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hz11/QyNat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QyNat

基于netty的内网穿透工具

适用场景:外网无法访问内网,内网可以访问外网

如本地调试项目,可穿透外网,供他人访问

protocol协议:protobuf

##内网穿透的原理

​ 对于内网来说,其不是不能主动访问公网端口,而是不能反过来有效的被公网访问。内网穿透的主要思路就是利用这一点,让在内网的节点主动访问一个拥有公网IP地址的服务器,并由中间服务器搭桥,打通经过该服务器从其他主机到NAT之后节点的隧道。

​ 端口映射是 NAT 的一种,它将外网主机的 IP 地址的一个端口映射到内网中一台机器,提供相应的服务。当用户访问该 IP 的这个端口时,服务器自动将请求映射到对应局域网内部的机器上。通过一些中转技术,让内网“假装”成外网,这就平常所说的内网穿透。

##NAT技术

​ NAT技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通过将专用的网络地址转换为公用地址,从而对外隐藏了内部管理的IP地址。这样,通过在内部使用非注册的IP地址,并将它们转换为一小部分外部注册的IP地址,从而减少了IP地址注册的费用以及节省了越来越缺乏的地址空间。同时,这也隐藏了内部网络结构,从而降低了内部网络受到攻击的风险。NAT的功能就是在内部网络的私有地址需要与外部通信时,把内部私有地址转换成合法的全局IP地址。NAT可以在两个方向上隐藏地址,为了支持这种方案,NAT在两个方向上都要翻译原地址和目的地址。NAT的功能通常被集成到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中。NAT设备维护一个映射表,用它来实现全局到本地和本地到全局的地址转换。 NAT有三种类型:静态NAT(StaticNAT)、动态地址NAT(PooledNA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Port-LevelNAT)。

##SOCKET介绍

​ 套接字(socket)是一个抽象层,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它发送或接收数据,可对其进行像对文件一样的打开、读写和关闭等操作。套接字允许应用程序将I/O插入到网络中,并与网络中的其他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网络套接字是IP地址与端口的组合(i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