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rief Tutorial of C
关于 C 语言的简单探索
2023年11月28日
一些非常简单的C的基础代码,整理了一下,大概能有16章。
从基础语法,到Python与C混合编程,以及简单的缓冲区溢出之类的。
MD格式的是文档,C格式的是全部代码。
拿出来献丑,大家多多斧正。
下面的是文本部分,jupyter的文件还要进一步细化。
在没有大语言模型以前,计算机无法理解人类语言。 人类要控制计算机做出某些运算,就要用机器语言。 最开始的机器语言是纸片打孔形式的, 后来有了汇编语言,用助记符代替机器指令。 然后,又有了更高级的程序设计语言,提高了抽象层次。 高级语言比机器语言抽象层次更高,更接近人类语言,有C、C++、Java、Python等。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汇编程序,它将两个数相加并将结果存储在第一个数中:
section .data
// 定义变量num1,类型为双字,值为10
num1 dd 10
// 定义变量num2,类型为双字,值为20
num2 dd 20
section .text
// 定义全局变量_start
global _start
_start:
// 将num1的值赋给eax
mov eax, [num1]
// 将num2的值加到eax上
add eax, [num2]
// 将eax的值赋给num1
mov [num1], eax
// 将eax的值赋为1
mov eax, 1
// 将ebx的值赋为0
xor ebx, ebx
// 调用int 0x80,执行系统调用
int 0x80
上面的汇编代码将 num1 和 num2 两个数相加,并将结果存储在 num1 中。这个程序使用 Linux 系统调用来退出程序. 该过程的 C 语言版本: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um1 = 10;
int num2 = 20;
num1 += num2;
printf("%d\n", num1);
return 0;
}
上面的C语言代码将 num1 和 num2 两个数相加,并将结果存储在 num1 中。这个程序使用 printf 函数来输出结果。 再改写成Python代码如下:
num1 = 10
num2 = 20
num1 += num2
print(num1)
抽象层次越来越高,代码复杂度越来越低,人类阅读理解和编写也都越来越简洁。
但为什么不直接学Python,还是要学一下C语言呢?
- Python语法简单易学,适合快速开发原型和小型项目;有很多强大的库和框架,可以快速实现各种功能。
- C语言可以直接访问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可实现高效代码,用于系统编程、嵌入式系统和操作系统等领域。
各有各的好处,先都学着了解一下,后续根据需求自行深入探索。
这部分的英语单词需要熟悉,可能以后要常常用到。
单词 | 含义 | 解释 |
---|---|---|
Analysis | 分析 | 程序的用途 |
Design | 设计 | 如何来实现 |
Edit | 编辑 | 具体写代码 |
Compile | 编译 | 编译到目标文件 |
Link | 链接 | 生成可执行文件 |
Run | 运行 | 运行可执行文件 |
Debug | 调试 | 修改错误重来 |
Compile 和 Link 这两步骤是针对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生成对应的目标文件和可执行文件。 其他步骤都是跨平台的。 也就是说,同样的一份 C 语言代码,可以在 Windows、Linux、MacOS 平台上编译运行。 代码是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操作系统上编译出来的目标文件、链接出来的可执行文件各自不同。
需求分析是程序开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得到软件开发的目标,并形成文档。 要写什么样的程序,要做啥事情。
设计是程序开发的中间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设计是程序开发的关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程序的性能和开发周期。 怎么去做到,如何来实现。
编码是程序开发的最核心阶段,也是最耗时和最困难的一步。 编码阶段,需要程序员对程序进行编码,包括程序的编写和测试。 按照设计一步步编写代码,从人类语言转化为程序设计语言。
源代码(source code) → 预处理(preprocessor) → 编译器(compiler) → 汇编程序(assembler) → 目标代码(object code) → 链接器(Linker) → 可执行文件(executables)
编译器读取源代码,编译出来目标文件,再由链接器链接成可执行文件。 可执行文件就能拿来运行,若有错误就进行修改,这个过程教易出错,需要调试。
程序运行有很多种方式。
- 编译型语言,是先翻译成机器语言,再由机器执行。C、C++,Swift,Go
- 解释型语言,是先翻译成机器语言,再由机器逐行解释执行。Python、JavaScript
- 混合型语言,将源代码转换为机器代码,然后在一个环境中执行机器代码。C#,Java,Scala,Kotlin
C语言是编译型语言。
- 可访问物理内存的语言:C、C++、Rust
- 只可访问堆的语言:C#、JavaScript
- 只可访问栈的语言:Java、Python
堆和栈都是计算机内存的一部分。 堆的分配和释放需要由开发者手动完成。 栈的分配和释放是由编译器自动完成的。
能访问物理内存的语言,适合操作系统以及驱动程序的开发。 这些任务 Python 很难胜任。
- 静态类型语言:变量的类型必须在编译时确定,先声明,后使用;
- 动态类型语言:变量的类型可以在运行时确定,随时用,可更改。
C语言是静态类型语言,速度快。 Python是动态类型语言,速度慢。
C语言被当今几乎所有主流操作系统所支持; C语言编写的程序基本可以运行在任何操作系统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把开发环境构建起来吧。
C语言是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语言,所以需要一台计算机。 低配置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机都可以。 当然了,要开发高性能需求的应用,或者想有比较好的体验,需要使用高性能的计算机。
C语言支持多种指令集的处理器,
- 32位处理器:x86、ARM、MIPS
- 64位处理器:x86_64、ARM64、MIPS64
32位处理器有什么劣势?
- 32位架构下,最大寻址空间是4GB,这是怎么算出来的?2^32 = 32 Gb = 4GB
- 当然,后来有了内存地址扩展(PAE,Physical Address Extension)。
1 Byte = 8 bit 1 KB = 1024 Byte 1 MB = 1024 KB 1 GB = 1024 MB 1 TB = 1024 GB 1 PB = 1024 TB 1 EB = 1024 PB 1 ZB = 1024 EB 1 YB = 1024 ZB
现代的比较新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以及手机,基本都是64位处理器了。 因此本课程推荐大家使用主流的64位处理器。
C语言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上的程序语言,所以需要选择一个操作系统。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哪些?
- 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Windows、GNU/Linux、macOS
- 服务器(Server):GNU/Linux、BSD
- 移动设备:iOS、Android
- 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GNU/Linux、RTOS
大家的电脑上安装的操作系统一般是:
- Windows:驱动相对完善,软件生态极度繁荣,适合日常场景。
- GNU/Linux:开源,免费,适合本地开发场景。
- macOS:平台独占,适合影音媒体创作场景。
大家之前可能也接触过 GNU/Linux 操作系统,而且以后的开发工作难免要以 GNU/Linux 操作系统作为开发环境。 因此本课程推荐大家使用 GNU/Linux 操作系统。
具体的发行版方面,推荐使用 Ubuntu 22.04.3 LTS,这个发行版的硬件驱动支持和软件生态都相对完善。
当然了,Windows 和 macOS 也可以用于咱们这门课,只是尽量多接触 GNU/Linux 的开发生态,对大家以后熟练上手有帮助。
C语言是编译型语言,需要编译成目标文件,然后再由链接器生成可执行文件,所以需要选择一个编译器(Compiler)。 编译器是C语言开发环境的核心组件,现在主流的 C 语言编译器包括:
- Visual C++:微软的编译器,最初集成于 Visual Studio 之中,现在也开始支持其他平台。
- Clang:Clang是LLVM(Low Level Virtual Machine 缩写)的编译器,最初为macOS设计,现在支持多平台。
- GNU GCC:GNU编译器集合,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支持多种编程语言,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 其它:其它一些编译器,比如IAR、Keil、TinyCC等。
以前的很多教材和课程都推荐大家用 Visual C++,涉及到很多Visual Studio 的相关内容,比如如何新建工程等等,这些对于初学C语言来说过于琐碎。
本课程推荐大家使用 GCC 编译器。
GCC 是一个套件,实际上包含了编译器和链接器等全套工具了。
- 编译器负责将C语言源文件编译成目标文件(在Windows下扩展名通常位obj);
- 链接器负责将目标文件链接成可执行文件(在Windows下扩展名通常为exe)。
不同的编译器对同样的 C 语言代码编译后,运行结果可能会有差异。 因为不同的编译器可能会对代码进行不同的优化,或者在实现标准方面存在细微的差异。 不同的编译器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库或版本,这也可能会导致运行结果的差异。
在编写 C 代码时,最好使用符合 ANSI C 标准的代码,以确保代码在不同的编译器和平台上都能够正确编译和运行。
Windows 下可以通过MinGW来安装GCC,但实际上还有更方便的途径,后面讲集成开发环境再说。
macOS 下可以通过 包管理器 HomeBrew 安装 GCC,命令如下:
user@macos:~$ brew install gcc
Linux 下安装 GCC 很简单方便,直接用包管理器安装即可。 Ubuntu 下可以通过 apt 命令安装 GCC,命令如下:
user@linux:~$ sudo ap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安装完成后,在终端中输入 gcc --version
命令,若看到类似下面的输出,就说明安装成功了:
user@linux:~$ gcc --version
gcc (Ubuntu 11.4.0-1ubuntu1~22.04) 11.4.0
Copyright (C) 2021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
This is free software; see the source for copying conditions. There is NO
warranty; not even for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GCC 使用非常简便,就像下面这样:
user@linux:~$ ls # list的意思,这是列表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hello.c
user@linux:~$ cat hello.c # cat是显示的意思,这是显示hello.c的内容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在终端中输出 Hello World */
//Prints the string "Hello, World!" to the console
printf("Hello, World! \n");
return 0;
}
user@linux:~$ gcc hello.c # gcc是编译的意思,这是将hello.c编译出来
user@linux:~$ ls # 再次列表显示,看到按照默认配置会生成的一个a.out文件
a.out hello.c
user@linux:~$ ./a.out # ./是当前路径的意思,这里是执行a.out文件
Hello, World! # 终端显示Hello, World!代码执行成功
user@linux:~$ gcc hello.c -o hello # 这里是使用-o参数指定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名
user@linux:~$ ls # 再次列表显示,看到生成了一个hello文件
a.out hello hello.c
user@linux:~$ ./hello # 这里执行的是hello文件,终端显示
Hello, World! # 代码执行成功
编辑器,直观来解释,就是咱们编辑源代码文件输入代码的工具。 编辑器有很多种,有的是操作系统自带的,还有的需要额外安装。 大家以前肯定都用过诸如记事本之类的软件吧?记事本就是一个编辑器。 开发领域常见的编辑器有以下这些:
- Vi/Vim 效率高强,无需鼠标,非常经典;
- Emacs 功能强大,扩展丰富,也非常经典;
- Nano 非常轻量级,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 Sublime Text 跨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功能强大,但收费;
- Atom 跨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功能强大,开源免费;
- Visual Studio Code 跨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功能强大,开源免费;
- Visual Studio Codium 跨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功能强大,开源免费。
还有很多其他的编辑器,此处不一一赘述。 本课程推荐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 或者 Visual Studio Codium。
在一些低能耗场景,比如路由器操作系统 OpenWRT、树莓派操作系统 Raspbian 等,可能没有图形界面,只能使用命令行界面,此时推荐使用 Nano。
集成开发环境,英文缩写为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简称 IDE。 这个和硬盘接口有一个IDE可不一样哈。 集成开发环境,就是专门用来开发软件的软件。 常见的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有:
- Visual Studio 微软的,有免费版本,功能强大,支持多种操作系统,但太臃肿;
- Eclipse 跨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功能强大,开源免费;
- Qt Creator 用于Qt应用程序开发,支持C、C++,跨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功能强大,开源免费;
- Code::Blocks 安装和使用简单,轻量级,跨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功能强大,开源免费。
还有一些其他的集成开发环境,此处不一一赘述。 本课程推荐使用 Code::Blocks 作为集成开发环境。
实际上,IDE 只是一个软件,它和编辑器一样,都是用来编辑源代码文件的。 只要熟悉了编辑器的基本使用,就足以应对本课程的相关内容了。
不过,对于Windows用户来说,下载安装集成了 MingW 的 Code::Blocks,可以一站式完成配置,更加方便。
集成开发环境往往可以提供一些复杂工程的构建和管理等方面的援助,而且还有一些关键词自动补充之类的辅助功能。 不过近年来随着copilot、codegeex之类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编程助手的出现,情况已经有所改变。 在Visual Studio Code、Vim等编辑器中集成AI编程助手,甚至直接使用AI编程助手进行编程,已经非常方便了。 但总体来看,集成开发环境的文档还是更齐全一些,适应场景也更丰富。
第一个程序,一般都是 Hello World。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在终端中输出 Hello World */
//Prints the string "Hello, World!" to the console
printf("Hello, World! \n");
return 0; //return 0; 语句用于表示退出程序。
}
C语言程序代码每一行末尾要加分号“;”。
所有的 C 语言程序都需要包含 main() 函数。
代码从 main() 函数开始执行。
上面的 /* ... */
用于注释说明。
printf() 用于格式化输出到屏幕。
printf() 函数在 "stdio.h" 头文件中声明。
stdio.h 是一个头文件 (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 。
#include 是一个预处理命令,用来引入头文件。
当编译器遇到 printf() 函数时,若没有找到 stdio.h 头文件,会发生编译错误。
上面的代码,保存成一个 hello.c 的文件,然后使用 gcc 编译出来,就可以运行了。
user@linux:~$ gcc hello.c # gcc是编译的意思,这是将hello.c编译出来
user@linux:~$ ls # 再次列表显示,看到按照默认配置会生成的一个a.out文件
a.out hello.c
user@linux:~$ ./a.out # ./是当前路径的意思,这里是执行a.out文件
Hello, World! # 终端显示Hello, World!代码执行成功
user@linux:~$ gcc hello.c -o hello # 这里是使用-o参数指定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名
user@linux:~$ ls # 再次列表显示,看到生成了一个hello文件
a.out hello hello.c
user@linux:~$ ./hello # 这里执行的是hello文件,终端显示
Hello, World! # 代码执行成功
C语言的性能一定比Python快么?
下是一个更复杂的例子,它将使用C语言和Python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前1000个数字:
C语言代码:
// 斐波那契数列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int main() {
// 定义变量n,表示要输出多少个斐波那契数列
int n = 100, i, t1 = 0, t2 = 1, nextTerm;
// 输出提示信息
printf("Fibonacci Series: ");
// 记录开始时间
clock_t start = clock();
// 循环输出斐波那契数列
for (i = 1; i <= n; ++i) {
// 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值
printf("%d, ", t1);
// 计算下一个斐波那契数列的值
nextTerm = t1 + t2;
// 更新t1和t2的值
t1 = t2;
t2 = nextTerm;
}
// 记录结束时间
clock_t end = clock();
// 计算程序运行的时间
double time_spent = (double)(end - start) / CLOCKS_PER_SEC;
// 输出程序运行的时间
printf("\nTime taken: %f seconds\n", time_spent);
return 0;
}
输出如下:
Fibonacci Series: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10946, 17711, 28657, 46368, 75025, 121393, 196418, 317811, 514229, 832040, 1346269, 2178309, 3524578, 5702887, 9227465, 14930352, 24157817, 39088169, 63245986, 102334155, 165580141, 267914296, 433494437, 701408733, 1134903170, 1836311903, -1323752223, 512559680, -811192543, -298632863, -1109825406, -1408458269, 1776683621, 368225352, 2144908973, -1781832971, 363076002, -1418756969, -1055680967, 1820529360, 764848393, -1709589543, -944741150, 1640636603, 695895453, -1958435240, -1262539787, 1073992269, -188547518, 885444751, 696897233, 1582341984, -2015728079, -433386095, 1845853122, 1412467027, -1036647147, 375819880, -660827267, -285007387, -945834654, -1230842041, 2118290601, 887448560, -1289228135, -401779575, -1691007710, -2092787285, 511172301, -1581614984, -1070442683, 1642909629, 572466946, -2079590721, -1507123775, 708252800, -798870975, -90618175, -889489150,
Time taken: 0.004000 seconds
Python代码:
import time
# 定义变量n,赋值为100
n = 100
# 定义变量t1,t2,赋值为0,1
t1, t2 = 0, 1
# 打印字符串,end=" "表示打印空格
print("Fibonacci Series: ", end=" ")
# 记录开始时间
start = time.time()
# 循环n次,每次打印t1,t2,t1+t2赋值给t2
for i in range(n):
print(t1, end=" ")
nextTerm = t1 + t2
t1 = t2
t2 = nextTerm
# 记录结束时间
end = time.perf_counter()
# 计算时间差
time_spent = end - start
# 打印时间差,单位为秒
print("\nTime taken: ", time_spent, " seconds")
输出如下:
Fibonacci Series: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10946 17711 28657 46368 75025 121393 196418 317811 514229 832040 1346269 2178309 3524578 5702887 9227465 14930352 24157817 39088169 63245986 102334155 165580141 267914296 433494437 701408733 1134903170 1836311903 2971215073 4807526976 7778742049 12586269025 20365011074 32951280099 53316291173 86267571272 139583862445 225851433717 365435296162 591286729879 956722026041 1548008755920 2504730781961 4052739537881 6557470319842 10610209857723 17167680177565 27777890035288 44945570212853 72723460248141 117669030460994 190392490709135 308061521170129 498454011879264 806515533049393 1304969544928657 2111485077978050 3416454622906707 5527939700884757 8944394323791464 14472334024676221 23416728348467685 37889062373143906 61305790721611591 99194853094755497 160500643816367088 259695496911122585 420196140727489673 679891637638612258 1100087778366101931 1779979416004714189 2880067194370816120 4660046610375530309 7540113804746346429 12200160415121876738 19740274219868223167 31940434634990099905 51680708854858323072 83621143489848422977 135301852344706746049 218922995834555169026
Time taken: 0.00033409999741706997 seconds
很多教科书上都说,C语言快、Python慢。但是,随着Python的版本演进,有的时候Python未必比C慢。 具体的速度,不仅仅看编程语言本身,还要看使用的场景和代码编写方式等等。
时代发展很快,技术更新很快,很多书籍出版出来的时候,内容就已经落伍了。 以前有的书上只说C语言可以写驱动和操作系统内核。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驱动和操作系统内核部分是使用RUST语言来写了。
不要迷信任何权威。 若过了很多年,关于这门课你已经没有太多印象了,我希望你还至少能记得这一点。 代码是最公正的,拿来运行,直接出结果。
机器看的部分,自然就是代码本体。
人看的部分,一般就是注释。
上面的C语言代码中,注释的形式是用 //
,这是单行的注释。
多行的注释有的是下面这样子的:
/*多行的代码
可以这样注释掉*/
实际上你根本不用费劲去记忆哪个是第一种方式,哪个是第二种方式。
在 VS Code 之类的编辑器里面,直接都用 CTRL+/
之类的快捷键来添加注释了。
甚至有了CodeGeex之类的AI代码生成工具,只写代码主体,然后用AI代码生成工具可以自动生成注释。
但无论如何,你的代码都应该有注释。 要不然可能过了没多久,一天两天,甚至一两分钟之后,你都可能忘了代码里面有些什么东西。
代码的规范,主要是指代码的格式。 对C语言的代码,不同的开源组织、开发项目、开源社区,甚至不同的公司,都有不同的规范。 大家尽量先照着课程样例代码来尝试着修改。 等以后参与具体的开发的时候,再找对应的复杂的代码规范来遵守。
C语言代码,其实就是一个函数的集合体。 函数若太多了,代码就不好维护。 所以就拆分出来一些,放到头文件里面。 而每一个头文件,尽量就只负责一个类别的函数集合。 本章就顺着这样的思路,来学习C语言代码的结构。
什么是函数? 函数是C语言里面最基本的代码单元。 能够复用的代码块,或者具有特定功能的代码集合体,都可以写成函数。
函数是做什么用的呢? 其实和数学里差不多,接收若干个变量,然后给出一个结果,就这么简单。 不过编译器不一定那么聪明,而且编程语言都有规则限制,所以函数的声明和定义,需要写清楚。
函数的声明和定义,可以写在一起,也可以分开。 只是一定要记住,先声明,再定义,然后才能使用。
声明,就是告诉编译器有一个什么名字的函数,接收几个什么样的参数,返回什么样的结果。 定义,就是告诉编译器这个函数内部的具体运算过程。
比如,hello.c
里面的 hello_world
函数,它的声明和定义如下:
#include <stdio.h> // 预处理命令,包含一下 stdio.h 文件,用<>就表明从系统库中寻找头文件
#include "tools.h" // 预处理命令,包含一下 tools.h 文件,用""就表明从当前目录寻找头文件,但这个头文件其实在这个代码中并没有使用
int main() // 函数的声明,告诉编译器有一个名字叫做main的函数,接收0个参数,返回int类型
{ // 函数的定义,告诉编译器这个函数内部的具体运算过程
/* 在终端中输出 Hello World */
//Prints the string "Hello, World!" to the console
printf("Hello, World! \n"); // 打印输出对应文字
return 0; // 返回一个int类型的值,0表示成功
}
stdio.h
是系统库中包含的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tools.h
是当前目录下包含的另一个头文件。
函数的声明,以前经常用 void
来表示返回值类型,表示没有返回值。
而现在一般不建议这么做,建议用 int
来表示返回值类型,若正常运行结束就让返回0。
函数的定义,一般用 { }
来表示函数体,表示函数内部的运算过程。
函数的参数,一般括号里面空白就表示没有参数。
上面咱们试着体验过的 hello.c
,以及后面大家要尝试写的一些单个的C语言代码,都是简单形态的。
实际上开发过程中,难以避免要使用复杂的包含关系。
一个C语言源代码文件中,可能要包含若干个头文件,头文件里面又包含了其他头文件。
比如,名为 code.c
的一个文件,里面要包含 tools.h
的头文件,而 tools.h
里面又包含了 stdio.h
的头文件。
为什么要包含头文件呢? 因为头文件里面包含了C语言的函数声明,而C语言的函数声明,是C语言源代码文件中的一部分。
以 stdio.h
为例,头文件里面已经写好了很多非常基础又可能非常常用的函数。
对于这类函数就没必要重新造轮子,直接拿来用就好了。
首先是一个名为 tools.h
的头文件:
#ifndef TOOLS_H
#define TOOLS_H
#include <stdio.h>
// 打印一个数字的所有因子
void print_factors(int n) {
// 打印提示信息
printf("The factors of %d are: ", n);
// 遍历所有因子
for (int i = 1; i <= n; ++i) {
// 若因子存在,则打印出来
if (n % i == 0) {
printf("%d ", i);
}
}
// 打印换行符
printf("\n");
}
#endif
然后是一个名为 code.c
的源代码:
#include <stdio.h> // 预处理命令,包含一下 stdio.h 文件,用<>就表明从系统库中寻找头文件
#include "tools.h" // 预处理命令,包含一下 tools.h 文件,用""就表明从当前目录寻找头文件
int main() {
// 定义一个变量n,用于存储一个正整数
int n;
// 打印出提示信息,让用户输入一个正整数
printf("Enter a positive integer: ");
// 使用scanf函数读取用户输入的正整数
scanf_s("%d", &n);
// 调用print_factors函数,打印出正整数的因子
print_factors(n);
return 0;
}
最后编译 code.c
并运行:
user@linux:~$ gcc code.c -o code
user@linux:~$ ./code
Enter a positive integer: 34
The factors of 34 are: 1 2 17 34
首先是一个名为 tools2.h
的头文件:
#include <stdlib.h>
// 计算一个数的所有因子
int* get_factors(int n, int* num_factors) {
// 分配一个数组,用于存储因子
int* factors = (int*) malloc(n * sizeof(int));
// 记录因子个数
int count = 0;
// 从1开始,到n结束,每次循环加1
for (int i = 1; i <= n; ++i) {
// 若n能被i整除,则将i记录到factors中
if (n % i == 0) {
factors[count++] = i;
}
}
// 将因子个数记录到num_factors中
*num_factors = count;
// 返回因子数组
return factors;
}
然后是一个名为 code2.c
的源代码:
#include <stdio.h> // 预处理命令,包含一下 stdio.h 文件,用<>就表明从系统库中寻找头文件
#include <stdlib.h> // 预处理命令,包含一下 stdlib.h 文件,用<>就表明从系统库中寻找头文件
#include "tools2.h" // 预处理命令,包含一下 tools2.h 文件,用""就表明从当前目录寻找头文件
int main() {
// 定义一个整型变量n
int n;
// 打印提示信息,让用户输入一个正整数
printf("Enter a positive integer: ");
// 读取用户输入的正整数
scanf("%d", &n);
// 定义一个整型变量num_factors,用于存储因子个数
int num_factors;
// 调用函数get_factors,获取因子,并存储在变量factors中
int* factors = get_factors(n, &num_factors);
// 打印提示信息,让用户知道因子
printf("The factors of %d are: ", n);
// 遍历变量factors,打印每一个因子
for (int i = 0; i < num_factors; ++i) {
printf("%d ", factors[i]);
}
printf("\n");
// 调用函数free,释放变量factors占用的内存空间
free(factors);
return 0;
}
最后编译 code2.c
并运行:
user@linux:~$ gcc code2.c -o code2
user@linux:~$ ./code2
Enter a positive integer: 34
The factors of 34 are: 1 2 17 34
实际开发过程中,工程项目非常复杂,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编写代码,确定文件结构。 有的工程可能需要多个源文件,有的工程可能需要多个头文件,有的工程可能需要多个库文件。
有的开发团队还提供了专门的文档,大家到时候严格依照文档来撰写,就可以了。
C语言中,整型数据包括 char
、short
、int
、long
。
每一种还分为有符号(signed)和无符号(unsigned)两种。
默认的都是有符号的。
类型 | 存储大小 | 取值范围 |
---|---|---|
char | 1 字节 | -128 到 127 或 0 到 255 |
unsigned char | 1 字节 | 0 到 255 |
signed char | 1 字节 | -128 到 127 |
int | 2 或 4 字节 | -32,768 到 32,767 或 -2,147,483,648 到 2,147,483,647 |
unsigned int | 2 或 4 字节 | 0 到 65,535 或 0 到 4,294,967,295 |
short | 2 字节 | -32,768 到 32,767 |
unsigned short | 2 字节 | 0 到 65,535 |
long | 4 字节 | -2,147,483,648 到 2,147,483,647 |
unsigned long | 4 字节 | 0 到 4,294,967,295 |
char
变量在内存中存储的是字符对应的ASCII 码值。
若以%c 输出,会根据ASCII码表转换成对应的字符;
若以%d 输出,那么还是整数。
int
变量在内存中存储的是整数本身;
若以%c 输出时,也会根据ASCII码表转换成对应的字符。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输出数字97
printf("%d\n", 97); // 97
// 输出字符a
printf("%c\n", 97); // a
// 输出字符a的ASCII码
printf("%d\n", 'a'); // 97
// 输出字符a
printf("%c\n", 'a'); // a
}
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97
a
97
a
C语言中,浮点型数据包括单精度 float
和双精度 double
、长双精度 long double
。
类型 | 存储大小 | 值范围 | 精度 |
---|---|---|---|
float | 4 字节 | 1.2E-38 到 3.4E+38 | 6 位有效位 |
double | 8 字节 | 2.3E-308 到 1.7E+308 | 15 位有效位 |
long double | 16 字节 | 3.4E-4932 到 1.1E+4932 | 19 位有效位 |
为了得到某个类型或某个变量在特定平台上的准确大小,可以使用 sizeof 运算符。 表达式 sizeof(type) 得到对象或类型的存储字节大小。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获取多个类型的大小: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当前平台 int 类型的大小是 : %lu \n", sizeof(int));
printf("当前平台 char 类型的大小是 : %lu \n", sizeof(char));
printf("当前平台 short 类型的大小是 : %lu \n", sizeof(short));
printf("当前平台 long 类型的大小是 : %lu \n", sizeof(long));
printf("当前平台 float 类型的大小是 : %lu \n", sizeof(float));
printf("当前平台 double 类型的大小是 : %lu \n", sizeof(double));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当前平台 int 类型的大小是 : 4
当前平台 char 类型的大小是 : 1
当前平台 short 类型的大小是 : 2
当前平台 long 类型的大小是 : 4
当前平台 float 类型的大小是 : 4
当前平台 double 类型的大小是 : 8
C 语言提供了两种类型转换:
- 隐式类型转换:编译器在编译器执行类型转换,程序员无需进行显示转换。
- 显式类型转换:编译器不会执行类型转换,程序员需要进行显示转换。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定义变量a,类型为int,赋值为10
int a = 10;
// 定义变量b,类型为float,赋值为3.14
float b = 3.14;
// 定义变量c,类型为double,将a和b相加
double c = a + b; // 隐式将int类型转换为double类型
// 定义变量d,类型为double,赋值为3.14159
double d = 3.14159;
// 将d转换为int类型,赋值给e
int e = (int)d; // 显式将double类型转换为int类型
// 打印变量c和e的值
printf("c = %f \ne = %d\n", c, e);
return 0;
}
上面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c = 13.140000
e = 3
C语言是静态类型语言,也就是变量类型若需要变化必须通过上面两种方式进行转换。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定义变量a,类型为int,赋值为10
int a;
a = 10;
float b = (float)a; // 显式将double类型转换为int类型
// 打印变量a和b的值
printf("a = %d \nb = %f\n", a, b);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a = 10
b = 11.000000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定义变量a,类型为int,赋值为10
int a;
a = 10;
a = 11.0; // 直接赋值为float类型,就是头铁!!!
printf("a = %f\n", a);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a = 0.000000
C语言中的变量,简单理解起来就和数学上的变量差不多。
每一个变量都有特定的数据类型,根据数据类型又有特定的存储空间、取值范围。
知道了几种数据类型了,接下来就可以创建一些变量,设置成对应的数据类型。
定义整型变量:
int age;
以上代码中,age 被定义为一个整型变量。
定义浮点型变量:
float salary;
以上代码中,salary 被定义为一个浮点型变量。
定义字符型变量:
char grade;
以上代码中,grade 被定义为一个字符型变量。
定义多个变量:
int i, j, k;
声明并定义了变量 i、j 和 k,告诉编译器创建类型为 int 的名为 i、j、k 的变量。
变量初始化的意思就是:在定义变量的同时为其赋予一个初始值。 变量的初始化可以在定义时进行,也可以在后续的代码中进行。 初始化器由一个等号,后跟一个常量表达式组成,如下所示:
type variable_name = value;
// 类型 变量名 = 值;
下面列举几个实例:
int a = 10; // 整型变量 a 初始化为 10
float pi = 3.14; // 浮点型变量 pi 初始化为 3.14
char b = 'A'; // 字符型变量 b 初始化为字符 'A'
extern int c = 3, d = 5; // 外部变量 整型 c 和 d 的声明与初始化
int c = 3, d = 5; // 定义并初始化 整型 c 和 d
在变量定义后,用赋值运算符 =
可为变量赋予一个新的值。
type variable_name; // 变量定义
variable_name = new_value; // 变量初始化
实例如下:
int x; // 整型变量x定义
x = 20; // 变量x初始化为20
float pi; // 浮点型变量pi定义
pi = 3.14159; // 变量pi初始化为3.14159
char b; // 字符型变量b定义
b = 'B'; // 变量b初始化为字符'B'
一定要注意,变量使用之前要初始化!
在 C 语言中,若变量没有显式初始化,则变量默认值将取决于该变量的类型和其所在的作用域。 对于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函数内部定义的静态变量和在函数外部定义的全局变量),它们的默认初始值为零。 不同类型的变量在没有显式初始化时也有不同的默认值:
- 整型变量(int、short、long等):默认值为0。
- 浮点型变量(float、double等):默认值为0.0。
- 字符型变量(char):默认值为'\0',即空字符。
- 指针变量:默认值为NULL,表示指针不指向任何有效的内存地址。
常量也叫字面量,就可以简单理解成固定值,程序执行期间不会发生改变。
常量也可以是各种基本数据类型,比如整型、浮点、字符等等。
常量在程序代码中不能修改,使用就和变量差不多。
C语言中,常量的常见定义方法有两种:
- 使用
#define
预处理来定义,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全局替换; - 使用
const
关键字,实际上就相当于把一个变量设为只读。
预处理的方法举例:
#define PI 3.14159
上面这句就相当于在后面所有的地方将 PI 替换成了 3.14159。
下面代码是一个例子,试试阅读,说说这个代码在做什么?
#include <stdio.h>
#define DIAMETER 10
#define PI 3.141593
#define NEWLINE '\n'
int main()
{
//Declare a variable to store the area of circle
int area;
//Calculate the area of circle using the formula
area = PI *( DIAMETER /2) * ( DIAMETER /2 );
//Print the area of circle usingprintf
printf("value of area : %d", area);
//Print a new line character
printf("%c", NEWLINE);
return 0;
}
const 关键字定义的常量,一定要注意下面几点:
- 必须在一行内完成声明和定义,直接初始化,一步到位,否则编译器将报错。
- 在编译的时候会存储到常量存储区,运行期间不会改变。
const float PI = 3.141593;
下面代码是一个例子,试试阅读,说说这个代码在做什么?
#include <stdio.h>
#define DIAMETER 10
#define NEWLINE '\n'
int main()
{
//Declare a variable to store the area of circle
int area;
const float PI = 3.141593;
//Calculate the area of circle using the formula
area = PI *( DIAMETER /2) * ( DIAMETER /2 );
//Print the area of circle usingprintf
printf("value of area : %d", area);
//Print a new line character
printf("%c", NEWLINE);
return 0;
}
通常情况下,建议使用 const 关键字来定义常量。 因为 #define 只是进行简单的文本替换,可能会导致一些意外的问题。 而 const 常量相当于定义了一个不可修改的变量,因此也有了变量的优点,比如可以类型检查,还可以控制作用域。
C语言的运算符包括:
- 算术运算符
- 赋值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
- 其他运算符
加减乘除,这都很简单,然后还有一个是自增、自减。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21;
int b = 10;
int c ;
// 加法
c = a + b;
printf("Line 1 - c 的值是 %d\n", c );
// 减法
c = a - b;
printf("Line 2 - c 的值是 %d\n", c );
// 乘法
c = a * b;
printf("Line 3 - c 的值是 %d\n", c );
// 除法
c = a / b;
printf("Line 4 - c 的值是 %d\n", c );
// 求余数
c = a % b;
printf("Line 5 - c 的值是 %d\n", c );
// 先赋值,再加 1
c = a++; // 赋值后再加 1 ,c 为 21,a 为 22
printf("Line 6 - c 的值是 %d a的值是 %d\n", c,a );
// 先赋值,再减 1
c = a--; // 赋值后再减 1 ,c 为 22 ,a 为 21
printf("Line 7 - c 的值是 %d a的值是 %d\n", c,a );
// 先加 1,再赋值
c = ++a; // 先加 1,再赋值 ,a 原来为 21,a 自己先加一得到22,然后赋值给c,c也就是22了
printf("Line 8 - c 的值是 %d a的值是 %d\n", c,a );
// 先减 1,再赋值
c = --a; // 先减 1,再赋值 ,a 原来为 22,a 自己先减一得到21,然后赋值给c,c也就是21了
printf("Line 9 - c 的值是 %d a的值是 %d\n", c,a );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21;
int c ;
// 赋值运算符
c = a;
// 运算符后,c 的值为 21
printf("Line 1 = 运算符后,c 的值 = %d\n", c );
// 叠加加法运算符
c += a;
// 运算符后,c 的值为 42
printf("Line 2 += 运算符后,c 的值 = %d\n", c );
// 叠加减法运算符
c -= a;
// 运算符后,c 的值为 21
printf("Line 3 -= 运算符后,c 的值 = %d\n", c );
// 叠加乘法运算符
c *= a;
// 运算符后,c 的值为 441
printf("Line 4 *= 运算符后,c 的值 = %d\n", c );
// 叠加除法运算符
c /= a;
// 运算符后,c 的值为 21
printf("Line 5 /= 运算符后,c 的值 = %d\n", c );
// 叠加求余运算符
c = 200;
c %= a;
// 运算符后,c 的值为 0
printf("Line 6 %%= 运算符后,c 的值 = %d\n", c );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21;
int b = 10;
if( a == b ) // 一定要注意,关系运算这里,比较大小是否相等,用的是两个等号,可不是一个等号,一个等号那是赋值!!!
{
printf("Line 1 - a 等于 b\n" );
}
else
{
printf("Line 1 - a 不等于 b\n" );
}
if ( a < b )
{
printf("Line 2 - a 小于 b\n" );
}
else
{
printf("Line 2 - a 不小于 b\n" );
}
if ( a > b )
{
printf("Line 3 - a 大于 b\n" );
}
else
{
printf("Line 3 - a 不大于 b\n" );
}
/* 改变 a 和 b 的值 */
a = 5;
b = 20;
if ( a <= b )
{
printf("Line 4 - a 小于或等于 b\n" );
}
if ( b >= a )
{
printf("Line 5 - b 大于或等于 a\n" );
}
}
逻辑运算运算的结果是布尔值(Boolean),也就是 true 或者 false。 逻辑运算符有三种:
- 逻辑与:
&&
,全真则真,一假即假; - 逻辑或:
||
,一真即真; - 逻辑非:
!
,否定。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5;
int b = 20;
if ( a && b )
{
printf("Line 1 - 条件为真\n" );
}
if ( a || b )
{
printf("Line 2 - 条件为真\n" );
}
/* 改变 a 和 b 的值 */
a = 0;
b = 10;
if ( a && b )
{
printf("Line 3 - 条件为真\n" );
}
else
{
printf("Line 3 - 条件为假\n" );
}
if ( !(a && b) )
{
printf("Line 4 - 条件为真\n" );
}
}
运算符 | 基本含义 | 实际举例 |
---|---|---|
sizeof() |
返回变量的大小。 | sizeof(a) 将返回 4,其中 a 是整数。 |
& |
返回变量的地址。 | &a; 将给出变量的实际地址。 |
* |
指向一个变量。 | *a; 将指向一个变量。 |
? : |
条件表达式 | 若条件为真 ? 则值为 X : 否则值为 Y |
运算符首先是由结合性,就是运算的方向。
类别 | 运算符 | 结合性 |
---|---|---|
后缀 | () [] -> . ++ - - |
从左到右 |
一元 | + - ! ~ ++ - - (type)* & sizeof |
从右到左 |
乘除 | * / % |
从左到右 |
加减 | + - |
从左到右 |
关系 | < <= > >= |
从左到右 |
相等 | == != |
从左到右 |
逻辑与 AND | && |
从左到右 |
逻辑或 OR | ` | |
条件 | ?: |
从右到左 |
赋值 | `= += -= *= /= %=>>= <<= &= ^= | =` |
逗号 | , |
从左到右 |
运算符之间有优先次序,但也不用去背记,实际用起来就添加括号即可。
// 运算符优先级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20;
int b = 10;
int c = 15;
int d = 5;
int e;
e = (a + b) * c / d; // ( 30 * 15 ) / 5
printf("(a + b) * c / d 的值是 %d\n", e );
e = ((a + b) * c) / d; // (30 * 15 ) / 5
printf("((a + b) * c) / d 的值是 %d\n" , e );
e = (a + b) * (c / d); // (30) * (15/5)
printf("(a + b) * (c / d) 的值是 %d\n", e );
e = a + (b * c) / d; // 20 + (150/5)
printf("a + (b * c) / d 的值是 %d\n" , e );
return 0;
}
按照前面所学,C程序的执行从main函数开始。 main函数中调用其他函数,然后返回值回到main函数中调用该函数的位置。 main函数结束后,整个程序也就运行结束了。
若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就要用到判断。 若根据不同情况执行不同的操作,就要用到分支。 若一个任务需要重复多次,这就需要循环。
判断有if单次判断、if-else判断、 if...else if...else多条判断。
// if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
/* 使用 if 语句检查布尔条件 */
if( a < 20 )
{
/* 若条件为真,则输出下面的语句 */
printf("a 小于 20\n" );
}
printf("a 的值是 %d\n", a);
return 0;
}
// if else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0;
/* 检查布尔条件 */
if( a < 20 )
{
/* 若条件为真,则输出下面的语句 */
printf("a 小于 20\n" );
}
else
{
/* 若条件为假,则输出下面的语句 */
printf("a 大于 20\n" );
}
printf("a 的值是 %d\n", a);
return 0;
}
// if...else if...else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0;
/* 检查布尔条件 */
if( a == 10 )
{
/* 若 if 条件为真,则输出下面的语句 */
printf("a 的值是 10\n" );
}
else if( a == 20 )
{
/* 若 else if 条件为真,则输出下面的语句 */
printf("a 的值是 20\n" );
}
else if( a == 30 )
{
/* 若 else if 条件为真,则输出下面的语句 */
printf("a 的值是 30\n" );
}
else
{
/* 若上面条件都不为真,则输出下面的语句 */
printf("没有匹配的值\n" );
}
printf("a 的准确值是 %d\n", a );
return 0;
}
// if 嵌套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0;
int b = 200;
/* 检查布尔条件 */
if( a == 100 )
{
/* 若条件为真,则检查下面的条件 */
if( b == 200 )
{
/* 若条件为真,则输出下面的语句 */
printf("a 的值是 100,且 b 的值是 200\n" );
}
}
printf("a 的准确值是 %d\n", a );
printf("b 的准确值是 %d\n", b );
return 0;
}
分支就是switch-case多条件判断。
// Switch 分支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char grade = 'B';
switch(grade)
{
case 'A' :
printf("很棒!\n" );
break;
case 'B' :
case 'C' :
printf("做得好\n" );
break;
case 'D' :
printf("您通过了\n" );
break;
case 'F' :
printf("最好再试一下\n" );
break;
default :
printf("无效的成绩\n" );
}
printf("您的成绩是 %c\n", grade );
return 0;
}
// Switch 嵌套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0;
int b = 200;
switch(a) {
case 100:
printf("这是外部 switch 的一部分\n");
switch(b) {
case 200:
printf("这是内部 switch 的一部分\n");
}
}
printf("a 的准确值是 %d\n", a );
printf("b 的准确值是 %d\n", b );
return 0;
}
具体的循环方式有for、while、do-while。
// for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for 循环执行 */
for( int a = 10; a < 20; a = a + 1 )
{
printf("a 的值: %d\n", a);
}
return 0;
}
// while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
/* while 循环执行 */
while( a < 20 )
{
printf("a 的值: %d\n", a);
a++;
}
return 0;
}
// do-while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
/* do 循环执行,在条件被测试之前至少执行一次 */
do
{
printf("a 的值: %d\n", a);
a = a + 1;
}while( a < 20 );
return 0;
}
其实非常简单,无非是先验证再操作,还是先操作之后再验证。 while: 我请你吃冰淇淋,我走路上,前面一人,我先看清楚这个人是不是你,不是就不打给买冰淇淋吃。 do while: 我请你吃冰淇淋,我走路上,前面一人,我不管这个人是不是你,先买支冰淇淋递过去再说。
break 语句出现在一个循环内时,循环会立即终止; 程序流将继续执行紧接着循环的下一条语句。 break 可用于终止 switch 语句中的一个 case。 若使用嵌套循环,break 语句会停止执行最内层的循环,然后开始执行该块之后的下一行代码。 如下图所示: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
/* while 循环执行 */
while( a < 20 )
{
printf("a 的值: %d\n", a);
a++;
if( a > 15)
{
/* 使用 break 语句终止循环 */
break;
}
}
return 0;
}
C 语言中的 continue 语句有点像 break 语句。但它不是强制终止,continue 会跳过当前循环中的代码,强迫开始下一次循环。
对于 for 循环,continue 语句执行后自增语句仍然会执行。 对于 while 和 do...while 循环,continue 语句重新执行条件判断语句。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
/* do 循环执行 */
do
{
if( a == 15)
{
/* 跳过迭代 */
a = a + 1;
continue;
}
printf("a 的值: %d\n", a);
a++;
}while( a < 20 );
return 0;
}
C 语言中的 goto 语句允许把控制无条件转移到同一函数内的被标记的语句。
一般来说,日常的开发可能都不太建议使用 goto 语句。 goto会使得程序控制流难以跟踪,难以理解和难以修改。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
/* do 循环执行 */
LOOP:do
{
if( a == 15)
{
/* 跳过迭代 */
a = a + 1;
goto LOOP;
}
printf("a 的值: %d\n", a);
a++;
}while( a < 20 );
return 0;
}
数组是用来存储一系列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 存储的是若干个确定个数的、固定大小的、相同类型元素的顺序集合。 数组索引从0开始,数组元素必须都是同类型等大小的。
double first[10];// 声明一个数组,大小为10,名字为 first,数据类型为 double
double second[5] = {1000.0, 2.0, 3.4, 7.0, 50.00}; // 声明一个数组,大小为5,名字为 second,数据类型为 double,直接初始化来
double third[] = {1000.0, 2.0, 3.4, 7.0, 50.00}; // 声明一个数组,大小没提,名字为 third,数据类型为 double,直接初始化就成了五个元素的
first[4] = 50.00; // 给数组 first 的第五个元素赋值
C 语言中,数组名表示数组的地址,即数组首元素的地址。 声明和定义一个数组时,该数组名就代表着该数组的地址。
一维数组就是只有一行,多列。 比如前面那个数组 first 就可以看作是下图这样:
一维数组只有一个索引值(Index Value),使用索引值就可以访问数组元素,如下所示:
// 一维数组访问数组元素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int n[ 10 ]; /* n 是一个包含 10 个整数的数组 */
int i,j;
/* 初始化数组元素 */
for ( i = 0; i < 10; i++ )
{
n[ i ] = i + 100; /* 设置元素 i 为 i + 100 */
}
/* 输出数组中每个元素的值 */
for (j = 0; j < 10; j++ )
{
printf("Element[%d] = %d\n", j, n[j] );
}
return 0;
}
二维数组就是有多行多列。
二维数组就有两个索引值,第一个索引值称为行索引,第二个索引值称为列索引。
比如下面这个二维数组:
// 二维数组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一个带有 5 行 2 列的数组 */
int a[5][2] = { {0,0}, {1,2}, {2,4}, {3,6},{4,8}};
int i, j;
/* 输出数组中每个元素的值 */
for ( i = 0; i < 5; i++ )
{
for ( j = 0; j < 2; j++ )
{
printf("a[%d][%d] = %d\n", i,j, a[i][j] );
}
}
return 0;
}
指针是一个变量,用于存储内存地址。
C语言代码当中的一个变量都有一个内存位置,而每一个内存位置都定义了可使用 &
运算符访问的地址,就表示了对应变量在内存中地址。
// 用指针指向已有变量,然后输出地址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int var_a = 10; // 定义一个变量
int *p; // 定义指针变量,注意这里的类型要和所指目标一致,确定指针长度用
p = &var_a; // 建立指向关系,实际上就是将 var_a 在内存中的地址赋值给 p
printf("var_a 变量的地址: %p\n", p);
return 0;
}
前面定义指针还是很简单的,若要读取指针所指位置的变量值,可以参考下面的代码:
// 指针的读取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int var = 20; /* 实际变量的声明 */
int *var_address; /* 指针变量的声明 */
var_address = &var; /* 在指针变量中存储 var 的地址 */
printf("var 变量的地址: %p\n", &var );
/* 在指针变量中存储的地址 */
printf("var_address变量存储的地址: %p\n", var_address);
/* 使用指针访问值 */
printf("*var_address变量的值: %d\n", *var_address);
return 0;
}
若指针变量定义的时候类型和目标不符,会怎么样? 考虑第一种情况,目标变量是int,用float指针去指向,看看会如何。
// 指针的类型和大小,第一种情况,目标变量是int,用float指针去指向。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int var = 20; /* 实际变量的声明 */
float *var_address; /* 指针变量的声明 */
var_address = &var; /* 在指针变量中存储 var 的地址 */
printf("var 变量的地址: %p\n", &var );
/* 在指针变量中存储的地址 */
printf("var_address变量存储的地址: %p\n", var_address);
/* 使用指针访问值 */
printf("*var_address变量的值: %f\n", *var_address);
printf("*var_address变量的值: %d\n", var);
return 0;
}
考虑第二种情况,目标变量是float,用int指针去指向,看看会如何。
// 指针的类型和大小,第二种情况,目标变量是float,用int指针去指向。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float var = 20.0; /* 实际变量的声明 */
int *var_address; /* 指针变量的声明 */
var_address = &var; /* 在指针变量中存储 var 的地址 */
printf("var 变量的地址: %p\n", &var );
/* 在指针变量中存储的地址 */
printf("var_address变量存储的地址: %p\n", var_address);
/* 使用指针访问值 */
printf("*var_address变量的值: %d\n", *var_address);
printf("*var_address变量的值: %f\n", var);
return 0;
}
函数指针是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函数指针可以像函数一样,用于调用函数、传递参数。
//函数指针
#include <stdio.h>
int max(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x : y;
}
int main(void)
{
/* p 是函数指针 */
int (* p)(int, int) = & max; // 声明一个函数指针,注意要与指向函数有同样参数、返回值的类型
int a, b, c, d;
printf("请输入三个数字:");
scanf("%d %d %d", & a, & b, & c);
/* 与直接调用函数等价,d = max(max(a, b), c) */
d = p(p(a, b), c);
printf("最大的数字是: %d\n", d);
return 0;
}
C 语言中,字符串实际上是使用空字符 \0
结尾的一维字符数组。
本质上,就是一串字符数组,而最后一个元素是 \0
标记字符串的结束。
这个结尾,也叫空字符(Null character),缩写为 NUL,\0 是转义字符,是告诉编译器,不是字符 0,而是空字符,即字符串结尾。
// 字符串定义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Declare a character array of size 6 and assign it to the variable 'words'
char words[6] = {'H', 'E', 'L', 'L', 'O', '\0'};
//Print the contents of the array to the console
printf("The Computer Says: %s\n", words);
//Return 0 to indicate successful execution
return 0;
}
函数 | 目的 |
---|---|
strcpy(s1, s2) | 复制字符串 s2 到字符串 s1。 |
strcat(s1, s2) | 连接字符串 s2 到字符串 s1 的末尾。 |
strlen(s1) | 返回字符串 s1 的长度。 |
strcmp(s1, s2) | 若 s1 和 s2 是相同的,则返回 0;若 s1<s2 则返回小于 0;若 s1>s2 则返回大于 0。 |
strchr(s1, ch) | 返回一个指针,指向字符串 s1 中字符 ch 的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
strstr(s1, s2) | 返回一个指针,指向字符串 s1 中字符串 s2 的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
// 字符串操作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
char str1[14] = "Hello";
char str2[14] = "World";
char str3[14];
int len ;
/* 复制 str1 到 str3 */
strcpy(str3, str1);
printf("strcpy( str3, str1) : %s\n", str3 );
/* 连接 str1 和 str2 */
strcat( str1, str2);
printf("strcat( str1, str2): %s\n", str1 );
/* 连接后,str1 的总长度 */
len = strlen(str1);
printf("strlen(str1) : %d\n", len );
return 0;
}
结构体是用户自定义的复合数据类型,允许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项。 结构体的数据成员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如 int、float、char 等),也可以是指针类型或者结构体类型等。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struct Books // 结构体定义
{
char title[50];
char author[50];
char subject[100];
int book_id;
};
/* 函数声明 */
void printBook( struct Books book );
int main( )
{
struct Books Book1; /* 声明 Book1,类型为 Books */
struct Books Book2; /* 声明 Book2,类型为 Books */
/* Book1 详述 */
strcpy( Book1.title, "C Programming");
strcpy( Book1.author, "Nuha Ali");
strcpy( Book1.subject, "C Programming Tutorial");
Book1.book_id = 6495407;
/* Book2 详述 */
strcpy( Book2.title, "Telecom Billing");
strcpy( Book2.author, "Zara Ali");
strcpy( Book2.subject, "Telecom Billing Tutorial");
Book2.book_id = 6495700;
/* 输出 Book1 信息 */
printBook( Book1 );
/* 输出 Book2 信息 */
printBook( Book2 );
return 0;
}
void printBook( struct Books book )
{
printf( "Book title : %s\n", book.title);
printf( "Book author : %s\n", book.author);
printf( "Book subject : %s\n", book.subject);
printf( "Book book_id : %d\n", book.book_id);
}
共用体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类型,允许在相同的内存位置存储不同的数据类型。 可以定义一个有多成员的共用体,但只能有一个成员带有值。 共用体提供了一种使用相同的内存位置的有效方式。
// 共用体只允许一个数据成员有值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union Data
{
int i;
float f;
char str[20];
};
int main( )
{
union Data data;
// Assign the value 10 to the integer variable i
data.i = 10;
// Print the value of the integer variable i
printf( "data.i : %d\n", data.i);
// Assign the value 220.5 to the float variable f
data.f = 220.5;
// Print the value of the float variable f
printf( "data.f : %f\n", data.f);
// Copy the string "C Programming" into the character array str
strcpy( data.str, "C Programming");
// Print the value of the integer variable i
printf( "data.i : %d\n", data.i);
// Print the value of the float variable f
printf( "data.f : %f\n", data.f);
// Print the value of the character array str
printf( "data.str : %s\n", data.str);
return 0;
}
枚举其实是 C 语言中的一种基本数据类型,定义一组有离散值的常量 常用于为程序中的一组相关常量取名,以便可读性和维护性。 定义一个枚举类型,需要使用 enum 关键字,后面跟着枚举类型名称,然后是用大括号 {} 括起来的一组枚举常量。每个枚举常量可以用一个标识符来表示,也可指定一个整数值,没指定则默认从 0 开始递增。
// 枚举元素的遍历
#include <stdio.h>
enum DAY
{
MON=1, TUE, WED, THU, FRI, SAT, SUN
} day;
int main()
{
// 遍历枚举元素
for (day = MON; day <= SUN; day++) {
printf("枚举元素:%d \n", day);
}
}
之前在关于代码结构的部分中,已经提到过函数,但那只是初步的介绍。 这次咱们要详细说一下。
函数是 C 程序中可重用代码块。
函数的声明和定义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主要讲一些细节的内容,比如函数的参数传递、函数的返回值等等。
函数是一组一起执行一个任务的语句。 每个 C 程序都至少有一个主函数 main() ,还可以有额外定义的其他函数。
函数声明告诉编译器函数的名称、返回类型和参数。 函数定义提供了函数的实际主体。
C 标准库提供了大量的程序可以调用的内置函数,如字符串连接函数 strcat() ,内存复制函数 memcpy() 等等。
return_type function_name( parameter list ) // 返回类型 函数名( 参数列表)
{
body of the function
}
在 C 语言中,函数由一个函数头和一个函数主体组成。下面列出一个函数的所有组成部分:
返回类型:一个函数只能返回一个值。 当然,这个返回值可以是各种类型,比如int、float、char等,也可以是复合数据类型,比如结构体。
函数名称:这是函数的实际名称。
参数:这里的参数是形式参数,占位置,就是告诉下个类型和数。 参数列表包括函数参数的类型、顺序、数量。 参数是可选的,也就是说,函数可能不包含参数。
当函数被调用时向参数传递一个值,被称为实际参数。
// 传值调用,数值变化只在函数内部,不在外部
#include <stdio.h>
/* 函数声明 */
int swap(int x, int y);
/* 函数定义 */
int swap(int x, int y)
{
int temp;
temp = x; /* 保存 x 的值 */
x = y; /* 把 y 赋值给 x */
y = temp; /* 把 temp 赋值给 y */
printf("函数内,x 的值: %d\n", x );
printf("函数内,y 的值: %d\n", y );
return 0 ;
}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0;
int b = 200;
printf("交换前,a 的值: %d\n", a );
printf("交换前,b 的值: %d\n", b );
/* 调用函数来交换值 */
swap(a, b);
printf("交换后,a 的值: %d\n", a );
printf("交换后,b 的值: %d\n", b );
return 0;
}
也叫传址调用,将地址传过去了,在函数内改变 a 和 b 的值,也改变了函数外 a 和 b 的值。
// 引用方式传递,数值变化在函数内部,也在外部
#include <stdio.h>
/* 函数声明 */
int swap(int *x, int *y);
/* 函数定义 */
int swap(int *x, int *y)
{
int temp;
temp = *x; /* 保存 x 的值 */
*x = *y; /* 把 y 赋值给 x */
*y = temp; /* 把 temp 赋值给 y */
printf("函数内,*x 的值: %d\n", *x );
printf("函数内,*y 的值: %d\n", *y );
return 0 ;
}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0;
int b = 200;
printf("交换前,a 的值: %d\n", a );
printf("交换前,b 的值: %d\n", b );
/* 调用函数来交换值 */
swap(&a,& b);
printf("交换后,a 的值: %d\n", a );
printf("交换后,b 的值: %d\n", b );
return 0;
}
指针做参数的情况,实际上和引用调用有点类似。
#include <stdio.h>
/* 函数声明 */
int swap(int *x, int *y);
/* 函数定义 */
int swap(int *x, int *y)
{
int temp;
temp = *x; /* 保存 x 的值 */
*x = *y; /* 把 y 赋值给 x */
*y = temp; /* 把 temp 赋值给 y */
printf("函数内,*x 的值: %d\n", *x );
printf("函数内,*y 的值: %d\n", *y );
return 0 ;
}
int main ()
{
/* 局部变量定义 */
int a = 100;
int b = 200;
int *p1 = &a;
int *p2 = &b;
printf("交换前,a 的值: %d\n", a );
printf("交换前,b 的值: %d\n", b );
/* 调用函数来交换值 */
swap(p1, p2);
printf("交换后,a 的值: %d\n", a );
printf("交换后,b 的值: %d\n", b );
return 0;
}
数值排序有很多种方法,本章只介绍一些简单的。
冒泡排序(英语: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若他们的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A到Z)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
// 冒泡排序
#include <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len) {
// 定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数组头尾
int i, j, temp;
// 外层循环,控制比较的轮数
for (i = 0; i < len - 1; i++)
// 内层循环,控制每轮比较的次数
for (j = 0; j < len - 1 - i; j++)
// 若前一个数大于后一个数,则交换位置
if (arr[j] > arr[j + 1]) {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int main() {
// 定义一个数组,用于存放需要排序的数字
int arr[] = { 11, 24, 3, 32, 82, 55, 89, 90, 37, 5, 64, 35, 9, 70 };
// 计算数组的长度
int len = (int) sizeof(arr) / sizeof(*arr);
// 调用冒泡排序函数,对数组进行排序
bubble_sort(arr, len);
// 定义一个指针,用于指向数组
int i;
// 遍历数组,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for (i = 0; i < len; i++)
printf("%d ", arr[i]);
return 0;
}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 选择排序
#include <stdio.h>
void selection_sort(int arr[], int len) {
// 定义变量i,j,min_idx,temp
int i, j, min_idx, temp;
// 外层循环,从0开始,到len-1结束
for (i = 0; i < len - 1; i++) {
// 定义最小值索引min_idx
min_idx = i;
// 内层循环,从i+1开始,到len结束
for (j = i + 1; j < len; j++)
// 若arr[j]小于arr[min_idx]
if (arr[j] < arr[min_idx])
// 更新最小值索引min_idx
min_idx = j;
// 交换arr[min_idx]和arr[i]
temp = arr[min_idx];
arr[min_idx] = arr[i];
arr[i] = temp;
}
}
int main() {
// 定义数组arr,初始值为11,24,3,32,82,55,89,90,37,5,64,35,9,70
int arr[] = { 11, 24, 3, 32, 82, 55, 89, 90, 37, 5, 64, 35, 9, 70 };
// 计算数组arr的长度
int len = (int) sizeof(arr) / sizeof(*arr);
// 调用选择排序函数
selection_sort(arr, len);
// 定义变量i
int i;
// 打印排序后的数组arr
for (i = 0; i < len; i++)
printf("%d ", arr[i]);
return 0;
}
插入排序(英语:Inser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
// 插入排序
#include <stdio.h>
void insertion_sort(int arr[], int len) {
// 插入排序
int i, j, key;
for (i = 1; i < len; i++) {
key = arr[i];
j = i - 1;
while (j >= 0 && arr[j] > key) {
arr[j + 1] = arr[j];
j = j - 1;
}
arr[j + 1] = key;
}
}
int main() {
// 定义一个数组
int arr[] = { 11, 24, 3, 32, 82, 55, 89, 90, 37, 5, 64, 35, 9, 70 };
// 计算数组的长度
int len = (int) sizeof(arr) / sizeof(*arr);
// 调用插入排序函数
insertion_sort(arr, len);
// 打印排序后的数组
int i;
for (i = 0; i < len; i++)
printf("%d ", arr[i]);
return 0;
}
归并排序把数据分为两段,从两段中逐个选最小的元素移入新数据段的末尾。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进行。
// 归并排序
#include <stdio.h>
void merge(int arr[], int l, int m, int r) {
// 定义三个指针,分别指向左右两个数组
int i, j, k;
// 计算左右数组的长度
int n1 = m - l + 1;
int n2 = r - m;
// 定义两个临时数组,用来存储左右数组
int L[n1], R[n2];
// 将左右数组的值分别存入临时数组中
for (i = 0; i < n1; i++)
L[i] = arr[l + i];
for (j = 0; j < n2; j++)
R[j] = arr[m + 1 + j];
// 定义三个指针,分别指向临时数组的三个位置
i = 0;
j = 0;
k = l;
// 比较左右数组的值,将较小的值存入arr数组中
while (i < n1 && j < n2) {
if (L[i] <= R[j]) {
arr[k] = L[i];
i++;
}
else {
arr[k] = R[j];
j++;
}
k++;
}
// 将左数组剩余的值存入arr数组中
while (i < n1) {
arr[k] = L[i];
i++;
k++;
}
// 将右数组剩余的值存入arr数组中
while (j < n2) {
arr[k] = R[j];
j++;
k++;
}
}
void merge_sort(int arr[], int l, int r) {
// 若左数组的值小于右数组的值,则进行归并排序
if (l < r) {
// 计算中间值
int m = l + (r - l) / 2;
// 递归调用归并排序,对左数组进行排序
merge_sort(arr, l, m);
// 递归调用归并排序,对右数组进行排序
merge_sort(arr, m + 1, r);
// 将左右数组进行归并
merge(arr, l, m, r);
}
}
int main() {
// 定义一个数组,用来存储输入的值
int arr[] = { 11, 24, 3, 32, 82, 55, 89, 90, 37, 5, 64, 35, 9, 70 };
// 计算数组的长度
int len = (int) sizeof(arr) / sizeof(*arr);
// 调用归并排序函数,对数组进行排序
merge_sort(arr, 0, len - 1);
// 定义一个指针,用来指向数组中的每一个值
int i;
// 遍历数组,输出每一个值
for (i = 0; i < len; i++)
printf("%d ", arr[i]);
return 0;
}
C 语言中可以使用 fopen( ) 函数来创建一个新的文件或者打开一个已有的文件。
这个函数调用的原型:
FILE *fopen( const char *filename, const char *mode ); 在这里,filename 文件名字符串,mode 是访问模式
mode模式 | 描述 |
---|---|
r | 打开一个已有的文本文件,允许读取文件。 |
w | 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允许写入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会创建一个新文件。程序会从文件的开头写入内容。若文件存在,则该会被截断为零长度,重新写入。 |
a | 打开一个文本文件,以追加模式写入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会创建一个新文件。程序会在已有的文件内容中追加内容。 |
r+ | 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允许读写文件。 |
w+ | 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允许读写文件。若文件已存在,则文件会被截断为零长度,若文件不存在,则会创建一个新文件。 |
a+ | 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允许读写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会创建一个新文件。读取会从文件的开头开始,写入则只能是追加模式。 |
若处理的是二进制文件,则需使用下面的访问模式来取代上面的访问模式:
rb
, wb
, ab
, rb+
, r+b
, wb+
, w+b
, ab+
, a+b
一般来说,+b
和 b+
两个模式是等价的,+b
是C语言标准的模式,而b+
是POSIX标准的模式。
// 文件读取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 定义文件指针
FILE *fp;
// 定义文件名
char filename[] = "time.txt";
// 定义缓冲区
char buffer[80];
// 打开文件
fp = fopen(filename, "r");
// 判断文件是否打开成功
if (fp == NULL) {
printf("Failed to open file.\n");
exit(1);
}
// 读取文件内容并输出
while (fgets(buffer, 80, fp) != NULL) {
printf("%s", buffer);
}
// 关闭文件
fclose(fp);
return 0;
}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time.txt
的文件,并将当前日期、时间以utf-8编码写入该文件中: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time.h>
int main() {
// 定义文件指针
FILE *fp;
// 定义文件名
char filename[] = "time.txt";
// 定义缓冲区
char buffer[80];
// 定义时间戳
time_t rawtime;
// 定义时间信息
struct tm *timeinfo;
// 获取当前时间戳
time(&rawtime);
// 获取本地时间信息
timeinfo = localtime(&rawtime);
// 打开文件
fp = fopen(filename, "w");
// 判断文件是否创建成功
if (fp == NULL) {
printf("Failed to create file.\n");
exit(1);
}
// 将时间信息转换为字符串
strftime(buffer, 80, "%Y-%m-%d %H:%M:%S", timeinfo);
// 将时间信息写入文件
fprintf(fp, "Date and Time: %s\n", buffer);
// 关闭文件
fclose(fp);
// 提示文件创建成功
printf("File created successfully.\n");
return 0;
}
读取刚刚创建的time.txt
的文件,并将昨天的日期、时间以utf-8编码以追加形式写入该文件中: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time.h>
int main() {
// 定义文件指针
FILE *fp;
// 定义文件名
char filename[] = "time.txt";
// 定义缓冲区
char buffer[80];
// 定义时间戳
time_t rawtime;
// 定义时间信息
struct tm *timeinfo;
// 获取当前时间戳
time(&rawtime);
// 减去一天的秒数
rawtime -= 24 * 60 * 60;
// 获取昨天的时间信息
timeinfo = localtime(&rawtime);
// 打开文件
fp = fopen(filename, "a");
// 判断文件是否打开成功
if (fp == NULL) {
printf("Failed to open file.\n");
exit(1);
}
// 将时间信息转换为字符串
strftime(buffer, 80, "%Y-%m-%d %H:%M:%S", timeinfo);
// 将时间信息写入文件
fprintf(fp, "Yesterday's Date and Time: %s\n", buffer);
// 关闭文件
fclose(fp);
// 提示文件写入成功
printf("File written successfully.\n");
return 0;
}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C语言函数并将其编译为共享对象(.so)文件。然后,我们可以在Python中使用ctypes
库来调用这个.so文件。
示例假设的C函数只有一个整数参数,并且Python代码和.so文件在同一目录下。
请注意,这只是基本示例。实际使用中,你可能需要处理更复杂的情况,比如错误处理、内存管理等。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名为factors.c
的C文件,内容如下:
// 给出一个整数,打印输出因子
#include <stdio.h>
void print_factors(int num) {
// 定义一个变量i
int i;
// 遍历从1到num的每一个数
for(i = 1; i <= num; ++i) {
// 如果num能被i整除,则输出i
if (num % i == 0) {
printf("%d ", i);
}
}
}
然后,使用以下命令将其编译为.so文件:
gcc -shared -o factors.so factors.c
接下来,在Python中使用ctypes
库来加载和调用这个.so文件:
import ctypes
# 加载.so文件
factors = ctypes.CDLL('./factors.so')
# 设置参数类型
factors.print_factors.argtypes = [ctypes.c_int]
# 调用函数
factors.print_factors(10)
在这个Python代码中,首先加载了.so文件,然后设置了print_factors
函数的参数类型,最后调用了这个函数。
下面是一个返回因子个数的C函数的示例:
// 给出一个整数,打印输出因子,返回因子个数
#include <stdio.h>
int print_factors(int num) {
// 定义一个变量i和一个计数器count
int i, count = 0;
// 遍历从1到num的每一个数
for(i = 1; i <= num; ++i) {
// 如果num能被i整除,则输出i并增加计数器的值
if (num % i == 0) {
printf("%d ", i);
count++;
}
}
// 返回计数器的值
return count;
}
然后,使用以下命令将其编译为.so文件:
gcc -shared -o factors2.so 14.2.c
接下来,在Python中使用ctypes
库来加载和调用这个.so文件:
import ctypes
# 加载.so文件
factors = ctypes.CDLL('./factors2.so')
# 设置参数类型
factors.print_factors.argtypes = [ctypes.c_int]
# 调用函数
a = factors.print_factors(10)
print('value of a is ',a)
若要将所有因子都饭回来,那就需要对 C 代码做很大调改。 另外要考虑到释放内存,所以整体都要复杂一些。
// 给出一个整数,返回因子列表
#include <stdlib.h>
int* get_factors(int num, int* count) {
// 定义一个变量i和一个计数器
int i;
*count = 0;
// 计算因子的数量
for(i = 1; i <= num; ++i) {
if (num % i == 0) {
(*count)++;
}
}
// 分配存储因子的数组
int* factors = (int*) malloc(*count * sizeof(int));
// 将因子存储到数组中
int j = 0;
for(i = 1; i <= num; ++i) {
if (num % i == 0) {
factors[j++] = i;
}
}
// 返回指向因子列表的指针
return factors;
}
void free_factors(int* factors) {
// 释放存储因子的数组
free(factors);
}
然后再用gcc
编译它:
gcc -shared -o factors3.so -fPIC 14.3.c
在 Python 代码调用上面的函数是一定要记得释放内存:
import ctypes
# 加载.so文件
factors = ctypes.CDLL('./factors3.so')
# 设置参数类型和返回类型
factors.get_factors.argtypes = [ctypes.c_int, ctypes.POINTER(ctypes.c_int)]
factors.get_factors.restype = ctypes.POINTER(ctypes.c_int)
factors.free_factors.argtypes = [ctypes.POINTER(ctypes.c_int)]
# 调用函数
num = 10
count = ctypes.c_int()
factors_list = factors.get_factors(num, ctypes.byref(count))
# 将因子列表转换为Python列表
factors_py = [factors_list[i] for i in range(count.value)]
# 释放内存
factors.free_factors(factors_list)
# 打印因子列表
print(factors_py)
ASCII 码是从0到127,一共有 128 个值,对应了128个字符。
- 控制字符:0-31、127(删除键)
- 空白字符:空格(32)、 制表符、 垂直制表符、 换行、 回车。
- 可显字符:a-z、A-Z、0-9、~、!、@、、%、^、&、#、$、*、(、)、-、+、{、}、[、]、'、"、<、>、,、?、/、|、\、_、:、;、.,、。
ASCII值 | 控制字符 | ASCII值 | 控制字符 | ASCII值 | 控制字符 | ASCII值 | 控制字符 |
---|---|---|---|---|---|---|---|
0 |
NUT |
32 |
空格(space) |
64 |
@ |
96 |
(反引号) |
1 |
SOH |
33 |
! |
65 |
A |
97 |
a |
2 |
STX |
34 |
" |
66 |
B |
98 |
b |
3 |
ETX |
35 |
# |
67 |
C |
99 |
c |
4 |
EOT |
36 |
$ |
68 |
D |
100 |
d |
5 |
ENQ |
37 |
% |
69 |
E |
101 |
e |
6 |
ACK |
38 |
& |
70 |
F |
102 |
f |
7 |
BEL |
39 |
' |
71 |
G |
103 |
g |
8 |
BS |
40 |
( |
72 |
H |
104 |
h |
9 |
HT |
41 |
) |
73 |
I |
105 |
i |
10 |
LF |
42 |
* |
74 |
J |
106 |
j |
11 |
VT |
43 |
+ |
75 |
K |
107 |
k |
12 |
FF |
44 |
, |
76 |
L |
108 |
l |
13 |
CR |
45 |
- |
77 |
M |
109 |
m |
14 |
SO |
46 |
. |
78 |
N |
110 |
n |
15 |
SI |
47 |
/ |
79 |
O |
111 |
o |
16 |
DLE |
48 |
0 |
80 |
P |
112 |
p |
17 |
DCI |
49 |
1 |
81 |
Q |
113 |
q |
18 |
DC2 |
50 |
2 |
82 |
R |
114 |
r |
19 |
DC3 |
51 |
3 |
83 |
S |
115 |
s |
20 |
DC4 |
52 |
4 |
84 |
T |
116 |
t |
21 |
NAK |
53 |
5 |
85 |
U |
117 |
u |
22 |
SYN |
54 |
6 |
86 |
V |
118 |
v |
23 |
TB |
55 |
7 |
87 |
W |
119 |
w |
24 |
CAN |
56 |
8 |
88 |
X |
120 |
x |
25 |
EM |
57 |
9 |
89 |
Y |
121 |
y |
26 |
SUB |
58 |
: |
90 |
Z |
122 |
z |
27 |
ESC |
59 |
; |
91 |
[ |
123 |
{ |
28 |
FS |
60 |
< |
92 |
\ |
124 |
` |
29 |
GS |
61 |
= |
93 |
] |
125 |
} |
30 |
RS |
62 |
> |
94 |
^ |
126 |
~ |
31 |
US |
63 |
? |
95 |
_ |
127 |
DEL |
//读取长字符,并一个一个显示 ASCII 码。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_STRING_LENGTH 65535 // 最大字符串长度
int main(){
char s[MAX_STRING_LENGTH];
printf("请输入长度小于 %d 的任意字符:",MAX_STRING_LENGTH);
scanf("%s",s); // 读取字符串。
for(int i = 0; s[i]; i++){
printf("%c 的 ASCII 码为:%d\n",s[i],s[i]);
}
}
用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按顺序排列。 然后让用户输入字符串,再输入偏移量。 针对文本进行对应偏移,然后输出偏移后的密文,以及原文。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ctype.h>
#define BASE64_CHARS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define BASE64_PAD_CHAR '='
// 编码函数,参数input为输入字符串,output为输出字符串,shift为偏移量
void encode(char *input, char *output, int shift) {
int i = 0;
while (input[i] != '\0') {
if (isalpha(input[i])) {
char c = input[i];
if (isupper(c)) {
c = tolower(c);
}
int index = strchr(BASE64_CHARS, c) - BASE64_CHARS;
int shifted_index = (index + shift) % strlen(BASE64_CHARS);
output[i] = BASE64_CHARS[shifted_index];
} else {
output[i] = input[i];
}
i++;
}
output[i] = '\0';
}
int main() {
// 定义一个字符串数组,用于存储输入的字符串
char input[1000];
// 打印提示信息,让用户输入字符串
printf("Enter a string to encode: ");
// 读取用户输入的字符串
fgets(input, 1000, stdin);
// 将换行符替换为'\0'
input[strcspn(input, "\n")] = 0;
// 定义一个变量,用于存储偏移量
int shift;
// 打印提示信息,让用户输入偏移量
printf("Enter a shift value: ");
// 读取用户输入的偏移量
scanf("%d", &shift);
// 定义一个字符串数组,用于存储编码后的字符串
char encoded[1000];
// 调用encode函数,对输入的字符串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字符串存储到encoded数组中
encode(input, encoded, shift);
// 打印编码后的字符串
printf("Encoded string: %s\n", encoded);
// 定义一个字符串数组,用于存储解码后的字符串
char decoded[1000];
// 调用encode函数,对编码后的字符串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字符串存储到decoded数组中
encode(encoded, decoded, -shift);
// 打印解码后的字符串
printf("Original string: %s\n", decoded);
return 0;
}
Base64 是一种用 64 个字符表示任意 8 位字节序列的编码方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ctype.h>
#define BASE64_CHARS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define BASE64_PAD_CHAR '='
void base64_encode(const char *input, char *output) {
int i = 0, j = 0;
unsigned char char_array_3[3], char_array_4[4];
int in_len = strlen(input);
int out_len = 0;
// 遍历输入字符串,每3个字符一组,进行base64编码
while (in_len--) {
char_array_3[i++] = *(input++);
if (i == 3) {
char_array_4[0] = (char_array_3[0] & 0xfc) >> 2;
char_array_4[1] = ((char_array_3[0] & 0x03) << 4) + ((char_array_3[1] & 0xf0) >> 4);
char_array_4[2] = ((char_array_3[1] & 0x0f) << 2) + ((char_array_3[2] & 0xc0) >> 6);
char_array_4[3] = char_array_3[2] & 0x3f;
// 将base64编码字符串写入输出字符串
for (i = 0; i < 4; i++) {
output[out_len++] = BASE64_CHARS[char_array_4[i]];
}
i = 0;
}
}
// 如果输入字符串长度不是3的倍数,则进行补0操作
if (i) {
for (j = i; j < 3; j++) {
char_array_3[j] = '\0';
}
char_array_4[0] = (char_array_3[0] & 0xfc) >> 2;
char_array_4[1] = ((char_array_3[0] & 0x03) << 4) + ((char_array_3[1] & 0xf0) >> 4);
char_array_4[2] = ((char_array_3[1] & 0x0f) << 2) + ((char_array_3[2] & 0xc0) >> 6);
char_array_4[3] = char_array_3[2] & 0x3f;
// 将base64编码字符串写入输出字符串
for (j = 0; j < i + 1; j++) {
output[out_len++] = BASE64_CHARS[char_array_4[j]];
}
// 将补0操作写入输出字符串
while (i++ < 3) {
output[out_len++] = BASE64_PAD_CHAR;
}
}
output[out_len] = '\0';
}
int main() {
char input[1000];
printf("Enter a string to encode in base64: ");
fgets(input, 1000, stdin);
input[strcspn(input, "\n")] = 0;
char encoded[1000];
base64_encode(input, encoded);
printf("Encoded string: %s\n", encoded);
printf("Original string: %s\n", input);
return 0;
}
前面的程序如果直接输入中文,可能会输出乱码。 这是怎么回事呢? GNU/Linux 和 C 语言 默认的一般都是 UTF-8 编码,而 Windows 默认的一般是 GBK 编码。 编码不匹配就会导致乱码。
// 解决中文乱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locale.h>
int main() {
// 设置本地化,使用中文编码
setlocale(LC_ALL, "zh_CN.UTF-8");
char input[1000];
printf("请输入中文字符串:");
fgets(input, 1000, stdin);
// 去掉换行符
input[strcspn(input, "\n")] = 0;
printf("直接打印输出中文:\n");
printf("%s\n", input);
printf("转码打印输出中文:\n");
// 使用GBK编码打印输出
#ifdef _WIN32 // 这里判断若是 Windows 系统,就切换编码到GBK,然后再输出刚刚的中文字符串
system("chcp 936 > nul");
#endif
printf("%s\n", input);
return 0;
}
编译上面的代码,然后运行:
gcc 16.1.c -o test.exe
./test.exe
上述代码在GNU/Linux 下编译运行的效果为:
请输入中文字符串:你好
直接打印输出中文:
你好
转码打印输出中文:
你好
上述代码在 Windows 下编译运行的效果为:
请输入中文字符串:你好
直接打印输出中文:
���
转码打印输出中文:
你好
整数溢出是指,当程序试图存储超出其类型的表示范围的数据时,会发生溢出。
还记得前面在 2.2 部分中,我们曾经用 C 和 Python 分别计算前100个斐波那契数列么? 当时 C 语言版本的在某个值后突然变为负数了。 这其实就是整数溢出了。 怎么办呢?咱们试着用 long long 替代 int。
// 斐波那契数列 long long int 版本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int main() {
// 定义变量n,表示要输出多少个斐波那契数列
long long n = 100, i, t1 = 0, t2 = 1, nextTerm;
// 输出提示信息
printf("Fibonacci Series: ");
// 记录开始时间
clock_t start = clock();
// 循环输出斐波那契数列
for (i = 1; i <= n; ++i) {
// 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值
printf("%lld, ", t1);
// 计算下一个斐波那契数列的值
nextTerm = t1 + t2;
// 更新t1和t2的值
t1 = t2;
t2 = nextTerm;
}
// 记录结束时间
clock_t end = clock();
// 计算程序运行的时间
double time_spent = (double)(end - start) / CLOCKS_PER_SEC;
// 输出程序运行的时间
printf("\nTime taken: %f seconds\n", time_spent);
return 0;
}
编译运行后得到结果如下:
Fibonacci Series: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10946, 17711, 28657, 46368, 75025, 121393, 196418, 317811, 514229, 832040, 1346269, 2178309, 3524578, 5702887, 9227465, 14930352, 24157817, 39088169, 63245986, 102334155, 165580141, 267914296, 433494437, 701408733, 1134903170, 1836311903, 2971215073, 4807526976, 7778742049, 12586269025, 20365011074, 32951280099, 53316291173, 86267571272, 139583862445, 225851433717, 365435296162, 591286729879, 956722026041, 1548008755920, 2504730781961, 4052739537881, 6557470319842, 10610209857723, 17167680177565, 27777890035288, 44945570212853, 72723460248141, 117669030460994, 190392490709135, 308061521170129, 498454011879264, 806515533049393, 1304969544928657, 2111485077978050, 3416454622906707, 5527939700884757, 8944394323791464, 14472334024676221, 23416728348467685, 37889062373143906, 61305790721611591, 99194853094755497, 160500643816367088, 259695496911122585, 420196140727489673, 679891637638612258, 1100087778366101931, 1779979416004714189, 2880067194370816120, 4660046610375530309, 7540113804746346429, -6246583658587674878, 1293530146158671551, -4953053512429003327, -3659523366270331776, -8612576878699335103, 6174643828739884737, -2437933049959450366,
Time taken: 0.007000 seconds
可见还是溢出了,7540113804746346429 以后的都变成负数了。
4660046610375530309 和 7540113804746346429 两个数相加的结果是 12200160415121876738。 这个结果超出了 long long 类型的范围,因为 long long 类型的范围通常是 -9,223,372,036,854,775,808 到 9,223,372,036,854,775,807。 如果想在 C 语言中处理更大的整数,可以使用 GMP(GNU Multiple Precision Arithmetic Library)等高精度计算库来处理更大的整数。
如果内存中有连续的两个数组,一旦越界,就可能导致错误赋值。
// 数组越界赋值
#include <stdio.h>
struct my_struct {
int arr1[5];
int arr2[5];
};
int main() {
// 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s,其中arr1和arr2分别是一个长度为5的数组
struct my_struct s = {{1, 2, 3, 4, 5}, {6, 7, 8, 9, 10}};
int i;
// 将arr1中的每一个元素都置为0
for (i = 0; i <= 5; i++) {
s.arr1[i] = 0;
}
// 遍历arr1,打印每一个元素
for (i = 0; i < 5; i++) {
printf("%d ", s.arr1[i]);
}
printf("\n");
// 遍历arr2,打印每一个元素
for (i = 0; i < 5; i++) {
printf("%d ", s.arr2[i]);
}
return 0;
}
// 缓冲区溢出攻击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struct user {
char name[5];
char email[10];
};
int main() {
// 定义一个struct类型的变量u
struct user u;
// 打印提示信息,让用户输入名字
printf("Enter your name: ");
// 使用gets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名字,并赋值给u.name
gets(u.name);
// 打印提示信息,让用户输入邮箱
printf("Enter your email: ");
// 使用gets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邮箱,并赋值给u.email
gets(u.email);
// 打印出用户输入的名字和邮箱
printf("Hello, %s \n", u.name);
printf("Your email is %s.\n",u.email);
return 0;
}
Enter your name: hello
Enter your email: halo@halo.org
Hello, hellohalo@halo.org
Your email is halo@halo.org.
使用fgets
替换掉gets
,可以有效避免缓冲区攻击: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struct user {
char name[5];
char email[10];
};
int main() {
// 定义一个struct类型的变量u
struct user u;
// 打印提示信息,让用户输入名字
printf("Enter your name: ");
// 使用fgets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名字,并赋值给u.name
fgets(u.name, sizeof(u.name), stdin);
// 打印提示信息,让用户输入邮箱
printf("Enter your email: ");
// 使用fgets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邮箱,并赋值给u.email
fgets(u.email, sizeof(u.email), stdin);
// 打印出用户输入的名字和邮箱
printf("Hello, %s \n", u.name);
printf("Your email is %s.\n",u.email);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