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832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华中科技大学:修改了作者个数和缩写问题,参考最新学位论文要求。 #230
Conversation
已经更新在#231 |
我注意到文科和医科的都是不超过3个人,而理工科的给的模板是不超过6个人。 |
更新:2023-02-10 发布了“学位申请相关文档下载”(http://gs.hust.edu.cn/info/1041/5462.htm)。 我总结了一下几个学院的格式要求,居然各不相同。
我还是将 CSL 学院分学院设置吧。418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csl 按照研究生院的格式。 |
感谢您的工作!我还没注意到姓名顺序也有差异,好多细节…… 我可以帮忙另外提交一个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专门的分版本并专门维护它,我是这个学院的人。 |
我打算将 418 改为 “华中科技大学 -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网安学院的版本设为 |
好的我会持续关注之后的版本的,现在的418已经完美符合“华中科技大学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要求,应该可以直接作为462,谢谢你! |
在 f933ad2 中完成。 |
伟大的工作!太高效了!祝福你工作学习都顺利!! |
详细要求见华科官方网站https://gs.hust.edu.cn/info/1041/5462.htm |
不完全是。像“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和“网络空间安全”都属于工科,但两个学院的格式却不同。 |
更新:原记录的校研究生院格式《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校研〔2009〕39号,https://gs.hust.edu.cn/info/1022/1027.htm ,网页发布于 2022-09-22),但 2023-02-10 发布了“学位申请相关文档下载”(http://gs.hust.edu.cn/info/1041/5462.htm)。 我发现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的格式其实与研究生院理工科 http://gs.hust.edu.cn/info/1041/5462.htm 的格式一样,所以在 047361d 中将 418 更名为研究生院(理工科)样式。 |
中文文献(含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作者按中文写法,姓在前、名在后;英文文献(含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作者按英文习惯写法,名在前、姓在后,名和姓均用全称,如果作者名超过两个单词,中间名使用简称,如“C.”,不要混用。3人以内列出全部作者,3人以上列出3人再加“等”(英文加“et al”)。每个参考文献的最后不加标点符号。
参考文献(举例)
[1] 闫明礼,张东刚. 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第二版).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 Martin Chalfie, Steven R. Kain.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and protocols. Hoboken, New Jersey: Wiley-interscience, 1998
[3] 詹向红,李德新. 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实验研究述要.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 22(11): 2094-2096
[4] Ed S. Lein, Michael J. Hawrylycz, Nancy Ao, et al. Genome-wide atlas of gene expression in the adult mouse brain. Nature, 2007, 445(7124): 168-176
[5] Mary L Bouxsein, Stephen K Boyd, Blaine A Christiansen,et al.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of bone microstructure in rodents using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2010, 25(7): 1468-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