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55 lines (100 loc) · 7.43 KB

20230909_01.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55 lines (100 loc) · 7.43 KB

德说-第256期, 团队管理和队形布置方法论

作者

digoal

日期

2023-09-09

标签

PostgreSQL , PolarDB , 团队管理 , 排兵布阵 , 使命 , 愿景 , 价值观 , okr , kpi , 团队文化 , 资源管理 , 供需连 , 面向对象 , 面向过程 , 生产力 , 生产工具 , 生产资料


背景

一、如何规划团队目标

1、产业链分析. 小团队则需要看清楚, 公司要用你这个小团队来实现什么价值? 对接什么内部资源? 对接什么外部资源?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跳出小团队甚至跳出公司的视角才能找到出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分析模型参考:

2、有哪些机会? 产业链(小团队则重点公司)的痛点在哪里? 最需要什么?

可参考供需连模型.

  • 团队自有资源, 供需是什么?
  • 公司内部资源, 供需是什么?
  • 公司外部资源, 供需是什么?

3、战略选择

  • 选择逻辑是什么?
  • 标准是什么?

4、确定团队的定位

  • 正名(使命 愿景 价值观)

必须与公司的 使命 愿景 价值观 匹配

5、规划团队目标

  • 确定实现路径, 以及衡量指标, 明确数字目标

参考模型:

二、如何排兵布阵?

排兵布阵的目的是更高的效率(更少的人力物力投入, 更短的时间)达成目标.

作为开发者都熟悉两种典型的编程思想,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427324

  • 面向过程
    • 面向过程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编程思想,编程的时候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分析出来,然后用函数把这些步骤实现,在一步一步的具体步骤中再按顺序调用函数。
  • 面向对象
    • 在日常生活或编程中,简单的问题可以用面向过程的思路来解决,直接有效,但是当问题的规模变得更大时,用面向过程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慢慢就出现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事物,每一个都可以看做一个对象,而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和行为,对象与对象之间通过方法来交互。面向对象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编程思想,把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各个对象,建立对象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步骤,而是为了描叙某个对象在整个解决问题的步骤中的属性和行为。

云和数字化是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所以未来的协作会从人与人之间的协作, 越来越多的向数字世界之中软件与软件之间的协作发展. 为了促进应用软件与应用软件之间的协作, 就发展出了:

  • openAPI
  • 交互标准

数字世界就是物理世界的写照, 软件协作就是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协作, 团队排兵布阵也一样.

资源包括:

  • 生产力
  • 生产资料
  • 生产工具

参考:

以面向对象的思想来管理团队的排兵布阵:

  • 团队管理, 管的不是人, 而是资源(包括内部和外部资源), 是人背后对接的资源!

排兵布阵的核心是:

  • 梳理内部和外部资源, 供需连是什么? 安排合适的人去管理对应的资源.
  • 供需之间尽量减少连接跳数. (和网络传输一样, 跳数越多效率越低.) 例如资源a和b可以建立供需匹配, 尽量让1个人负责.

反过来看: 企业中干得风生水起的, 可能都是对资源掌控力强的!!!

思考一下: 什么样的房子值钱? 为什么? 房子背后连接了哪些公共资源(医疗、教育、商圈、休闲、人群、商机)? 值钱的不是房子, 是资源和与资源的连接.

  • 相信未来在房子背后的资源运营上会出现很多商机和运营型的公司.

三、如何管理团队?

1、定义清晰的衡量标准和目标数字

  • 团队目标
  • 个人目标

参考模型:

2、定期刷新目标进度

3、建立团队文化

  • 鼓励什么(白名单)
  • 不鼓励什么(黑名单)
  • 奖罚机制:
    • 多巴胺, 短期kpi
    • 内啡肽, 长期okr

4、建立团队方法论

  • 哲科思维
  • 第一性原理
  • 目的、手段
  • 需求、目标、结果导向
  • 论点、逻辑、数据、案例
  • 模式、标杆、规模化
  • 供需连
  • 互相吹捧、共同进步

参考模型:

digoal's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