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41
Open
Description
根据代码分析,Claude Code 的上下文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架构系统,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核心机制实现:
核心上下文管理架构
三层存储架构
Claude Code 采用三层记忆存储架构进行上下文管理: 1
- 短期记忆:当前会话上下文 (
messages[]
),实时访问 - 中期记忆:压缩后历史对话 (
compactSummary
),智能压缩 - 长期记忆:CLAUDE.md 系统,文件系统存储
Token 管理与计算
上下文管理的核心是精确的 Token 计算机制: 2
VE
函数通过反向遍历消息数组,高效计算最新的 Token 使用情况,包括缓存 Token 的处理。
自动压缩机制
压缩触发条件
系统使用 92% 阈值自动触发上下文压缩: 3
关键参数包括:
- 压缩阈值:92% (h11 = 0.92)
- 警告级别:60% (_W5 = 0.6), 80% (jW5 = 0.8)
- 最大输出Token:16384 (CU2)
8段式压缩算法
压缩过程采用结构化的 8 段式压缩: 4
通过 AU2
函数生成标准化的压缩提示,确保关键信息的保留。
上下文注入与构建
动态上下文注入
系统通过 Ie1
函数实现智能的上下文注入: 5
包括 system-reminder 机制和文件内容的安全注入。
文件内容安全包装
文件内容注入时会自动添加安全提醒: 6
通过 tG5
常量注入恶意代码检测提醒,确保安全性。
主循环中的上下文管理
nO 主循环集成
在 Agent 主循环 (nO
函数) 中,上下文管理是核心环节: 7
每次循环都会检查上下文长度,必要时触发压缩。
流式处理支持
上下文管理支持流式处理,通过 wu
会话流生成器实现: 8
性能优化策略
缓存感知计算
Token 计算包含缓存感知机制: 9
zY5
函数计算包括缓存创建和读取 Token 在内的总 Token 数。
渐进式警告系统
系统实现了多级警告机制,在不同阈值下提供不同级别的警告,帮助用户了解上下文使用情况。
Notes
Claude Code 的上下文管理是一个高度优化的系统,通过三层存储、智能压缩、安全注入和流式处理等机制,在有限的上下文窗口中实现了长时间对话的连续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SubAgent 的上下文是完全隔离的,不参与主 Agent 的上下文管理,这种设计既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又避免了上下文污染问题。
Wiki pages you might want to explore:
Metadata
Metadata
Assignees
Labels
No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