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216 lines (101 loc) · 18.8 KB

2022-04-09.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216 lines (101 loc) · 18.8 KB

新闻联播 2022-04-09

《新闻联播》 20220409 19:00

原文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的强烈反响。大家表示,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经7年艰辛努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再一次共创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再一次共享奥林匹克的荣光。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也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冬奥7年艰辛,奋斗铸就辉煌。我国广大运动员、教练员,敢打敢拼、超越自我,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为党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广大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参与者们,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创造了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大家表示,总书记的肯定和勉励让他们备受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广大参与者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大家表示,7年磨一剑,砥砺再出发。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发扬北京冬奥精神,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原文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4月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文章指出,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文章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掌握历史主动,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原文

【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严格把关监督 确保风清气正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部署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做好代表选举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顺利推进,以实际行动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及时成立中央和国家机关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办公室,制作代表选举工作流程图和任务进度表,各部门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代表选举工作全过程,建立健全机关党委具体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基层党组织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推荐提名过程中,各部门普遍按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酝酿提名、机关党委遴选、返回党支部和党员征求意见、机关党委全体会议研究确定”的程序要求开展推荐提名,严把人选政治关、廉洁关、身份关,认真落实名额分配和代表结构比例要求。

中央和国家机关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办公室设立监督组,加强执纪监督,坚定“零容忍”态度。各部门也在选举工作机构中设立监督组,加强代表选举工作全程监督,确保代表选举工作风清气正。

原文

四川:特色产业点亮乡村经济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四川眉山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萤火虫经济”,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眼下,四川眉山的青神县迎来萤火虫的最佳观赏期,人们置身于美丽的乡间山林,尽享漫山的流萤飞舞,如梦如幻。

萤火虫是一种环境指示性生物,它们出没的地方要有干净的水体和植被茂盛的环境。这几年,青神县依托绿水青山,大面积种植竹子,上百万亩的竹林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让萤火虫种类和数量不断上升。为了更科学地保护萤火虫,2020年,青神县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的萤火虫研究保护专家,为萤火虫保护与发展把脉定向。

不仅保护了珍稀物种,萤火虫保护专家团队还为当地找到了一条发展“萤火虫经济”的路子。2021年春天,青神县尝试着举办了首届萤火虫节,没想到,短短3个月吸引了9万多名游客,为当地创收9000多万,点燃乡村“夜经济”。未来,眉山将建设萤火虫博物馆,同时开发更多好生态带来的独特资源,把当地的乡村游做厚做大,为当地农民拓展更多的增收渠道。

原文

“禁塑令”催生海口绿色产业集聚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依托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口市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全力打造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聚集区。

这两天,一批2150箱的一次性可降解餐盒正在装箱,准备发往西班牙。这是海南自贸港设立以来,海口首批达到欧洲标准并出口的全生物降解材料制品。

全生物降解材料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可以降解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相较于常见的塑料制品而言,全生物降解材料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2020年12月1日,海南正式实施《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作为全国首个全域禁塑的省份,在禁止传统塑料制品的同时,海南也瞄准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先后出台加快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达标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海口市也从销售、电费和租金、固定资产投资、数字工厂建设等方面给予企业扶持。这两天,在海口高新区,这家可降解环保袋生产企业正在加紧生产,满足市场订单。

目前,海南省在洋浦形成了全生物降解原材料生产区,在海口围绕产业链下游制品,搭建生产研发中心、全生物技术检测平台、加大海水可降解技术的研发,加快形成产业链闭环。

原文

上海:抓细抓实防控工作 坚决阻断疫情传播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上海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多措并举抓细抓实防控工作,加快阻断疫情传播。

目前,上海已建成方舱医院100多个,床位数16万多张。作为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今天(4月9日)迎来首批收治者,这所方舱医院的其他场馆也在争分夺秒抓紧施工,分批验收交付。

疫情发生以来,上海根据分类救治原则,加强新冠患者医疗救治,重症、儿童、孕产妇等特殊患者人群收治在定点医院,其他的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方舱医院。今天,上海普陀跨采中心方舱医院第一批16人经核验符合出院条件。3月至今,上海已累计治愈出院1万余人。

在生活物资保障方面,上海加强与各蔬菜、猪肉主产区的联系,锁定当地货源,允许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区的快递小哥等保供人员返岗。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上海拟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研判,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

原文

各地坚持动态清零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保证群众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长春市九台区是吉林省本轮疫情最严重的区域,截至4月8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9222例。经过多方努力,今天(4月9日),九台区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当地成立备春耕生产工作专班,全区近4000名农民正有序返乡。

目前,长春市有42个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域,延边州全域正有序恢复生产生活。吉林省进一步加强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增强一线服务保障力量,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广州针对疫情涉及的重点场所和管控区域开设869个核酸采样点,6200多名医护人员实施社区人群核酸筛查。

浙江宁波加强重要交通场站、农贸市场管理,切实堵牢漏洞。

安徽推出46项政策举措,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包括免租金、减费让利、强化用电用气服务保障等。

原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4月9日)通报,4月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5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6例,本土病例1334例。截至4月8日24时,现有确诊病例23186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3815例,其中境外输入78例,本土23737例。截至4月8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9264.3万剂次。

原文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2022年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在京举行

今天(4月9日)上午,2022年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在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举行。来自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北京市的133名部级领导干部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今年活动的主题为“履行植树义务 共建美丽中国”。

《“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出台

交通运输部、科技部日前联合印发了《“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六大领域18个重点研发方向,提出到2025年,我国初步构建适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驱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将继续下降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通知,要求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将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全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要比去年有所下降。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信用贷款占比,增加中长期信贷投放。

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5亿元

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5亿元,同比增长3.1%。铁路新线开通447公里,其中,高铁233公里。

一季度山东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4万份

一季度,山东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4万份,居全国首位,签证出口货物货值73.8亿元,相关企业享受RCEP其他成员国关税减让超7000万元。

内蒙古首批1179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昨天(4月8日),内蒙古首批1179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外,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占比较往年大幅增加。今年,内蒙古计划实施重大项目3289个,总投资2.7万亿元。

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700亿重大项目集中启动

昨天(4月8日),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约700亿元,包括消费载体项目、消费环境优化及配套设施,这些项目将促进重庆重要商圈消费供给和消费服务的提档升级。

23万尾中华鲟今日放归长江

今天(4月9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23万尾中华鲟在湖北宜昌放归长江。自1984年以来,该研究所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近530万尾。

音乐剧《小鸟天堂》在京首演

昨晚(4月8日),音乐剧《小鸟天堂》在北京首演。该剧讲述了江门人世代与自然相依相伴、相互守护的故事,以艺术化的方式传递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原文

顿涅茨克火车站遭袭 俄乌各执一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8日,位于顿涅茨克地区乌克兰控制区的一座火车站遭到导弹袭击,造成严重伤亡。俄乌均称对方发动袭击。与此同时,美国、西方继续加码对俄制裁,并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

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目前由乌克兰控制的克拉马托尔斯克市一座火车站8日遭“圆点-U”导弹袭击。乌方官员称,袭击造成至少52人死亡,近百人受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指责是俄军发动的袭击。俄罗斯国防部则指出,爆炸现场碎片所属的“圆点-U”导弹只有乌克兰军队在使用,而且相关数据显示,发射导弹的地点也位于乌军完全控制区。

美国欧盟继续对俄施加制裁

美国总统8日签署法案,暂停了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关系,并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在内的能源产品。欧盟当天也宣布对俄罗斯采取第五轮制裁,决定从8月起停止购买、进口产自俄罗斯的煤炭等。

分析人士表示,此轮对俄制裁对美国影响有限,但将殃及欧洲的实际利益。美国媒体报道说,美俄商品贸易只占美国贸易总额的0.7%,但欧盟与俄罗斯的商品贸易占比为3.6%,其中高达62%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进口。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8日表示,俄将为煤炭出口寻找其他替代市场。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此前表示,今年西方已经针对俄罗斯实施了超过6000项制裁,超过任何一个国家遭受的制裁数量。俄罗斯面临30年来最困难的局面,但试图摧毁俄罗斯经济的人不会得逞。

英国方面8日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包括防空导弹在内的价值1亿英镑的武器。斯洛伐克方面当天也证实,将向乌克兰提供一套S-300防空系统。美国军方随后称,将向斯洛伐克部署一套爱国者导弹系统。而美国近期向乌克兰提供和承诺提供的各类武器装备等物资已达17亿美元。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8日说,北约是在利用乌克兰与俄罗斯作战。

多方谴责北约等继续向乌提供武器

多国人士和民众谴责美国和北约的相关行为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8日,部分希腊民众在希腊国防部外举行抗议。

原文

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4.94亿例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494587638例,累计死亡病例为6170283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今天(4月9日)16时,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8038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98.52万例。

美国华盛顿纽约确诊病例大幅增加

据美国媒体8日报道,美国新增确诊病例再现增加趋势,首都华盛顿的确诊病例比上周翻了一番,纽约市的确诊病例增加了大约60%。

“凯撒家庭基金会”近日公布的调查显示,疫情在美国夺去近100万人的生命的同时,也使人们身心健康和经济状况受到重创。55%接受调查的家长表示,疫情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在18—29岁年龄组中,认为自己心理健康受影响的人达到三分之二。约四成美国成年人表示,疫情对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英国死亡病例比上周增加超3成

英国8日公布数据显示,过去7天,新增确诊病例333347例。新增死亡病例达到1475例,这一数字比此前一周增加32.2%。

原文

国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粮农组织:3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达新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达到159.3,为自1990年开始设立这一指数以来的新高,其中植物油、谷物价格指数都创下新高。粮农组织表示,这与乌克兰局势及其引发的供应链受阻等有关。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用于衡量一揽子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月度变化。

白俄罗斯制定出不友好国家名单

白俄罗斯8日公布的政府决议显示,白俄罗斯政府已制定出不友好国家名单,名单中有欧盟成员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白俄罗斯媒体报道说,针对部分不友好国家,白俄罗斯将采取制裁措施。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此前表示,西方针对白俄罗斯的经济战已持续近两年。乌克兰冲突发生后,西方又在贸易、金融、物流等各方面对白俄罗斯实施了经济限制措施。

原文

更新于 2022-04-09 20: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