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Permalink
add 22 summary and update sth
Browse files Browse the repository at this point in the his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xinyu-yang committed Jan 6, 2023
1 parent 6d71c34 commit 0b3401b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Showing 7 changed files with 80 additions and 13 deletions.
1 change: 1 addition & 0 deletions .gitignore
@@ -0,0 +1 @@
*.lock
6 changes: 6 additions & 0 deletions README.md
@@ -1,3 +1,9 @@
# xinyu-yang.github.io

Xinyu Yang's [blog](https://xinyu-yang.github.io/blog).

```bash
git clone git@github.com:xinyu-yang/blog.git --recursive
cd blog
hugo server
```
8 changes: 4 additions & 4 deletions content/posts/2021/21-11-24_beijing-subway.md
Expand Up @@ -37,8 +37,8 @@ license: ""
之所以强调北京早上八点的地铁,因为这个时候的地铁不同一般时间,具有鲜明的特点。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快”。不光地铁快,人也快。
人是怎么个快法呢?就是地铁站里的乘客大多都是在小跑,而不是普通的走路甚至是快走。此时的乘客就像是灾难电影中慌忙逃生的人群。如果是初次置身于此情此景,恐怕会感到惊讶。

仍记得 17 年刚来北京那会,年少无知,坐扶梯的时候站在了扶梯左侧,受到过几次不耐烦的“借过一下”甚至是抱怨。
我刚开始还觉得有点奇怪,后来渐渐习惯了便察觉自己之前的少不更事,并养成了坐扶梯一定站在右边的习惯,或者干脆加入他们,在左侧走,体验速度x2
仍记得 17 年刚来北京那会,年少无知,坐扶梯的时候站在了扶梯左侧,受到过几次不耐烦的 “借过一下” 甚至是抱怨。
我刚开始还觉得有点奇怪,后来渐渐习惯了, 便察觉自己之前的少不更事,并养成了坐扶梯一定站在右边的习惯,或者干脆加入他们,在左侧走,体验 *速度 x2*

这个习惯是在北京养成的,以至于后来即使在其他城市坐地铁时也是如此。即使这些城市没有人在扶梯上走,事实上北京也是我迄今为止唯一经历过此情此景的城市。当然,原因可能是我并没有经历过其他城市的早高峰。

Expand All @@ -50,12 +50,12 @@ license: ""

还好等到门顺利关上,我就可以稍微放松,把身体倚在门上。很快到了下一站,可怕的是这种情况还在重复,又挤上来两个大姐。我本来握在侧边扶手上的手被大姐建议“抬一下”以便她能上来,然后我就把手以一个奇怪的角度握住上方的扶杆。
因为姿势别扭且费力,我就想反正都几乎动不了了,也就没必要扶什么扶手了。想到这里我自认为机智地把手松开,然后发现我的手似乎没地可放,垂直放下去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很难通过那道人与人之间紧贴而形成的屏障。
所以我就又把手搭在了扶手上,这下扶手可真的被用来“扶”手了。
所以我就又把手搭在了扶手上,这下扶手可真的被用来 **“扶”** 手了。

当我在车厢里无聊的左顾右看的时候,我注意到其实大多数人都很专注,有的在专心刷短视频,有的在看剧,甚至还有的在玩连连看。
总之,为了不浪费在车上的时间,社畜们各显神通。令人惊奇的是,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居然表现出了就像在自家沙发上玩手机一样的舒适感,人类超强的适应能力再次得到了证明。

随后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他们是怎么把手机拿出来的呢?我感觉比较可能的答案就是:他们在上车的时候手机就一直拿在手里,高举着手机走进车厢,然后高举着下车。就像虔诚的信徒将十字架举过头顶,从而彰显着所持物品的无上地位。
想到这里感觉还挺有意思,似乎干愣着也没那么无聊了。

北京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遍布的古迹、公园,也不是繁华的商圈,而是北京的“快”“挤”。不同的人肯定感触不同,而匆忙拥挤的生活节奏可能就是我这个阶层的人在这个城市所能拥有的最多的感受吧。
北京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遍布的古迹、公园,也不是繁华的商圈,而是北京的 **“快”****“挤”**。不同的人肯定感触不同,而匆忙拥挤的生活节奏可能就是我这个阶层的人在这个城市所能拥有的最多的感受吧。
8 changes: 4 additions & 4 deletions content/posts/2022/22-01-26_the-first-snow.md
@@ -1,5 +1,5 @@
---
title: "2022年的第一场雪"
title: "2022 年的第一场雪"
subtitle: ""
date: 2022-01-26T19:16:14+08:00
lastmod: 2022-01-26T19:16:14+08:00
Expand Down Expand Up @@ -52,7 +52,7 @@ license: ""
许久未见下雪,也即是对雪花的期待最强的时候,如果能迎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雪,会让人开心的手舞足蹈。
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夸张,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样喜欢雪。当然,家里常年下雪的极可能除外。

在这场雪之前,“料事如神”的气象台自然也早早地预见了这场持续几天的大降雪。
在这场雪之前,“料事如神” 的气象台自然也早早地预见了这场持续几天的大降雪。
第一天,满怀期待,但不出所料,雪下的果然不大。
稀稀拉拉飘了一天,地上也不过薄薄的一层。第二天也差不多。

Expand All @@ -67,8 +67,8 @@ license: ""
![](https://s2.loli.net/2022/01/26/5MDNf4nJVpBwuxc.jpg "紫操雪景")

好美一场雪,雪大,风小,雪花飘然落下,很富有诗意。
突然想到小时候背的一篇文言文,其中有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确是此情此景的准确描述。
文中还有另外一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想来我也确实遇到过这样的雪,寒风刺骨,细小的雪粒如刀子一般打在脸上。
突然想到小时候背的一篇文言文,其中有一句 “未若柳絮因风起”,确是此情此景的准确描述。
文中还有另外一句 “撒盐空中差可拟”,想来我也确实遇到过这样的雪,寒风刺骨,细小的雪粒如刀子一般打在脸上。
这样的雪想必是不太讨人喜欢。

走到操场上,踩在雪地上咯吱作响,非常舒适。
Expand Down
2 changes: 1 addition & 1 deletion content/posts/2022/22-11-24_zotero-config.md
Expand Up @@ -33,7 +33,7 @@ license: ""
<!--more-->

## Zotero 配置记录(坚果云 WebDAV)
之前写过[一篇](../22-02-08_zotero-config.md)使用 `Zotfile + OneDrive` 软链接的方式实现附件同步的记录,但是最近准备切换到坚果云。
之前写过 [一篇](../22-02-08_zotero-config.md) 使用 `Zotfile + OneDrive` 软链接的方式实现附件同步的记录,但是最近准备切换到坚果云。

之所以使用坚果云所提供的 WebDAV 做备份,不是因为原来的方案不能用。事实上,原来的方案不管在 Windows 平台还是 MacOS 上都表现得很好。
但是如果想要在移动设备上(主要是平板)使用同步功能,软链接的方式就很麻烦了。因为移动设备不支持软链接。
Expand Down
66 changes: 63 additions & 3 deletions content/posts/2022/22-12-30_22-annual-summary.md
Expand Up @@ -3,7 +3,7 @@ title: "2022 年度总结"
subtitle: ""
date: 2022-12-30T08:54:57Z
lastmod: 2022-12-30T08:54:57Z
draft: true
draft: false
author: "Xinyu Yang"
authorLink: ""

Expand All @@ -14,7 +14,7 @@ images: []
tags: ["总结感悟"]
categories: ["乱七八糟"]

hiddenFromHomePage: true
hiddenFromHomePage: false
hiddenFromSearch: false
featuredImage: ""
featuredImagePreview: ""
Expand All @@ -32,4 +32,64 @@ license: ""

<!--more-->

2022 年已经接近尾声.
转眼 2022 年就要结束了。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感觉光阴似箭。

回想起这一年,感觉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为上学的事情,前面大半年都活在焦虑中。

首先是申请签证被 check,中间等了半年,每天去签证网站查看若干次,并且每周发多封邮件询问。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心里焦虑更甚,同时也在默默准备着最坏的打算。

这一切都在半年之后的某一天收到拒签邮件那一刻戛然而止。最终,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其实早就想过这方面的可能,但是当事情真正发生,还是觉得突如其来,又感觉如梦方醒。

在 check 期间,就一直发邮件询问学校,如果发生了最坏的情况,学业还能不能继续。我得到了所有来自 Graduate School, Department 和 International Center 的肯定答复。为了再三确认这件事,被拒签之后我又询问了一遍,答复还是类似的:*即使来不了学校,还是可以正常毕业。*

虽然心有遗憾,但还是觉得如果能继续读书,就可以将就。于是,整顿情绪后,开始把重心放在学习和科研上。但是没想到在第二学期即将开始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学校通知我 **没办法继续** 学业了!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感觉,应该有震惊和难过。震惊的是 Graduate School 对这件事做出了新的解释,即使我之前跟他们的工作人员确认过至少两次(学院和导师可能也确认过)。难过的自然是一年多以来的努力和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过事到如今,已经是最差的结果了,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自此人生彻底陷入了低谷,走投无路。那个时候的我正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 的感觉。

**那就从头再来!**

开始找导师、发邮件、等待回复、面试。不得不感慨,欠的东西总有一天要还回来(上次是通过实验室同学介绍,所以没有找导师的过程)。

经过小半年的挣扎(此处略去一万字),总算是拿到了一个还算满意的 offer。自此,焦虑挣扎的日子算是告一段落。但愿 “这一村” 真的能 “柳暗花明”。

以上就是这一年的主脉络,经历百转千回、跌宕起伏。也许若干年后再看这段经历,不过是平淡生活中的小小涟漪。但当时身处其中,尝遍了酸甜苦辣。

另外,前几天也算是赶上了潮流。乘着完全放开后疫情的东风,“阳了” 一把。事情开始于一个周五晚上,准确的说应该是周六凌晨。因为周五晚上我还难掩周末的开心,精神抖擞。但事情到了后半夜就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睡到后半夜的时候被冻醒了。此时我还没觉得有什么大问题,因为那两天恰好是天气最冷的两天,自己只盖了一个薄被子,再加上屋里空调没法制热。

本以为捂紧被子暖和一会就好,但是身体感觉越来越冷,浑身起鸡皮疙瘩。此时也已经睡不着了,只剩裹紧被子瑟瑟发抖。就这样不知躺了多久,在我看到窗外天蒙蒙亮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已经开始发烧了。

然后痛苦的熬过一个早上,浑身发热,晕晕乎乎。手上没有任何测温设备或者退烧药,药店里也早已售罄,没办法,**只能硬抗**

下午向同学通知喜讯,从小猪那里获赐几片 “布洛芬”,**如获至宝** 。就这样又浑浑噩噩熬过一下午,期间没有任何食欲,只喝了点水。到了晚上,早早躺下,期望睡眠能带走病痛。睡觉前吃了一片 “布洛芬”,裹紧被子躺在床上跟寒冷和头痛斗争。不知斗争了多久,才缓缓睡去。

早上起来,出了很多汗,烧也退了。但是慢慢感觉头疼欲裂,外加浑身酸痛。尤其是两个屁股,跟刚打过针一样。就这样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才确认自己 “中招了”。在这之前我还一直怀疑是这两天太冷,所以受凉发烧。

自己屋里的同事已经有中招的,并且对面的同事也已经出现了发烧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我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能够幸免,真是太 **naive**

后续症状正如很多人所分享的那样——嗓子疼、虚弱、咳嗽。不再赘述,因为我相信能够看到这里的你也大概率经历了这些过程,至少我身边的人就很少有幸免的。

总之,一年过去,经历了很多事,但又感觉什么都没发生,恍如一场梦。回头看去,只有一些残存的记忆;细细品嚼,又能品出些许滋味。

在这里做一些总结吧。**经验教训** 如下:

- 不要为了待在舒适圈,而一味的做出妥协,要有跳出舒适圈的勇气。在上学的事上,如果一开始没有一步步妥协,就不会有后来等待通知、听天由命的被动局面。(Life springs from sorrow and calamity; Death comes from ease and pleasure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Wiktionary](https://en.wiktionary.org/wiki/%E7%94%9F%E6%96%BC%E6%86%82%E6%82%A3%EF%BC%8C%E6%AD%BB%E6%96%BC%E5%AE%89%E6%A8%82#Chinese)】)
- 勇于面对困难,而不是选择逃避。回想整个申请过程,一开始是担心英语考试,后面又不敢发邮件套磁,然后一步步逃避。直到最后退无可退,才不得不迎上去,然后发现原本以为的不可逾越也不过如此。
- 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不要心存侥幸。如果条件相似,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很有可能也发生在自己身上。

最后,给明年做一些规划。首先是希望明年能静下心来多读一些书,包括专业书和课外书。专业书虽然会偶尔翻一翻,但是很少有从头到尾读下来的情况。对于一些好的书,即使读过大部分,还是应该重新读一读,温故而知新。

同时还应该读一些课外书,回想起来,我读课外书最多的时候居然还是高中。当时每天挤出每一分一秒时间,读了很多书。后面上大学之后,感觉有了更多自由时间,反而没怎么读过书。一方面,生活不够规律,另一方面,浪费在多媒体娱乐上的时间太多了。

其次,应该多多锻炼身体。毕竟年龄越来越大了,再不注意生活习惯只怕以后吃不消。

这里量化一下这些 **计划**,更好地防止自己偷懒:

- 完整阅读至少两本经典专业书籍。
- 至少读五本好书。
- 每周至少锻炼两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人生没有意义,而我在努力让其看起来有意义一点。不知道前面路还有多久,且行且珍惜。*
2 changes: 1 addition & 1 deletion themes/EnjoyIt

0 comments on commit 0b3401b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