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阿萨姆联合解放战线

苏冀 edited this page Jan 12, 2017 · 1 revision

阿萨姆联合解放战线(United Liberation Front of Asom),是在印度东北地区多个分离组织中的一个(其他有”波多民族民主阵线”,”特里普拉民族解放阵线”、”卡尔比民族志愿军”和”卡塔普尔解放组织”等)。该组织谋求通过武装斗争来建立自治政府。成立于1979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阿萨姆联合解放战线 外文名称 United Liberation Front of Asom) 位置 印度东北地区

时间 1979 目的 组织谋求通过武装斗争来建立自治政府 目录 1​组织性质 2政府围剿 3停火 折叠编辑本段​组织性质

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阿萨姆联合解放战线自称是为建立一个自治、独立的阿萨姆与印度国家恐怖主义进行“解放斗争”的“革命政治组织”。该组织否认其为国家分裂主义组织,认为阿萨姆从来就不是印度的一部分。追求要把阿萨姆从“印度统治下解放出来”。阿萨姆邦原住民多属于黄种人(特别是傣族),主要来自邻近的不丹、缅甸与中国云南。19世纪末期,英国殖民政府鼓励当时的东孟加拉国(即现今的孟加拉国)穆斯林大举移民到阿萨姆。

印度政府于1990年将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列为“恐怖主义组织”,而美国国会也将该组织列为“其他值得关注的组织”。印度政府一直进行由陆军牵头的对阿萨姆联合解放战线的军事攻击。印度军方估计,至少有3000名反印武装分子活跃在不丹境内。

主要活动 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 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波多民族民主阵线”和“卡塔普尔解放组织”是阿萨姆邦三大反政府武装组织。“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成立于1979年,以实施暗杀、绑架、袭击军警等暴力活动而著称,其宗旨要把该邦从“印度统治下解放出来”。

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 - 活动区域

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印度东北部地区包括阿萨姆、梅加拉亚、曼尼普尔、特里普拉、那加兰、米佐拉姆等邦。与中国、缅甸、孟加拉国、不丹比邻,通过西里古里狭长通道与印度次大陆相连,因其战略地位重要,被称为“敏感三角”地带。由于该地区在宗教信仰、民族构成、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上,与印度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宗教和民族矛盾相当尖锐,分离主义趋向严重。阿萨姆邦便是其中的“重灾区”。

折叠编辑本段政府围剿

折叠国内清剿

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武装组织在安抚手段无效后,印度中央政府先后动用了8个陆军旅和4个陆军师的正规部队,实施了两次大规模军事围剿行动,严重打击了该组织的有生力量,把该组织主和派逼上谈判桌。但是,该组织残余的主战派势力与其他非法武装组织勾结起来,不仅继续进行暴力活动,还于1991年潜入不丹南部森林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营地,将其作为训练武装人员、储存弹药以及向印度实施突袭的基地。

折叠不丹清剿

20年间,这些分裂组织引发的内乱已造成1万多人死亡。由于恐怖事件频发,印度政府下决心将其铲除。印度军方估计,至少有3000名反印武装分子活跃在不丹境内。印度不仅是不丹最大外援国,也是不丹最主要的出海口,两国关系密切。因此,在印度多次交涉下,不丹国民议会于2002年7月通过决议,如果武装分子拒绝和平离境,政府必须用武力将其赶走。在不丹的军事行动中,共摧毁了30个武装分子训练营地,打死120多名武装分子,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不丹向印度政府移交了43名被抓获的武装分子,其中包括“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4名高级头目。

折叠逃匿中国 http://baike.so.com/doc/7035478-7258383.html 印军在印不边境加强警戒,导致叛乱分子大多向北逃往中不边境。叛乱分子在“求援信”中也曾声称,如果未获允许,他们将非法越界进入中国西藏。

印度媒体2011年11月14日援引情报界人士爆料称,印度民族分裂组织“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ULFA)”领导人帕雷什·巴鲁阿正躲藏在中国边境城市。就在巴鲁阿藏身中国边境以玉石贸易闻名的城市里时,他手下250名全副武装的战士转移到了塔噶西南约10公里的地方。塔噶在缅甸的克钦地区,距印缅边界70公里,是一些民族分离组织的大本营。

折叠编辑本段停火

经过多次磋商,印度政府2011年9月3日与东北部民族分离主义组织“阿萨姆联合解放战线”终于签署一份停火协议。舆论认为,这将为印度东北部地区尽快实现和平稳定奠定基础。

Clone this wiki loc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