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有些朋友认为,滨海新区不如雄安新区。其实不是这个意思。

苏冀 edited this page Apr 3, 2017 · 1 revision

雄安新区大概位置图 雄安新区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文|陈事美

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很多微信群纷纷转发,大家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去那里买房。有文章调侃说,北京人连夜赶往雄安新区。(用搜狗输入法,“雄安”两字还打不出来,总是打成“凶案”)。 其实,人家那里早就做足了措施。领导都说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为了预防炒房狗们(原谅我发明了“炒房狗”一词),河北早就把一切炒房的可能都掐死了。 在新华社通稿中,有一句话特别醒目,那就是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个全国意义的新区。这句话把雄安新区的位置抬得非常高。确实,与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并列,那是划时代的。但很多人不知道,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也是与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并列的,都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都是副省级(后来的各种新区,包括重庆两江新区等都是单一功能)。但这次新华社通稿,并没有提滨海新区,有些朋友认为,滨海新区不如雄安新区。其实不是这个意思。 作为资深城市发展与京津冀观察人士,我的分析是这样的。天津滨海新区地位没有变,只是新领导有新想法,搞了雄安新区,与滨海新区又同属京津冀,直线距离也不过120公里,两个都是全国性的新区,如果放到一起,那就有点打脸了,索性干脆不提。现在论政治意义,新领导的雄安新区自然要高过滨海新区,毕竟滨海新区是上届的,虽然功能都没变,但还是过气了嘛。还别说滨海新区,浦东新区也比不上啊。雄安新区是领导亲生的儿子,备受宠爱,其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自然会失宠。 其实,每届领导都要搞一个新区,这都成了惯例,历史规律。邓有深圳,江有浦东,胡有滨海,习有雄安。本人早在2013年,在自己的公号《中国旧闻日报》上曾做过预测,当时我预测习会开发福建的某个地区。一来福建是习工作过时间最长的地方,二来可能会在台湾方面有所突破。没想到,四年后,在河北搞了雄安新区。 很多朋友不解,到底雄安新区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我首先做了预测,我说,这个雄安新区政治地位如此之高,那必定是要和深圳、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一样,同是副省级,领导必须高配,需要河北常委来亲手抓。话音未落,媒体就有报道,河北省委副书记袁桐利担任雄安新区筹委会一把手。果然如我所料。 袁桐利与我是老乡,都是天津武清人。他曾在武清任书记,后调到滨海新区当书记,再后来又调到河北。 雄安新区级别很高,高过了省会石家庄。那么雄安新区究竟会是怎样的存在呢?我的分析是,雄安新区只是一个政治意义上的行政区,更多承担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行政区,比如央企,各种国务院下属二三级单位等等。说白了,就是微首都。一个微首都会不会成为大城市?我认为很难。 一、现在已经不可能集全国之力发展一个城市,也就是说硬生生无法堆出一个大城市。能集全国之力的,只有深圳、北京、浦东,就连滨海新区都差了很多,各个地方所处时代不同。滨海新区就有点生不逢时,在市场经济越来越自由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很难再调动那么多资源。 二、一届领导一个新区,一届领导一个重心。也就是说,雄安新区的最好时期只有五年。五年过后,领导一换,雄安基本就变熊了。 三、当年首钢搬到河北唐山的曹妃甸,那还是个港口的地方。曹妃甸顿时大火。那时,天津滨海新区还没正式设立。很多企业家也是连夜赶往曹妃甸,有人说,唐山可能会超过天津,新京报当时就是这样报道的,我印象很深。结果,天津滨海新区横空出世,曹妃甸也升级为曹妃甸新区,成为河北一号工程。那段时间,河北发展必谈曹妃甸。但曹妃甸再牛也只是滨海新区的小弟弟而已,河北的港口都要整合到天津港旗下。如今怎样,曹妃甸成了鬼城。 四、雄安新区与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并列,但只是地位和意义而已,功能根本没法比。当年的延安地位也很高,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都比不了。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这些地方都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有世界级的港口,有全国最好的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自贸区。各种经济的、金融的政策无数。这些东西能给雄安新区吗?怎么可能。雄安新区就是承接首都功能疏解的,又没让你担当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大任。化解大城市病,当然也是一种试验,但与前三者,那性质完全不同。 现在大力发展京津冀,要疏解首都功能,其实韩国也搞过。首都汉城以外,就有个新首都,世宗市。中国人有几个人知道?未来的雄安就相当于韩国的世宗,就是一个微型的小型城市,不可能有太多的经济功能。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石家庄的威胁最大。石家庄本来就是一个认同度不高的省会。这下好了,雄安新区,副省级高配,级别又高过石家庄。如果再堆成一个大城市,那石家庄就彻底瞎了。 我的看法是,威胁肯定有,但在二十年内还不至于超过省会。以燕郊为例,燕郊也有很多央企、北京的单位、学校,虽然受制于级别,但发展速度非常快,人口几乎已经达到了100万,但还只是个小城而已。再以廊坊为例,廊坊地处京津之间,是京津冀发展中最受益的地区,但他的发展能超过石家庄吗?可能性极小,即使GDP超了,综合实力也非常难超越省会。 城市发展,级别地位是一方面,但发展速度,支持力度等等更为重要。也许雄安新区未来五年,将是爆发式增长。但五年后呢,换了领导换了班子,从上到下,还会买你帐吗? 一个内陆新区,原地画饼,没有港口、没有各种经济功能支撑,如何壮大。还像北京一样摊大饼?中央也不同意啊。所以说,雄安新区未来基本可以预见到,顶多成为一个2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 不过,雄安新区虽处雾霾重灾区,但毕竟是中央新宠,又有白洋淀水灵灵的环境,即使无法去那里炒房,也可以去做个生意。城市大建,生机无限,各种商机就等你去捕捉呢。 (诸位,你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连夜开车奔赴雄安新区去雄起,争取天亮前赶到,为雄安新区的人们送上热乎乎的煎饼果子,我要做第一代“雄漂”,谁也别拦着我)。

Clone this wiki loc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