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千百年以前,古人身穿汉服,讲着“之乎者也”,挥动毛笔书写文章;随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度过每一天。千百年后,我们回首那与电子绝缘的古代,仍可领略其文明光采,穿透岁月尘封耀于今日。翻开古代绘画,常有令人惊艳的古代文明,也有我们想像不到的现代一面呢。 滑梯、学步车 现代的孩童都很喜欢玩滑梯,在古代也不例外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着一幅元朝绘画——《婴戏图》。 图中引人注目的是,最上方画着一个很大的木制滑梯。四个小孩正在玩耍,玩得不亦乐乎。在元朝时,就已经出现滑梯设备,供小孩嬉戏玩乐。 明代《童戏图》中的幼儿正推着一个小推车,是不是很像幼儿的学步车呢。 皮鞋、球鞋 很多人知道古人穿草鞋、麻鞋和木屐。除此之外,还有皮鞋、球鞋哦! 南宋球靴是用牛皮制成鞋面,它的鞋底上还钉着圆头铁钉,很耐磨,由于还涂着桐油,又能防水。精湛的工艺,巧妙的设计和构思,都令今人赞叹。简直和现代带钉球鞋异曲同工啊! 据《释名》所说:“古有鞋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赵国赵武灵王引进胡服,同时也引进皮靴。《中华古今注》曰:“靴者盖西胡服也,昔赵武灵王好胡服,常服之。”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保存着《树下人物图》,此画出土于新疆吐鲁番。画中的女主人,穿的是一双黑皮靴。 躺椅、嵌石板桌 这幅图中,一人悠闲地坐在躺椅上,似乎正在闭目养神。原来在明清时期,人们已经使用携带方便,便于休息的舒适躺椅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南宋刘松年绘画的《十八学士图》。画中令人惊讶的是那张黑漆桌子,桌面镶嵌了大理石板。 大理石出自滇中(今云南大理县苍山),以白如玉、黑如墨者为贵。中国古代,大理石多用来镶于屏风之上。明朝时,始用于镶嵌在桌、案、椅、凳、榻等面心上。 带氧气罩的潜水服 明朝宋应星编撰了一部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其中有一幅插画,描写的是潜水员下水采珠。注意看采珠人的装备,他们穿着潜水服,还带有氧气罩一样的装备。采珠人带的空管,是一条弯曲的锡管,管的末端开口对准口鼻。采珠人下水后凭此透气呼吸,另外用软皮带子包在耳颈之间。这种装备可使人潜至水深四、五百尺。服装的设计思路,不亚于今人吧。 广告招牌 “广告”是现代词汇,用于商品宣传。在中国古代没有广告一词,却有广告意识。最明显的就是各家各店的招牌。 宋朝商业繁华,从古典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可以领略到浓厚的繁华气息。有着广告效应的招牌字号,处处可见。 北宋京师,售卖熟食的店家,为了获得更好的利润,制作出奇的标牌语。卖酸馅的店家,在临街打出巨大的牌榜。京城的街市酒店,则以彩楼、绣旆作为招牌,起到广告的作用。 京城街市上各行各业几乎都有自己的招牌,从饮料铺、药店、卦摊、纸铺、丝绸铺到饭店、酒店等,各有自己的招牌。古人以招牌广告,招揽生意的营销思路,和现代人如出一辙吧。 这些绘画和实物,以无声的语言,默默地传递着古代文明蕴涵的智慧。这些文物代代流传,令人赞叹。@* 责任编辑:王堇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热门新闻: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超前时尚 古画蕴涵的现代气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