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9 lines (37 loc) · 5.57 KB

Statistics.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9 lines (37 loc) · 5.57 KB

概率论只不过是把常识用数学公式表达了出来。
——拉普拉斯

概率论(Probability theory)是研究随机性或不确定性等现象的数学。更精确地说,概率论是用来模拟实验在同一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结果的情况。典型的随机实验有掷骰子、扔硬币、抽扑克牌以及轮盘游戏等。

人们对概率总是有一点触摸不清的感觉,而事实上也有很多看似奇异的结果:

  • 生日悖论:在一个足球场上有23个人(2×11个运动员和1个裁判员),不可思议的是,在这23人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是在同一天的概率要大于50%。
  • 轮盘游戏:在游戏中玩家可能认为,在连续出现多次红色后,出现黑色的概率会越来越大。这种判断是错误的,即出现黑色的概率每次是相等的,因为球本身并没有“记忆”, 它不会意识到以前都发生了什么,其概率始终是 18/37。

事件

在一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发生的不能再细分的结果被称为基本事件,或者称为单位事件,用 E 表示。在随机试验中可能发生的所有单位事件的集合称为事件空间,用 S 来表示。例如在一次掷骰子的随机试验中,如果用获得的点数来表示单位事件,那么一共可能出现 6 个单位事件,则事件空间可以表示为 S={1,2,3,4,5,6}。

上面的事件空间是由可数有限单位事件组成,事实上还存在着由可数无限以及不可数单位事件组成的事件空间,比如在一次获得正面朝上就停止的随机掷硬币试验中,其事件空间由可数无限单位事件组成,表示为:S={ 正,反正,反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反正,···},注意到在这个例子中"反反反正"是单位事件。

随机事件 是事件空间 S 的子集,它由事件空间 S 中的单位元素构成,用大写字母 A,B,C 表示。例如在掷两个骰子的随机试验中,设随机事件 A = “获得的点数和大于10”,则 A 可以由下面 3 个单位事件组成:A={(5,6),(6,5),(6,6)}。 如果在随机试验中事件空间中的所有可能的单位事件都发生,这个事件被称为必然事件,表示为 S ⊂ S ;相应的如果事件空间里不包含任何一个单位事件,则称为不可能事件,表示为 ∅ ⊂ S 。

因为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集合的含义定义的,因此可以把集合计算方法直接应用于事件的计算,也就是说,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把事件当作集合来对待。

事件集合

在轮盘游戏中假设 A 代表事件“球落在红色区域”,B 代表事件"球落在黑色区域",因为事件A 和 B 没有共同的单位事件,因此可表示为 A ∩ B = ∅。

概率的定义

传统概率的定义是由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 (Laplace) 提出的。如果一个随机试验所包含的单位事件是有限的,且每个单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均相等,则这个随机试验叫做拉普拉斯试验。在拉普拉斯试验中,事件 A 在事件空间 S 中的概率 P(A) 为:

P(A) = 构成事件 A 的元素的数目 / 构成事件空间 S 的所有元素的数目

传统概率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确定事件的概率值,其理论根据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论据来证明一个事件的概率大于另一个事件的概率,那么可以认为这两个事件的概率值相等。

统计概率

继传统概率论之后,英国逻辑学家约翰·维恩和奥地利数学家理查德提出建立在频率理论基础上的统计概率。他们认为,获得一个事件的概率值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对该事件进行 100 次,1000 次或者甚至 10000 次的前后相互独立的 n 次随机试验,针对每次试验均记录下绝对频率值hn(A)和相对频率值fn(A),随着试验次数 n 的增加,会出现如下事实,即相对频率值会趋于稳定,它在一个特定的值上下浮动,也即是说存在着一个极限值 P(A),相对频率值趋向于这个极限值。这个极限值被称为统计概率,表示为:

例如,若想知道在一次掷骰子的随机试验中获得 6 点的概率值可以对其进行 3000 次前后独立的扔掷试验,在每一次试验后记录下出现 6 点的次数,然后通过计算相对频率值可以得到趋向于某一个数的统计概率值。

贝叶斯定理

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现分别有 A,B 两个容器,在容器 A 里分别有 7 个红球和 3 个白球,在容器 B 里有 1 个红球和 9 个白球,现已知从这两个容器里任意抽出了一个球,且是红球,问这个红球是来自容器 A 的概率是多少?

这类典型的问题可以用贝叶斯定理来解决,更多内容参考 BayesTheorem

牛课题目

随机事件概率关系
半小时内汽车通过概率
书的摆放方式
两个孩子一个是男孩,两个都是男孩的概率
连续抛硬币无穷次,稳定时分布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