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脱离候选框

yanhuacuo edited this page Feb 10, 2017 · 5 revisions

流程

五笔字型处理汉字,是按以下步骤:

结构图

门槛儿

建议在「拆字练习」中记忆「码元分布」,口诀只是辅助性质。到现在,我也没有背过98五笔的口诀,但是却绝对没有我在键盘上「敲」不出来的「汉字」 —— 原因就是那些码元分布,已经成为「肌肉记忆」,成为手指的下意识行为。

实际上,只要认真拆完3500高频字,所有的汉字便已再不成问题。这就是一道门槛儿,只要跨过来,就能登堂入室。五笔其实跟手写是一样的,小朋友初学写字时,只要认真学好基本笔划,便再无「写」不出来的汉字了。

进阶

脱离候选框,是衡量熟手与半吊子的基本标准,这便需要建立对一批字的条件反射。想到某些字时,不经思索就反应在指端,打印在屏幕上。

训练这一步,需要先跨过基本的拆字门槛。很高兴告诉你,98版五笔是三版五笔之中,拆字最简单,规则最统一,上手最容易的一版。你可以很快就走到「进阶」的层次上。

训练方法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最轻巧的方式是打「前500单字」,打到击键过7,速度过120基本就算成功了。

创作

从编码方式上讲,汉字编码可以从「形」和「音」两个层面入手,于是就有了「形码」和「拼音」两大派系。

拼音输入法可以借助人类语言系统的优势,进化得非常智能,现在各种拼音输入法其实已经做得很极致了。

人类的语言,是有逻辑层级的。借助这些内在的关联,我们可以制作由词组、短语到句子的拼音编码映射,从而实现拼音的「智能化」。

本质上,这个「智能化」的实现原理就是你想说和要说的话,都已被输入法软件预设好了匹配方案,从而实现拼音的固有重码大幅度消减。

但是这样的方案是有天然缺陷的,当语料库中并没有你的原创语段时,选重或匹配出错就无可避免了。

于是,用拼音输入法进行汉语创作的过程,免不了时时要玩「来找茬」的附赠游戏。

形码方案在使用体验上,是不能驾驭的人无法想象的。你根本不能体会一个熟用五笔的人打字时是怎样的感受,假如你不会五笔的话。

你可能会想当然地想象他在输入每个字时都会想想这个字的形状,拆一下它的编码,从而打断了思路,干扰创作——实际上这一切都是臆测,真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现实是,当你想说某些话时,它就那么自然地在指端变成了文字——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体验。

就像会骑自行车的人,绝对不是思虑着人车重心、行进速度、倾斜角度,计算着哪儿会摔倒一样,这些多余的想法是那些初碰自行车试驾的人才会有的。

五笔的实际使用等价于书写,与铺纸书写一样,仅当你遇到不会写的字时,才会停顿,在此之前,行云流水,心手合一。

所以,五笔的优势不仅仅是速度,更是因为它是形码——是触摸着汉字风骨的文字编码方案。它的低重效率和优雅风度是从原理层面取胜的,当你走到这一步时,你基本已经可以感受到「形码」的韵味了。

接下来,应当多进行文字创作,因为形码用户的遣词习性,与拼音用户是有区别的,不要辜负了这身道行。

当我们用形码写汉字时,那是真的在书写,不依赖输入法去识别的你我的话语,每一枚字,都有着唯一的编码映射,确定、真实、高效,优雅——我欢欣于像匠人一样,一刀刀刻出我的句子,这是我对汉字的感情。

那些长期依赖拼音输入法的人,不管他是否承认,他的大脑里都是存在着「词库依赖」的,即所谓「一脑袋口水词」。

好吧,看到这里,你已经跟我一样有品味了。

Clone this wiki loc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