以過得去。又在附近找了一個念佛的老太太照顧他的生活,每天中午飯、晚飯,給他燒兩餐飯,給他洗衣服,這他很自在了,早飯就他自己去料理。就教他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他說:你就給我念這一句佛號,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你將來一定有好處。這個人沒有知識,但是聽話、老實,他就死心塌地念這六個字。真的就像老和尚講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這樣就念了三年。三年沒有出門,就在那個廟裡頭念了三年,這叫精進,就一句佛號,一點也不雜,念了三年。

這一天,他就離開寺廟,到城裡去看他的親戚朋友。晚上回來之後,吃完晚飯,就跟這位燒飯的老太太說:明天你不要替我燒飯。這個老太太心裡一想,「師父三年都沒出門,今天出去看看朋友,大概明天一定有朋友請他吃飯,叫我不要給他燒飯」。到了第二天中午,吃過飯的時候,老太太到廟裡去看看,看看師父有沒有回來?有沒有人請他吃飯?他那個廟是破廟,廟的大門都不關的,沒東西偷,什麼也沒有。到廟裡去

看看師父,在喊的時候也沒人答應,再去找一找,看到師父在寮房裡,站在那個地方,面對著窗戶,手上拿著念珠,再叫他,不答應,走到面前去的時候,他死了,站著死的,念佛往生了。這個老太太嚇了一跳,從來沒有看到人是站著死的,這趕緊去報告他那幾個護法,這護法來一看,大家也不曉得怎麼辦,就派人到觀宗寺去報告諦閑法師。那個時候沒有車,請一個人去報信,走路去的,走去再走回來,三天。你看他往生,

站著往生,還站三天,等他的師父來替他辦後事。

諦老法師看到之後,非常讚歎的說:你沒有白出家,你的成就,當代講經說法的法師,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你。

----

轉錄來源:
`最令人敬仰的四個老實念佛人 - 佛弟子文庫 <http://m.fodizi.tw/fojiaogushi/5045.html>`_
Loading

0 comments on commit f58926d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