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这是“商业分析本科生申请硕士从入门到精通”,数据均为本人从本校收集并验证,同时附有关键时间节点和申请要求

License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wilsonpanmacau/Business-Analysis-Application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History

5 Commit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Business-Analysis-Application

这是“商业分析本科生申请硕士从入门到精通”,数据均由本人收集并验证,同时附有关键时间节点和申请要求 这里是一份可供参考的GPA和语言要求文档,请参照{doc} 这里是澳门科技大学预计2023毕业生之申请结果,未来将会附有GPA、实习经历及GRE/GMAT分数 本文仅发布在https://github.com/wilsonpanmacau/Business-Analysis-Application 及授权发送至panshang.de,任何第三方引用请先书面联系

0.申请之前

尽管不同学校有不同要求,总体来说需要以下内容,请提前准备 1.带有评分标准的成绩单,请确保有申请学校所要求的语言 2.语言证明,2023年申请的澳洲及香港部分学校没有此要求 3.个人信息,请准备好您的护照、通行证和签证(如果适用) 4.在学证明/毕业证明

1.语言考试

懒人包:雅思6.5,香港澳门够了;雅思7.0,美国英国够了,雅思7.5,藤校稳了,托福请参照对照表 请不要问够不够的问题,研究生申请是全方面考量,仅靠语言不能说明问题,就好像餐厅环境之于餐厅评价的关系。一个好的语言成绩固然亮眼,但也请讲更多时间用在其他事项中。

1.0 我该选择哪一个?

首先,请务必确认学校接受的语言类成绩,请务必确认学校接受的语言类成绩,请务必确认学校接受的语言类成绩 部分学校仅接受TOEFL(例如Stanford),部分学校仅接受IELTS 同时,部分学校接受TOEFL Home Edition,部分不接受,所以一切请以学校要求为准!

同时,如果您申请的是香港/澳门/台湾/澳洲等部分无需语言的项目,可直接跳转到 2.0

托福 雅思
118-120 9
115-117 8.5
110-114 8
102-109 7.5
94-101 7
79-93 6.5
60-78 6
46-59 5.5
35-45 5
32-34 4.5
0-31 0-4

1.1 TOEFL

绝大多数院校都会将托福成绩作为录取中的一个指标。每个院校都有托福录取最低分数线。托福iBT录取最低分数线从61分(鲍林格林州立大学)到100分(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不等。[1] 统计显示托福录取最低分数线平均值为大学生74.2分,研究生82.6分。 托福与雅思皆能用于海外留学,但托福不能用于海外就业及移民,雅思才可以。另外在美国,接受托福的大专院校数量为雅思的两倍,不过托福仅限美国接受,而雅思则是全球所有英语系国家都接受[2]。 不过在非英语系国家的大部分大学接受两者(例如日本早稻田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等)。

数据待填充

1.2 IELTS

2022排名 大学名称 本科雅思要求 硕士雅思要求
1 麻省理工学院 详情请咨询学校招生处 6.5
2 牛津大学 总分不低于7分 单项不低于6.5分 总分不低于7分 单项不低于6.5分
3 剑桥大学 总分不低于7.5分 单项不低于7.0分 7.0
3 斯坦福大学 认可雅思成绩,分数要求请咨询学校招生处 7.0
5 哈佛大学 认可雅思成绩,分数要求请咨询学校招生处 7.0
6 加州理工学院 认可雅思成绩,分数要求请咨询学校招生处 7.0
7 帝国理工学院 总分不低于6.5分 单项不低于6.0分 总分不低于7.0分 单项不低于6.0分
8 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 主要授课语言为德语,英语授课项目语言成绩要求请详询学校招生处 7.0
8 伦敦大学学院 总分不低于6.5分 单项不低于6.0分 总分不低于6.5分 单项不低于6.0分
10 芝加哥大学 总分不低于7.0分 单项不低于7.0分 7.0

2. GRE & GMAT

2.0 我该选择GRE还是GMAT

绝大多数院校都没有对二者有强制的要求。除非你申请的是管理或者金融有关的专业。如果有相应要求,那么也不需要纠结这个问题。因此,本章主要讨论在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如何权衡二者。

2.1 以学习为导向:

在我的大学生涯中,我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大学生活是永远不可能让人感到美满的,因为无论再全能的人也只能兼顾社交、GPA、就业、考证、研究中的最多三项。没有人是全能的,因此,也不可能有人把所有项都做得完美。更广泛一点来说,study sleep social三个S只能兼顾其二。 因此,GRE和GMAT的选择应该是个人长处的彰显,而非是为了考试而考试的应试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因此没有唯一答案。可以先通过自己做一套题目来决定自己该考哪一个。 学习永远不怕晚,哪怕也有320分的GRE成绩也是远远好过没有GRE,有和没有是本质区别。不要把应试教育带到外国。

2.2 以申请为导向

从目的上看,GRE更偏重于理工科,经常会被在商学院以及其他学院的申请上的。GMAT受众则仅为商学院的部分项目,因此可能存在未来发展瓶颈受限的问题。 许多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要求GRE作为录取的一项指标。GRE标准考试用来测试所有学生的基本学术能力,不计专业背景。GRE考试应该可以衡量本科生在教育过程中个人所习得的词汇和计量的抽象性思维。 与其它标准化升学考试不同(如SAT,LSAT或MCAT),对GRE成绩的参考因院校的不同、专业的不同而不同。文科专业可能会更加重视词汇成绩,而数理专业可能会更加注重计量成绩。然而,由于绝大多数申请数学、科学、工程的考生计量成绩都不错,词汇成绩因此也变得重要。研究生院录取由几个不同的要求组成。院校要求推荐信、自荐简历、GPA分数、GRE成绩等等。一些院校使用GRE作为录取的参考标准,而不是奖学金发放标准。另一些院校使用GRE作为奖学金、助学金发放标准,而不是录取标准。有时,GRE可能是院校规定的录取标准,而具体的学部则根本不在乎成绩。院校一般会提供GRE成绩的参考标准以及往年录取的平均成绩。最好的方式是与负责招生的当事主管直接联系(不是研究院作为整体)。 GMAT(研究生管理专业入学考试)是机考标准化测验,考察申请商学院学生的数学和英语水平。商学院常常使用GMAT作为MBA考试的检测标准。自2009年起,许多商学院也开始接受GRE成绩。政策逐年而变,然而在2012-2013年间,所有商学院开始同等对待两门考试成绩。使用GMAT成绩、或GRE成绩都可以进行MBA的申请。商学院其它(非MBA项目)硕士、博士科目也接受GRE成绩。目前,主要问题在于政策如何界定GRE或GMAT成绩的最早期限。一般来说,成绩不能早于5年(例如,沃顿商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商学院)。[3]

2.2以升学就业为导向:

有句非常不合适的话放在这里,那就是不要把路走窄了。 有人说商业分析像工科进军是向上兼容,而像商科进军是向下兼容,我觉得这一点非常正确,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逐渐内卷,泡沫逐渐破裂,国内商科专业也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谨慎选择是最优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无法帮您确定您应该适合哪一个,但是我只知道应该选择更适合的你的那一个,也许你就是希望未来成为一个管理者。特别是有分析技能的管理者而非专业分析员的话,那我当然推荐你考GMAT。

2.4 总结

任何脱离项目谈考试都是没有意义的,不同学校对不同的考试偏重也不同。 总结,GRe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可以向下兼容,也就是兼容商科。但是g Mac却无法向上兼容其他学科,因此个人推荐考GRe 同时我甚至觉得学不学都可以,先考出来是最好的。同样是换位思考的道理,你是招生官,在两位竞争者申请条件差不多的时候,你是愿意要这个gpa 3.3,但是有GRE320分成绩的还是愿意要gpa3.35没有gre成绩的?某位老师说过,学过和没学过是本质区别。 结论,能考啥考啥,个人推荐GRE,拥有向下兼容能力。

3.GPA

只统计gpa的申请结果毫无意义 如果你是学校的招生官,你更想要一个gpa3.5的,只会学习简历一片空白的,还是愿意要一个gpa3.2,但是发过一篇水看的还是要gpa3.0,但是发过核心期刊,并且在知名大厂任职过,与此同时取得过多个专业证明的人? 进一步说,之所以是申请,那就意味着没有绝对的要求,没有绝对的门槛,学院会根据你的学术情况多维分析,而非像内地,以GPA为王,以分数为王。 退一步说,绝大多数都会将雇主的喜爱程度、毕业去向以及年薪放在学校官网上。倘若你是招生官,你是愿意招一个未来就业可能存在问题的,还是招一个已经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人呢?我想这一切都是未知的,因此还需要靠你自行判断自身的能力,GPA低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没有敢申请的心

4. 实习

4.0 从无到有

如果一段实习都没有,那么简历上一定是空荡荡的。 也许父母或朋友已经为你安排了第一份实习,但希望这不是你的最后一次实习。实习是一层一层跳板,通过结识人脉、获取资源和智慧来跳到更高的平台上 因此,结论是,实习一定要有,否则再提交简历和文书的时候根本没有东西可写

4.1 从有到多

那么什么样的实习是一段实习呢?我在这里首先介绍几种实习 1.兼职性实习。与其说兼职实习是一种实习,不如说兼职实习是一种劳务派遣,更像是通过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尽管会参与到工作流中的一环或两环,甚至多环,但总体来说没有一个系统认识。个人觉得,在招生官没有足够精力进行背景调研、无法获得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是不会将兼职实习当作实习来看的。 2.线上实习。线上实习的含金量远远不如线下实习。首先,疫情将传统的线上实习和因为疫情无法开展的线下实习混作一团,尽管给予很多时间无法错开的学生实习的机会,但是如果没有全面线下实习,只有线上实习的经历,很难具有说服力。 实习是学生向社会迈进的重要一环,考察的不仅仅是工作的能力,更有如何实地工作的能力,如何和同事相处的能力,以及如何融入职场的能力。 小的来说,实习是学生时代向社会转变的缩影,大的来说,实习是对未来的展望。 因此只有线上实习,可能会造成主管印象不深,同事关系不好或是工作强度不大的因素。招生官每天都要看几十上百份申请文书,心里自然会有一本账。 更重要的是,很多学校都要求提供老师或是雇主的推荐信。如果你是雇主,你会愿意为一个素未蒙面的求职者点上推荐还是非常推荐呢? 因此,无论是从招生官的主观印象,还是从上级和同事的客观评价中,线上实习,恐怕都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明从而证明你的能力。

4.2 从有到精

那么什么样的实习是一段好实习呢? 首先,就商业分析而言,我觉得一个好的实习至少需要和本专业相关,可以是经济类,可以是管理类,也可以是理工类。正如我开头所说,商业分析向上可以像理工科兼容,向下可以像管理类兼容。因此,无论是商业还是分析都是非常适合实习的方向。 与此同时,从我们的选修课也可见一斑,无论是区块链及其应用,还是系统分析和设计,甚至文本挖掘,一切内容都包含了商业、管理和分析这几类词汇。因此,如果我是申请的招生官,我一定会偏向有此类实习经历的人。 其次,在面试环节中,一定会有让你介绍自己实习经历的内容,你该如何介绍你这段实习经历,你是否能够介绍好好他。例如你是一个产品经理,你的产品开发流程是怎么样的?你负责其中的哪几个部分?如果有问题,你会怎么办?以及很尖锐的问题。例如你是广告投放商,如果有人想提前跟你解约,你会怎么办?这一类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但都印证了一个问题,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学有所成,就是学有所成。水的实习就是水的实习,好的实习能够让你在30分钟内把这些话全部说清楚。 我曾经咨询过系统分析和设计老师一个问题,那就是PMP考试怎么考?他给我的答案是,所有问题都是基于一个场景,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只有最优解和最优解。无论是人生还是事业都是这样,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只有最优解和最优解。 现在已经大三,很多事情都无法完成,但是现在最好就是现在的局部最优,只有在实现局部最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全局最优。而现在,就是要做好当下的贪心算法,努力实现最好。

4.3 真不在多

在淘宝上可以搜到很多关于义工的假证明、假图片,不少学生也都参加了各种组织进行的义工活动。 如果我是招生官,我会问你,你们是如何长期维持这个项目运行的,你们如何长期给当地的社区谋福利,而不是在某一天前往养老院进行活动? 与此同时,我在朋友圈也看到了很多有趣,但不太有价值的项目,例如给环卫工买水的项目,这个项目不是不好,而是很难实施,缺乏可行性。 如果我是招生官,我会问你,你们打算如何实现这个项目?你们是如何和当地的组织取得联系的?你们怎么样会确保这批物资不会被第三方占有你们的?管理资费从哪里来?这些都是有可能问到尖锐的问题,倘若面试没有准备好,绝对是一个败笔。 其次,我看到了有人参加了类似海洋保育类的工作,仅仅一周的行程却被挂上了很高大上的旗号。 如果我是招生官,我会问你,你们是如何长期支持保育工作的?你觉得保育工作还有哪些?不足,你对此类活动的认知是什么?如果。这类问题无法回答的话,面试官一定会觉得你参加的是一个旅游项目,而非保育项目。

4.4 结论

请把小标题再读一遍。

About

这是“商业分析本科生申请硕士从入门到精通”,数据均为本人从本校收集并验证,同时附有关键时间节点和申请要求

Resources

License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