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06 lines (66 loc) · 9.95 KB

Circumvention.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06 lines (66 loc) · 9.95 KB

使用完整的互联网

正常访问 GitHub 和 Google 是个难点。

数年间我为此耗费了无数时间,试过的各种方案和服务都有两位数了,现在多少有点心得。

一、完美不存在

首先要理解的,是这类服务中,价格、速度、流量三者,最多只能同时取其二。

价格便宜速度快,流量肯定少;速度飞快流量多,价格肯定贵;流量超大价格低,速度肯定慢。

要是有哪家宣称自己价格低、速度快、流量多,那这家要么是做慈善的,要么是洗钱的,要么是钓鱼的,要么是骗人的,总之,不算正常。

这一情况,在经济学上叫“三元悖论(Trilemma)”,也叫“不可能三角”,后来被拓展到了各种领域,进一步了解可以参考知乎这个问题:“世界上有哪些不可能三角?

这个动图相对直观地表现了这一问题:
质量_价格_速度_不可能三角

二、各人各需求

其次要明确的,是自己的实际需要。

如果只是少量地用 Google维基百科互联网档案馆Library Genesis 等网站查询一些文字图片资料,那么价格和速度应该是主要考虑的要素,流量不是很重要。

如果是想顺畅地用 FacebookTwitterReddit 等网站,由于这些网站更新很快,上面还可能有不少图片和视频,所以在主要考虑价格和速度的基础上,也要考虑一下流量,甚至可以为了流量放宽一点对价格的限制。

如果是要频繁使用 YouTubeTwitchNetflix 等网站,那主要考虑的就应该是速度和流量了,特别是 Netflix 这样的,一定得明确服务商支持才能购入。

如果是打某款游戏,由于游戏对速度和延迟很敏感,应该用专门的游戏加速器,通用方案在游戏领域常常表现不佳。

还有一种情况,是要在非中国大陆地区用优酷爱奇艺网易云音乐之类服务的,需要服务商有“回国线路”才可以。

在各类特性的组合中,价格便宜流量多的那种服务往往比较鸡肋,简单地说⸺流量是多,可要是龟速,怎么用得完呢?

三、场景需明确

第三要搞清的,是自己的设备情况。

是单台 PC,还是 PC + Mac,又或是 PC + Mac + iPhone;是单一设备用,还是多设备一起用;是自家用,还是多家用,这些都是不一样的。

很多服务商限制设备数或者 IP,意思都差不多,就是同时有几个设备能用这个服务,通常短期超出一两台还可以,长期或者频繁或者大量超出限制,可能就会停止服务了,这类服务常常有没有退款条款,所以被停了也只能试着联系服务方,看对方能怎么处理,不开服也不退款也是可能的。

四、工具细选择

以上这些明确了,就到了选工具的环节了。

Windows、macOS、Linux、Android、iOS 等软件系统各有各的工具,有些差不多,有些差不少。

现在我个人用的主要工具,是 Clash,它是一个开源的,支持 VMessShadowsocks维基百科 Shadowsocks 介绍页)、TrojanSnell 等多种协议的代理程序,在 Windows、macOS、Linux、Android、iOS 上都有适配的免费客户端。

Windows 上可以使用 Clash for Windows

macOS 上也可以使用 Clash for Windows

Linux 上同样可以使用 Clash for Windows(这个客户端的 Windows 版、macOS 版、Linux 版的名字是相同的)。

Android 可以使用 Clash for Android(可通过 APKPure 进行安装,或从 Clash for Android 的 Telegram 频道获取 .apk 文件,复制到设备里安装)。

iOS 可以在美国区(非中国大陆区都可以,建议用美国区)的 App Store 里搜“Shadowrocket”或者“Quantumult X”安装使用,Shadowrocket 现收费 $2.99,Quantumult X 的功能比 Shadowrocket 丰富些,现收费 $7.99,都还可以接受,注意,下载安装需要有个美国区(或非中国大陆区)的 Apple 账户。

除了 Clash 外,还有不少其他的工具和方案可选。比如说我知道某位大佬一度使用 Google Fi 来实现稳定访问全球互联网,不过这服务相当贵,一个月起价 $20.00,只有 6 GB 的流量,超出之后 $10.00/GB,最少计费单位 $1.00 (我研究之后感觉大佬就是大佬,还是要学习一个,要努力提升自己),这种费用实在是不易落地;再比如我知道还有很多人在用 VPN,但 VPN 是全局的,启用后所有的网络连接全走 VPN 通道算流量,用起来不够灵活,还有,因为 VPN 连接特征鲜明,很容易被识别阻断,所以有些时候连接会不稳定;还有购买 VPS 然后用 SSH -D 转发流量的方案,但和 VPN 一样,因为其连接特征鲜明,很容易被识别阻断,根本不能稳定使用。综合考虑,我现在选择了 Clash 搭配 VMess 协议。

五、搭配需谨慎

用 Shadowsocks 就会遇到选择服务商的问题,好在有位前辈专门做了相关的评测⸺毒药机场简介(https://duyaoss.com/)。

在具体挑选哪家服务商这点上,我现在的观点是这样的:

  1. 用 QQ、微信等工具做为主要服务咨询通道,甚至不提供服务咨询通道的服务商,就别用了;
  2. 需要安装不常见的私有程序的服务商,就别用了;
  3. 通过提供 VPN 实现功能的服务商,就别用了;
  4. 提供“终身套餐”的服务商,就别用了;
  5. 不在评测列表里的服务商,谨慎使用;
  6. 月付比季付好,季付比年付好;
  7. 比较熟悉的大牌服务商搞活动,可以谨慎购买;
  8. 遇到天灾人祸跑路了,不必介怀,这属于国难;
  9. 目的是使用完整的互联网,不要为路径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 据我所知,用于正常访问 GitHub、Google 等网站的计算机(特别是 Windows 系统的),应该避免安装中国大陆地区的各类“安全软件”、“浏览器”甚至“全家桶”,包括但不限于:

  • 360 系所有软件;
  • 百度系所有软件;
  • 2345 系所有软件;
  • 金山系安全软件(其他软件也尽量别用);
  • 腾讯系安全软件。

(这些软件对上网有什么具体的影响,就不细说了。)

有些人可能担心安全问题,其实 Windows 10 自带的 Defender 防护能力非常强,在 2021 年 12 月的 AV-TEST 评测上,Defender 属于“顶级产品”,所以一般情况下,Windows 10 是不必另外安装安全软件的。macOS 由于相对封闭,只要保证安装的软件都是 App Store 上来的可靠的软件,也不必另外安装安全软件。Linux 与 macOS 的情况有几分类似,同样是只要确认了软件安装源可靠、权限设置无误,就不必另外安装安全软件。Android 相对复杂一点,推荐使用 Google PlayAPKPureF-Droid 等应用商店安装应用,避开中国大陆地区的应用商店。iOS 则建议尽量使用美国区的 Apple 账号,通过美国区的 App Store 安装应用,只在安装那些只有中国大陆区 App Store 里才有的应用时换成中国大陆区的 Apple 账号,另外,强烈建议用美国区的 Apple 账号登录并使用 iCloud。


参考资料:
科学上网相关知识总结
机场简介
不要使用 VPN 服务(Don't use VPN services.)
VPN ⸺ 非常不可靠的叙事(VPN ⸺ a Very Precarious Narrative)
Google 百度和谷歌的那些事
百度云安全让史上最强 DDoS 攻击消于无形
谷歌 Play 商店允许中国开发者销售付费应用
Shadowsocks 的前世后生
clowwindy 关于 Shadowsocks 的交流 Issue #293
Clash for Windows 使用简介
Quantumult X 不完全教程
鲁迅都救不了,几个程序员就能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