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i xianjing edited this page Jul 28, 2013 · 1 revision

最近两年对花了一些时间去研究HTML5 App方面的东西,主要从事HTML5 UI库和IDE的开发,并写了一些HTML5 app的Demo。在此之前,我主要是做嵌入linux方面的开发,后来又做android系统的移植和开发。对于app开发算是比较熟悉了,但对于web开发我还是个门外汉,本文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欢迎大家指正。

HTML5作为一个标准,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可移植性,理论上用HTML5开发的app可以在所有支持HTML5浏览器的系统上运行。谷歌,苹果和微软都在大力推它,所以大家都对HTML5有很大的期待,有人预计2012年HTML5 app会爆发,但是2013已经过去一半了,仍然没有爆发的迹象。我想主要有以前几个原因。

1.性能问题。性能问题目前影响HTML5 App发展最大问题,像IPhone4s/IPhone5上HTML5的性能是令人满意的,而Android设备硬件配置差异很大,高端机型上HTML5的性能也是不错的,但是大量的中低端机型HTML5的性能惨不忍睹。

Android系统上2D图片通常没有硬件加速,最多就是用neon之类的多媒体加速指令来优化一下。看起来4核甚至8核的硬件配置,HTML5的性能仍然不尽人意,其实再多核也不能提高HTML5的性能,因为HTML5 app的动画总是只用一个核。我在中兴U985(四核1.5G)跑kendo ui的demo,运行效果非常差,用鲁大师来跑来分很低。

黑莓和Windows Phone8机型较少,配置也比较高,我没有用真机测试,不过应用差不了。

这几年硬件飞速发展,记得我们当前开发broncho linux手机系统,老板要内存不通过通过32M,现在2G都成标准配置了。按现在发展势头,我相信性能问题应该在两年内成为次要问题。

2.基因问题。在看了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基因对一个公司的发展是如此重要。这几年我在做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让我印象最深的是GTK+在嵌入式上的发展。QT和GTK+是linux平台上最著名的两个GUI,QT很早就有嵌入式版本,但是它是收费的,而且价格不低,所以都想把GTK+也移植到嵌入式系统中去,大家尝试过用TinyX,framebuffer和DirectFB来作为GTK+的后端,其中不乏像法电和MOTO之样的大公司,但是没有一个成功。基因就是其中最大的问题,GTK+从出生都是为桌面系统开发的,要移植嵌入式系统上去,不光是裁剪和优化,用户体验就是非常大的问题。这里为什么要提基因这个问题呢?HTML中虽然有像按钮和编辑器等UI控件,但它的本质是用来呈现文档内容的,而不是用作交互性更强的app的。appstore拒绝HTML5 App最大的原因就是它们太像网页而不是应用程序。

3.UI库的问题。HTML5

4.工具缺乏。

5.标准不够完备,实现不够完整。

6.不是跨平台的唯一选择。

Clone this wiki loc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