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09851№“海航系”在陕资本“腾挪术” 习远平

苏冀 edited this page May 5, 2017 · 1 revision

海航系很会讲故事。

靠着讲故事,海航系换来了它的第一架飞机。

也是靠着讲故事,海航系又换来了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的2500万美元投资,解决了当时的一个融资难题。

除了会讲故事,海航系本身也很有故事。

在上市公司年报已陆续披露结束,海航系旗下公司交出成绩单之际,我们来聊一聊海航系的故事。

众所周知,一路买买买、如今资产规模已达万亿的海航系,触角遍布全国乃至海外。

但是对于粉巷君(微信ID:nbdfxcj)而言,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海航系在陕西的布局。

在海航系的上市公司阵营中,有两家分布于陕西,分别是供销大集(000564.SZ)和凯撒旅游(000796.SZ)。

它们的股票名称均有变更,最初的名称分别为西安民生和宝商集团。然而,这两家曾经的陕西本土国资控股企业,均遭遇了“十年之痒”。

粉巷君注意到,在它们各自上市10年之际,都遇到了同一个大股东——海航系。

所不同的仅仅是,1994年上市的西安民生,于2003年被海航系收购;1997年上市的宝商集团,则是在2006年被海航系收购。

我们就从两家公司开始聊。

海航系控股西安民生,西安国资退出

海航给人的印象,最明显的要数“买买买”。

海航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是大手笔,旗下企业营收规模动辄数十亿元、上百亿。

就以海航集团旗下在陕西的上市公司供销大集和凯撒旅游为例。2016年这两家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和6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亿元和2亿元。

如此亮眼的业绩,即使出现一家,在陕西46家上市公司中也属少见,更何况两家都被海航收入囊中。

那么,它们当初是如何被海航系“笑纳”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市公司供销大集更名前,股票名称是老陕们熟悉的西安民生。作为本土知名商场,解放路等多个繁华地段的标志性建筑,相信每个西安人都熟悉。

西安民生拥有着58年的悠久历史,是西北商业“老字号”,成立于1959年。这家西安本地的百货商贸龙头,原本是西安本地国资控股的企业之一。

1994年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西安民生,在上市的第10年,即2003年,遇到了海航集团。

2003年5月,海航集团以每股约3.28元的价格受让西安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的西安民生股份,转让总价1.7亿元。

据报道,当时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的双方分别是,海航集团负责人与西安市财政局局长。

如此这般,海航集团成为西安民生第一大股东。

五年后的2008年,海航集团旗下公司海南商业获得西安民生的控股权,依然是海航系公司。

不过,在控股权易主的起初10年内,西安民生除了摊子不断铺大外,利润方面并未见明显起色。

真正带来业绩较大变化的是在2015年8月。当时,西安名生以5.1元/股,耗费268亿元巨资收购海南供销大集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在今年2月份更名为供销大集。

这次收购,使得西安民生的业务由此前的百货零售业,拓展为城乡商品流通服务运营领域,也为西安民生带来业绩改善。

2015年报显示,西安民生虽然净利润亏损3.3亿元,但是营业收入将近翻一倍,由56亿元猛增至104亿元。至2016年披露的年报显示,供销大集的业绩已彻底翻身。

海航系控股宝商集团,宝鸡国资撤出

凯撒旅游更名前,股票名称也是老陕们熟悉的易食股份。仅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是一家与食品餐饮相关的公司。

易食股份是海航集团旗下国内首家以航空食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而易食股份的前身,则是1997年7月上市的宝鸡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商集团)。

在更早之前,宝商集团是由1956年成立的“宝鸡市经二路百货商店”演化而来。

对于企业界而言,1984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被称为中国现代企业元年。今天的许多商业巨头都诞生于那一年。

譬如,王石在那一年创立了宇宙第一大房企万科;柳传志在那一年创立了国内IT巨头联想;比如张瑞敏在那一年创立了家电巨头海尔集团。

而对于宝鸡的企业界,1956年也具有堪比1984年的重要意义。

在秦川西府宝鸡,那一年成立的企业(厂)除了上述提到的宝商集团前身,还有中国的四大名酒西凤酒,以及陕西另一家本土酒企太白酒。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宝鸡市经二路百货商店”更名为宝鸡商场,主要经营百货的批发零售,1994年正式更名为宝商集团。

宝商集团经济实力逐渐增强,迅速成为宝鸡地区的商业龙头。1997年7月,宝商集团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宝鸡乃至陕西商业界的一个骄傲。

然而,在上市的第10年,宝商集团也有了像西安民生那样的境遇。

2006年3月,海航集团分别与宝鸡市国资委、宝鸡卷烟厂、宝鸡大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受让上述单位持有的宝商集团的相关股权。

此后,海航集团成为宝商集团的第一大股东。经过几次变更,目前,海航旅游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

从宝鸡国资退出、海航系入主宝商集团至今,又一个10年悄然消逝。在这10年间,宝商集团股票名称先后变更为易食股份和凯撒旅游。

2016年,依托海航集团,凯撒旅游主要业务已经包括旅游、航空食品、铁路配餐业务等,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比上年提升34.48%,实现净利润2.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粉巷君(微信ID:nbdfxcj)梳理海航系重组西安民生和宝商集团路径发现,其中竟有诸多“巧合”之处。

这些巧合包括,同样是上市10年为期;同样是从国资手中受让股权。

“买买买”背后:融资、并购、再融资、再并购

实际上,除上述两家上市公司外,海航系还将触角伸向陕西的多个领域或公司。旗下公司还包括长安航空,民生家乐超市等。

海航系不仅在在陕西“买买买”,在全国乃至海外亦如此。

对于海航系这种频频收购之举,网络甚至有报道称,海航系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在中国没人能看得懂海航。

客观而论,话虽夸张,但这种语气听起来却是很有底气的样子。

让我们从头说起。

1993年的海南岛,发生了一件震撼世人的大事:房地产崩盘。

从此,天涯,海角,烂尾楼,成为海南岛的三大奇观。

房地产崩盘对海南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一直持续了十多年。

而在1993年的海南岛,发生的另一件事也备受关注,那就是海南航空的组建。

海航集团的前身是海南省航空公司,1993年5月2日组建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当时,海南省方面只给海南航空1000万元资金。要搞起“高大上”的航空领域,1000万元不过杯水车薪,能干什么?

但是没办法,就这么多!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所说的海航老总“讲故事”。

此后的20多年,就是靠着这1000万元的起步资金,海航系从单一的地方航空运输企业,发展为航空、酒店、旅游、地产、商品零售、金融、物流、船舶制造、生态科技等多业态的大型企业集团。

海航集团官网信息显示,到2016年,海航集团已实现收入逾6000亿元,总资产逾万亿元,拥有超过40万名员工。在世界500强,位列第353位,排名较上年上升111名。

用海航集团自己的话说就是,海航集团用了20多年的时间,创造了商业史上的奇迹!

一路讲故事,一路买买买的海航系,在市场上自然引起诸多关注,可谓众说纷纭。

对于海航系滚雪球般快速扩张,一种说法是,其通过利用资本杠杆开展“买买买”的并购,使得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然后再融资,再并购。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海航系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高企。

还有一种说法是,海航系“买买买”的布局看似杂乱,实际上主要是围绕航空旅游、物流与金融展开。

这种说法认为,海航系分别是以人的空间转移为主线,打造旅游的全部消费链。以物为主线,打造物流业;以企业为主线,打造金融服务业。

不过,这种资本运作手法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君不见,曾经的东星航空的破产清算就与资金链断裂有关。

再者,即便是海航系,其实也曾感受过多元化扩张的风险。自2011年起的一段时间,海航系曾累计关停并转的企业超过260家。

。。。

http://www.nbd.com.cn/fangchan/articles/1101649

Clone this wiki locally